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戴笠从出生到死亡的波澜起伏的一生,特别是他20年风云诡谲的特工史进行了精彩的描述。书中还对与戴笠有关的国民党高层人物及相关事件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评述。有关戴笠的传记已有不少,但本书在揭示民国时代、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戴笠人物内心情感心理历程和及时代所赋予的印记等方面有颇多独到之处,尤其是本书中浓墨重绘惊心动魄的民国历史的场面,更让读者如置身其中,读罢不忍释怀,引起史学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初版重印十多次,畅销数十万册。本修订版除对文字作全面修订外,更新增珍贵图片近80张。
内容简介
戴笠,被称为“中国的盖世太保”,是民国历史上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风云人物。从1927年到1946年这整整20年的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都可以看到戴笠的影子,其中不少事件更是由戴笠一手策划实施,从而一次次在民国历史上造成强烈震荡。《特工王戴笠》记述了戴笠从出生到死亡的波澜起伏的一生,特别是对他20年风云诡谲的特工史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揭示民国时代、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戴笠人物内心情感、心路历程及时代所赋予的印记等方面,《特工王戴笠》有颇多独到之处,尤其是书中浓墨重绘、惊心动魄的民国历史的场面。更让读者如置身其中,读罢不忍释怀。
作者简介
杨者圣,江苏海安人,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国史。因其掌握资料准确、善于构建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对民国历史的缜密思索,以及其作品中渗透的浓郁的民国情结,而成为既得到专业研究者认可、又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一位成绩卓著的民国人物传记作家。
自1993年,杨者圣陆续出版了《特工王戴笠》、《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国民党教父陈果夫》、《胡宗南这个人》、《特工老板徐恩曾》、《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和平将军张治中》、《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八本传记,在海内外产生影响。后应熊向晖之约,依据熊向晖口述资料整理出版了《在胡宗南身边的十二年》和《随同蒋经国的西北之行》。这些著作均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场反响,其中《特工王戴笠》更是销售20多万册。
内页插图
目录
卷首语/001
第一章 早年岁月/004
出生/004
入学出校/007
投军浙一师/011
浪迹沪杭/013
湖州拜师/017
第二章 第一台阶:投军黄埔/020
改名戴笠/020
黄埔六期生/023
密查组/027
联络参谋/030
“跑单干”/032
内战先锋/035
第三章 第二台阶:出任复兴社特务处长/038
中山陵受命/038
草创特务处/044
控制浙警校/048
“以组织对组织”/051
第四章 第一杀手/058
初斗王亚樵/058
华北行/066
出山第一枪/070
闽变抽薪/075
训练杀手/081
黑色的11月/083
第五章 锋芒毕露/089
反共争功/089
向CC进攻/094
一山不藏二虎/097
争夺抗日社会团体/100
与李士珍斗法/101
交友/106
二斗王亚樵/110
两广事变/116
三斗王亚樵/121
第六章 第三台阶:西安事变/125
“兵谏”之说/125
“到西安与校长共生死”/129
铩羽而去挟威而归/132
管束张学良/135
一宝押中/139
第七章 从淞沪抗战到武汉保卫战/143
以变应变/143
上海八月间/147
建立特务武装/151
智斗日谍/156
大撤退/163
诱捕杨虎城/168
捕捉韩复榘/171
创办临训班/176
大赢家/181
“壮汉子”与“病汉子”/187
大输家/191
忠与奸/194
第八章 潮落潮涨/198
建立重庆军统局/198
西解张、杨/202
越境追杀/206
控制孙殿英/213
失败之潮/217
四杀汪精卫/220
军统大整肃/224
运用张国焘/228
防共谍网/231
反共暗潮/236
特工三原则/240
大办特训班/246
“螃蟹八只脚”/249
最后一击/254
