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書--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吳兔床日記 | 
| 作者 | 吳騫,張昊蘇,楊洪升 整理 | 
| 定價 | 35.0元 | 
| 齣版社 | 鳳凰齣版社 | 
| ISBN | 9787550621473 | 
| 齣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數 | 227000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大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吳騫,字槎客,號兔床,是清代乾嘉時期*名藏書傢、學者。在流傳下來的清代*名學者的日記中,《吳兔床日記》是時間跨度較長,內容較為豐富的一部,對研究吳蹇的生平、學術瞭解乾嘉時期的學者間的交遊均具有重要意義。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初六日①(10月1日) 雲士以《方樸山集》示,錄其要。校《大戴禮·公符篇》,乃《公冠》之誤。 聚珍本已作“冠”。 《孫叔敖碑》:叔敖名饒。饒乃叔敖之切音爾。《讀書敏求記》題詞:周桐野啓渭謂本朝詩王漁洋,初白次之。 十二日(10月7日) 分宜嚴氏有《嬰戲貨郎》八軸,蘇漢臣畫。見《書畫譜》。按:漢臣,宣和中畫院待詔,師劉宗古。紹興間復官,隆興初補承信郎。 予傢有陳居中《貨郎圖》,旁立二孺子,蓋即戲嬰意也。考《書史會要》:“居中,嘉泰年畫院待詔,專工人物、善②馬,布景設色可方黃宗道。” 《乾旄》傳:“總紕於此,成文於彼”,疏日: “《傢語》之文。”《載馳》“眾稚且狂”,箋雲: “狂者進取一概。”孔穎達引《論語》日:“狂者進取”,注雲:“狂者進取,仰法古例,不顧時俗,是進取一概之義。”按:今≤論語》無“狂者進取”之文,惟“吾黨之小子狂簡”,孔安國注日:“狂者進趨於大道,妄穿鑿以成文章,不知所以裁製耳。”孟子答萬章,則有“狂者進取”之語,然趙岐注亦謂“ 狂者進取大道,而不得其正”,不知《正義》之言何所齣也。 十七El(10月12,日) 《黍離》疏釋“吳天,蒼天”。鄭既言《爾雅》不誤,而又從《歐陽尚書》說。鄭《爾雅》與孫郭本異,故許慎既載今《尚書》說,即言“《爾雅》亦雲”,明見《爾雅》與歐陽說同。 同大兒閑步海上,因思東坡“貪看白鷺橫鞦浦,不覺清林沒晚潮”之句。 十九日(10月14日) 聞宋芝山北闈之捷。 與兒過曾雲,齣示手集錄耿螺未刻稿,並許以《十三經名文抄》藉我。 “齊有一女,二傢求之。其傢語其日:‘汝欲東傢則左袒,汝欲西傢則右袒。’其女兩袒,父母問其故,對日:‘願東傢食而西傢息。,以東傢富而醜,西傢貧而美也。”楊子讓注竹坨《嫁女詞》,雲齣《戰國策》。錢辛楣謂《國策》無此語,亦曾雲雲。予按《藝文類聚》引《風俗通》,楊子蓋誤記。 許甥懋堇來,言梅會裏口氏所藏書畫欲售。武原彭正亭曾與估價,約三韆金。彭臨死,謂其子日:“ 依吾估之直,三摺可買之。” 嘉禾葉萬春收羅古玩,多作僞以愚俗人。 古戈之傳於今者,鬍有孔三口,所以固秘也。內有孔一,不知何所用。予按:《詩·清人》“二矛重喬”,箋雲:“喬,矛矜近上及室題①,所以懸毛羽。”孔疏日:“矜,謂矛柄也。室,謂矛之銎孔題識也。言喬者,矛之柄,近於上頭及矛之銎室之下,當有物以題識之。其題識者,所以懸羽毛也。二矛於其上頭皆懸羽毛以題識之②,似如重纍相負荷然,故《毛傳》謂之‘纍荷’。經傳不言矛有毛羽,鄭以時事言之,猶今之鵝毛槊也。據此,矛有銎孑L,可以懸毛羽為題識,則戈亦可以題識懸毛羽,故內有孔可以銎,而懸毛羽為題識耳。” 廿五日(10月20日) 曾雲來還《姑蘇誌》《四傢宮詞》,並以馬衍齋所注《蘇詩》一冊見示捲一至捲口,乃硃翠庭刻王注本,馬有補注。每首後亦載和詩注,視查注較少,亦有查所未及者。或雲,查注實胚胎於馬。東坡《新城道中》詩二首,舊本皆然,惟查注依方迴《瀛奎律髓》之語,以第二首為新城令晁瑞友和作。予觀詩有雲“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瑞友豈自誇其所治之美而已②為官之清乎?疑東坡用前韻以贈晁令耳,當從舊本。下又雲:“ 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嚮桑田問耦耕。”亦似行役口氣,而非作令者語也。 以物置碗,匠人遠立視之,不見盛水於碗,則見此即坎中一畫意也。《粉墨春鞦》。 廿六日(10月21日) 宋芝山刻銅章,往往倩一周姓者為之捉刀。周,南人,久留都門。亦曾雲雲。 《王注蘇詩》,明吳興茅維孝若刻本下有“芟閱 ”二字,蓋注已非梅溪原本矣。 翁覃溪洗馬得宋刻《施注蘇詩》全本,曾雲嘗一見。覃溪寶惜之,不與人手觸,略一翻便親捧入內。小雅雲:“是即牧仲所據以刊本,其缺數捲乃邵長蘅補注,但存注,為邵芟,甚可笑。” 濟陽郡公丁普郎,初為陳友諒將,後歸降。從徵友諒,身被十餘創,首既脫,猶持兵戟,植立舟中。 良記。自小桐溪解舟遊武林,薄暮上長河堰。 《壽傳》:“女贄不過榛、栗、棗、修。”《正義》日:“先儒以為栗取其戰栗;棗取其早起;修取其自修也。”《疏》釋雲:“惟榛無說,蓋以榛聲近虔,以其虔於事也。”按:《字典》雲:“又葉渠年切。①司馬相如《吊二世賦》:‘汩減鞭以永遊兮,注平皋之廣②衍。觀眾樹之蓊茇兮,覽竹林之榛榛。 ’衍,平聲。” 廿七日(10月22日) 午刻人郡。 知不足齋過。雨,還舟。是夕衝雨,訪小疋嵩門,迨二鼓而彆。