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陳新開,男,就職於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高職高教育經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經濟法課程建設委員會委員。
目錄
講 法律與生活的關係
1.1 如何理解法律與生活的關係? 1
1.2 什麼叫法律? 3
1.3 如何理解法律與風俗習慣的關係? 5
1.4 法律與道德有何不同? 6
1.5 法律在社會生活中起什麼作用? 8
1.6 如何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係? 9
第二講 公司的創辦及責任的承擔
2.1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承擔責任的法則是如何規定的? 12
2.2 閤夥企業對外債務的承擔法則是如何規定的? 15
2.3公司有哪些不同於閤夥企業的特徵? 16
2.4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條件是什麼? 17
2.5 公司章程有什麼用處? 18
2.6法律對股東轉讓齣資作瞭哪些規定? 20
2.7 股東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22
2.8 法律對一人公司作瞭哪些規定? 23
2.9 什麼叫法人人格否認製度? 24
第三講 勞動閤同法律製度
3.1 如何界定《勞動閤同法》所適用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 27
3.2 勞動閤同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9
3.3 法律對勞動閤同的服務期作齣瞭哪些規定? 37
3.4 勞動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勞動閤同? 38
3.5 用人單位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勞動閤同? 41
3.6 勞動閤同解除後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43
3.7 勞動爭議的範圍有哪些? 46
3.8 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有哪些? 48
第四講 閤同的法律效力及擔保製度
4.1 如何判定閤同是否成立? 51
4.2 成立的閤同都有效嗎? 56
4.3 判定有效閤同的標準是什麼? 57
4.4 什麼是無效閤同? 58
4.5 何謂可撤銷、可變更閤同? 60
4.6 效力待定閤同指什麼? 62
4.7 什麼是閤同擔保製度? 64
4.8 抵押權設定的標準及效力有哪些? 65
4.9 什麼是保證閤同? 70
4.10 保證人的責任範圍有多大? 73
4.11什麼情況下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免除? 75
第五講 物權法相關製度
5.1 如何理解物權法定原則? 77
5.2 什麼叫物權公示原則? 78
5.3 法律對物權請求權是如何規定的? 80
5.4 何謂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82
5.5 如何理解物權相鄰關係的處理原則? 83
5.6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84
5.7 如何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 86
5.8 如何解讀宅基地使用權? 88
第六講 侵權責任認定的標準
6.1 如何認定侵權責任? 90
6.2 如何認定過錯責任? 91
6.3 如何認定高度危險責任? 92
6.4 如何認定産品責任? 94
6.5 如何認定機動車事故責任? 95
6.6 如何認定環境汙染責任? 97
6.7 如何認定動物緻害責任? 98
6.8 如何認定雇主責任? 100
6.9 如何認定監護人的責任? 101
第七講 消費者的權利
7.1 如何界定消費者? 103
7.2 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105
7.3 經營者有哪些義務? 108
7.4 經營者的虛假廣告責任是什麼? 110
7.5 經營者在什麼情況下要承擔行政責任? 111
7.6 消費爭議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112
第八講 婚姻法上的權利與義務
8.1 結婚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114
8.2 什麼情況下婚姻無效? 116
8.3 法律對婚後財産是如何界定的? 117
8.4 離婚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119
8.5 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121
8.6 離婚後財産、債務如何分配? 123
8.7 法律對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問題作瞭哪些規定? 126
8.8 法律對無過錯方的賠償請求權是如何規定的? 129
第九講 財産繼承的方式
9.1 財産繼承開始的時間如何界定? 132
9.2 財産繼承的範圍有多大? 134
9.3 法定繼承人的範圍有多大? 136
9.4 遺囑繼承的法定條件法律作瞭哪些規定? 138
9.5 法律對遺囑繼承的方式及順位問題作瞭哪些規定? 140
9.6 什麼叫代位繼承? 142
9.7 什麼是遺贈撫養協議? 144
9.8 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的承擔的範圍有多大? 147
第十講 商業保險的風險與責任
10.1 如何理解保險製度? 150
10.2 保險閤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151
10.3 什麼是保險利益原則? 153
10.4 如何理解保險法的損失補償原則? 155
10.5如何理解機動車的第三者責任險? 156
10.6 什麼是産品責任保險? 158
10.7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不同點在哪裏? 160
10.8 如何理解保險活動中的代位求償權製度? 161
10.9 什麼情況下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 164
第十一講 具體行政行為及其救濟
11.1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的製度? 166
11.2 政府可做齣哪些具體行政行為? 168
11.3 行政復議的範圍有多大? 170
11.4 如何理解行政復議的原則? 172
11.5 行政訴訟的範圍有哪些? 174
11.6 法律對行政訴訟的原則作瞭哪些規定? 176
第十二講 犯罪構成法律製度
12.1 罪與非罪如何區分? 178
12.2 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 180
12.3 如何判定行為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 181
12.4 什麼情況下存在注意義務? 183
12.5 如何認定主犯與從犯? 185
12.6 對犯罪中止行為如何加以認定? 187
12.7 構成正當防衛行為的標準有哪些? 188
12.8 如何界定坦白還是自首? 191
第十三講 個人所得稅的交納
13.1 稅收的概念與職能是什麼? 194
13.2 為什麼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196
13.3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誰? 197
13.4 個人所得稅的徵稅範圍有哪些? 199
13.5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如何規定的? 201
13.6 什麼情況下個人所得稅有優惠? 203
13.7 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稅額? 204
第十四講 法官構建裁判事實與適用法律
14.1 裁判事實就是客觀事實嗎? 209
14.2 裁判事實的形成是否獨立於法律規範? 210
14.3 程序法對裁判事實的形成有何限製? 211
14.4 法律規範就是法官所實際使用的法律嗎? 214
14.5 法官在簡單案件中是如何將案件事實的要素涵攝於法規範的構成要件的? 217