第九章 转折时期/257
一着要棋/257
争夺美国特工/261
“四一”大会/264
生财之道/267
刀光剑影/271
蒋戴之间/275
猜忌与戒备/279
私生活/284
第十章 第四台阶:出任中美所所长/291
成立中美所/291
东南大整肃/295
雄村第一班/299
重建京沪军统组织/304
合流与分流/308
第十一章 走向顶峰/312
“三王”之盟/312
一打击陈诚/318
斗垮徐恩曾/322
皇权皇威/329
建立三大前沿据点/333
最后一跳/338
第十二章 胜利大接收/345
捷足先登/345
淳安一月/349
抢占大上海/350
全国大“抢收”/354
五人小组秘密监视戴笠/361
上海经验/368
上海肃奸/374
保护周佛海/379
平津肃奸/383
第十三章 在劫难逃/389
秘密指令:撤销军统局/389
最后三招/394
致命的难关/401
失而复得的古剑/407
“3·17”空难/414
困雨沟的“黑炭棒”/419
一损俱损/427
死后哀荣/432
树倒猢狲散/442
后记/447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448
精彩书摘
然而,好景不长,又生一茬。一天,戴春风在纸坊中发现一张盖有华春荣印鉴的信笺,虽然右边写了字,但左边尚有一部分空白。他趁四周无人,把信笺放进袖管。回家后,他把信笺上写有文字的一部分裁去,留下盖着印鉴的一部分空白,然后模仿华春荣的笔迹,给经销草纸的清湖镇鼎丰钱庄写了一封便函:“支取银洋一百元”。
戴春风此举本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小聪明,寻机刺激一番。不想居然轻易地把100元大洋支取到手,一时倒像抓了个烫山芋,又想吃,又觉得烫手。最后,戴春风心生一计,决定先用这钱贩一船麦秆到上海去卖,等赚了钱再连本息一起还给华春荣。岂知麦秆贩到上海,因不谙行情,钱没有赚到,本钱也没能全捞回来。戴春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余下的几十元在上海吃喝玩乐,花个精光。
年终,纸坊与钱庄结账,100元大洋的事终究败露。华春荣查出是戴春风所为,上门追索。戴春风供认不讳,只是钱已花光,无力偿还。华春荣本是侠义心肠,他见戴春风家徒四壁,确是穷光蛋一个,蓝氏、毛氏本勤俭、贤惠之妇,不忍再把她们逼上绝境,只得叫戴春风写了一份《悔过书》了事。蓝氏、毛氏见戴春风不可教诲,颇感伤心。
戴春风蜗居家乡,闲极无聊,于是,就在路上设起一个赌摊,操起宁波打流时学会的一种掷骰子赌术,引诱行人上钩,赢了钱就到硖口镇上花天酒地一番。但是,凡事皆有尽头。戴春风赢得惬意,自有输得不愿意的。一次,几个赌客屡赌屡输,暗中一番商议,决定对戴春风进行报复。戴春风得到消息,连夜逃出保安,远走衢州、杭州、上海等地,开始了新的打流生活。
这次打流,使戴春风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受尽凌辱、饥寒。但是,却也因祸得福,使他能与社会上流氓、小偷、瘪三、无赖、乞丐、盗匪、无业游民、僧道、娼妓等三教九流人物接触,了解掌握了这些人的心理特征、日常生活、活动规律等等,知道用什么手段去对付他们。他通过与这些人接触,更加精于欺压诳骗、鸡鸣狗盗等旁门左道,为他日后的特务T作打下了基础。这次打流中,戴春风先后结识了胡宗南、杜月笙,成为他日后在政治上发展的重要盟友。
戴春风结识胡宗南始于杭州西湖的一次奇遇。当时正值炎夏酷暑,戴春风每隔一天,必要去完成一个“功课”,这就是到杭州西湖里洗澡,兼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套夏衣脱下来在水里洗净,然后放到湖边的草地上晾晒。等衣服干了,他再上岸穿起来,去逛大街,串门子访朋友。他的一双白帆布鞋每次穿脏后,也是先在湖里洗一次,然后花上一个铜板,买点白粉涂抹上去,又像新的一样。虽如此,他却颇为得意地对那些打流的朋友夸口:“我的衣服只有一套,鞋子只有一双,却比别人穿得干净。”
这一天,戴春风照例又去灵隐寺人口处附近的湖滨完成洗澡的功课。阵风不时从湖面上吹过,戴春风怕晾在湖边的衣服被风刮跑,特地在上面压了几块小石子,又裸身退回湖中。当时湖滨游人尚少,戴春风又是利用中午天气炎热、游人不多的时机洗澡,可说是万无一失。偏巧这天来了一群小学生,从湖滨经过,其中有几个调皮的,竞将压在衣服上的石子捡起掷向湖中,眼看衣服被风吹起在草地上翻滚,戴春风不禁在湖里大声喊叫起来,可是身子却不能出水,极为狼狈。这一窘况被队伍中一位带队的青年教师发觉,他重新捡起几块石子把衣服铺平压好,并与泡在水中急红了脸的戴春风相视一笑,飘然而去。戴春风见此情景,立即趁四周无人,从水中窜出,穿起衣服,尾随学生队伍到休息的地方,与那个青年教师攀谈起来。
