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学生用书:中级(第3版)》特点:
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真实的商务英语场景、全新的商务生活主题、有效的商务沟通技巧、全面的应试词汇、重要的应试技巧分析、专业考试模拟练习题。
内容简介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学生用书:中级(第3版)》为第三版,是英国Summertown出版社以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对BEC考试大纲的全新修订为编目,以现代商务活动为素材推出的一套不可多得的全新版本的考试用书。《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学生用书:中级(第3版)》内容与考试联系紧密,除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外,还辅以大量的自测练习、听力练习、对话练习和答案,既适合教学又适合自学,并附有相应听力资料,其目的是为考生应试提供全面有效的学习指导。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是一种全新的实用型考试,侧重考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流能力,专为广大商务英语学习者量身定做,获得全球众多教育机构及企业的认可,并将其作为入学考试或招聘录用的英语语言水平要求。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学生用书:中级(第3版)》是旨在为BEC Vantage考试提供全面有效复习的学生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Module 1
1.1 Ways of working
1.2 Making contacts
1.3 Speaking Test: Part One
Module 2
2.1 Company benefits
2.2 Presenting your company
2.3 Reading Test: Part Five
2.4 Writing Test: Part One
Module 3
3.1 Starting a business
3.2 SLeaving and taking messages
3.3 SListening Test: Part One
Module 4
4.1 Advertising
4.2 Delegating
4.3 Reading Test: Part Four
Module 5
5.1 The workplace
5.2 Participating in a meeting
5.3 Speaking Test: Part Two
Module 6
6.1 Recruitment
6.2 Emailing
6.3 Reading Test: Part Two
Module 7
7.1 Sales
7.2 Selling
7.3 Reading Test: Part One
Module 8
8.1 Training
8.2 Showing you're listening
8.3 Listening Test: Part Two
Module 9
9.1 Branding
9.2 Getting through
9.3 Writing Test: Part Two
Module 10
10.1 Management
10.2 Solving problems
10.3 Listening Test: Part Three
Module 11
11.1 Ethical economics
11.2 Discussing trends
11.3 Reading Test: Part Three
Module 12
12.1 Business law
12.2 Handling questions
12.3 Speaking Test: Part Three
Information files(Student A)
Grammar reference
Useful expressions
Listening scripts
精彩书摘
A great presentation is like a good espresso Between home and the work,l always stop off to pick up a morning espresso.00 The only thing that might change about this routine is the coffee itself because it 1 never tastes quite the same.Even if wgo back to the same coffee shop.my。
usual’2 tastes of a Iittle different from one day to the next.The reason.of course,is that it depends 3 as much on the person who behind the counter as the coflee in the cup.Similarly,the 4 difierence in between a good presentation and a great one doesn't iust come down to 5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e use or how do state.of.the-art your computer graphics are.6 Instead,it’s the presenter(or the person)who makes the difference,and three things 7 that all great presenters to do:firstly,a good business message goes from the big picture 8 right down to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detail.Secondly,lead your audience and along the 9 way so that its conclusion.when you summarise the key themes,makes them feeIlike1 they’ve just got off an enjoyable ride.Finally,instead take of text on your visual aids,use1 1 graphics.flowcharts and visual images.Personalise for them with corporate colours,1 2 images and Iogos.Add that little personal touch-just like the right amount of sugar in your espresso.
