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書--龍榆生學術論文集 |
| 作者 | 龍榆生 |
| 定價 | 78.00元 |
| 齣版社 | 上海古籍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584574 |
| 齣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收龍榆生學術論文44篇,其中詞學論文31篇,前以編成《龍榆生詞學論文集》由上海古籍齣版社初版,今據各類期刊及手稿增補論文13篇,兩者裒為一集,以論文發錶時間為序(講義以刊印時間、未刊稿以寫作時間),以觀龍先生治學全貌。 |
| 作者簡介 | |
| 龍榆生(1902-1966),名沐勛,晚年以字行,號忍寒。1902年4月26日齣生於江西萬載,1966年11月18日病逝於上海,曾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龍榆生的詞學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是20世紀較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主編過《詞學季刊》。編著有《風雨龍吟室詞》、《唐宋名傢詞選》、《近三百年名傢詞選》等。他和商務印書館閤作,也編選瞭很多普及性讀物及中學國文補充讀本,參與瞭所謂“民國老課本”的構建。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龍榆生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20世紀的詞學三大傢。三位詞學大師各有側重,夏承燾先生主要做專題研究,做瞭很多重要詞人的年譜;唐圭璋先生側重於詞學方麵的文獻整理,主編瞭《全宋詞》、《全金元詞》;龍榆生先生則主要是從事詞學評論。詞學研究界一般認為現代詞學學科的建立,龍榆生貢獻較大。這與他詞學史、韻文史、詞麯概論性質的專著有關,也與他《唐宋名傢詞選》、《近三百年名傢詞選》受眾頗大有關,更與他曾主編《詞學季刊》和《同聲月刊》兩大雜誌有關。所以,龍榆生全集的整理,實際上是一個梳理現代意義上的詞學學科建立的過程。從專著到詞選,再到詞學題跋,比較全麵地呈現齣20世紀詞學發展的一個走嚮和輪廓。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花瞭點時間仔細研究瞭這本書的目錄結構和章節編排,整體邏輯性非常強,可以看齣作者在構建學術體係時所下的苦心。從宏觀的理論框架到具體的個案分析,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完全沒有那種東拉西扯、缺乏主綫的鬆散感。尤其是其中關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文獻考證部分,那種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分析方法,簡直就是一部精彩的偵探小說,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去探尋最終的結論。而且,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大量引用的旁證和對前人觀點的梳理與批判,都做得非常到位,既展現瞭紮實的學養,又不失自己的獨立思考,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地進行反思和知識的更新。這種結構上的嚴謹和內容的豐富性,使得這本書即便是不做專業研究的人,也能從中領略到學術探索的魅力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所展現齣的一種獨立而堅韌的學術精神。在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麵對學術難題時所錶現齣的那種不屈不撓的探索欲望和批判性的思維習慣。這不是簡單的知識堆砌,而是一場思想的較量。作者敢於挑戰既有的定論,敢於對公認的觀點提齣質疑,並且能夠拿齣令人信服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新見解。這種求真務實、敢為人先的研究態度,遠比書本上的具體結論更具啓發意義。它激勵著每一個讀者,去思考自己所處領域中的“不言自明”之處,去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教條。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精神的熏陶,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學術探究,需要的是勇氣、毅力和對真理不懈的追求。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行文風格。我發現作者的敘述語言既有學術的精準和凝練,又巧妙地融入瞭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節奏,使得那些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理論探討,讀起來也充滿瞭韻味和張力。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式語言,而是更接近於一位博學的長者在嚮你深入淺齣地闡述他的研究心得。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復雜的概念和微妙的學派差異時,作者總能找到最恰當的比喻或最清晰的界定,讓人茅塞頓開。那種在行文中不經意間流露齣的洞察力,真的讓人拍案叫絕。讀著讀著,我甚至感覺自己仿佛進入瞭作者構建的那個思想世界,跟隨他一起在曆史的迷霧中探尋真相。這種既能保持學術的深度,又能兼顧閱讀的愉悅感,是很多學術著作難以企及的平衡。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又不失典雅的氣質,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覺得很有分量。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字體排版考究,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從整體的視覺體驗來看,齣版方確實在細節上下瞭不少功夫,這對於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來說,無疑是加分項。封麵選用的那種深沉的色調,配上簡潔的燙金文字,透露齣一種學術的厚重感和曆史的沉澱。我特彆留意瞭裝訂方式,看得齣是用心製作的,希望它能經受住歲月的考驗,成為我案頭常備的珍本。翻開扉頁,那些細緻的校對痕跡和嚴謹的齣版信息,都讓人感受到齣版團隊對知識的尊重。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堅持,在如今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讓人在捧讀時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評分坦白說,起初我對於是否能完全理解書中所有高深的概念是持保留態度的,畢竟學術前沿的知識總是有一定的門檻。但是,這本書在處理一些難點時所采用的注釋係統和索引設計,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難度,體現瞭極高的用戶友好性。那些詳盡的腳注,不僅解釋瞭專業術語,還提供瞭相關的背景資料和延伸閱讀的綫索,起到瞭一個非常好的導讀作用。當我遇到不確定的地方時,翻閱索引和參考資料部分,總能迅速找到我需要的補充信息,使得閱讀過程非常流暢,不會因為知識的斷裂感而産生挫敗感。這種細緻入微的輔助設計,讓這本書的價值得以最大化地展現,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切入點,真正做到瞭兼顧廣度和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