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韩国文化概论 |
| 作 者: | 金东勋 |
| 定价: | 39.00 |
| ISBN号: | 9787510048678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5-9-1 |
| 印刷日期: | 2015-9-1 |
| 编辑推荐 |
| 《韩国文化概论》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以文化为主线,拓展学术思路。 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韩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思想、教育、体育、旅游、外交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和典型事例。 二.资料新、内容新、观点新。 本书引用的资料一直跟踪到2013年,而且用新的观点对资料进行了分析。涉及的内容包括韩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以及韩国的总统竞选制、金融实名制、休闲方式、大众歌谣、新农村建设、安贤洙现象等。 三.结构和体例有创新性。 如将地理条件和社会背景纳入文化发展环境中:把民俗文化分成生活文化、礼仪习俗、岁时风俗、精神文化四个部分,将经济纳入产业技术文化中,将政治纳入制度文化中,将外交纳入对外文化交流中。注重对文化内涵的分析。 |
| 内容介绍 |
| 《韩国文化概论》共16章,授课时数为32学时或36学时。因为全书都是用汉语编写的,所以本书适合大学一年级韩国语学习者以及对韩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使用。每章后面附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可用于课堂讨论,练习题可当做课外作业。练习题中还有“词汇汉译韩”题,包括近200个基本词汇。 |
| 作者介绍 |
| 金东勋,男,朝鲜族,中共党员,教授。1942年5月生于吉林省和龙县,196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之后留校任教,曾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秘书、延边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延边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主任、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顾问、东亚比较民俗学会中国理事,现任中韩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编有《简明韩国百科全书》《中国朝鲜族文化史大系》《朝鲜族文化》《中国朝鲜族文学大系》《朝汉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等50多本著作,发表过100多篇论文。 |
| 目录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其最大的亮点或许在于其强大的启发性。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每次当我以为我已经理解了某个概念时,作者总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让我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特别是关于韩语本身的独特结构,以及这种语言如何影响了韩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中的语境依赖性,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冲击。它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塑造者。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一本“概论”所能承载的重量,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深入参与到对韩国这个充满活力、复杂而又迷人国度的持续探索之中,激发了未来继续深挖相关领域的好奇心和热情。
评分这部作品简直是打开了通往一个全新世界的钥匙。我原本对韩国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流行音乐和一些热门电视剧的表面,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和历史事件,更像是一场深度的文化考察。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无论是对传统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渗透与变迁,还是对韩国独特的社区精神(‘我们’意识)的剖析,都显得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我尤其欣赏它对“情”与“恨”这些复杂情感在韩国艺术和日常表达中的体现所做的精彩论述,这让我对韩国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首尔的古老巷陌,又或是在一家传统韩屋中品茗,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比拟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层层递进,从宏观的历史背景过渡到微观的日常生活习惯,逻辑清晰,让人读完后对整个韩国文化脉络有了系统且扎实的认识,绝非走马观花式的介绍。
评分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一个遥远的文化实体变得触手可及。作者在处理传统艺术如板索里、假面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展现了极大的敬意和研究深度,但有趣的是,他没有把这些内容束之高阁,而是巧妙地将其与当代K-Pop、韩剧中的元素进行关联,展示了文化传承的生命力。这种对“古今交融”的精彩解读,让人清晰地看到韩国文化是如何在保持自身核心身份的同时,完成惊人的现代化和全球化飞跃的。行文间,作者似乎总能精准地抓住那些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细微末节,哪怕是一个餐桌礼仪的变迁,一个节日习俗的演变,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密码。这绝非一般概论能做到的,它提供了详实的细节和宏大的视角,相得益彰。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极其流畅自然,完全没有传统学术著作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文化旅行指南,只不过这里的“旅行”是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内部。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在引入不同文化元素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通过将韩国的某些特质与东亚其他国家或西方文化进行参照比较,使得那些原本不易被理解的独特性得到了极好的凸显。比如,关于其宗教信仰多元化现象的描述,作者用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天主教、佛教与萨满教残余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奇妙地共存。这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他者”文化的新工具,即不再用自己的刻板印象去套用,而是真正从文化的内部逻辑去审视。这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评分坦率地说,我被这本书的洞察力深深震撼了。它没有回避韩国社会光鲜外表下的那些深刻矛盾和挑战。比如,在探讨经济奇迹的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汉江奇迹”背后所付出的社会代价,那种高压的竞争文化和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平衡的视角,使得评价不再是单方面的赞美或批评,而是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韩国形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教育热”的章节,那种近乎偏执的对成功的追求,如何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韩国人的性格底色,读来令人既感叹又心酸。作者的语言风格十分犀利而富有激情,时而幽默自嘲,时而严肃批判,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社会学分析变得引人入胜,仿佛在听一位智者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对一个民族灵魂的深刻见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