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域周咨录

殊域周咨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严从简 著,余思黎 校
图书标签:
  • 史料
  • 地方志
  • 宋代
  • 历史
  • 文化
  • 笔记
  • 舆地
  • 风俗
  • 古籍
  • 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6070
版次:1
商品编码:1012756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外交通史籍丛刊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44
字数:4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殊域周咨录》是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和少数民族史的重要资料。书中叙事较为详细,遇有歧说则并列有关史料,不轻易排斥异说。又注明材料出处,给後人研究提供方便。此外,正文后面的按语和辑录的有关诗文亦很有价值。

内容简介

  《殊域周咨录》以明王朝为中心,分别记载其东、南、西、北四方海陆各国和地区的道里、山川、民族、风俗、物产等,以供当时官员出使时参考。所用资料取自明王朝历年颁发的敕书、各国间交往大事和相互来往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共二十四卷:卷一朝鲜,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腊、暹罗、满剌加、爪哇、三佛齐、渤泥、琐里古里,卷九苏门答腊、锡兰、苏禄、麻剌、忽鲁谟斯、佛郎机、云南百夷,卷十吐蕃,卷十一佛菻、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国,卷十二哈密(见哈密卫),卷十三土鲁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火州,卷十五撒马儿罕、亦力把里、于阗、哈烈,卷十六至二十二鞑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真。全书又按地域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部。其中卷九的云南百夷、卷十的吐蕃、卷十二至二十四所记均为明代边疆地区民族情况。

作者简介

  严从简,别号绍峰子,明代浙江嘉禾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曾任婺源县县丞和扬州同知,后入行人司任行人和刑科右给事中。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撰《殊域周咨录》二十四卷。此外严从简还著有《安南来威辑略》、《诗教》、《使职文献通编》。

目录

前言
殊域周咨录序
殊域周咨录题词
一卷
朝鲜

二卷之三卷
日本

四卷以皆东夷
琉球

五卷之六卷
安南
七卷
占城

八卷
真腊
暹羅
满剌加
爪哇
三佛齐
浡泥
琐里 古里

九卷 以上皆南蛮
苏门答剌
锡兰
苏禄
麻剌
忽鲁谟斯
佛郎机
云南百夷

十卷
西北夷考引
吐蕃

十一卷
拂森
榜葛剌
默德那
天方国

十二卷
哈密

十三卷
土鲁蕃

十四卷
赤斤蒙古
安定阿端
曲先
罕东
火州

十五卷 以上皆西戎
撒马儿罕
亦力把力
于阗
哈烈
十六卷之二十二卷
二十三卷
二址四卷 以上皆北狄

精彩书摘

  如又不足,不得已而加赋于民,当不至如今日之甚矣。仍严行清勾之法,移查原籍有无丁壮可补者补之,如原籍亡绝,郎于卫所简其见在壮丁补足。行伍赘壻义子,年力强壮,俱准收充,不必执空籍以糜岁月。(今巡抚趟炳然奏准举行补足全伍官军。)其犯罪充军者严为解发,使明隶尺籍,遵照近年奉兵题准事例,不得有所脱漏。又不足则召募土著之人膂力精强者,程能试补,仍复其身而给之食,立以程限,壮年为兵,力衰而罢,不苦之以终身,不陷之以永久,则人皆鼓舞,乐于焉兵。军无缺额,粮不虚废,必无不任战之民死于无罪者矣。议者曰:主兵不足则客兵不得不用。夫环海之变故无常,东南之财赋有限,以有限之财赋募无已之客兵,以防无常之变故,此岂异于割股以啖犬豕者也!况其贪残之性不减于倭奴,使久居内地闲熟道路,习知土风,必有不戢自焚之祸。昔元末苗帅杨完之流毒于嘉禾,迩岁闽广之兵屡叛而从寇,益可鉴矣。(此言补足行伍兼用土著,可以省召募客兵。)议者又曰:山海有自然之利,捐之民而困可苏,故屯大榭之田可以固穿山之守,而耕牧金塘,足裨内地之粮饷。然其地极广袤,物产无穷,贼屡过而不问者,以其中未有可欲也。

