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9787532572533

列子 978753257253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晋张湛 注,唐卢重玄 解,唐殷敬 释文 著
图书标签:
  • 先秦哲学
  • 道家
  • 列子
  • 思想文化
  • 古典文献
  • 中国哲学
  • 先秦诸子
  • 道家经典
  • 文化典籍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枫林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2533
商品编码:3002162371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列子

定价:22.00元

作者:(晋)张湛 注,(唐)卢重玄 解,(唐)殷敬 释文,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25725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子指列御寇,据说能御风而行,战国前期思想家,是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主张清静无为。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这次整理,《列子》原文、晋张湛注、唐殷敬顺和宋陈景元释文选取《湖海楼丛书》本为底本,唐卢重玄解选取《宛委别藏》本为底本,每段原文之后,按照注、解、释文的次序比附各家注语。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其内容以寓言故事为主,洋溢着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哲学乃至民间信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子》全书共八篇,分别为《汤问》、《仲尼》、《问性》、《嘴》、《道基》、《天瑞》、《吹竽》、《力命》。每篇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哲学主题展开,通过生动形象的对话和故事,阐释了作者对宇宙、人生、道德、认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看法。 《汤问》篇以商汤向伊尹询问天下之事开篇,引出了一系列关于仁德、知行、顺应时势等内容的讨论。其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它象征着一种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精神,鼓励人们要以坚定的决心去实现目标,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的困难,也要奋力向前。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更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以及对个体能动性的肯定。同时,篇中也探讨了“德”与“力”的关系,认为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强权,而是源于内心的德行与智慧。 《仲尼》篇则以孔子为主要人物,通过孔子与弟子以及其他人物的对话,探讨了“仁”、“礼”、“智”等儒家核心思想,但又并非拘泥于传统,而是加入了更具思辨性的视角。篇中对“无为而治”的理解,以及对个体自由意志的强调,都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局限的深刻洞察。孔子在《列子》中的形象,既有其作为圣人的博学与智慧,又多了几分超脱和洒脱,仿佛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审视着世事。 《问性》篇深入探讨了“性”的本质问题,即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以及如何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本性。篇中引入了各种观点,包括认为人性本善、本恶,以及性善性恶相依的说法,展现了先秦时期对人性哲学的多元探索。列子本人在此篇中,并不急于给出一个断定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体悟,去从更深层次的生命经验中寻找答案。这体现了《列子》的哲学风格——重在启发,而非灌输。 《嘴》篇主要围绕“辩论”和“说服”展开,探讨了语言的智慧以及如何有效地沟通。篇中充满了各种生动有趣的辩论场景,既展现了古人的口才与智慧,也揭示了语言的局限性与欺骗性。列子在此篇中,并没有完全否定语言的作用,而是强调了真诚与智慧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说服力源于内心的通透与真挚,而非华丽的辞藻。 《道基》篇是《列子》中论述道家思想最为集中和深刻的一篇。篇中阐述了“道”的至高无上,以及“道”在万物生成和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列子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与道合一,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和谐状态。这篇的论述,往往借助于一些神话传说和抽象的哲理,引导读者去感受一种超越物质、超越个体得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天瑞》篇探讨了“天”的本质以及人类在“天”面前的渺小与无力。篇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类主观能动性局限性的认识。这篇也触及了“命”的概念,但并非是宿命论,而是强调一种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吹竽》篇以“滥竽充数”的典故最为闻名,深刻地讽刺了那些不学无术却又占着位子的人。篇中通过各种例子,揭示了虚伪、欺骗以及缺乏真实才能的危害。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笑话,更是一个关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追求真才实学,警惕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力命》篇则聚焦于“力”与“命”的辩证关系。篇中讨论了人力是否能够改变命运,以及在顺应天命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如何把握平衡。列子在此篇中,并非简单地否定“力”的作用,而是强调了“力”的运用需要智慧和时机,以及最终的走向往往与“命”有着微妙的联系。篇中也涉及了对个体功业的看法,引导读者反思追求名利的意义。 《列子》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作者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使得《列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文学瑰宝。其作品中渗透出的超然、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个体自由与精神独立的追求,对后世文人雅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名句和典故至今仍被人们所引用和传颂。 总而言之,《列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趣味的经典著作,它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艺术魅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学史,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它不仅仅是关于“列子”的论述,更是关于如何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理解自我的一部指南,引人深思,启迪心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列子》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思想的漫游,作者以其古朴却又充满哲思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深思的画面。尤其是那些关于“愚公移山”和“杞人忧天”的故事,虽然流传已久,但通过这个版本重新品读,我仿佛第一次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说教,而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轻声交谈,让你在不经意间被引导去审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自然万物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今天的快节奏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文字的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如清泉般潺潺流淌,时而又如山涧瀑布般激昂有力,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细细咂摸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是太扎实了,即便经过了千年的流传和翻译,那种古雅的韵味和内在的张力依然清晰可辨。它不像某些古代典籍那样,为了展现学识而堆砌辞藻,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人物的性情和事件的精髓。尤其是那些人物对话,简短却极富张力,几句往来,人物的性格便跃然纸上,比如那个执着而又可爱的“跛子”,他的形象栩栩如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它从不把话说满,总是把解读的空间留给读者,让你在合上书本后,还能继续在脑海中回味和延伸,这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是很多现代作品难以企及的。

评分

这本《列子》给我的感觉,是久违的宁静和清醒。在充斥着各种信息轰炸的当下,能找到这样一本让人心静下来的书,实在是一种幸运。书中的那些“逍遥游”的描述,虽然听起来飘逸,但实际上却指向了一种对内心自由的终极追求。我反复阅读了关于“御风而行”的篇章,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之奔波的那些“重担”,有多少是真正必要的,又有多少只是我们自己强加于身的心灵枷锁?作者用近乎童话般的故事,解构了世俗的功名利禄,代之以对本真自我的回归和探寻。每一次翻开,都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冥想,洗涤心灵上的尘埃。

评分

说实话,最初拿起这本书,我是抱着一种敬畏和略带疏离的心态的,毕竟是先秦时期的经典,担心晦涩难懂。然而,一旦沉浸进去,那种担忧便烟消云散了。此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冗长铺陈的背景介绍,而是直接将读者抛入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寓言之中。这些寓言的构建精妙绝伦,每一个细节都像是经过匠心打磨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最喜欢其中关于“知与不知”的辩论,它迫使我跳出自己固有的认知框架,去思考何为真正的洞察力。阅读过程更像是一种主动的探索,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字里行间主动寻找那些隐藏的线索和哲思的火花,成就感十足。

评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哲学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的指南。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按部就班的论述,而是通过一系列松散却又内在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的。这种叙事上的自由度,反而让核心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读到最后,我感觉到一种释然,仿佛作者已经替我解决了许多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关于得失、关于变化、关于存在的意义。它教会了我用一种更豁达、更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那些曾经让我焦虑不安的小事,在这些古老的故事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洗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