……
前言/序言
《跨越文化:全球商业沟通的艺术》 一、书籍定位与目标读者 本书旨在成为一本专注于提升职场人士与国际伙伴进行有效沟通的实用指南,特别关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商业交流技巧、礼仪规范以及语言运用策略。它并非一本传统的语言教材,而是侧重于“如何做”而非“学什么”的实践性手册。 目标读者群体包括: 希望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小型企业管理者: 尤其需要理解不同国家商业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合作受挫的决策者。 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一线员工: 需要处理日常邮件、进行商务谈判、撰写报告,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或客户进行顺畅协作的专业人士。 正准备或已经进入国际职场的商务人士: 渴望掌握高级商务情境下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冲突解决策略以及高效会议主持能力的职场新人或中层骨干。 商学院学生: 作为补充读物,用于弥补传统课程中对“软技能”和“文化智能”(CQ)训练不足的短板。 二、核心内容模块详解 本书共分为六大部分,深入剖析了全球商业沟通的各个维度,力求提供一套全面且可操作的框架。 第一部分:构建文化智能(Cultural Quotient, CQ)基础 本部分首先确立了理解文化差异在现代商业中的核心地位。它摒弃了刻板印象,转而关注构建一套分析和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方法论。 1. 文化的冰山模型及其商业应用: 详细解析了可见(如着装、食物)与不可见(如价值观、时间观、权力距离)的文化层面,并提供了案例分析,说明“冰山下”的元素如何影响合同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2.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的对比(Hall的理论): 深入探讨了日本、中国等高语境文化与美国、德国等低语境文化在信息传递上的根本差异。重点分析了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中,如何正确解读“留白”和“直接陈述”的意图。 3. 权力距离与不确定性规避: 阐述了Hofstede的维度理论如何影响组织层级结构、决策制定速度以及对风险的态度。例如,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如何恰当地向上级表达不同意见。 第二部分: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的精细打磨 这一部分聚焦于实际的沟通场景,提供具体的语言和非语言工具。 1. 高效会议主持与参与: 针对国际在线会议(Zoom/Teams)的特点,提供了优化议程设置、确保所有文化背景的参与者都有发言机会的策略。讨论了如何处理沉默(可能是尊重,而非同意或不理解)和如何礼貌地打断他人。 2. 谈判的艺术:文化视角下的让步与坚持: 详细对比了“关系优先型”谈判(如中东、拉丁美洲)与“任务优先型”谈判(如北欧)的流程差异。提供了建立信任(Trust-building)阶段的关键对话模板和禁忌话题列表。 3. 商务写作的全球化:清晰、得体与无歧义: 强调在面向全球受众时,应如何选择词汇以避免俚语和地域性表达。重点讲解了如何撰写清晰的进度更新报告、正式的商务信函以及有效的危机沟通声明,确保信息在翻译过程中不失真。 第三部分:职场人际关系与冲突管理 成功的国际合作往往建立在牢固的个人关系之上。本部分提供了维护和修复这些关系的方法。 1. 建立与维护国际商业关系(Networking): 探讨了“社交酒会”、“商务午餐”和“送礼”在不同文化中的规范和界限。如何得体地介绍自己,以及如何跟进社交活动,将偶遇转化为长期合作。 2. 建设性地处理异议与反馈: 分析了“直接批评”和“间接暗示”的有效性。指导读者如何在维护对方“面子”(Face-saving)的同时,有效地传达需要改进的信息,特别是在绩效评估和项目纠错环节。 3. 跨文化团队协作中的激励与认可: 探讨了不同文化对“团队成功”与“个人成就”的看法,并提供了在虚拟团队中,如何设计出既能激励团队又能尊重个人贡献的奖励机制。 第四部分:数字时代的全球沟通挑战 随着远程工作和即时通讯的普及,本书也专门开辟章节讨论新兴的数字沟通难题。 1. 电子邮件与即时消息的文化差异: 深入分析了回复时限的文化期望(如“立即回复”的含义),以及表情符号(Emojis)和缩写词在不同国家商务语境下的接受度。 2. 视频会议中的非语言线索解读: 讨论了摄像头角度、背景设置、目光接触(Eye Contact)在不同文化中的解读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弥补地理距离带来的隔阂感。 3. 数据安全与隐私的跨文化意识: 简要介绍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对商业信息共享和数据保护的基本期望,提醒用户在跨国数据传输时保持警惕。 第五部分:特定行业与情境的沟通聚焦 本部分提供针对特定高频商务场景的定制化沟通策略。 1. 金融与法律沟通的严谨性: 强调在合同起草、财务报告和合规性沟通中,精确术语的重要性以及对歧义的零容忍态度。 2. 市场营销与品牌定位的文化适应性: 分析了广告语和品牌名称在全球推广中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成功或失败案例,强调“本地化”(Localization)而非简单的“翻译”(Translation)。 3.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 提供了在跨国丑闻或产品召回事件中,如何统一口径、快速响应并对不同文化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SOP(标准操作程序)。 三、本书特色与方法论 本书的编写遵循“情境化、可操作性、反思性”三大原则: 1. 案例驱动(Case-Driven): 每章均包含详尽的“真实世界案例分析”,展示了文化冲突如何导致商业损失,以及通过文化智能如何成功挽救局面。 2. 自我评估工具(Self-Assessment Tools): 穿插了多项自我诊断清单和情景模拟练习,帮助读者定位自身在文化适应性上的强项与盲点。 3. “文化速查卡”(Cultural Quick Guides): 在每部分的末尾,附有针对全球二十个主要商业伙伴(如德、法、日、韩、巴西、阿联酋等)的快速参考指南,涵盖其核心商业礼仪和时间观念。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应用本书提供的框架和技巧,读者将不再仅仅是语言的掌握者,而是能够自信、有效地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导航的沟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