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編:墨子 孟子 春鞦繁露 9787552804522 李敖

李敖精編:墨子 孟子 春鞦繁露 9787552804522 李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敖 著
圖書標籤:
  • 李敖
  • 先秦諸子
  • 墨子
  • 孟子
  • 春鞦繁露
  • 哲學
  • 思想
  • 曆史
  • 文化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和生源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522
商品編碼:30032187407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墨子 孟子 春鞦繁露

定價:6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52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墨子

導讀 / 002

尚賢上 / 003

尚同上 / 008

兼愛上 / 012

兼愛中 / 015

非攻上 / 020

天誌上 / 023

明鬼下 / 030

非命上 / 037

非儒下 / 045

墨經 / 052

一、關於認識論和邏輯思想 / 052

二、關於社會政治倫理思想 / 061

三、關於自然科學思想 / 068

小取 / 120

公孫龍子

導讀 / 128

跡府 / 129

白馬論 / 138

指物論 / 145

通變論 / 151

堅白論 / 162

名實論 / 170

顔氏傢訓

導讀 / 176

捲 / 177

序緻 / 177

教子第二 / 179

兄弟第三 / 185

後娶第四 / 187

治傢第五 / 190

導讀 / 196

捲一 / 197

性命 / 197

存心 / 201

倫理 / 214

談道 / 222

捲二 / 247

修身 / 247

問學 / 279

孟子

導讀 / 294

梁惠王 / 295

論王道及製民之産章 / 295

論湯放桀武王伐紂章 / 304

公孫醜 / 306

論不動心及浩然之氣章 / 306

滕文公 / 312

論治國及井田章 / 312

許行章 / 316

萬章 / 325

論禪讓章 / 325

告子 / 330

論性章 / 330

盡心上 / 336

論存心養性及萬物皆備於我章 / 336

盡心下 / 338

論民為貴章 / 338

春鞦繁露

導讀 / 342

楚莊王 / 343

玉杯 / 347

十指 / 352

重政 / 355

深察名號 / 359

五行之義 / 372

五行相勝 / 375

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一 / 380

〔附〕漢武帝策賢良文學之士製一 / 388

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二 / 391

〔附〕漢武帝策賢良文學之士製二 / 397

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三 / 400

〔附〕漢武帝策賢良文學之士製三 / 409

韓昌黎集

導讀 / 412

捲?賦、雜著 / 413

感二鳥賦 / 413

復誌賦 / 416

閔己賦 / 420

彆知賦 / 421

原道 / 423

原性 / 429

原毀 / 432

原人 / 434

原鬼 / 435

行難 / 437

對禹問 / 439

雜說四首 / 440

讀荀 / 443

讀《鶡冠子》 / 444

讀《儀禮》 / 445

讀《墨子》 / 446

獲麟解 / 447

師說 / 448

進學解 / 451

本政 / 455

守戒 / 456

圬者王承福傳 / 458

五箴五首 / 460

後漢三賢贊三首 / 462

諱辯 / 463

訟風伯 / 466

伯夷頌 / 467

第二捲?雜著、書、啓 / 469

子産不毀鄉校頌 / 469

釋言 / 470

愛直贈李君房彆 / 473

張中丞傳後敘 / 474

河中府連理木頌 / 479

汴州東西水門記 / 480

燕喜亭記 / 482

徐泗豪三州節度掌書記廳石記 / 484

畫記 / 485

藍田縣丞廳壁記 / 487

新修滕王閣記 / 489

科鬥書後記 / 491

鄆州溪堂詩 / 493

貓相乳 / 496

進士策問十三首 / 497

爭臣論 / 503

改葬服議 / 506

省試學生代齋郎議 / 509

禘祫議 / 511

省試顔子不貳過論 / 516

與李秘書論小功不稅書 / 517

太學生何蕃傳 / 519

答張籍書 / 522

重答張籍書 / 524

與孟東野書 / 527

答竇秀纔書 / 529

上李尚書書 / 530

賀徐州張僕射白兔書 / 531

上兵部李侍郎書 / 532

答尉遲生書 / 534

答楊子書 / 535

上襄陽於相公書 / 536

上鄭尚書相公啓 / 538

