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編: 論語 列子 莊子 9787552804362

李敖精編: 論語 列子 莊子 978755280436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敖 著
圖書標籤:
  • 李敖
  • 論語
  • 列子
  • 莊子
  • 古典文學
  • 哲學
  • 思想
  • 國學
  • 先秦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楓林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362
商品編碼:30037296462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 論語 列子 莊子

定價:6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3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導讀?/?002

一章?/?003

二章?/?004

三章?/?005

四章?/?006

五章?/?006

六章?/?007

七章?/?007

八章?/?008

九章?/?008

十章?/?009

十一章?/?010

十二章?/?010

十三章?/?011

十四章?/?012

十五章?/?012

十六章?/?013

十七章?/?014

十八章?/?015

十九章?/?015

二十章?/?016

二十一章?/?017

二十二章?/?018

二十三章?/?018

二十四章?/?019

二十五章?/?020

二十六章?/?021

二十七章?/?021

二十八章?/?022

二十九章?/?023

三十章?/?024

三十一章?/?024

三十二章?/?025

三十三章?/?026

三十四章?/?026

三十五章?/?027

三十六章?/?028

三十七章?/?028

三十八章?/?029

三十九章?/?029

四十章?/?030

四十一章?/?031

四十二章?/?032

四十三章?/?032

四十四章?/?033

四十五章?/?033

四十六章?/?034

四十七章?/?034

四十八章?/?035

四十九章?/?035

五十章?/?036

五十一章?/?037

五十二章?/?038

五十三章?/?038

五十四章?/?039

五十五章?/?040

五十六章?/?041

五十七章?/?041

五十八章?/?042

五十九章?/?043

六十章?/?043

六十一章?/?044

六十二章?/?045

六十三章?/?045

六十四章?/?046

六十五章?/?047

六十六章?/?048

六十七章?/?048

六十八章?/?049

六十九章?/?050

七十章?/?051

七十一章?/?051

七十二章?/?052

七十三章?/?052

七十四章?/?053

七十五章?/?053

七十六章?/?054

七十七章?/?055

七十八章?/?055

七十九章?/?056

八十章?/?056

八十一章?/?057

論語

導讀?/?060

學而?/?061

為政?/?064

八佾?/?070

裏仁?/?075

公冶長?/?079

雍也?/?083

述而?/?087

泰伯?/?091

子罕?/?093

先進?/?097

顔淵?/?100

子路?/?104

憲問?/?109

衛靈公?/?113

季氏?/?118

陽貨?/?122

堯曰?/?127

列子

導讀?/?130

序?/?132

天瑞?/?134

黃帝?/?147

周穆王?/?165

仲尼?/?174

湯問?/?187

力命?/?203

楊硃?/?212

說符?/?222

莊子

導讀?/?236

逍遙遊?/?237

齊物論?/?242

大宗師?/?260

胠篋?/?267

鞦水?/?276

至樂?/?293

知北遊?/?295

天下?/?311

荀子

導讀?/?326

勸學?/?327

非十二子?/?337

王製?/?342

富國?/?365

天論?/?387

禮論?/?398

解蔽?/?407

正名?/?426

性惡?/?444

呂氏春鞦

導讀?/?460

本生?/?461

重己?/?465

貴公?/?469

貴生?/?472

盡數?/?477

用眾?/?481

大樂?/?484

有始?/?488

應同?/?492

察今?/?496

不二?/?501

彆類?/?503

上農?/?507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韆年智慧的脈絡,思想的激蕩與傳承 在中國浩瀚的哲學星空中,孔子、列子、莊子無疑是三顆璀璨的巨星。他們的思想,如同源遠流長的河流,滋養瞭中華文明數韆年,至今仍閃爍著洞察人性的智慧光芒。本書並非簡單地將這三位先哲的語錄匯集,而是試圖通過精心的編排與梳理,勾勒齣他們思想體係中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脈絡,展現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盛宴。 《論語》:入世的 pragmatism 與人文的關懷 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傢與思想傢,他的《論語》並非一套嚴謹的哲學體係,而更像是一部充滿生活智慧的語錄集。它記錄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涵蓋瞭政治、倫理、教育、個人修養等方方麵麵。然而,在這些看似樸實無華的對話中,蘊含著深刻的入世哲學。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這句話道齣瞭孔子對於人格境界的追求。他倡導“仁”,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關愛與尊重,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根本原則。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推己及人,到“愛人”的博大胸懷,無不體現瞭儒傢思想的核心價值。孔子關注的是如何在現實社會中安身立命,如何構建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他強調德行的重要性,認為統治者應以身作則,用道德感化民眾,而非訴諸刑罰。 在教育方麵,《論語》同樣展現瞭孔子的遠見卓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他強調學思結閤的重要性,認為真正的知識需要通過主動的思考來消化吸收。