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国志集解{全八册}
定价:480.00元
作者:(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 注,盧弼集 解,钱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32550814
字数:3500000
页码:全8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3.6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在二十四史中有重要地位。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卢弼先生博采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集解除排印错误径加改正外,所引旧说,均不增改。作者评议,亦加注明。卢弼先生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幼习举业,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贯中西,积数十年之功力,始成此书。原书初版于1957年。此次出版,又经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文献整理要求极高的人,市面上很多“经典重述”的版本,要么是注释过于简化,要么是排版混乱不堪,让人读起来很吃力。而这套《三国志集解》,在细节处理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比如它的引文标注系统,清晰明了,便于读者追溯源头。我尤其欣赏它在涉及官职、地名、礼仪等专业术语时的处理方式,总能给出最精准的现代解释,避免了读者在理解古代制度上的偏差。读这本书,就像请了一位博学的历史教授在你身边实时讲解,既能保证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阅读的亲和力。对于我这种经常需要引用史料做写作参考的人来说,这套书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那种需要反复查阅、时常翻看的工具性著作。它的厚度本身就是一种承诺,承诺着背后投入的大量心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评分这套《三国志集解》简直是历史迷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住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三国历史的业余爱好者,我深知原著《三国志》的价值,但同时也被其文言文的晦涩所困扰。这套集解版的出现,无疑是架起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每一册的装帧都极为考究,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容易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并非简单的翻译或注释,而是汇集了历代名家的研究成果,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梳理得井井有条。初读之下,我立刻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所感染,那些在教科书上被一带而过的细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尤其是对一些关键战役的分析,结合了地理、兵力和当时的政治背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不仅仅是让你“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是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对于想要深入研究三国历史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我不是那种一口气就能读完历史巨著的人,我更喜欢慢慢品味,反复咀嚼每一个字背后的意涵。这套集解版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当我读到司马光对某些事件的评论时,紧接着就能看到清代学者对司马光的再批判或补充,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非常奇妙。它让历史不再是静止的陈述,而是一个不断被解读、被审视的动态过程。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在看“故事”,而是在参与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学术辩论。特别是关于魏晋更迭的那些复杂情节,以前总觉得模糊不清,但通过这套书不同学者的视角梳理后,脉络一下子清晰了许多。我甚至能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学者,是如何带着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局限和学术前沿去重新诠释历史的。这对于理解历史学本身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集解”类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内容会过于碎片化,缺乏整体的叙事流畅性。但《三国志集解》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它巧妙地将不同学者的解读穿插在原文的注释之中,使得原本单调的史书阅读体验变得丰富而立体。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争议性人物的处理方式,比如曹操的形象,不同时期的评价差异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形成判断,而不是被单一的观点所左右。这套书的编排逻辑非常严谨,注释详实而不冗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阅读障碍,同时又保留了原著的史料价值。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专门对照着研究了蜀汉部分,发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侧面史料,例如一些地方志的引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社会图景的认知。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将“阅读历史”变成了一场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探讨,非常适合那些不满足于泛泛了解、追求深度挖掘的读者。
评分从纯粹的物理层面上讲,这套八册本的装帧设计非常大气磅礴,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但真正让我心悦诚服的,还是它在“集解”层面的深厚内涵。它不仅仅是把不同人的注疏堆砌在一起,而是进行了高超的筛选和整合。很多我过去在其他零散资料中搜集到的零碎知识点,在这套书中得到了系统性的归位和印证。它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把三国时期的政治版图、人物关系和文化风貌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对于那些希望摆脱浅薄解读,真正想进入历史研究殿堂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是极其宝贵的起点。它教会了我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史料,如何辨析不同注疏的侧重点和局限性。这套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阅读本”的范畴,它是一套活的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