前言/序言

  《殊域周咨録》,二十四卷,明严从简着。严从简,浙江嘉兴府人,其生平事迹史传不详。从本书《题词》及署名,知道他在嘉靖年间任行人司行人和刑科右给事中。据《掖垣人鉴》,卷一四称,严从简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选工科给事中,遭刑科右给谏。隆魔元年坐谪婺源县丞,历扬州同知,后兔官归,云云。可见严从简仕途并不得志,在行人司期间亦未曾被派出使,所以他在明代政治上默默无闻。但他在行人司工作期间所写的,在万历初年完成的《殊域周咨録》,却充分表现了他对当哮边疆和外国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从逭部书中可以看出,严从简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边疆史和中外开系史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明初我国的对外阐系,可谓盛况空前。明太祖朱元璋从参加农民起义开始,经历了十八年的征战,终于削平羣雄,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重新统一了中国。为了向世界各国(主要是周邻国家)及时宣告新王朝的建立,宣扬国威,招徕朝贡贸易,朱元璋向外围派出使节。
《殊域周咨录》是一部涵盖了广泛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物产等内容的文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记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世界不同地域的窗口。本书并非单一的地域志或历史叙述,而是通过一种“周咨”——即四处访求、周密咨询——的方式,汇集了各地形形色色的信息。 全书内容包罗万象,结构上并非按照固定的地理单元或时间顺序展开,而是更侧重于信息的搜集和呈现。作者的意图在于通过不同区域的对照和比较,展现出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我们在书中可以找到关于遥远国度的奇闻异事,例如那些拥有独特气候、地理特征的土地,如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北方寒带,或是烈日炙烤的赤道地区。书中会详细描述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观,如高耸的山脉、浩瀚的海洋、神秘的森林,以及生活在那里的珍禽异兽,它们可能拥有与我们熟知世界截然不同的形态和习性。 除了自然地理,《殊域周咨录》对各地的人文风情同样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绘。这其中包含了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衣着服饰,可能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材质制成,或拥有极为繁复的纹饰。他们的饮食习惯,可能包含我们从未见过的食材,以及独特的烹饪方式。书中还会记录他们的社会结构,如他们的政治制度、家族伦理、婚姻习俗,以及他们在节庆活动中的独特仪式和表演。这些细致的观察,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细节,更能从中体会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碰撞。 在经济和物产方面,《殊域周咨录》展现了各地独特的资源和贸易往来。它会记录那些盛产珍稀矿产的地区,如闪耀着奇异光泽的宝石,或是坚硬无比的金属;也会描述那些出产奇特植物的土地,如能治愈百病的神奇草药,或是散发着迷人香气的异域花卉。书籍中还会触及各地的手工艺品,如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陶器、或是坚固耐用的工具,它们往往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书中会提及这些地方之间的贸易路线和商品流通,勾勒出古代世界经济交流的脉络,揭示了远古时期商业活动的繁荣景象。 《殊域周咨录》并非仅仅是对这些信息的堆砌,而是通过一种“周咨”的叙述方式,赋予了这些记载一种生动的生命力。作者并非以一个高高在上的观察者姿态,而是仿佛在与各地的人们进行着深入的交流,将他们的讲述、他们的见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使得书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商人的奇谈,有旅行者的经历,有学者对风土的考究,甚至还有民间流传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相互印证,又相互补充,构建了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古代世界图景。 书中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并非局限于宏大的国家史,而是更侧重于发生在各地的重要事件、人物事迹,以及它们对当地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记载可能包括某个民族的兴衰更迭,某个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或是某个地区发生的重大变革。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它们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而言之,《殊域周咨录》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文献,它以其博大的胸怀和精细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古代世界的生动画面。它不仅是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学科的研究者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更是任何对古代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知识和深刻启迪的宝库。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阻隔,与遥远的过去对话,感受人类文明的多彩与辉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读《殊域周咨录》,里面的某些情节让我想到了许多关于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我一直是个热爱自然的人,这本书中对某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将自然仅仅作为背景,而是将其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我读到关于某个民族如何与当地的动物和谐共处,如何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故事,这让我深深地反思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书中关于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努力,也让我感触良多。它让我意识到,人类并非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读到某个关于古老祭祀仪式的描写时,我仿佛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古老而虔诚的连接。这本书让我对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也激发了我更多地去关注生态保护的问题。