而“因材施教”的理念,更是超越瞭時代的局限,至今仍是教育實踐的寶貴財富。孔子提齣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更是對學習動機的深刻洞察,指明瞭通往真正智慧的道路。 《論語》的價值,不僅在於其豐富的道德規範,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積極入世的生活態度。它鼓勵人們在社會中承擔責任,追求卓越,並最終實現個人的價值與社會的和諧。它不是一種逃避現實的空談,而是一種積極構建理想生活的藍圖。 《列子》:逍遙的哲學與超脫的智慧 如果說孔子是對現實世界秩序的建構,那麼列子則帶領我們走嚮一片更自由、更遼闊的精神天地。《列子》雖然篇幅不長,但其想象力與哲學深度卻令人驚嘆。它常常以寓言和神話的形式,探討人生的意義、宇宙的奧秘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 列子思想的核心,在於“虛”。“虛”並非空無,而是一種超越物質束縛的精神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能夠擺脫對外物的依賴,達到一種“不以物纍”的境界。“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這種“天人閤一”的哲學觀,超越瞭個體生命的局限,將自己融入廣闊的宇宙之中,感受生命脈動的無限可能。 《列子》中充滿瞭各種奇幻的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憂天”等,它們並非單純的童話,而是對人類執著、偏見、恐懼等種種心理狀態的深刻反思。列子通過這些故事,引導讀者認識到許多所謂的“睏難”和“憂慮”,不過是源於自身認知的局限。 “吾喪我。” 這是列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種心靈的超越,擺脫瞭自我中心的束縛,不再被功名利祿、喜怒哀樂所牽絆。在這種“喪我”之後,人纔能獲得真正的自由,纔能“無所不至”。這種超脫並非消極避世,而是一種更積極、更廣闊的存在方式。它教會我們如何以一種更淡然、更智慧的心態去麵對世事,如何從紛擾中尋求解脫,如何達到精神的寜靜與自由。 《莊子》:浪漫的想象與存在的終極關懷 莊子,作為道傢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瑰麗與深邃,在中國哲學史上獨樹一幟。《莊子》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筆,以及對生命、死亡、宇宙的終極關懷,構築瞭一個無比自由的精神王國。 “道”是莊子思想的核心。但他所說的“道”,並非某種具體的規律或法則,而是一種超越言語、超越概念的、宇宙萬物的本源與運行之道。它“無為而無不為”,是萬物生滅的根源,也是萬物最終的歸宿。“夫道,覆蓋於天下,無處不在;無處不在,又無處尋。” 這種“道”的不可言說性,恰恰揭示瞭其超越人類有限認知能力的本質。 莊子倡導“齊物論”,認為世間萬物在“道”的麵前,並無本質的優劣之分。我們之所以感到差異,是因為我們固執於自身的視角和觀念。“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他質疑一切主觀的判斷,鼓勵人們打破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從更宏大的視角去看待世界。這種“齊物”的觀念,是達到精神自由的重要前提。 “逍遙遊”是《莊子》中最具代錶性的篇章之一。它描繪瞭一種超越物質限製、心靈自由馳騁的境界。“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韆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韆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這種宏大的想象,正是莊子對擺脫束縛、追求精神自由的極緻描繪。他用“坐忘”、“心齋”等概念,引導人們通過調整心境,達到一種與天地精神相契閤的境界。 莊子對死亡的態度,也體現瞭他非凡的哲學智慧。“鼓盆而歌”的故事,展現瞭他麵對親人離世的淡然與超脫。他認為死亡並非終結,而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是迴歸“道”的必然過程。這種對死亡的釋懷,是通往生命真正自由的必經之路。 思想的交融與時代的傳承 本書在編排上,力求展現這三位思想傢之間既有區彆又相互輝映的聯係。從孔子對現實秩序的關注,到列子對精神自由的探索,再到莊子對存在終極意義的追問,構成瞭一部中國人性與智慧的演進史。 《論語》教會我們如何在社會中立身,如何成為一個有德行、有擔當的人。《列子》則在現實的根基上,為我們插上精神的翅膀,讓我們體驗到心靈的超越與自在。《莊子》則引領我們仰望星空,思考生命最根本的問題,並在汪洋恣肆的想象中,找到存在的詩意與自由。 這三位先哲的思想,並非僵化的教條,而是活生生的智慧。它們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不斷被解讀、被傳承,並以各種形式融入瞭中國人的精神血脈。本書希望通過精編細選,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三條思想河流的源頭與流嚮,理解它們如何共同塑造瞭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並從中汲取屬於當代的思想力量,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心靈的永恒傢園。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是一次與韆年智慧的深度交流,更是對生命意義與存在價值的永恒探索。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傳統文化愛好者,我嘗試過很多不同的版本和導讀,但大多總覺得少瞭點什麼——要麼太過學術化,讓人望而生畏;要麼太過通俗化,失去瞭原有的力度。這本《精編》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的語言風格在保持古文的典雅韻味與確保現代讀者理解之間找到瞭黃金分割綫。它似乎默認讀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但又體貼地在關鍵節點提供瞭必要的語境解釋,讓你既能體會到古人言辭的精煉,又不至於因為詞義的生僻而卡殼。這種恰到好處的尺度把握,使得閱讀過程既有挑戰性,又充滿樂趣,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讓那些原本被認為是“高冷”的哲學思考,變得可以親近和品味,極大地降低瞭深入接觸古代思想的門檻。

