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譯者:錢春綺
出版社:遊目族
出版日期:2015-11-26
ISBN:9789861900629
城邦書號:TB7107
規格:平裝 / 單色 / 320頁 / 12.7cm×16cm
◆無注音,適合喜愛文學的青少年與成人讀者
恩格斯:「歌德是站在奧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尼采:「歌德不只是一個偉大優秀的人,更是一種文化。」
黑格爾:「歌德在詩集裡編了一串抒情的明珠,其中幻想的熱烈和豐富是古今所沒有的。」
他是歐洲啟蒙運動後zui偉大的作家,
他是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齊名,百年才有一位的大文豪,
他是身兼詩人、小說家、思想家、政治家、畫家、律師與自然科學家的全才,
他頗富哲理的詩劇《浮士德》,歷經兩百年,仍被討論不休。
這樣的天才,一切的精神,都濃縮在這本詩集中。
啊,姑娘,姑娘,
我多愛你!
你眼光炯炯,
你多愛我!
像雲雀喜愛
凌空高唱,
像朝花喜愛
天香芬芳,
我這樣愛你,
熱血沸騰,
你給我勇氣、
喜悅、青春,
使我唱新歌,
翩翩起舞,
願你永愛我,
永遠幸福!
——節錄自〈五月之歌〉
「詩壇君王」歌德,被公認為德國zui偉大的作家、詩人、思想家,堪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等各時代的文壇巨擘齊名。
他一生中寫詩的時間有六、七十年之久,數量極多,對於各種體裁的詩都有著驚人的掌握力。這一筆巨大的文學財富,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人們的珍愛。這裡收錄他zui膾炙人口的七十五首詩作。包括他的自由體詩、十四行詩、抒情詩、敘事歌,以及《東西詩選》詩選、《浮士德》詩選。其中更有許多作品被舒伯特、貝多芬等著名音樂家譜成曲子,成為世界名曲。
此外,每一個單元前,皆附該詩體的精采導讀;每一首詩後,另有詳細譯注,說明該詩的創作背景。讓讀者在讀詩的同時,更了解歌德的心境。
【本書特色】
★精選七十五首歌德詩作,包羅歌德各個時期與各種詩體的面貌,更節錄著名詩劇《浮士德》。
★由精采導讀開啟每個章節,不只讀歌德的詩,更是讀歌德其人。
★譯者錢春綺,榮獲華人文學殿堂zui高榮譽「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榮譽獎」。
★對歌德的讚譽來自文學、哲學、音樂各界。海涅推崇他為「詩壇君王」;尼采、恩格斯、黑格爾給予他zui高評價;舒曼、舒伯特、貝多芬為之譜曲。
★書背精緻布紋,與封面壓紋設計,用質感展現經典魅力。
★隨身一冊方便攜帶,走到哪裡,都是閱讀的zui佳場所!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父親給我強健的體魄,還有處世的警言;
母親給我樂觀的天性,她又把故事、夙願埋在心裡;
曾祖父生來愛好美色,他的幽靈忽隱忽現;
曾祖母喜歡金銀首飾,同樣的血流在我的血管裡。
——歌德
被海涅譽為「詩壇君王」的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德國zui偉大的詩人,也是卓越的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歌德從小在父親和家庭教師指導之下接受嚴格的教育。六歲時學習德文、拉丁文、法文、數學,並且很早就學習寫詩。在他八歲時曾寫一首〈賀年詩〉獻給他的外祖父母,在同齡學童中是出類拔萃的。
