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贞观政要》系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领导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专家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
内容简介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此外也记载了一些当时实行的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经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王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这就是《贞观政要》的写作初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政治目的,所以它一直为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和珍视。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君道第一
政体第二
卷二
任贤第三
求谏第四
纳谏第五
卷三
君臣鉴戒第六
择官第七
封建第八
卷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师傅第十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
卷五
仁义第十三
忠义第十四
孝友第十五
公平第十六
诚信第十七
卷六
俭约第十八
谦让第十九
仁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
悔过第二十四
奢纵第二十五
贪鄙第二十六
卷七
崇儒学第二十七
文史第二十八
礼乐第二十九
卷八
务农第三十
刑法第三十一
赦令第三十二
贡赋第三十三
辩兴亡第三十四
卷九
征伐第三十五
安边第三十六
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
畋猎第三十八
灾祥第三十九
慎终第四十
精彩书摘
卷一
君道第一
《君道》篇是全书的总纲,列全书之首,探讨了为君之道。作者认为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为君之道的教训:一是把握创业与守成的关系。创业固然艰难,但创业后更要居安思危,安而能惧,这对于君临天下的帝王来说,守成则更难。二是正确处理君民关系。圣明的君主常思古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不能“竭泽而渔”,逼使百姓起来造反。三是正确对待君臣关系。君如头脑,臣如四肢,要密切配合,君主应听取臣下意见,兼听则明.且要诱导臣下敢于谏诤。以避免决策错误。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几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贞观初①,太宗谓侍臣日②:“为君之道③,必须先存百姓④。若损百姓以奉其身⑤,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读言)既作⑥,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他身边的人说:“做国君的原则,必须以百姓的存活为先。如果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身,那就好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虽然肚子是填饱了,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首先端正自身,世上绝对没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不正的情况,也没有上面的治理好了而下边的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损伤自身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都是由于自身的贪欲才酿成祸患。如果一味贪恋美味,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所受的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国家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民心涣散,怨言四起,自然就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纵和懈怠。”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日:“何谓为明君暗君?”
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①;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②。’昔唐、虞之理③,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④,不能塞也;靖言庸回⑤,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⑥,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⑦,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⑧,而侯景举兵向阙⑨,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⑩,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前言/序言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硅、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此外也记载了一些当时实行的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吴兢,唐代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出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670),病逝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吴兢年轻时就立志从事史学事业,史称吴兢“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则天时,经友人推荐,开始担任史官。吴兢作为史官,他不仅能够秉笔直书,还能不顾个人安危直陈政事,发扬了史官忠于历史的赤诚品格。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无力驾驭朝政,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各派势力都在拉帮结派,朝臣人人自危。安乐公主要废太子而自立,太子因发动兵变失败而被杀,后安乐公主又把矛头指向相王李旦。吴兢在这严峻形势面前,写了《上中宗皇帝疏》,劝诫中宗要明辨是非,珍惜兄弟情谊,最终保住了相王李旦。数年后李旦执政,是为睿宗。在唐玄宗执政时,吴兢反对玄宗集大权于一身、群臣不敢纳谏的局面,上疏玄宗,主张朝廷行政要按规章制度行事,他说:“上白天子,下至卿士,守其职分,而不可辄有侵越也。”
中华经典藏书:贞观政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