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本书创造性地将量子力学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中。亚历山大·温特首先系统地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关键假设和理论框架,接着论述了量子力学能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表明将量子力学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合理性。最后,温特在此基础上重构了整个社会科学的根基,提出了基于量子力学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波函数……量子力学的世界充满神秘与不确定性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科学寻求人与社会现象的规律
★当量子力学与社会科学跨界相遇,以往被我们视为常识的认知都将被颠覆
★顶尖社会科学家温特,通过量子的视角,带你重新认识我们人类与世界
亚历山大·温特这部耗时十年完成的著作,以后牛顿科学视野重构人作为量子系统的本体意义,探索意识和意向的本质,审视心物同构、理象交塑的社会世界,质疑主客二分、绝对时空、理性秩序等传统圭臬,挑战经典物理学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主导地位,展现了一个既充满不确定性、又蕴含多重潜能和可能的万象宇宙。书中论证或有时而不周,观点或有时而可商,但极富冲击力的思想无疑为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和国际关系的理论发展开出一方新的天地。
——秦亚青,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外交学院教授
国际关系学界最杰出的理论家写出了一部最具野心的理论著作,如今中文读者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的核心议题远远超出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涵盖了整个社会科学及其哲学根基。温特试图将创立于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系统运用于社会科学,并重新搭建起社会科学大厦的砖与瓦。传统社会科学对人类心智与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理解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这本书对此提出了严肃的挑战。在这方面,温特并不是开先河的人,但肯定是做得最好的一位。一章又一章,温特对社会科学的传统概念、假定和框架进行了颠覆性的批判,并基于量子理论提出替代方案。无论同意与否,无论学科背景是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还是哲学,我们都必须认真学习并思考这部杰作。
——李钧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编
《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写作优美、论述精细,探讨了量子力学的进展对社会科学的潜在影响。本书不仅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量子力学介绍之一,同时它还提出了一系列紧迫问题,即通过谨慎、精细的借力量子力学将可能如何改变我们对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的思考方式。
——科林•怀特,悉尼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亚历山大•温特在《量子心灵与社会科学》中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他在书中提出,量子力学在人类和社会世界(以及所有生命)的各个层面都发挥着作用。他的观点,并非在泛泛而论的意义上整个自然界均由量子力学的微观现实(或不现实)所构成。相反,他的观点是,我们需要把人类和社会结构都视为量子力学的波函数。
——丹尼尔•利特尔,密歇根大学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学教授
##我给5星,因为书中确实提出了一种富有启迪性的解释。如果“事实—价值”的二分法必然在社科领域遭遇崩溃,那么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寻找新的可能性的努力就是值得尊敬的。 而如果把社会科学研究当成某种充实自我理解的过程,那么方法论上就必须保持开放,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评分##伪科学
评分##名不副实,前半部是量子力学的介绍,后半部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难题和反思,至于是否可能建立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如何建立,作者完全没讲清楚。论作者水平可以打三星,但本书的误导性,只能打一星。
评分##结合曹天元对量子物理的科普和温特关于量子社会学的视频,这块还是很有搞头的。
评分##明天买本初中物理书,写毕业论文用
评分##鉴于温特之前建构主义理论对于ir的建树,该书必定吸引一大批国关专业的读者。而缺乏科学哲学基础的读者必然难以理解本书对于本体论问题的探讨,以及为何CCCP基本假设就是错的,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办法解释agent-structure debate。(插一句嘴:现实主义者短视而自大,吉尔平驳斥阿什利的时候或许还在对自认为犀利的文字感到沾沾自喜吧。
评分##名不副实,前半部是量子力学的介绍,后半部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难题和反思,至于是否可能建立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如何建立,作者完全没讲清楚。论作者水平可以打三星,但本书的误导性,只能打一星。
评分##伪科学
评分##说实话看不太懂,讲述了泛心论、量子生机论等概念,对非这一领域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真没什么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