基本信息
書名:三國誌集解{全八冊}
定價:480.00元
作者:(晉)陳壽,(南朝宋)裴鬆之 注,盧弼集 解,錢
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32550814
字數:3500000
頁碼:全8冊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3.68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三國誌》為前四史之一,在二十四史中有重要地位。陳壽所作《三國誌》過於簡略,經裴鬆之作注,內容充實瞭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實瞭史實,典章名物方麵尚多缺失。近人盧弼先生博采眾書,精加校釋,誤者正之,缺者補之,核正地理,詮釋名物,大大有益於本書的研究者。集解除排印錯誤徑加改正外,所引舊說,均不增改。作者評議,亦加注明。盧弼先生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幼習舉業,後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學貫中西,積數十年之功力,始成此書。原書初版於1957年。此次齣版,又經學者錢劍夫先生作瞭標點整理,讀者更為方便。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套《三國誌集解》簡直是曆史迷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三國曆史的業餘愛好者,我深知原著《三國誌》的價值,但同時也被其文言文的晦澀所睏擾。這套集解版的齣現,無疑是架起瞭一座溝通古今的橋梁。每一冊的裝幀都極為考究,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容易疲勞。更重要的是,它並非簡單的翻譯或注釋,而是匯集瞭曆代名傢的研究成果,將復雜的曆史事件和人物關係梳理得井井有條。初讀之下,我立刻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所感染,那些在教科書上被一帶而過的細節,在這裏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尤其是對一些關鍵戰役的分析,結閤瞭地理、兵力和當時的政治背景,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它不僅僅是讓你“知道”發生瞭什麼,更是讓你“理解”為什麼會發生。對於想要深入研究三國曆史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每一次翻閱都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集解”類的書籍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內容會過於碎片化,缺乏整體的敘事流暢性。但《三國誌集解》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巧妙地將不同學者的解讀穿插在原文的注釋之中,使得原本單調的史書閱讀體驗變得豐富而立體。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爭議性人物的處理方式,比如曹操的形象,不同時期的評價差異被清晰地呈現齣來,讓讀者自己去形成判斷,而不是被單一的觀點所左右。這套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嚴謹,注釋詳實而不冗餘,恰到好處地解決瞭閱讀障礙,同時又保留瞭原著的史料價值。我花瞭一個周末的時間,專門對照著研究瞭蜀漢部分,發現瞭很多之前忽略的側麵史料,例如一些地方誌的引用,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那個時代社會圖景的認知。這套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成功地將“閱讀曆史”變成瞭一場多角度、多層次的學術探討,非常適閤那些不滿足於泛泛瞭解、追求深度挖掘的讀者。
評分這套書的魅力,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沉浸式的曆史體驗。我不是那種一口氣就能讀完曆史巨著的人,我更喜歡慢慢品味,反復咀嚼每一個字背後的意涵。這套集解版恰好滿足瞭這種需求。當我讀到司馬光對某些事件的評論時,緊接著就能看到清代學者對司馬光的再批判或補充,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非常奇妙。它讓曆史不再是靜止的陳述,而是一個不斷被解讀、被審視的動態過程。我發現自己不再是單純地在看“故事”,而是在參與一場持續瞭數百年的學術辯論。特彆是關於魏晉更迭的那些復雜情節,以前總覺得模糊不清,但通過這套書不同學者的視角梳理後,脈絡一下子清晰瞭許多。我甚至能感受到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學者,是如何帶著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局限和學術前沿去重新詮釋曆史的。這對於理解曆史學本身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評分從純粹的物理層麵上講,這套八冊本的裝幀設計非常大氣磅礴,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享受。但真正讓我心悅誠服的,還是它在“集解”層麵的深厚內涵。它不僅僅是把不同人的注疏堆砌在一起,而是進行瞭高超的篩選和整閤。很多我過去在其他零散資料中搜集到的零碎知識點,在這套書中得到瞭係統性的歸位和印證。它就像一張詳盡的地圖,把三國時期的政治版圖、人物關係和文化風貌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對於那些希望擺脫淺薄解讀,真正想進入曆史研究殿堂的讀者來說,這套書是極其寶貴的起點。它教會瞭我如何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史料,如何辨析不同注疏的側重點和局限性。這套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一個“閱讀本”的範疇,它是一套活的曆史研究方法論的載體。
評分我是一個對文獻整理要求極高的人,市麵上很多“經典重述”的版本,要麼是注釋過於簡化,要麼是排版混亂不堪,讓人讀起來很吃力。而這套《三國誌集解》,在細節處理上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比如它的引文標注係統,清晰明瞭,便於讀者追溯源頭。我尤其欣賞它在涉及官職、地名、禮儀等專業術語時的處理方式,總能給齣最精準的現代解釋,避免瞭讀者在理解古代製度上的偏差。讀這本書,就像請瞭一位博學的曆史教授在你身邊實時講解,既能保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閱讀的親和力。對於我這種經常需要引用史料做寫作參考的人來說,這套書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是那種讀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那種需要反復查閱、時常翻看的工具性著作。它的厚度本身就是一種承諾,承諾著背後投入的大量心血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