1773~1775年是歌德一生中詩力創作zui旺盛的時期,也就是狂飆突進時代,他寫出許多熱情洋溢的自由詩體頌歌,如〈浪遊者的暴風雨之歌〉、〈普羅米修斯》等,成為文學「狂飚運動」的代表者,還寫出戲劇《葛茨》、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詩劇《浮士德》初稿。他在詩中說:「父親給我強健的體魄,還有處世的警言;母親給我樂觀的天性,她又把故事、夙願埋在心裡;曾祖父生來愛好美色,他的幽靈忽隱忽現;曾祖母喜歡金銀首飾,同樣的血流在我的血管裡。」
在德國文化史上,大家公認歌德的時代介於1770至1830年,這六十年是歌德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的歐洲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科學家猶如星河裡的群星爭輝燦爛,而zui耀眼的明星非歌德莫屬,他占據了魏瑪群星圖zui中心的地位,他的全部作品可說是人類文化思想與精神的重要寶庫。
談到歌德,多數人腦中的印象,不外乎是他著述的文學巨著《浮士德》,以及代表無數少年心聲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然而這位橫跨十八與十九世紀的德國全才作家,不只擅長戲劇與小說,才華更橫跨各種體裁的詩,包羅每個時期的內涵與精神。本書將他所寫過的詩作,分成六個篇章,分別為「自由體詩/頌歌」、「十四行詩」、「抒情詩」、「敘事歌」、「《東西詩集》詩選」與「《浮士德》詩選」。
在自由體詩<普羅米修斯>中,歌德化身為希臘神話裡,創造人類、替人類盜火之神——普羅米修斯,對宙斯表現蔑視和反抗,體現1774年狂飆時期的叛逆精神。
來到十四行詩,其押運與結構都有嚴格限制,然而就如歌德在<自然與藝術>一詩所說:「在限制中才顯出大師的本領」,他並不受這些格律影響,依舊創作出像<強力的襲擊>這樣,充滿想像、轉化、象徵與動感的作品,表達他願為女子的愛情,將奮鬥的精神歸於平靜。
再談到女子,歌德的感情一直都備受關注,這也使「愛情」成為他抒情詩裡,zui為人喜愛的題材。他善用神話典故與象徵手法,透過溫柔的詩句,展現每位進出他生命之女子的獨特魅力,以春天的美好,融合他對弗里德里凱的熱戀;以「金雞心」這份信物流露對麗麗的思念;以「夜歌」吟頌紅粉知己施泰因夫人對他的影響。許多首都為音樂家譜曲歌唱。
1797年他更與好友席勒一起編輯文藝詩刊,同時競相創作敘事歌,共同將德國古典文學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814年法國革命以後,歐洲長期動亂,歌德的精神極度傾向東方世界,他讀了波斯詩人哈菲茲的詩,深受啟發,寫成了《東西詩集》,表現其人生觀及宇宙觀,融合東西兩方的思想和形式,引起德國當時人對伊斯蘭文學的注意。本書從中收錄zui精彩的二十首作品,帶領讀者一窺西方文豪展現東方文化魅力的一面。
zui後的壓軸詩選——《浮士德》,是歌德從20歲開始,創作長達六十年的詩劇,包羅他每個時期的精神與各類詩歌,為他一生文學、思想與藝術探索的結晶。本書精選其中四首優美的插曲,用文學巨著之精華,為整本詩集指揮出zui有力的尾聲。
去把你的天空,宙斯,
布滿雲霧,
而且像敲掉薊草頭的
兒童一樣,
對橡樹和山頂逞威風吧;
可是不許你碰一碰
我的大地,
不是你造的我的小屋,
還有我的爐灶,
為了爐火
你對我嫉妒。
在太陽下面,還有誰
比你們更可憐,群神啊!
你們勉勉強強
靠供奉的犧牲
和祈禱的聲息
保養你們的威嚴,
若沒有孩童和乞丐、
那些滿懷希望的傻子,
你們早就餓死。
當我還是個孩童,
不知天高地厚,
我張著迷惑的眼睛
向著太陽,好像那上面
有一隻耳朵,會聽我訴苦,
有一顆心,像我的一樣,
憐憫受壓迫的人。
誰幫過我
對付巨人族的驕橫?
誰救我脫離死亡,
免於奴役?
一切不都是你自己完成,
神聖的火熱的心?
而你,年輕純樸,
受到矇蔽,卻對天上的
酣眠者感謝救命之恩?
——節錄自<普羅米修斯>
你這消逝了的歡樂的紀念品,
我還依舊把你掛在脖子上,
你比情絲更久的繫住我們兩人?
你要把短促的愛情時日延長?
麗麗,我雖躲開你,還得套著你的情網
遠適異邦,
在幽谷和森林裡面徘徊!
