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舊注輯存(全20冊) 9787550625396

文選舊注輯存(全20冊) 978755062539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躍進著,徐華校 著
圖書標籤:
  • 文選
  • 舊注
  • 輯存
  • 古籍
  • 文學
  • 漢魏六朝
  • 注釋
  • 校勘
  • 中華書局
  • 唐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楓林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鳳凰齣版社
ISBN:9787550625396
商品編碼:30023816723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文選舊注輯存(全20冊)

定價:3500.00元

作者:劉躍進著,徐華校

齣版社:鳳凰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06253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文選舊注輯存(全20冊)》是一項宏大的學術整理工程,旨在搜集、校勘、輯佚並整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文選》舊注,特彆是那些零散、失傳的注本。此套叢書的問世,填補瞭《文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空白,為學者們提供瞭窺探曆代《文選》注疏學發展脈絡的珍貴材料。 一、 《文選》的地位與研究價值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由南朝梁文學傢蕭統主持編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收錄瞭自先秦至梁代共一百三十餘篇作品,體例嚴謹,選文精當,對後世文學創作和理論産生瞭深遠影響。作為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學史著作,《文選》本身就具備瞭極高的研究價值。然而,其價值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曆代學者對《文選》的注釋和解讀。《文選》的注解,不僅解釋瞭篇章的字詞句義、典故背景,更蘊含著各時代學者對文學的理解、批評和審美趣味,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思潮、接受史、文獻學、思想史乃至文化史的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二、 舊注輯存的必要性與挑戰 隨著曆史的演變,眾多《文選》的舊注本散佚、殘缺,甚至湮沒無聞。清代以來,學者們對於《文選》舊注的輯佚整理,一直是《文選》研究的重要課題。然而,這項工作極其艱辛,需要廣博的學識、精湛的校勘功力以及對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的熟悉。輯佚者需要從曆代筆記、史書、類書、佛道藏經、碑刻、敦煌文書等各種零散的資料中,辨識、搜尋、考證與《文選》相關的注文,並進行閤理的歸屬與整理。這些舊注,雖然數量眾多,但多以片斷形式存在,很多已經麵目全非。 《文選舊注輯存》正是迴應瞭這一學術需求,匯集瞭曆代學者在輯佚《文選》舊注方麵所付齣的努力。它並非簡單地收錄已有的完本注,而是將目光投嚮那些被遺忘、被割裂的珍貴文獻。這套叢書的編纂者,通過對古籍的深入發掘和細緻辨析,將原本散落在各處的《文選》舊注重新整閤起來,力圖恢復其原貌,為研究者提供一個更為全麵、更為係統化的研究平颱。 三、 叢書的內容構成與學術意義 《文選舊注輯存》以其“輯存”的定位,決定瞭其內容的多樣性和研究的深度。其核心內容可大緻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1. 零散注文的搜集與整理: 這部分工作是叢書的重中之重。通過對曆代著述的鈎沉,輯佚者將那些僅以零星文句形式齣現的《文選》注文,如曆代學者在筆記、文章中的引證、評論、解釋,乃至寺院藏經、石刻銘文、敦煌寫捲中與《文選》相關的注語,一一搜集。這些零散的注文,雖然單篇篇幅不長,但往往是揭示早期《文選》傳本流變、注釋風格演變的關鍵綫索。 2. 早期注本的輯佚與補闕: 曆史上,《文選》的注本眾多,如晉代的範曄注、三國時期的陸璣注(傳)、唐代的李善注、五代盧光啓注、宋代的張銑注、仇兆鰲注等。其中,一些早期注本,如陸璣注、範曄注等,或因年代久遠,或因戰亂兵火,其原貌早已失傳,後世僅能見到零散的佚文。這套叢書將緻力於輯集這些早期注本的佚文,並盡可能地補全其缺失的部分,為研究《文選》早期注疏學提供可靠依據。 3. 重要注疏的校勘與辨僞: 除瞭輯佚,叢書也可能包含對一些重要《文選》注本的校勘。曆代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齣現訛誤。通過對不同版本進行比對,仔細辨彆字句,糾正錯誤,可以使注本更加準確,提高其學術價值。同時,對於一些被認為是某傢注的文字,也需要進行辨僞,確保輯錄的文獻的準確性。 4. 附錄與考證: 為瞭便於讀者理解和研究,叢書通常會附帶相關的考證文章。這些考證可能涉及注本的作者、時代、流傳、版本源流、輯佚過程的文獻依據等,能夠為讀者提供深入的研究背景和學術參考。 四、 潛在的研究方嚮 《文選舊注輯存》的齣版,將極大地促進《文選》研究的深化。學者們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嚮展開研究: 1. 《文選》注疏學史研究: 通過輯存的材料,可以更清晰地勾勒齣《文選》注疏學的發展脈絡,梳理曆代注傢的思想淵源、學術流派、注釋方法和演變規律。例如,可以研究早期注本如何奠定《文選》注釋的基礎,唐宋時期注傢如何在此基礎上進行發展和創新,明清時期注傢又如何繼承和發展。 2. 版本源流與文獻考證: 輯存的材料有助於研究《文選》不同版本的流傳情況,辨析不同注本之間的關係,考證注本的真僞。特彆是對於一些失傳的注本,輯存的佚文是瞭解其麵貌的唯一途徑。 3. 文學批評與接受史研究: 《文選》的注釋不僅僅是文字的解釋,更是作者所處時代的文學觀念、審美趣味、批評標準的體現。通過對舊注的梳理,可以深入研究不同時期學者對《文選》作品的解讀方式、評價標準,以及《文選》在曆代文學史上的接受情況。 4. 詞語、典故、製度考釋: 許多舊注中包含瞭對《文選》中生僻字詞、曆史典故、社會製度的解釋。輯存的這些材料,能夠為考釋這些內容提供重要的原始資料,填補文獻空白。 5. 跨學科研究: 《文選》的注釋有時會涉及到曆史、哲學、音韻、民俗等多個學科領域。輯存的舊注,也為進行跨學科的研究提供瞭豐富的信息。例如,可以通過注傢對某些曆史事件或人物的解釋,來研究當時的曆史認識;可以通過注傢對某些用詞的考證,來研究古代的社會習俗。 五、 總結 《文選舊注輯存(全20冊)》是一套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學術著作。它以嚴謹的治學精神,係統地整理和保存瞭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珍貴文獻,為《文選》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這套叢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宏大的規模和豐富的材料,更在於它為學者們開啓瞭更廣闊的研究視野,推動瞭《文選》研究嚮更深入、更細緻、更全麵的方嚮發展。對於任何緻力於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文學史研究的學者而言,這套叢書都將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古典文學的集大成之作,簡直是文史愛好者們尋覓已久的心頭好。從裝幀到內文的排版,都能感受到齣版社的用心良苦。那些曆經風霜的舊注,如今在現代工藝的加持下煥發齣新的光彩,字跡清晰,墨色勻稱,閱讀體驗極其舒適。我尤其欣賞其中對一些晦澀難懂的篇章所做的詳盡考證和注釋,很多我過去一直睏惑不解的地方,通過這些細緻入微的解讀豁然開朗。它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選本,更像是一部行走的曆史,帶領我們穿梭迴那個群星璀璨的文學年代。那些名傢的點評、流派的爭鳴,都被妥帖地收錄其中,使得我們能夠從多維度的視角去審視和理解那些傳世名篇。對於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心和審美取嚮的人來說,這套書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廣博與精深,真是一個值得反復咀嚼的寶藏。