上留守鄭相公啓 / 539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上山·上山·愛》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思想的洪流,智慧的傳承:一部穿越韆年的思想對話 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思想的火花,即便曆經歲月的淘洗,依然熠熠生輝,照亮後世的探索之路。它們如同群星,共同構成瞭人類文明璀璨的星空。現在,我們即將踏上一段深度探索之旅,聚焦於三位在中國思想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墨子、孟子,以及一部至關重要的先秦典籍《春鞦繁露》。本次精編,並非簡單地羅列他們的言論,而是力求呈現他們思想的脈絡、核心的論辯,以及這些思想在各自時代乃至後世所産生的深遠影響。 墨子:兼愛非攻的實踐者,兼具批判與創造的先知 墨子,這位春鞦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傢,以其激進的、充滿實踐精神的學說,在群雄逐鹿的時代裏,為人們提供瞭一種與眾不同的生存法則和價值取嚮。他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流,衝擊著當時盛行的諸子百傢,尤其是以“仁愛”和“禮樂”為核心的儒傢學說,提齣瞭更為平等、更為普適的“兼愛”理念。 “兼愛”,並非簡單的“愛”,而是強調“愛人若愛其身”,即把對他人的愛,推及到每一個人,不分親疏貴賤,一視同仁。這在血緣親疏、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思想。墨子認為,國傢之間的戰爭,傢庭之間的紛爭,很大程度上源於“不兼愛”——人們隻愛自己、愛傢人、愛本國,而對他國、對他人則懷有敵意和偏見。這種狹隘的愛,最終導緻瞭“非攻”的必要性。墨子疾呼戰爭的殘酷與浪費,從經濟、軍事、人道等多個角度,深刻揭露戰爭的弊端,並積極倡導通過和平的外交手段解決爭端。他的“非攻”主張,不僅是對當時戰爭行為的直接批判,更是對人類和平生存方式的深切期盼。 墨子的思想,絕不僅僅止於道德倡導,而是建立在一套嚴密的邏輯體係之上。他提齣的“三錶法”,即“有鬼神之實,有功勞之實,有節用之實”,為檢驗一切言論和主張是否符閤實際、是否利於國傢和人民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標準。這充分展現瞭墨子理性、實用的哲學立場。他重視“義”,認為“義”就是“利”,即符閤人民利益的纔是“義”。這種功利主義的色彩,使得墨傢學說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在技術和組織方麵,墨子及其弟子展現齣驚人的纔能。他們不僅是思想傢,更是齣色的工匠、軍事傢。他們擅長製造攻城守城的器械,並常常親赴前綫,以“非攻”的實際行動,幫助弱小國傢抵禦侵略。這種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使得墨傢在當時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本次精編,將帶領讀者深入剖析墨子“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節葬”等核心思想,梳理其學說的邏輯鏈條,展現其作為一名思想傢、社會改革傢,以及一位務實主義者的多重麵貌。我們將看到,墨子並非一個空談理論的學者,而是一位用行動踐行自己理想的先知,他關於平等、和平、實用主義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 孟子:仁政的倡導者,性善論的守護者 如果說墨子以“兼愛”挑戰瞭傳統的等級觀念,那麼孟子則在儒傢思想的基礎上,對“仁政”進行瞭更為係統和深入的闡釋,並以其“性善論”為這一理想政治模式提供瞭堅實的哲學基礎。孟子,這位孔子之後最重要的儒傢傳人,繼承瞭孔子的仁學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一套更為激進、更為關注民生的政治哲學。 孟子最核心的學說,莫過於“性善論”。他認為,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些都是仁、義、禮、智的萌芽。正是因為人有善性,所以纔能夠被教化,纔能夠追求道德。這種樂觀的性情觀,為他構想的“仁政”提供瞭理論依據。他堅信,統治者如果能夠順應人民的善性,推行仁政,就一定能夠贏得民心,實現國傢的長治久安。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靈魂。他認為,統治者不應以武力或權謀來統治國傢,而應以“德”來感化人民,以“仁”來治理天下。他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將人民的福祉置於國傢利益之上,這在當時的君權至上的時代,無疑是一種極具前瞻性的思想。孟子提齣的“養民”之道,涵蓋瞭經濟、教育、司法等多個方麵,力圖從根本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升人民的道德素質。他提倡“井田製”,雖然在實踐中存在睏難,但其背後蘊含的均貧富、保障民生的理想,至今仍值得我們深思。 孟子在與墨傢、法傢等其他學派的論辯中,展現瞭其思想的深刻與犀利。他批判墨傢的“兼愛”過於無差,認為“兼愛”會“楊硃、墨子之言, असते亦在其中矣”,也就是說,如果人人兼愛,那麼連同楊硃的“為我”和墨子的“兼愛”都會包含其中,這樣就失去瞭區分和側重,反而不利於社會秩序的建立。他更批判法傢的嚴刑峻法,認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強調德治的重要性。 孟子的語言充滿辯纔與力量,他的論述往往引經據典,邏輯嚴密,生動形象。他善於運用比喻和假設,將抽象的政治理念,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道理,極大地增強瞭其思想的傳播力。 本次精編,將深入挖掘孟子“性善論”的內涵,解析其“仁政”的理論體係和實踐路徑。我們將跟隨孟子,理解他為何堅信人性的善良,以及這種善良如何能夠轉化為一種強大的政治力量。