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代汉语词典(精装)(第2版)
原价:119.90元
作者: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100099806
字数:
页码:1990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href='product../23574990.html'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23574993.html'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23574977.html'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23574988.html' target='_blank'>
释疑解惑 融通古今
北京大学张双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殷国光教授主持修订
语文教师、中学生、文字工作者案头必备内容提要
《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第1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词典正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正在研究古代的礼仪制度,因此翻阅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这本书的实用性和信息密度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史书叙述,而是一个庞大的信息集合体,内容涵盖了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节日庆典、民间信仰的方方面面,仿佛一本古代生活的“操作手册”。编纂者显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进行资料的搜集和交叉验证,很多细节的描述都引用了多个文献来源进行佐证,使得内容具有极高的可信度。比如,书中关于宋代市民阶层“点茶”仪式的描述,不仅有文字记载,还配上了清晰的图示(虽然是复刻的古画),这对于理解古代的物质文化和仪式感是极其重要的补充。对于我这样希望从微观层面还原古代社会图景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细节是无价之宝。它的检索系统也做得不错,主题分类清晰,查找特定信息非常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我的查阅时间。
评分这本《古籍精粹赏析》简直是为我这种古文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它的装帧非常精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血本的用心之作。我特别喜欢它排版的设计,古朴又不失现代感,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盯着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内容上,这本书收录了大量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经典文献片段,选材的眼光极其独到,很多我以前在其他书里没怎么见过的珍品都被收录进来了。更棒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原文,每篇选文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和深入的背景解读,有些地方的考证甚至能和我自己零散的知识点对上,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比如,它对《诗经》中一些较为冷僻的篇章的解释,角度非常新颖,让我对那些看似平淡的诗句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进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任何想要系统性提升自己古文鉴赏能力的读者来说,这本选集绝对是案头必备的佳作,物超所值!
评分收到《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时,我差点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种水墨晕染的淡雅风格,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个文风鼎盛的时代。这本书最让我称赞的一点是其注释的细致程度,简直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当然是褒义的)。很多散文中出现的官职、典故、甚至当时的地理名词,作者都一一做了详尽的考订和解释,很多都是我查阅了数次工具书都没能找到的确切出处,这本书里都有明确的标注。阅读起来,就好像身边随时站着一位学识渊博的陪读,随时为你解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度和乐趣。选篇方面,既有韩愈的雄健、柳宗元的清奇,也有欧阳修的平易近人,基本囊括了八大家各自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篇章。特别是对苏轼几篇著名的书信的解读,不仅分析了文辞,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处世哲学,让人读罢心胸开阔。这本书,是真正做到了“为读者服务”的典范之作。
评分我本以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精要》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毕竟哲学这东西向来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编纂思路简直是太人性化了!它没有采取那种按照流派或年代的刻板划分,而是采取了“主题式”的梳理。比如,它把“天人合一”这个概念,串联起了从老庄到宋明理学的不同表述,这种横向的比较和贯通,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现代汉语进行流畅的阐释,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佶屈聱牙。我尤其欣赏它在关键术语上的处理,总会附上原文的精妙之处,让你体会到古人造词的精准和力量。通过阅读,我感觉自己对“道”“气”“性”“理”这些核心概念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认知框架。对于想要快速、高效地掌握中国传统哲学脉络的初学者或者希望梳理知识体系的进阶读者,这本书无疑是当前市场上最具效率和洞察力的指南。
评分要说《古代诗歌意象解析辞典》有多好,我只能说,它彻底改变了我阅读古典诗词的体验。过去读诗,常常感觉意境很美,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捕捉不到诗人情绪的真正落点。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按照字词的拼音或笔画来编排,而是完全按照“意象”——比如“月”“柳”“鸿雁”“杜鹃”——来组织条目。每一个意象下,都会列举出它在不同朝代、不同诗人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最典型的意境归属(如哀愁、思乡、别离),以及产生这种意象联系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以“意”统“形”的编排方式,让我能够迅速地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关于特定情感符号的知识网络。例如,当我读到“孤舟”二字时,我可以直接查阅,瞬间就能联想到它所蕴含的漂泊、孤独、远行的多重象征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层次。这本书的深度和专业性,绝对是文学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必备的“意境导航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