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随着工业技术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电气系统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生活的每个角落,电气维修工作量日益扩大。为了使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广大电气运行人员、电气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查阅有关数据和资料,我们根据国家颁布发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及实际操作、检修、维护人员的实际需求编写了本手册。本手册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结合生产实际,编写的层次深度适宜,对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操作人员,掌握和了解大型企业中的电气设备运行和安装施工、变配电运行及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维修电工技术手册》由4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资料篇,包括基础资料,电工识图,电工材料;第2部分为维修电工基础篇,包括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常用电工工具,相关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第3部分为实用维修电工工艺篇,包括变压器,直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特种电机,电动机控制电路,低压电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维修;第4部分为相关资料篇,包括照明,室内外线路的安装,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企业供电和安全用电,计算机网络及综合布线。
《维修电工技术手册》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初、中级维修电工和相关技术人员。本手册可以作为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变配电运行及电气设备操作、检修维护人员的教学和工作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具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部分 资料篇
1 基础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常用字符
1.1.1.1 汉语拼音字母及英语字母
1.1.1.2 希腊字母
1.1.1.3 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1.1.1.4 化学元素符号
1.1.2 常用数学符号
1.1.3 常用数学公式
1.1.4 常用几何形体计算公式
1.1.5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1.1.5.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1.1.5.2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1.5.3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1.1.5.4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1.1.5.5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1.1.5.6 电磁量的国际单位制与量纲
1.1.5.7 国际单位制(SI)十进制词头
1.1.6 常用单位换算
1.2 维修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1.2.1 基本电阻电路的计算公式
1.2.2 电阻的星形和三角形联结电路的转换公式
1.2.3 基尔霍夫定律
1.2.4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公式
1.2.5 电容和电感电路的计算公式
1.2.6 纯电阻、纯电容和纯电感电路的计算
1.2.7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计算
1.2.8 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2.9 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公式
1.2.10 磁场和磁路中的常用计算公式
1.3 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
1.3.1 左手定则
1.3.2 右手定则
2 电工识图
2.1 电气图常用图形符号
2.1.1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2.1.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2.1.3 电气设备常用文字符号
2.1.3.1 电气设备常用基本文字符号
2.1.3.2 电气设备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2.2 发电厂与变电所图上的数字及标号
2.2.1 发电厂与变电所图上的直流回路标号数字序列
2.2.2 发电厂与变电所图上的交流回路标号数字序列
2.2.3 发电厂与变电所图上的小母线文字符号
2.3 电气图的基本构成
2.3.1 图形符号的使用规则
2.3.2 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
2.3.2.1 电气图纸幅面的一般规定
2.3.2.2 电气图的组成
2.3.2.3 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
2.4 电气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4.1 电气识图的基本方法
2.4.2 电气识图的基本步骤
2.4.2.1 识读供配电系统项目图的基本步骤
2.4.2.2 识读其他类别图的基本步骤
3 电工材料
3.1 导电材料
3.1.1 导电材料的品种及其主要用途
3.1.1.1 导电用铜的品种及其主要用途
3.1.1.2 常用铜合金的品种及其性能
3.1.1.3 常用铝合金的品种及其主要用途
3.1.1.4 复合金属导体的品种及其主要用途
3.1.2 裸电线和裸电线制品
