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精神现象学》新译本首次完全基于黑格尔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 学士、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产生于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或许在《精神现象学》中严格寻找黑格尔后期逻辑学形式的辩证法结构不是必要的,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并非将事情本身严格按照逻辑规定性呈现,而是揭示了精神现象得以出现的整体世界,以及世界精神如何进入现实存在中成为自身的自为存在再返回自身中成为自在自为精神的过程。那些在在本书中得到思考的各种主体,共同体的一般精神,以及对象如何以符合意识自身的形式被改造更接近于一种存在论—考古学的考察方式。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摘要: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欧洲近代文学中三个最典型的人物形象浮士德,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当作西方近代人性形成的三个必经阶段,并详细分析了他们在提升西方人格层次方面所起的作用,描述了西方人在近代社会生活中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评分 评分 评分##我老实承认,我没读懂。大概的体会到了何谓概念及历史的统一。把握到所谓精神的自在及自为的同一。黑格尔所谓的精神乃是一个自在体及自主体的统一,是贯穿了实体的主体,或即代指具有自由的人。初读时,常有见木不见林之感,直到最后一章,黑格尔对精神之演进予以整体性的演述,则忽有豁然贯通之感。只能说,老黑牛b
评分##ps先刚的翻译很绝。pps这本书值得每一家的书柜里放一本,这本书值得一句一句读。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