通过交谈,戴春风方知那个青年教师名叫胡宗南,字寿山,是浙江孝丰县鹤落溪村人。191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吴兴中学,毕业后受聘于孝丰县立高等小学任教。这天是带着班里的学生到杭州旅行游览的。胡宗南当时的境遇虽强于戴春风,但因其祖籍是浙江镇海人,属钱塘江以东的客籍过江人,在学校里受到本地员工的排挤,心情郁闷,有寄人篱下、怀才不遇之感,戴春风则本是落魄之人,两个人同病相怜,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开始了胡戴长达25年的生死之交。
前言/序言
《暗影之痕》 序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流星划过,短暂却耀眼;又有一些名字,如同潜藏在暗夜中的巨兽,无人知晓其真正面目,却以无形的力量改变着时代洪流。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位叱咤风云的英雄或某个改变世界的领袖,而是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那些在幕后默默运转、影响深远的“看不见的手”。它勾勒的,是一幅幅在宏大叙事之外,涌动着的暗流与博弈,是那些隐匿于历史角落的真相,以及塑造了我们所熟知事件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第一章:时代洪流中的暗流涌动 本书的开篇,将我们带回到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与冲突,革命与反动交织的时代。当宏大的政治运动席卷大地,当激昂的口号响彻云霄,总有一些人,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不曾站在镁光灯下,不曾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主角,但他们的存在,却如同静水深流,以一种隐秘而持久的方式,悄然地影响着事件的走向。 我们会审视那些在风暴中心之外,却能洞察先机的智囊。他们或许是政治家的幕僚,是情报系统的操盘手,亦或是某个秘密组织的喉舌。他们不以武力著称,却能以信息为武器,以策略为利剑。他们如同经验丰富的棋手,在历史的棋盘上,不动声色地布局,为各自的阵营争取优势。他们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次斡旋,都可能成为左右局势的关键。 这一章节还将深入探讨信息不对称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在信息传播相对滞后的年代,掌握关键情报的人,无疑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能够解读对手的意图,预判未来的走向,甚至能够通过精准的信息投放,制造舆论,影响民心。本书将试图还原一些历史上重要的情报收集与传递过程,揭示信息如何被转化为力量,又如何被用来实现政治目的。 第二章:隐匿的推手:策略与博弈的深层解读 “隐匿的推手”并非特指某一个具体的群体,而是泛指那些在台面上的人物背后,进行着更为复杂、更为深远的策略策划和博弈活动。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隐匿推手们所使用的各种手段。 我们会探讨“心理战”在历史事件中的应用。如何利用宣传、谣言、心理暗示等方式,瓦解敌人的士气,争取民众的支持,或者在内部制造分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宣传,而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心理的精准把握。 其次,本书将关注“代理人战争”和“颜色革命”等隐秘的干预模式。当直接的军事对抗成本过高,或者难以实现政治目标时,幕后力量往往会选择扶植、支持特定势力,让他们在冲突前线冲锋陷阵,从而达到自身的目的。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幕后力量的痕迹往往难以追溯,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更进一步,我们将审视“经济渗透”和“技术封锁”等软实力工具。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命脉和技术的咽喉,往往比刀枪更具有决定性。通过控制资源、操纵金融、限制技术流通,来达到削弱对手、巩固自身优势的目的,是现代隐匿推手们常用的策略。本书将尝试通过历史案例,来展现这些策略是如何被运用,以及它们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第三章:谍报的艺术:信息搜集与反侦察的迷局 谍报活动,如同历史舞台上的影子,既神秘又至关重要。本书将聚焦于信息搜集和反侦察的艺术,揭示那些在情报战线上默默付出的身影。 我们会探究情报人员的招募、培训与派遣过程。他们如何被选中,如何接受严酷的训练,又如何在敌后潜伏,冒着生命危险收集信息。