3.1.2.1 裸电线和裸电线制品的分类和型号表示方法
3.1.2.2 常用裸电线制品
3.1.3 绕组线和绕组线制品
3.1.3.1 绕组线和绕组线制品的分类和型号表示方法
3.1.3.2 漆包线
3.1.4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3.1.4.1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的型号分类及表示方法
3.1.4.2 电气装备用电线
3.1.4.3 电气装备用电缆
3.1.5 电力电缆
3.1.5.1 电力电缆的型号及分类
3.1.5.2 常用电力电缆
3.1.6 控制电缆
3.1.7 通信、电信用设备电缆
3.1.7.1 通信电缆的型号表示方法
3.1.7.2 通信用电缆
3.1.7.3 电信用设备电缆
3.1.7.4 光纤通信电缆
3.2 绝缘材料
3.2.1 绝缘材料的分类
3.2.2 气体绝缘材料
3.2.2.1 空气绝缘材料
3.2.2.2 六氟化硫绝缘材料
3.2.3 液体绝缘材料
3.2.3.1 矿物油绝缘材料
3.2.3.2 合成油绝缘材料
3.2.4 固体绝缘材料
3.2.4.1 云母制品
3.2.4.2 绝缘漆
3.2.4.3 绝缘纸
3.3 磁性材料
3. 3.1 磁性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3.3.2 磁性材料的性能指标
3.3.2.1 硅钢片的性能指标
3.3.2.2 常用硬磁材料的磁性能
3.4 特殊合金材料
第2部分 维修电工基础篇
4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4.1 电工仪表的分类、结构和符号
4.1.1 电工仪表的分类和结构原理
4.1.2 电工仪表的符号
4.2 常用电工仪表及使用
4.2.1 电流表和电压表
4.2.2 功率表
4.2.3 功率因数表
4.2.4 电能表
4.2.5 兆欧表
4.2.6 万用表
4.2.7 示波器
5 常用电工工具
5.1 电工使用工具
5.1.1 验电器
……
6 相关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
7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第3部分 实用维修电工工艺篇
8 变压器
9 直流电机
10 三相交流电机
11 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特种电机
12 电动机控制电路
13 低压电器
14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维修
第4部分 相关资料篇
15 照明
16 室内外线路的安装
17 可编程序控制器
18 工业企业供电和安全用电
19 计算机网络及综合布线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8.43 5kV及以下低损耗变压器
能源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2%,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90%,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
众所周知,机电设备效率的高低,能耗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我国能源的消耗量和利用率。因此,推广节能变压器,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而且有利于改善环境。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指出:要开发新一代低损耗变压器系列;开展降低变压器空载、负载损耗和杂耗的研究;研制和推广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变压器,新增和到期更新的变压器应按比例采用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变压器,逐步提高其在配电变压器中的比重。因此,逐步淘汰SL7、S7系列,推广使用S9系列配电变压器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S7系列的经济技术指标与S9系列相比,主要原材料消耗量要多10%以上,空载损耗平均高11%,负载损耗平均高28%。
综上所述,淘汰SL7、S7系列,推广S9系列配电变压器不仅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同时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给生产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
8.4.1 S9系列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S9系列低损耗配电变压器是1985年全国统一设计的10kV级、30~1600kVA无励磁调压铝绕组变压器,1992年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按照s9系列的性能参数对其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开发出新的配电变压器。与旧的S9系列相比,主要材料电磁线和硅钢片的用量分别降低了21.8%和14.7%。
①S9系列30~1600/10(10kV级、30~1600kVA)低损耗配电变压器的主要技术数据见表8-19。
前言/序言
随着工业技术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电气系统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生活的每个角落,电气维修工作量日益扩大。为了使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广大电气运行人员、电气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查阅有关数据和资料,我们根据国家颁布发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及实际操作、检修、维护人员的实际需求编写了本手册。本手册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结合生产实际,编写的层次深度适宜,对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操作人员,掌握和了解大型企业中的电气设备运行和安装施工、变配电运行及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有关维修电工的相关资料,本手册分4个部分编写:第1部分为资料篇,收录了维修电工所必须的通用技术资料,包括基础资料、电工识图和电工材料;第2部分为维修电工基础篇,包括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常用电工工具、相关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第3部分为实用维修电工工艺篇,包括变压器、直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特种电机、电动机控制电路、低压电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维修;第4部分为相关资料篇,包括照明、室内外线路的安装、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企业供电和安全用电、计算机网络及综合布线。