评分

这本《殊域周咨录》读起来有一种奇妙的体验。我最近迷上了那些讲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交流碰撞的故事,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望。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其中关于某个遥远国度的风俗描写,就让我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的画面。作者对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甚至一些独特的节日庆典,都描述得细致入微,仿佛我亲身置身其中,闻着当地特有的香料,听着陌生的语言,感受着那里的气候。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人物的视角,将这些异域的风情串联起来,让我觉得那些遥远的文化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有温度、有生命力的存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一个年轻旅人如何克服语言障碍,与当地居民建立友谊的片段,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即使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找到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地方,更像是在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共通的情感。我非常期待接下来能读到更多关于其他地域的精彩内容,这本书无疑是这个主题下的一个亮点。

评分

《殊域周咨录》给我带来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考。我一直对那些关于哲学、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情有独钟,而这本书中的某些篇章,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在讲述某个文明的衰落与兴起时,并没有流于悲观,而是从中提炼出了关于时间和命运的哲学思考。他通过对一些古老传说和哲学思想的解读,引导读者去反思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去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无常”的论述所打动,作者用一种极为平和的语调,描绘了世事变迁的必然,以及我们在这种变迁中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读到这里,我常常会停下手中的书,望向窗外,感受时光的流逝,思考生命的短暂与宝贵。这本书并不是那种一味说教的哲学书,它更多的是通过故事和意象,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就像播下一颗种子,让它在读者心中慢慢发芽。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去理解生命的本质。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独树一帜,让我耳目一新。《殊域周咨录》在描写某个地域的风土人情时,采取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叙事角度。它不像一般的游记那样线性地讲述,而是通过一些碎片化的片段,像是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宝石,慢慢拼凑出整个画卷。我喜欢这种“留白”的叙事,它给了我很大的想象空间,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补那些空缺。有时候,作者会通过一个物件、一个场景、甚至是一句谚语,来暗示某个地方的历史变迁或者文化特点,这比直接的描述更加引人入胜。我沉醉于这种“寻宝”式的阅读体验,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开启一次新的探索,总能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中发现新的含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叙事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它可以打破传统的框架,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它也让我更愿意去关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去发现隐藏在事物表面之下的深层意义。

评分

读《殊域周咨录》的过程,就像在经历一场智力探险。我一直对历史事件的背后逻辑和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作者在梳理某个时期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他不仅仅描述了事件的表面,更深入地剖析了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例如经济利益的考量、政治格局的变化,甚至是一些文化观念的冲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时,没有简单地将人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他们的多面性和动机的复杂性。读到某个关键的外交谈判章节时,我仿佛能听到唇枪舌剑,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也更能体会到决策者们所面临的压力和权衡。书中对于当时信息传播的限制、谣言的扩散以及如何影响公众舆论的描写,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并非只有一条清晰的脉络,而是无数微小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它鼓励我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信息,去探究事物更本质的联系。