14.6 法官在疑難案件中是如何斷案的? 219
第十五講 撰寫訴訟文書以維護權利
15.1對法律文書的寫作有哪些要求? 224
15.2如何理解民事起訴狀? 227
15.3民事起訴的條件有哪些? 230
15.4法律對訴訟時效作瞭何種規定? 231
15.5如何寫民事答辯狀? 232
15.6如何撰寫上訴狀? 234
15.7如何撰寫民事代理詞? 237
參考文獻
內容介紹
圍繞著高職大學生的法律素質的養成,尤其是與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及與人生有較大關係的法律知識進行《法律與人生》的撰寫工作,如專著中安排的第二講"企業的創辦及責任的承擔”和第三講的"勞動閤同法律製度”。在內容的安排上照顧到現行的法律體係,對刑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程序法的內容都有涉及,鑒於非法律專業學生的特點,從典型的案例入手,盡量地創設形象性的教學環境。但案例本身作為個案所涉及的法律知識是相對有限地,不可能覆蓋各章節的主要內容。因此,本書也圍繞案例適當地拓展瞭所需掌握的相關法律知識的內容。與此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為瞭使學生真正地對法律知識有所瞭解,安排瞭法官如何適用法律的相關內容,真正地實現"做中學”,從法官對裁判事實的形成及法官在適用法律過程中的目光在"事實”與"規範”之間構建裁判規範的分析,加深學生對法律的認知。一講則安排瞭如何撰寫各種法律文書,從而真正地使學生在其權益受到侵害時能有效地維護自身的閤法權益。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一種沉靜又深邃的藍色調,搭配著燙金的字體,仿佛在訴說著文字的力量和智慧。我是在一個雨天的午後,在書店的角落裏偶然翻開它的,當時並沒有太多的預期,隻是被它“法律與人生”這個名字觸動瞭。我一直覺得,法律不僅僅是條文和判例,更是社會運行的規則,更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的裝幀給我一種厚重感,讓我覺得裏麵一定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思考。翻開扉頁,我注意到作者的序言,寥寥數語,卻透著一股真誠和對讀者的期許。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這份開篇的儀式感,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我想,這本書一定能帶給我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去理解我們身邊那些看似遙遠卻又息息相關的法律概念,以及它們是如何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軌跡。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結構上的用心。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目錄的設置和章節的標題來看,作者顯然對如何引導讀者建立一個清晰的認知框架有著深入的思考。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些章節的標題,比如“當契約遇見情感”或者“無形的邊界與生活的選擇”,這些都讓我覺得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法律條文,而是試圖通過更具文學性和哲學性的語言,去探討法律與人類情感、社會倫理之間的微妙關係。我一直在思考,法律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否隻是為瞭維護秩序,還是也包含著對人性善惡的判斷?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和塑造我們的價值觀念?這本書的章節設置,讓我覺得它將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法律的科普讀物,更可能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人性、如何做齣明智選擇的智慧之書。我渴望通過閱讀,能夠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並從中獲得一些啓發。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作者簡介,我感到一陣親切。他/她似乎是一位擁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深厚理論功底的學者,這種背景組閤往往能帶來更加落地和深刻的見解。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法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讀物,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會遇到與法律相關的問題,無論是閤同糾紛、婚姻問題,還是房産交易,甚至隻是一個簡單的交通事故。然而,傳統的法律書籍往往過於專業和晦澀,讓我望而卻步。這本書的名字“FD 法律與人生”,讓我覺得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嚮我娓娓道來那些我需要知道的、與我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我希望它能夠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復雜的法律概念拆解開來,並結閤實際的生活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認識到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生活中的一本“指南”,在遇到睏惑時,能為我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有力的支持。
評分這本書給我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它不像那些大部頭的專業書籍,上來就拋齣一堆晦澀的術語,而是以一種溫和而引人入勝的方式,慢慢地將我引入法律的世界。我猜想,書中或許會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一些常見的社會現象,來引齣相關的法律知識。比如,在談論閤同法時,也許會從一份普通的租房閤同開始;在講述侵權責任時,或許會從鄰裏之間的一場糾紛切入。這種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敘事方式,能夠極大地降低閱讀門檻,讓那些對法律原本感到陌生甚至畏懼的讀者,也能輕鬆地接受並理解其中的內容。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的“法律啓濛書”,為我打開一扇瞭解法律的新窗戶,讓我不再對法律感到束手無策,而是能夠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探索這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
評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這本書裏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標題中的“法律”二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無數個場景:法庭上的唇槍舌劍,條文中的嚴謹邏輯,還有那些關乎公平正義的艱難抉擇。而“人生”這個詞,則像一條蜿蜒的河流,承載著喜怒哀樂、悲歡離閤。當這兩個看似有些距離的詞語被並列在一起時,我無法不被其中蘊含的張力所吸引。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經典案例,那些因法律而改變的人生,那些在法律邊緣徘徊的掙紮,以及那些最終在法律的保護下重獲新生的故事。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冰冷的法律條文,與我們鮮活、復雜、充滿變數的人生緊密聯係起來的。它會是枯燥的理論講解,還是娓娓道來的案例分析?亦或是某種全新的、能夠引發讀者共鳴的敘事方式?我期待它能給我一個驚喜,讓我感受到法律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並且深刻地塑造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