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更包含了对人性弱点的利用,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考验。 本书还将深入分析情报的传递与保密技术。在信息传递不发达的年代,如何安全、及时地将关键情报送达指挥中心,是巨大的挑战。加密、伪装、秘密接头,这些充满风险的行动,构成了谍报工作的骨干。同时,反侦察技术也如同硬币的另一面,同样重要。如何识破敌人的监听、跟踪,如何隐藏自己的行踪,如何在被捕后坚守秘密,这些都是情报人员必须掌握的生存法则。 我们还将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展现谍报工作如何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或许是一次成功的窃听,一次精准的预警,一次潜入敌后的破坏,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改变一场战役的结局,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 第四章:利益的角逐:联盟、背叛与权力的游戏 任何历史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本书将聚焦于不同势力之间的联盟、背叛与权力游戏。 我们会分析国家之间、政治派别之间、甚至个人之间的利益是如何相互交织,又是如何形成动态的联盟。这些联盟并非永恒不变,而是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发生重组。一个曾经的盟友,可能在短暂的利益驱使下,转变为对手,反之亦然。 本书将重点关注“背叛”在历史中的作用。背叛,如同历史剧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它能够迅速瓦解一个阵营,颠覆既有的权力格局。我们将会探讨,是什么样的动机驱使着人们走向背叛,背叛行为又是如何被策划和实施的。 此外,我们将深入剖析“权力游戏”的本质。权力,是历史中最具诱惑力的元素之一。为了争夺和巩固权力,各种策略和手段层出不穷。本書將會探討,在權力爭奪的過程,那些隱匿在幕後的力量,是如何通過操縱輿論、扶植代理人、制造內部矛盾等方式,來影響權力分配的。 第五章:历史的回响:隐匿力量的持久影响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探讨这些隐匿力量对历史产生的持久影响。 他们留下的,并非那些写在史书上的光辉事迹,而是一种更为深层、更为隐秘的印记。这些印记可能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变迁、意识形态的演变、国家战略的调整,甚至是国际格局的重塑。 我们会反思,在审视历史时,我们是否过于关注那些表面的宏大叙事,而忽略了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推手。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按照公开的规则进行,而是充满了曲折与意外。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它呼吁读者们跳出既定的框架,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暗流,去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博弈,去认识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隐匿力量。这些力量或许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但他们的影响,却如同基因一样,深刻地刻在了历史的 DNA 之中,并将继续在未来产生回响。 结语 《暗影之痕》并非一部关于某个具体人物的传记,而是一次关于历史深层运作机制的探索。它试图揭示,在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背后,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暗中运筹帷幄,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走向。阅读本书,就像是在一段迷雾重重的旅程中,点亮了一盏盏探照灯,照亮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这或许会让你对历史产生全新的认识,或许会让你对那些“看不见的手”产生敬畏。历史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而这些隐匿的力量,正是构成这种复杂性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