好的,这是一份为一本名为《维修电工技术手册》的图书准备的、不涉及其具体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 《现代电子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实战指南》 副标题: 从原理分析到现场修复的系统化方法论 ISBN: 978-7-XXXX-XXXX-X (示例) 出版日期: 2024年秋季 (示例) 装帧: 精装/平装,大16开 页数: 约1100页 --- 内容简介 面向未来挑战,精研系统级维护的权威参考 在当今高度依赖精密电子系统的工业、商业及信息技术领域,设备的高效运行与快速恢复能力是维持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手册并非聚焦于传统电气线路的接续或基础电路元件的更换,而是深入探讨现代复杂电子系统的维护哲学、诊断流程与高级修复技术。它旨在为现场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以及致力于系统集成与维护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知识体系。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一套结构化、逻辑驱动的故障排除框架,该框架适用于处理从高性能计算集群到精密自动化控制单元,再到复杂通信网络设备等一系列前沿电子产品。我们相信,成功的维修不仅仅是更换故障部件,更是对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刻理解、对异常现象的精准捕捉,以及对诊断路径的科学规划。 第一部分:系统级思维与维护基础 本部分奠定了现代电子维护的理论基石。内容涵盖了系统工程学在维护中的应用,强调从整体视角理解设备的功能区块、接口定义和数据流向。我们详细阐述了从基线性能参数的建立到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制定,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如实时监控平台和历史日志)来预测潜在故障。不同于侧重理论公式推导,本部分聚焦于维护策略的制定与执行效率,讨论如何根据设备的运行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调整维护周期,并介绍行业领先的文档管理和知识库构建方法,确保维护过程的可追溯性和经验的积累。 第二部分:高级诊断技术与信号分析 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专注于如何利用先进的测试和测量设备来定位深层次、间歇性的故障。内容详细介绍了高精度示波器的应用技巧,包括探头选择、时基设置、触发模式的精细调整,以及如何通过波形对比来识别信号完整性问题、时序偏差和串扰现象。我们探讨了频谱分析仪在射频与高速数字电路维护中的角色,教授如何识别谐波失真、噪声地板上升以及不期望的电磁干扰源。此外,书中还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嵌入式系统诊断端口(如JTAG、UART)的交互式调试方法,以及如何解读和利用固件级别的错误报告,这对诊断微处理器或FPGA相关故障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电源管理与转换单元的深度剖析 电源系统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机的可靠性。本书对开关模式电源(SMPS)进行了详尽的分解,不再停留在基础的整流滤波层面,而是深入到脉宽调制(PWM)控制器的工作机制、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设计考量以及欠压锁定(UVLO)保护逻辑。书中包含了针对高密度DC-DC转换器模块的热管理评估技术,以及如何通过非侵入式方法测量纹波、瞬态响应和交叉负载调节性能。针对电源系统的常见故障模式(如输出漂移、过流保护误触发),提供了详尽的诊断流程图和应对策略。 第四部分:数据传输与接口故障排除 在互联世界中,数据链路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部分专注于高速串行和并行数据总线的维护。内容涵盖了PCIe、SATA/SAS、光纤通道以及工业以太网协议栈的物理层故障排查。我们详细解析了数据眼图(Eye Diagram)的解读,教授读者如何根据眼图的张开度和抖动幅度来评估PCB走线质量和连接器健康状况。针对网络和通信设备,书中提供了链路层和网络层诊断工具(如协议分析仪)的实战应用案例,帮助维修人员区分是硬件物理损坏还是软件配置或协议层面的通信错误。 第五部分:机理分析与高级修复实践 本部分将理论诊断转化为具体的修复行动。内容侧重于非标准维修技术和可靠性增强。我们探讨了BGA(球栅阵列)封装芯片的重新焊接技术,包括精确的温度曲线控制、助焊剂的选择以及返修设备的操作规范,以确保修复后的电气连接质量。书中还包含对半导体器件热失效模式的分析,并介绍了如何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电路板进行“热成像诊断”,快速定位功耗异常或早期热损坏的元件。最后,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级可靠性测试与验证方法,确保修复后的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 本书特色: 系统化思维: 强调从功能模块、信号流和系统架构层面理解故障,而非孤立地看待单个元件。 前沿技术覆盖: 重点关注高速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诊断接口及现代电源拓扑。 实战导向强: 包含大量真实的故障案例分析和标准化的诊断流程图,便于快速应用于现场。 专业术语严谨: 语言精确,符合行业高级技术规范,是专业人士提升技能的必备参考书。 目标读者: 本手册是为电子设备维护工程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员、IT基础设施高级支持人员、电子设备研发测试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量身定制的。它将成为您工作台面上不可或缺的权威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