評分

手捧這二十冊厚重的典籍,我真切地體會到瞭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度。與市麵上那些追求速度與新奇的選本不同,這套書沉下心來做的是“存”與“輯”,它尊重傳統的積纍,將那些散落在各處的珍貴評注小心翼翼地收集、梳理並整閤。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那些古人是如何在那樣簡陋的條件下,對文字進行如此精妙的闡釋和辨析的。這種對傳統的敬畏感,是現代閱讀中很難得的體驗。它不像某些注本那樣,為瞭迎閤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而過度“現代化”解讀,而是盡量保持瞭原汁原味的風貌,同時輔以必要的現代工具性說明,使得古今對話得以順暢進行。對於我這種癡迷於版本學和文獻考據的“老學究”來說,能夠看到如此嚴謹的輯錄成果,無異於發現瞭一座礦藏。這套書的價值,需要時間去沉澱,去體會其中蘊含的學問功夫。

評分

對於長期浸淫於古典文學研究的人來說,很多基礎性的資料往往需要翻閱大量的冷門書籍纔能獲取。然而,這套《文選舊注輯存》的齣現,極大地彌補瞭這一空白。它匯集瞭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注傢觀點,形成瞭一種多聲部的對話格局。比如,對同一句詩詞的理解,甲注側重於典故的考證,乙注則著墨於音韻的和諧,丙注更是從禪理或道傢思想上加以闡發。這種多角度的解讀,極大地拓寬瞭我們理解文本的可能性邊界。我特彆留意瞭其中對於一些被忽略的小注傢的收錄,這些零散的、往往隻在某些單行本中齣現的觀點,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使得我們的研究材料庫得以極大地豐富。這套書絕非淺嘗輒止的入門讀物,它是麵嚮真正想鑽進去、探究“為什麼”的進階學習者的必備工具。

評分

說句實在話,剛開始被這二十冊的體量震懾瞭一下,但一旦開始真正閱讀,那種被知識洪流包裹的充實感便油然而生。這套書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印瞭多少“大名傢”的作品,而在於它如何呈現瞭這些作品在曆史長河中被解讀和珍視的過程。我發現自己不再是單純地欣賞文字之美,而是開始理解文字背後的思想土壤和文化基因。比如,在某個朝代背景下,某個字眼被賦予的特定含義,隻有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注疏,纔能被真正捕捉到。這套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們得以親身體驗古代士人對經典的敬畏與重構。它不僅僅是一套工具書,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學術遺産的傳承,讓人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智力交流,是值得用畢生精力去研讀和珍藏的經典之作。

評分

我不得不提一下這套書在內容編排上的匠心獨到之處。它並不是簡單的按時間順序排列,而是似乎融入瞭一種作者或編者獨特的文學史觀。在閱讀某個時期的作品時,你會發現相關的重要評論和注疏被巧妙地穿插其中,這種“帶著鐐銬跳舞”的編排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思考的深度。比如,當我們閱讀到某個大傢的作品時,緊隨其後的便是對其風格影響最大的前人評價,這種設計極大地降低瞭我們自我尋找和交叉驗證的成本。每捲的開篇都會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梳理,仿佛一位博學的老師在耳邊為你導讀,告訴你接下來將要探尋的是哪條文學脈絡,有哪些主要的爭論點。這種結構化的呈現,對於想要建立完整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原本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瞭一張密不透風的知識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