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宋本李長吉文集
定價:158.00元
作者: 李賀 撰
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32583331
字數:
頁碼:108
版次:1
裝幀:綫裝
開本: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蜀刻精華,海內孤本。
內容提要
本次影印蜀刻本《李長吉文集》四捲,係以國傢圖書館藏海內孤本為底本。該本為現存李賀文集古刻本,半頁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字體渾厚,刀法穩健不滯,墨色精純。原為元代翰林院舊藏,祁陽陳澄中亦曾收藏。
目錄
作者介紹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宗室齣身,中唐詩人。詩歌風格以新奇峭拔著稱。
文摘
序言
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李賀無疑是一個孤獨的星辰,他的風格與同時期的主流審美存在著明顯的錯位,這或許也是他生前懷纔不遇的重要原因。但這套集子的價值,恰恰在於它完整地呈現瞭這種“錯位之美”。通過通讀全集,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如何在繼承前人(如屈原、曹植)的基礎上,發展齣自己獨特的“鬼纔”詩風。這種風格不是無源之水,而是他對時代脈搏的一種獨特敏感——他看到瞭繁華背後的衰敗,意識到瞭盛唐氣象的不可持續性。因此,閱讀他的詩集,實際上是在品味一種曆史的宿命感,一種在最輝煌年代對衰落的預言。這種先知先覺的悲劇性,使得他的文字具有一種曆久彌新的力量,即便在今天,讀來依然讓人心頭一緊,感受到那種無可挽迴的逝去之美。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給予高度評價,尤其是對於需要進行大量文本比對的研究人員。不同於市麵上一些粗製濫造的版本,這套宋本的影印版在細節處理上達到瞭極高的標準。例如,在辨識一些宋體字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演變時,原貌的清晰度至關重要,而這套書的墨跡還原度極高,即便是那些在雕刻時略顯模糊的筆畫,也能通過其周邊環境的清晰度得到佐證。我曾利用此書校對某幾首較為冷僻的作品,發現它在某些同本異文的處理上提供瞭決定性的證據,直接修正瞭早期某些重要注本中的錯誤引用。可以說,這不僅是一套供人閱讀的文集,更是一套可以作為“底本”進行嚴肅學術考據的可靠工具書,其裝幀的堅固性也確保瞭它能夠經受得起高頻率的翻閱和使用。
評分這部古籍的影印質量簡直讓人嘆為觀止,裝幀古樸典雅,紙張的選擇也頗具匠心,散發齣一種穿越時空的沉靜氣息。初翻閱時,那些泛黃的紙頁上清晰可見的宋代刻本的筆畫,每一個細微的墨痕都仿佛在低語著曆史的滄桑。尤其是那些原本難以辨認的異體字和避諱字,在這套影印本中都得到瞭極佳的呈現,使得我們這些後學者能夠更真切地體察到宋人閱讀時的原貌。裝幀的考究也體現瞭齣版者對經典的敬畏之心,書脊的縫綫、扉頁的設計,無一不透露齣對傳統工藝的尊重,拿在手中,重量和質感都恰到好處,讓人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去細細品味。對於研究宋代文學、版本學乃至書法藝術的同仁來說,這無疑是一份極其珍貴的資料,其清晰度和還原度,已經超越瞭許多僅為流通而製作的普通影印本,達到瞭收藏級的標準,值得每一位熱愛古籍的同好珍藏。
評分這部文集的排版布局,顯示瞭編校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態度。不同於一些為瞭追求篇幅浩繁而堆砌內容的版本,這裏的篇章結構和注釋安排,邏輯清晰,脈絡分明。尤其是那些看似枝蔓的附錄和輯錄部分,都經過瞭細緻的甄彆和考證,對於理解李賀詩歌的創作背景、流傳過程中的訛誤辨析,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我特彆欣賞它在一些關鍵詩句下所做的簡要箋注,那些注釋往往點到為止,卻直擊要害,既沒有過度解讀的嫌疑,也避免瞭古籍閱讀中常見的因知識儲備不足而産生的理解障礙。這種恰到好處的學術介入,讓初學者能夠順利入門,而資深研究者也能從中找到值得商榷的切入點,實現瞭學術普及與專業深度的完美平衡,體現瞭現代整理者對傳統文本的尊重和現代研究方法的有效結閤。
評分閱讀這套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場與唐代偉大詩人跨越韆年的對話。李賀的詩歌,以其瑰麗奇譎的想象力著稱,仿佛將浪漫主義的色彩塗抹到瞭盛唐的末梢,而這套文集所收錄的內容,特彆是那些被後世各種選本所遺漏的篇章,更是展現瞭詩人更為廣闊的藝術疆域。讀到那些描寫鬼神、夢境、乃至是對生命短暫的深刻反思的詩句時,總能感受到一股強烈的、近乎病態的藝術張力。這種張力並非單純的悲觀,而是一種對俗世的超越和對理想境界的執著追求,其用典之精妙,煉字之狠辣,令人拍案叫絕。每一次深入文本,都會發現新的意象和更深層的關聯,就像在迷宮中不斷觸摸到新的機關,總有柳暗花明之感。它不是輕鬆愉快的讀物,但它提供瞭一種精神上的刺激,迫使讀者跳齣日常的思維定式,去追逐詩人那顆不安分的靈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