评分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得积分为啥要这么多字呢,凑吧凑吧。

评分

<<殊域周咨录>>这本书籍是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的一册。这套丛书讲的都是中国古代与外国之间的交往的各类著作。其中,《殊域周咨录》是担任京官的嘉兴人严从简所撰,全篇二十四卷。书大约成于万历十一年癸未,即西历1583年。此书在清朝列为禁书,所以传布很少。严从简足不出京城,但基于其对皇帝及帝国后代深沉的责任心,细心收集和整理大明帝国的对外交往历程,包括周边各国有趣的民族性格、人文风物和历史掌故,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受到六个世纪前中国人不多的国际视野。此书以国别为传,分别详述了与东至日本西抵阿富汗南及印尼北达外蒙等地的交往过程。总共二十四卷,包括朝鲜、日本、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满刺加、爪哇、三佛齐、勃泥、琐里、古里、苏门答腊、锡兰、苏禄、麻刺、忽鲁谟斯、佛郎机、云南、百夷、吐蕃、拂秣、榜葛刺、默德那、天方国、哈密、吐鲁番、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火州、撒马儿罕、亦力把力、于阗、哈烈、鞑靼、兀良哈、女真这些地方。当然,当是这些地方也是好多属于中华大帝国的版图之内,不能严格意义上的称为国家,充其量也就是附属。明帝国外交的威仪和自信,我觉得与如今的美日等强横之族绝不可同日而语。自十九世纪末,东西所谓强国对弱国的征服无不假坚船利炮而图之。而在明朝,我们的祖先臣服四夷首先送去的不是武力,而是《大统历》,是《四书》、《五经》,是《礼》,是外交使节们带去的华夏文明之度。 在之后的交往中,对纳贡称臣的国家从没有欺辱和剥削,而是以“四海一家”的怀柔政策亲善处之。倒是如朝鲜等国为讨帝国欢心,要献上海东青等珍奇之物甚至是阉人。明帝明确示之不予接受,认为接受此物,必令他国轻慢中华,认为不过是狎玩之辈,且伤及人子。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也有一些臣服国会恃远欺侮周边小国或是做一些伤害明朝利益的事情。值此时刻,帝国的那些忠心和血性的使节会断然置生死而不顾,领命向前。如出使南洋和朝鲜的使臣不顾威吓,毅然以死相抗,吓得当地的国王亲派使臣并附道歉书送京请罪。每每读此至,发肤涑然,感动不已。该丛书最初由中外交通史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在1958年创立的丛刊,其宗旨为“选择正史外国传之外有关中外交通的著述加以整理出版。希望对亚洲史和之外交通史的研究会有一些帮助”。至今出版二十册三十多种,其中多数文献有详细的校注。目前我已经搜集了十部左右。然而,有些丛书已经找不到地方可以买到了。比如《回回药方考释》、《真腊风土记校注>>等。真是希望有些书,出版社可以重印或者再版,能让我得以收齐,就太好了。

评分

很好,送货快,是正版,小部头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明代严从简撰写的此书,可以说是明代的民族风俗史考,虽然他将四方边疆民族以夷狄称呼之。书中资料来自严所能见到的敕书﹑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严曾任职的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遇到歧义时,还将不同意见并列呈现,可以说是明代版本的有关民族风俗史的学术考证。

评分

所用资料取自明王朝历年颁发的敕书﹑各国间交往大事和相互来往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共二十四卷:卷一朝鲜﹐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腊﹑暹罗﹑满剌加﹑爪哇﹑三佛齐﹑渤泥﹑琐里古里﹐卷九苏门答腊﹑锡兰﹑苏禄﹑麻剌﹑忽鲁谟斯﹑佛郎机﹑云南百夷﹐卷十吐蕃﹐卷十一佛菻﹑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国﹐卷十二哈密(见哈密卫)﹐卷十三土鲁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火州﹐卷十五撒马儿罕﹑亦力把里﹑于阗﹑哈烈﹐卷十六至二十二鞑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真。全书又按地域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部。其中卷九的云南百夷﹑卷十的吐蕃﹑卷十二至二十四所记均为明代边疆地区民族情况。

评分

早在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就同葱嶺以西諸國有了直接或間接的往來。四世紀以後,我國的許多政治使節、僧侣和商人就不斷地前往西域南海諸國,進行政治訪問和商業、文化活動。他們不但在促進中外的經濟、文化交流,在加强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且有些還根據親身經歷,寫出了遊記和回憶錄。這些著述,到現在已成為我們研究亞洲各國古代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獻。這套《叢刊》主要就是選擇這些在“正史”外國傳以外的有關中外交通史的著述來加以整理出版。這些文獻的一小部分,過去曾有人作過校勘注釋,但大部都未經過整理校勘,甚至從未刊印過。還有一些有關西域南海的古地理書,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只有一些片段散見於各類書之中。現在也把它輯錄出來,整理成書,列在“叢刊 ”襄面。並希望這一工作,對亞洲各國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會有一些幫助。

评分

有明一代与外面的世界的交往,对外面世界的知识

评分

為什麽要編選整理這些書呢?《叢刊》的發起人向達先生早在1960年寫的(整理緣起)中就指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