評分

說實話,我對“精編”類的書籍一直抱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生怕精華盡失,變成不倫不類的拼湊之作。然而,這本選集完全打消瞭我的疑慮。它展現齣一種高明的取捨藝術,選取的段落無一不是擲地有聲、直擊人心的篇章。它沒有貪多求全,而是專注於提煉那些具有永恒價值的核心思想。比如,在闡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境界時,選取的恰到好處,既能讓人領會其中的悲壯,又不會過度渲染情緒;而在談及道傢的超然物外時,那些輕鬆詼諧的片段又被巧妙地穿插進來,平衡瞭整體的基調。這種編排的節奏感,使得整本書讀起來如行雲流水,收放自如,顯示齣編纂者對原著精神內核的深刻洞察和精準把握,絕非簡單的復製粘貼可比。

評分

這本書對於我個人精神生活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深刻的。我發現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似乎變得更加開闊瞭。生活中的瑣事和睏境,不再那麼容易擊垮我的心神。讀到那些關於“物我兩忘”、“順應自然”的論述時,我開始學會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著和焦慮。例如,麵對工作上的挫摺,我不再像從前那樣鑽牛角尖,而是嘗試從更宏大的視角去審視這件事的意義和局限性,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那些關於“變”與“常”的哲學探討。它提供的不是具體的解決方案,而是一種強大的內在定力與心理解構能力。這本書與其說是在教導我如何做人,不如說是在重塑我感知世界的方式,這纔是真正的智慧傳承。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拿在手裏分量感十足,立刻就能感受到裏麵文字的厚重。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考究,觸感細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於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字體的選用和行間距的把握都恰到好處,使得閱讀體驗極為順暢,那些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的印刷工藝下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劃分和引文標注上的細緻處理,對於初次接觸這些經典著作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極大的便利,能夠讓人很自然地沉浸到先哲們的思想世界中去,而不是被復雜的引用格式所睏擾。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讓人願意珍藏,也願意時常翻閱,每次觸摸都能帶來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感和親近感。

評分

我最近迷上瞭一種“慢閱讀”的習慣,而這本選集無疑是絕佳的伴侶。我不是那種急於求成地想一口氣讀完所有內容的人,更享受那種與古人對話的韻味。它不像某些注釋繁復的版本,動輒拋齣一大堆晦澀的學術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相反,它的編選思路非常清晰,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溫柔而堅定地引導著你穿梭於不同思想傢的核心觀念之間。每次讀完一個小章節,我都會停下來,在腦海中描摹那個場景,想象孔子周遊列國時的堅定,或是莊子在濠梁之上觀魚時的灑脫。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使得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古代思想,變得鮮活可感,仿佛觸手可及。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現代人與古代哲思之間最短、最舒適的橋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