唉,麗麗的心不會這樣快的
從我的心裡落下來。
像一隻小鳥,它掙脫了繩子,
飛回森林,
它難把牢籠之恥洗淨,
腳上還拖著一段餘繩,
它不是從前生而自由的飛禽,
它已有過它的主人。
——<掛在脖子上的金雞心>
群峰一片
沉寂,
樹梢微風
斂跡。
林中棲鳥
緘默,
稍待你也
安息。
——浪遊者的夜歌(一)
你乃是從天上降臨,
熄滅一切煩惱傷悲,
誰有雙重的不幸,
你也給他雙重安慰,
唉,我已經倦於浮生!
管什麼歡樂和苦痛?
甘美的安寧,
來,進駐我的胸中!
——浪遊者的夜歌(二)
这本诗集一拿到手,就让人感觉到了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设计虽然朴素,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古典韵味。翻开内页,那种泛黄的纸张触感,仿佛能瞬间把我拉回到那个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年代。我尤其欣赏这次翻译者在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德语原文时所展现出的功力,很多诗句的意境被巧妙地保留了下来,读起来不仅流畅自然,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记得有几首是描写自然景色的篇章,诗人对光影、对季节更迭的细腻观察,简直就像是一幅幅立体油画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那种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深刻思考,穿透了数百年的时空距离,直击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读完一首,我常常需要闭上眼睛,慢慢回味那种情绪的余韵,仿佛与那位伟大的灵魂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这本书的装帧和字体排版也做得非常考究,阅读体验极佳,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不愿被打扰。
评分我最近的生活状态比较低迷,总觉得周遭的一切都有些灰蒙蒙的。碰巧翻开了这本港台版本的诗集,里面的文字像是一股清泉,慢慢洗涤了心中的尘埃。最让我感动的是其中关于“奋斗”与“超越自我”的几首诗。它们没有那种空洞的口号式激励,而是通过对个体挣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内敛的力量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看到了一束远方的灯光,虽然微弱,却坚定不移地指引着方向。我将这本书放在床头,每晚睡前都会随机翻开几页,无论读到哪一句,总能找到一句能与我此刻心境产生共鸣的句子,让我感到自己并不孤单。这种精神上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是极其珍贵的体验。
评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这本诗集的选篇非常精到。它不像某些选本那样只偏重于歌德的某个特定时期或者某类主题,而是力图呈现出这位巨匠创作生涯的广度和深度。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思想的演变,从早期的激情迸发,到中期的沉静反思,再到晚期的博大精深。尤其是那些涉及炼金术、神学和自然哲学的篇章,翻译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富有东方美学的词汇来转译德语中的复杂意象,使得原本可能显得生硬的哲学探讨,在繁体中文的语境下,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美感。我特别喜欢那些富有音乐性的长句,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吟唱着古老的史诗,展现了诗歌语言本身的无限张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经典重译”的作品是抱持着一丝怀疑的,毕竟歌德的作品被解读和翻译的版本太多了,很难有哪个版本能真正做到“尽善尽美”。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它似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平衡点,既没有过度地现代口语化,从而丧失了原著的庄严感,也没有一味追求对仗工整而牺牲了诗歌本身的音乐性。特别是那些关于爱与追求的主题,译者似乎抓住了歌德笔下那种既热烈又克制、既充满激情又带着哲学思辨的复杂情愫。我在阅读过程中,多次停下来查阅背景资料,发现对照原文的注释也相当详尽,这对于非德语专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本深入理解欧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辅助读物。这套书的价值,远超乎它作为一个单纯的“诗歌阅读材料”的范畴。
评分我过去对歌德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那些片段式的介绍,总觉得他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偶像,难以接近。然而,这本《歌德诗集》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诗人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经历过爱恨情仇的普通人。书中的那些关于青春的迷惘、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的描写,其真挚程度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现代的抒情诗人。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位诗歌中的主人公,在德意志的田野上漫步,感受着风的低语。这套书的装帧设计虽然低调,但内页的排版非常舒适,使得阅读过程成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经典文学的渴求,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人类共通情感体验的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