我們將看到,孟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傢和政治傢,他對“仁”的執著追求,以及他對人民的深切關懷,為後世的政治理想樹立瞭不朽的豐碑。 《春鞦繁露》:儒學思想的集大成,陰陽五行論的哲學體係 《春鞦繁露》,這部由漢代董仲舒所著的儒傢經典,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部承前啓後的重要著作。它並非僅僅是對春鞦時期曆史事件的記錄,而是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樸素的宇宙觀,與儒傢仁愛、禮義等倫理道德相結閤,構建瞭一個龐大而精密的哲學體係。 董仲舒在汲取先秦諸子思想精華的基礎上,特彆是深入研究瞭儒傢經典,並結閤當時的社會現實,創造性地提齣瞭“天人閤一”、“天人感應”的理論。他認為,天道與人道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的、密切的聯係。天的運行有其規律,而人的行為也應遵循天道。當人的行為違背天道時,就會引發天象的異常,如地震、彗星等,以此來警示統治者。這種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瞭約束君權、規範統治者行為的作用,也為儒傢思想在漢代成為官方正統思想奠定瞭基礎。 《春鞦繁露》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三統論”。它對曆法的推演,對曆史的劃分,都帶有深刻的哲學和政治寓意,試圖通過對時間、空間、人物的解讀,來論證儒傢思想的普適性和曆史的必然性。同時,書中對“仁”、“義”、“禮”、“智”、“信”等儒傢基本道德範疇進行瞭更為詳盡的闡釋,並將其與天道運行的規律相聯係,賦予瞭這些道德概念更為宏大的宇宙意義。 陰陽五行學說,《春鞦繁露》將其融入瞭儒傢思想的體係之中。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陰陽的相互轉化,被用來解釋自然界的運行規律,也用來解釋人倫關係、政治製度的閤理性。例如,用五行來解釋君臣、父子之間的關係,用陰陽來解釋男女之間的地位差異,這些都體現瞭董仲舒試圖將自然哲學與社會倫理融為一體的努力。 《春鞦繁露》還對“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進行瞭係統闡述。它強調君主的權力來自於上天,從而鞏固瞭皇權的神聖性和閤法性。同時,它提倡“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力圖將儒傢思想作為統一國傢思想的核心,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國傢的統一。 本次精編,將帶領讀者一同走進《春鞦繁露》的宏大世界,理解董仲舒是如何將先秦的哲學思想、宇宙觀與儒傢倫理相結閤,構建起一套影響深遠的哲學體係。我們將解析“天人感應”的深層含義,理解陰陽五行如何在儒傢思想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春鞦繁露》在漢代政治、文化和社會中所産生的巨大影響。它不僅是一部哲學著作,更是一部思想史的裏程碑,為我們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價值觀念提供瞭關鍵的鑰匙。 結語: 墨子、孟子、《春鞦繁露》,這三者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共同構成瞭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條壯麗的河流。墨子的批判精神、實踐理性;孟子的仁愛理想、政治智慧;《春鞦繁露》的哲學構建、思想整閤,它們之間既有傳承,也有辯駁,更有創新。本次精編,旨在梳理這些思想的來龍去脈,展現它們各自的閃光之處,並嘗試探索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對後世産生的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一次對古代思想的解讀,更是一場與韆古智慧的對話,一次對人類思想深度與廣度的探索。希望通過本精編,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古代思想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汲取其中的養分,為當下的思考提供更廣闊的視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對那種純粹的文本堆砌是敬而遠之的,因為閱讀經典往往需要一個“鈎子”——一個能夠引導讀者進入文本深處的獨特視角。李敖的視角一嚮是充滿個性和爭議性的,這恰恰是我欣賞的地方。他不會把墨子寫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道德楷模,也不會把孟子塑造成一個隻會空談仁義的腐儒。相反,我期待他能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揭示這些思想背後的權力結構、社會需求和曆史局限性。比如,墨傢集團的軍事組織能力是如何與其宗教色彩共存的?孟子的政治哲學在麵對強權時,其“浩然之氣”的實際操作難度有多大?再到《春鞦繁露》,董仲舒的這套龐大體係,是如何成功地被漢代統治者吸收並利用,成為維護皇權閤法性的理論基石的?如果李敖能用他的批判精神,將這三傢看似不相關的思想碎片,通過一種內在邏輯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先秦至西漢思想演變的全景圖,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瞭一般的教科書。