翟晴江先生以《爾雅補郭》從金華屬小疋寄贈,又從小疋藉得孔葒榖刊《詩毛鄭考正》,乃戴③東原作。 廿八日(10月Z3日)過綠飲貞復堂。魏叔子齣示陳瑉蘭竹捲。 廿九日(10月24日) 巳刻解舟東歸。黃昏過修川。是夕二更地△④。 晦日(10月25日) 雨。 初二日(10月27日) 橫漲橋焚黃。至袁花。 初六日(10月31日) 雨。兒媳率孫女輩上省。河莊書來,知竹房有母喪。 初七日(11月1日)《詩·豳風》正義:“武王年九十三而崩”,時成王十歲,是武十四歲始生成王也。又以“文王崩之明年,而生成王”。夫八十外之人,又居喪而生子,皆不可解也。王肅以為“文王崩年,成王已三歲,武王崩之年,成王年十三”,則庶乎近之。 偶感寒疾。 初八日(11月2日) 鬆靄書來,問久不過著書齋,病枕口占一律報之。P9-11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略帶斑駁的紙張質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你拉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體的選擇典雅又不失現代的易讀性,對於研究者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便利。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從裝幀和引人入勝的標題來看,我就能預感到這套叢刊的價值。它不僅僅是史料的匯編,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博物館之旅,讓你對那個時代的風貌有一個直觀的印象。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顯示瞭齣版方對曆史的敬畏和對讀者的尊重。期待能從中挖掘齣那些被主流敘事忽略的、鮮活的細節,那種“活的”曆史,遠比教科書上的乾巴巴的結論要迷人得多。
評分說實話,我對“叢刊”這個概念總是抱有一種復雜的感情。有時候它們太過龐雜,整理起來讓人望而卻步;但有時候,它們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套叢刊的品相看起來非常精良,這給瞭我極大的信心。我通常閱讀曆史文獻時,對紙張的耐久度有一定要求,畢竟是需要反復翻閱和做標記的。從目前初步的觸感判斷,這套書的用紙和裝訂質量非常可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更關注的是其收錄標準的嚴謹性。齣版者是如何界定“稀見”的?是基於存世量的稀少,還是基於內容上的敏感度或獨特性?如果能有一個清晰的選編導言來闡釋這些標準,那就更完美瞭,能幫助讀者更好地定位這些史料在整個曆史圖景中的位置和意義。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更看重的是資料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很多珍貴史料的文本過於古奧,非專業人士很難下手。因此,我非常關注這套叢刊在“普及”與“專業”之間的平衡點。如果能附帶一些必要的注釋或者曆史背景的簡要介紹,哪怕隻有寥寥數語,也能極大地降低閱讀門檻,讓更多對曆史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也能領略到這些“稀見”史料的魅力。畢竟,曆史的生命力在於被更多的人閱讀和討論,而不是僅僅束之高閣。這套書從外觀上看,似乎是走在一條嚴謹學術路綫上的,但我內心深處還是渴望它能提供一些“可讀的”通道,讓我能輕鬆地與那個逝去的時代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
評分我最近在整理一些關於特定時期社會思潮變遷的資料,發現市麵上許多二手書店裏流通的舊版史料往往有殘缺或破損,閱讀體驗大打摺扣。所以,當看到這套“正版新書”的齣現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它承諾提供的是“稀見史料叢刊”,這本身就是對學術界一個不小的貢獻。我希望它能填補目前研究中的空白,提供一些未曾被廣泛引用的第一手材料。例如,那些地方誌的補充、私人信函的披露,或者是一些小型社團的內部記錄。如果這些資料能以清晰可靠的影印或校訂本形式呈現,那麼對於任何嚴肅的曆史研究者而言,這套書的購置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它不僅僅是豐富瞭書架,更是拓寬瞭史學研究的疆界。
評分最近幾個月我一直在關注一些關於近代知識分子生活狀態的研究,總感覺缺少瞭點什麼,可能是那種深入到日常生活肌理中的微觀敘事。這套叢刊的命名方式,尤其是提及“日記”一類私密文書,讓我嗅到瞭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私人的記錄往往比官方文件更加真實、更少修飾。我期待著能在其中看到那些曆史人物在颱前光環褪去後的真實麵貌、他們的睏惑、他們的喜悅,甚至是那些瑣碎的日常開銷記錄。這些細碎的碎片,恰恰是還原曆史真實溫度的關鍵。如果這些日記能盡可能地保持原始的筆跡和語境,哪怕有些晦澀難懂,那也比經過過度解讀和美化的文本更有研究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