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關係長期以來就是哲學關係。——讓-呂剋·南希
*各個哲學時代是不連貫的……對我來說,20世紀有一個法德哲學的時代。——阿蘭·巴迪歐
____
阿蘭·巴迪歐和讓-呂剋·南希,這兩位當代歐洲極具影響力的法蘭西思想傢,在柏林暢談對他們影響至深的德國哲學:從康德到馬剋思,從阿多諾到海德格爾……這場交織著分歧與友愛的對話,不僅是德國哲學的極簡入門,它更是一次哲學實踐,引領讀者重新迎迴思想的活力。
##沒啥內容。 一點摘錄:世界的構成就是不斷敞開,不斷形成新的連接,不斷産生新的意義的過程。 存在問題相當於最終要鼓起勇氣,理性地去麵對無意義的東西。 通過在世存在,通過被拋入世界,一切事物已經開始,並反復重新開始。
評分##從康德、黑格爾、馬剋思、阿多諾、海德格爾各拈齣一個主題展開對話,但對話質量實在不怎麼高,反倒是沃爾剋的後記寫得很漂亮。
評分諸神離開瞭,上帝也死瞭,而後現代的享樂主題嚮來已經浸透瞭死氣。自信如巴迪歐,然而他的占位真能守住麼?這多麼像那個著名的開放式結局:喬丹懷著激動趴在掩體後麵,等待貝侖多中尉的到來!
評分##這個後記是在嘲諷正文吧!
評分##南希太可愛啦!
評分##“真實就是存在與/或意義,如同它們二者之間的區分一樣。”
評分##這個後記是在嘲諷正文吧!
評分##書不厚。巴迪歐與南希之間的對話(康德—黑格爾—馬剋思—阿多諾—海德格爾)。在阿蘭談到古希臘之後,諸神已經不再死去。南希說“但這難道不是意味著,哲學的任務不能僅僅是重新發現或抵達‘它’會被再次給定點嗎?‘它’就是真理。因為我【54】們那時就能知道它(新生的它)完全是被給定的?或者因為它——真實——會開始被再次給定?”阿蘭說“哲學的任務就是發現理性的和可以共享的協議,讓人類不再因哀悼諸神之死而濛受毒害。”【55】並且他指齣作為整體的人的創造性構成有賴於失卻的因素。除瞭談到海德格爾的存在、意義與真實(無關性)的問題外,因為隻有在這裏我纔稍微摸到瞭他們思想的根源與脈絡,我並不感到十分滿足。在其他地方,我看到的隻是哲學傢的刀光劍影,而感覺不到暗地裏的貼身肉搏,因此為找不到隱蔽著的思想齣口而深感睏惑。
評分##果真從德古談到阿多諾海德格爾,有對諸如絕對律令、普遍價值之類主要概念的探討爭論。不能算是極簡入門,更像是當代哲學傢對經典的再解讀,輕薄一冊,卻不容易消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