評分

我最近幾年對先秦思想的興趣愈發濃厚,尤其是在探究不同學派之間是如何相互對話、相互批判的過程中,總覺得少瞭那麼一本能把核心思想點撥得清晰透徹的引路書。市麵上關於墨傢、法傢或者道傢的解讀版本汗牛充棟,但真正能做到既保持原文的古樸之美,又能用現代人的視角進行有效梳理和評點的,卻寥寥無幾。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幫助我理解墨子的“兼愛非攻”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究竟是如何與儒傢的“仁愛”形成張力與互補的。孟子的“性善論”又是如何一步步構建起他那套政治哲學的宏大體係。更不用說《春鞦繁露》,那套將陰陽五行哲學係統化、理論化的著作,往往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如果能精準地捕捉到這些思想內核的“燃點”,用李敖特有的那種犀利又不失深度的筆觸來穿透錶象,那就太值瞭。我對這本書抱有的期待,更多是基於對李敖先生學術品味的信賴,希望能在這位“鬥士”的引導下,真正領略到這些古代聖賢思想的現代價值。

評分

這本《李敖精編:墨子 孟子 春鞦繁露》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摸上去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光滑,而是帶著一種閱讀的厚重感。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布局的處理,實在是太考究瞭。行距和字號的搭配,讓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閱讀先秦諸子這種需要反復咀嚼的文本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我個人對古籍的閱讀體驗非常看重,很多齣版社齣的版本,要麼是字體小得像米粒,要麼是邊距窄得讓人心慌,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看得齣來編輯團隊在細節上是下瞭真功夫的。光是翻閱這幾頁 مقدمة(序言)部分,就能感受到李敖先生那種特有的批判精神和對經典文本的精到把握,文字的間隙裏仿佛都能聽到他那標誌性的、不留情麵的論斷。整體而言,這本書在實體書層麵的製作工藝上,絕對是能打五星的,光是放在書架上,都是一種視覺享受,期待盡快沉浸到內容之中去體會那份思想的激蕩。

評分

讀曆史和哲學,最怕的就是那種故作高深的翻譯腔或者過度神化的解讀,仿佛這些先哲是活在雲端的人物,他們的思想也變得遙不可及。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夠把墨子的技術理性、孟子的政治理想,以及董仲舒構建的“天人感應”體係,用一種非常“接地氣”但又不失學術嚴謹性的方式呈現齣來的讀物。想象一下,李敖的解讀,他不會對任何權威進行無端的崇拜,他會用他那把手術刀般的文字,把這些學說中最具生命力、最能與當下社會産生共鳴的部分剝離齣來。例如,墨傢的組織結構與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或許能找到影子;孟子的民本思想,放在今天的社會治理結構中,又該如何被重新審視?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把經典從曆史的塵埃中解放齣來,讓它們重新擁有麵對當代讀者的勇氣和鋒芒,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精編”的古籍選本,而是一次思想上的“考古發掘”和“現代化重塑”。

評分

最近閱讀體驗最大的一個睏擾是,很多關於古代哲學的書籍,往往沉溺於對概念的繁復闡釋,比如對“仁”、“義”、“禮”、“智”的字麵拆解,讓人感覺疲憊。我更青睞那些能夠將概念融入具體曆史情境中的分析。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希望看到的是,李敖如何將墨子的某些主張置於戰國爭霸的殘酷現實中去考察其可行性;如何分析孟子那套“性善論”在麵對秦朝統一和中央集權趨勢時的理論性弱點。對於《春鞦繁露》部分,我尤其期待能看到李敖對儒傢如何與神學、讖緯之學進行復雜“聯姻”過程的解構。這種解構不是為瞭否定,而是為瞭理解其曆史的必然性與後世的誤用。總結來說,我期待的不是一本“老好人”式的導讀,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思想手術,看李敖如何解剖這些經典,讓它們在現代語境下重新“疼痛”和“發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