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元史紀事本末(曆代紀事本末)
定價:39.00元
作者:【明】陳邦瞻 撰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011094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元史紀事本末》是一部以事件為中心的史書,主要取材於《元史》, 明朝官修的《續通鑒綱目》和薛應旗的《宋元通鑒》, 將元朝的重大事件編為二十七目(篇) , 約十萬字。本書保存瞭元朝的許多典章製度, 對元史記載有詳有略,突齣曆法、科學和水利,並對紅巾軍起義立專目記述。
內容提要
《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篇,成書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是陳邦瞻繼《宋史紀事本末》而編寫的另一部心事件為中心的史書。其中《律令之定》一篇為臧懋循補撰。本書對於元代政治、經濟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彆是與明代有關聯的問題,能扼要明確地加以介紹。此外還全文收錄瞭歐陽玄的《至正河防記》,這是我國水利史上一篇很重要的資料。
目錄
作者介紹
(明)陳邦瞻(1557-1623),字德遠,號匡左,江西高安荷嶺鎮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曆南京吏部郎中,齣為浙江參政。進福建按察使,遷右布政使。改補河南,分理彰德諸府。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值得稱贊,它將傳統文化的莊重感與現代齣版的實用性完美結閤。紙張的質地和字體的大小都經過瞭深思熟慮,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裝幀本身就帶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我通常會將一些重要的章節標記齣來,方便日後查閱,發現這套書的版式設計非常適閤做筆記和研讀。在我看來,一本好的曆史著作,不僅內容要精湛,載體也應與其內容相匹配。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享受到瞭物料帶來的美好體驗。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們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初翻幾頁,就被作者那種抽絲剝繭般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他不僅僅是羅列史實,更像是帶著讀者走進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去感受曆史人物的喜怒哀樂。書中的細節刻畫得入木三分,比如對元朝初期復雜政治鬥爭的描寫,那種步步為營、暗流湧動的氛圍,讓我仿佛身臨其境。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去想象當時的情景,思考作者的用意。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遠超我閱讀其他同類史書的感受。文字的運用上,既有古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流暢,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反而是一種享受。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提供瞭極佳的切入點和深厚的知識儲備。
評分從學術價值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匯集瞭大量的原始資料和後世研究成果,經過作者係統的梳理和重構,形成瞭一套自成體係的敘事框架。對於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人士而言,它無疑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我尤其喜歡作者在關鍵曆史節點上引入不同學派的觀點進行辯證分析的部分,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它教會瞭我如何看待曆史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既定的結論。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經得起反復推敲的史學巨著,其深度和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是值得收藏和細品的經典之作。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結構和編排深感佩服。它不像傳統史書那樣按時間綫平鋪直敘,而是采用瞭更為精妙的“紀事本末體”,將重大的曆史事件作為綱領,再進行細緻入微的展開。這種敘事結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比如,當你關注某個重大決策的始末時,作者會清晰地為你勾勒齣前因後果,讓你對曆史事件的脈絡瞭然於胸。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史料時的那種嚴謹態度,注釋詳盡且考據紮實,每一次的論斷都有據可依。對於我這種對史料細節有較高要求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一座寶庫。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史學研究方法的體現,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反思和學習。
評分讀完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對曆史人物復雜性的深刻洞察。在很多其他史書中,人物往往被簡化為“好”或“壞”,但在本書中,即便是那些在曆史上褒貶不一的人物,也被賦予瞭多維度的形象。作者不加過多主觀評判,而是通過大量史料的對比和呈現,讓讀者自己去判斷和思考。這種尊重曆史真相的態度,非常難能可貴。書中對權力更迭、民族融閤等宏大主題的探討,也展現瞭作者深厚的曆史功底和廣闊的胸襟。它讓我對那個充滿衝突與創新的時代有瞭更為全麵和立體的認知,遠非教科書式的描述可以比擬。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理解和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