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稼轩词编年笺注(典藏本)(全二册)
定价:178.00元
作者:辛弃疾,邓广铭 笺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325797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首批推出四种足以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成就和古籍整理*水平的李白、杜甫诗和苏轼、辛弃疾词。谨以此书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一代英豪辛弃疾,人称词中之龙。邓广铭先生以其在研治辛稼轩及辛词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其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陈寅恪先生誉其为新宋学之建立“*有功之一人”。今将《稼轩词编年笺注》收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典藏版,颇具收藏价值。
内容提要
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增订本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字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的学术成果。
目录
增訂三版題記初版題記稼軒詞编年箋注序(附:附記)略論辛稼軒及其詞(附:後記)例言卷一:江、淮、兩湖之什 共詞八十八首 起南歸之初(一一六三)迄宋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卷二:帶湖之什 共詞二百二十八首 起宋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迄宋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卷三:七閩之什 共詞三十六首 起宋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迄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卷四:瓢泉之什 共詞二百二十五首 起宋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迄宋寧宗嘉泰二年(二一〇二)卷五:兩浙、鉛山諸什 共詞二十四首 起宋寧宗嘉泰三年(二一〇三)迄宋寧宗開禧三年(二一〇七)卷六:補遣 共詞二十八首附錄一 諸家贈酬詞附錄二 舊本稼軒詞集序跋文稼軒詞索引再版後記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一生力主抗金。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稼轩词编年笺注》、《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岳飞传》,有《邓广铭全集》。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位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最头疼的就是面对那些年代久远、注释繁杂的古籍。很多版本注释得过于简略,或者注释的水平参差不齐,读起来总感觉云里雾里的。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的注释部分处理得非常得当,既提供了必要的解释,又避免了过度干扰主体文本的流畅性。我尤其喜欢那种在关键地方的“笺注”,它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还常常会追溯到这个意象在传统文学中的源头,或者揭示作者创作时的特定心境。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词作的感知维度。它不是简单地“翻译”古文,而是在搭建一座现代读者与古人精神世界之间的桥梁,让人能更清晰、更深刻地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的精妙之处。
评分我最近在系统性地研究宋代的文学风貌,尤其是那些豪放派大家的作品,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科学,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资料,而是很有逻辑地将史料和文本分析结合起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考证细节上的那种严谨态度,很多地方引用了前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让人感觉作者是在跟历史对话,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编纂者对这位词人的深厚情感和扎实的学识积累,那种文字间的功力是模仿不来的。每一次深入阅读,都能挖掘出过去忽略的那些微妙之处,对于深化理解词作背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境遇,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对于想要真正沉浸式体验那段历史和文学思潮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坚实可靠的阶梯。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套书,因为市面上同类主题的书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能让人静下心来读进去的。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腔调,反而像是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娓娓道来。作者的叙述非常流畅自然,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背景或者生僻的典故,也能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解释清楚,不至于让普通爱好者望而却步。读起来的感觉很舒服,节奏掌握得很好,该快的地方一气呵成,该慢下来细品的地方又会给出足够的空间。这种平衡感把握得极佳,使得阅读过程既有知识性的充实感,又不失文学欣赏的愉悦性,真的很难得。我常常会忍不住一口气读上好几章,那种被文字吸引住的感觉,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古朴的色调,搭配上烫金的字体,一看就感觉档次很高。尤其是那种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摸上去还能感受到纸张的细腻纹理,完全不是那种廉价印刷品能比的。翻开扉页,那种选材的用心就更明显了,纸张的厚度适中,光线好的时候阅读也不会反光刺眼,这对长时间阅读来说简直是福音。内页的排版也做得非常讲究,字体的选择和字号的分配都恰到好处,疏密有致,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神。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装订处,翻了很多次,那种线装的牢固感让人放心,不用担心读着读着就散架了。要知道,对于这种需要反复翻阅和查阅的古籍类书籍,制作工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阅读体验的上限。这套书显然是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去打磨的,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种“典藏”应有的庄重与精致,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能提升整个书房的文化氛围。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工具书或者研究性读物,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信息,更在于它能激发读者的进一步探索欲。这套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到令人赞叹,它像是一张巨大的、细节丰富的地图,为你标示出了探索这片文学疆域的每一个岔路口。阅读完一部分内容后,我常常会根据书里提供的线索,再去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者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印证,它像一个优秀的向导,为我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结构设计,让知识的吸收变得非常主动和有效率。我已经把这本书列为我案头常备的参考资料了,每次需要深入挖掘某个主题时,它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点和更扎实的立足点,是提升学术思考深度的必备利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