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书--四库全书总目选 |
| 作者 | 吴伯雄 |
| 定价 | 98.00元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 ISBN | 9787550623118 |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550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历史上博大、宏伟的宝藏之一;而中国历史上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则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丰富、完备的集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选》意在秉承四库之精神,发挥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希望通过呈现这样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艺苑,增加我们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卷一 经部一易类一 经部总叙 易类小叙 易类一 卷二 经部二易类二 卷三 经部三 易类三 卷四 经部四 易类四 卷五 经部五 易类五 卷六 经部六 易类六 卷七 经部七 易类存目 卷八 经部八 易类存目二 卷九 经部九 易类存目三 卷一○ 经部一○ 易类存目四 卷一一 经部一一 书类一 卷一二 经部一二书类二 卷一三 经部一三 书类存目一 卷一四 经部一四 书类存目二 卷一五 经部一五 诗类一 诗类小叙 卷一六 经部一六 诗类二 卷一七 经部一七 诗类存目一 卷一八经部一八 诗类存目二 卷一九经部一九礼类一 礼类小叙 卷二○ 经部二○ 礼类二 卷二一 经部二一礼类三 卷二二经部二二礼类四 卷二三 经部二三 礼类存目一 卷二六 经部二六 春秋类 春秋类小叙 卷二七 经部二七 春秋类二 卷二八 经部二八 春秋类三 卷二九 经部二九 春秋类四 卷三二 经部三二孝经类 孝经类小叙 卷三二 经部三二 五经总义类 五经总义类小叙 卷三五 经部三五 四书类 四书类小叙 卷三六 经部三六 四书类二 卷三七 经部三七 四书类存目 卷三八 经部三八 乐类 乐类小叙 卷四○ 经部四○ 小学类 小学类小叙 卷四一 经部四一 小学类二 卷四二 经部四二 小学类三 卷四四 经部四四 小学类存目 卷四五 史部一 正史类 史部总叙 正史类小叙 卷四六 史部二 正史类二 卷四七 史部三 编年类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量,更是一种对古代文人治学态度的遥远致敬。阅读那些提要中对古代典籍的评论,你会发现一种极度审慎、一丝不苟的治学风气。那些评价往往用词极其精炼,对作者的生平、成书的缘由、文本的讹误点,都做了极细致的辨析。读着这些精辟的评论,我仿佛能想象出乾隆年间那些文臣们,在聚光灯下,怀着对国家典籍的敬畏之心,一丝不苟地进行校对和分类的情景。这种精神的传承,才是这类“总目”选本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体系是如何被小心翼翼地构建、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它提醒着当代的研究者,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细节的尊重和对文献的敬畏。这本书,本身就是对那种古典学术精神的一次成功的当代演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那种沉稳的墨绿色封皮吸引住了。摸上去有一种微微的砂纸质感,不是那种光滑得让人抓不住的现代印刷品,反而带着一股老派的匠气。书脊上的烫金字迹,虽然是现代工艺印上去的,但那种字体选择和排版,显然是下了功夫模仿古籍的韵味。我特别留意了纸张的选取,它用了偏米黄色的书纸,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有份量感,翻阅起来不会发出刺耳的“唰唰”声,而是带着一种低沉的“簌簌”声,这对于沉浸式阅读体验来说太重要了。内页的排版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是现代影印或重新录入的版本,但它巧妙地保留了原书的版式结构,栏宽、字距、以及那些密密麻麻的细小注释,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阅读长篇的条目时,眼睛不容易疲劳。我甚至仔细看了看扉页和版权页的设计,可以看出出版方在“致敬经典”这个层面上是下了血本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仿古物件。对于注重阅读仪式感的人来说,光是放在书架上,它那种厚重和古典的气质就能提升整个阅读空间的格调。
评分在文字的呈现和注释的清晰度方面,这本书展现了极高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非古汉语专业的读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虽然底本是清代的提要,本身就带有文言色彩,但编者似乎在必要的地方加入了现代的校注,虽然没有喧宾夺主地大篇幅解释,但那些关键的、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往往在页脚或侧边用更现代的措辞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说明。我欣赏它保持了原文的“原汁原味”,没有过度地进行“白话化”的翻译或稀释,这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但同时又通过巧妙的辅助注释,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初学者也能跟上思路。这种平衡艺术,在学术普及读物中是很难得的。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对忠实度的要求,又能让普通读者在不被晦涩的文言词汇绊倒的情况下,领略到古典文献的魅力和价值体系。
评分我对这类汇编性质的典籍,最看重的是其索引和检索的便捷性。这本选集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人性化,虽然内容是取自浩如烟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编者明显针对现代读者的使用习惯做了优化。首先是它的条目划分逻辑,非常清晰,不是简单地按“经史子集”的传统四部分硬性分割,而是结合了现代学科分类的影子,让初涉此领域的人也能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它对宋明理学著作的归类,比原版更加聚焦,直接将相关流派的代表作集中展示,省去了反复查阅不同卷宗的麻烦。而且,附带的检索索引做得极其详尽,不仅收录了书名,连一些重要的作者小名和别集名也被纳入了检索范围,这极大地提高了查找效率。我试着查找了几部我熟悉的冷门宋代笔记,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定位到原文的提要,这表明编者在校对和制表方面的细致程度,足以媲美专业的图书馆工作者。
评分阅读这类文献选粹,最怕的就是断章取义或者为了迁就篇幅而丢失了原著的精髓。这本书在“选”的尺度上把握得相当到位,体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它没有仅仅挑选那些声名赫赫的大部头进行肤浅的介绍,而是花了不少笔墨去收录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但对于研究特定时期社会风貌或学术思潮至关重要的“小册子”或“佚失书目”。我发现其中对一些地方志和家族谱牒的提要描述,精准而富有洞察力,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局限性。这种选材的广度和深度,让人感觉到编者并非只是在做一本“普及读物”,而是真正致力于搭建一个微型的、可供学术参考的知识图谱。读完某一领域的选目后,我能清晰地构建出该学科在古代的发展脉络,这绝非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体验所能达到的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