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宾四先生全集(全54册)重点推荐

钱宾四先生全集(全54册)重点推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穆 著
图书标签:
  • 钱宾四
  • 国学经典
  • 文化史
  • 思想史
  • 学术著作
  • 近现代史
  • 民国史
  • 史学
  • 传记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际图书快线专营店
出版社: 联经出版社
ISBN:9789570814095
商品编码:10245452195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8-05-01
套装数量:54
正文语种:中文(繁体)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钱穆是近代国学大师,生平著作不辍,生前出版著作50余种,经门人故旧收集整理汇聚于本书集其大成。全书分为三大编,精装54钜册,共1700万字;思想 脉络一贯相承,亦可各自成篇,是钱宾四先生毕生著作之定本,由此可以总结出钱穆先生学术思想的巨大成就。本书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也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

      
1 国学概论

2 四书释义 论语文解
3 论语新解
4 孔子与论语 孔子传
5 先秦诸子系年
6 墨子 惠施公孙龙 庄子纂笺
7 庄老通辨
8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9 宋明理学概述
10 宋代理学三书随札 阳明学述要
11-15 朱子新学案
16-17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8-23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24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学龠
25 中国学术通义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26 周公 秦汉史
27-28 国史大纲
29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历史精神
30 国史新论
3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史研究法
32 中国史学发微 读史随答
33 中国史学名著
34-35 史记地名考
36 古史地理论丛
37 文化学大义 民族与文化
38 中华文化十二讲 中国文化精神
39 湖上闲思录 人生十论
40 政学私言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41 文化与教育
42 历史与文化论丛
43 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
44 中国文化丛谈
45 中国文学论丛
46 理学六家诗钞 灵魂与心
47 双溪独语
48-49 晚学盲言
50 新亚遗铎
51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52 讲堂遗录
53 素书楼余沈
54 总目



艺海撷英:近现代书画大师精品赏析 本书聚焦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群星璀璨,深入剖析傅抱石、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等巨匠的艺术成就与风格演变。 这部精心编纂的画册与研究文集,旨在为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及研究学者提供一份详尽而权威的参考指南,涵盖了从传统笔墨的革新到中西融合的探索,以及他们如何以艺术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主题。 第一辑:时代之音——写意与革新 本辑集中探讨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的重大变革,彼时,传统文人画的典范在面对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和民族危亡的现实时,寻求自我突破的迫切性。 傅抱石:金石入画的雄浑气象 本书细致梳理了傅抱石先生的艺术生涯,特别侧重于他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与体悟,以及如何将这种古老而神秘的造型语言融入其山水画创作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其标志性的“抱石皴”,探讨这种独特的笔墨技法如何在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意境和巴蜀的雄奇险峻时,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与个人面貌。 专题研究: 傅抱石的“雨景山水”——从早期的小写意到中后期构图饱满、气势磅礴的巨制。书中收录了其数幅代表作的高清扫描件,并配有专家对题跋、印章的细致考证。 文本阐释: 选取傅抱石先生生前论述艺术创作的佚文与书信,揭示他对于“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画”的思考,尤其关注他如何将金石碑刻的斑驳苍劲融入水墨晕染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苍茫之美。 徐悲鸿:写实精神的奠基者 徐悲鸿先生作为中国现代写意画的先驱,其油画功底与对素描、解剖学的深刻理解,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辑重点展现了他在留学法国期间的写实训练,以及回国后如何将这种理性精神融入到对奔马、狮羊等题材的创作中。 马的意象分析: 剖析徐悲鸿笔下“奔马”的象征意义,它们不再仅仅是鞍马,而是民族精神在困境中奋发的象征。书中对比分析了他不同时期的马的造型与笔墨变化,指出其写意性是如何在写实的基础上达到高度的概括与提炼。 素描与水墨的对话: 展示数张罕见的徐悲鸿素描习作,并将其与同期创作的水墨人物画进行对照,清晰展示“中西融合”并非简单的技巧嫁接,而是一种基于对生命力的深刻洞察的有机结合。 第二辑:笔墨的极致——传统精神的回归与拓展 本辑将目光投向了对传统笔墨本体的深耕与挖掘,展现了艺术家们如何从深厚的学养中提炼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语言。 张大千:泼墨泼彩的开创者 张大千先生的艺术历程堪称一部浓缩的近现代中国艺术史。本书将他的艺术发展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早期的模仿古人(如石涛、八大山人),中期的敦煌临习,以及晚期的“泼墨泼彩”的石破天惊之变。 敦煌的光影: 详细介绍了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的临摹实践,包括他对壁画色彩的化学分析(基于现代检测报告的解读),以及这些发现如何打破了他对传统“笔墨”概念的局限。 晚期巨作的解析: 深入分析了张大千晚年旅居海外时期的泼墨泼彩作品。这些作品如何挣脱了传统山水的具体空间限制,转而探索抽象的、宇宙洪荒般的宏大意境,并探讨了这些作品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潜在影响与反哺。本书特别收录了关于其用色和材料创新的研究报告。 齐白石:民间趣味与文人意趣的完美统一 齐白石先生的艺术被誉为“雅俗共赏”的典范。本辑着重探讨他如何将乡土生活中的朴拙之美,通过高度提炼的笔墨语言表现出来。 “红花墨叶”的构建: 对白石老人的花卉画,尤其是虾、蟹、鱼、虫的画法进行了细致的技法拆解。分析了其用笔的“稚拙”感是如何建立在老辣的控笔能力之上的,以及他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如著名的红花与墨叶)来增强画面的生命力和趣味性。 篆刻与书法的互证: 选取了齐白石先生的篆刻作品与其书画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金石入画”的实践并非流于形式,而是通过印章的方正、古朴来反衬画面中笔墨的圆润与灵动。 第三辑:流派的交融与地域特色 本辑将视角放宽,考察了其他在近现代画坛占据重要地位的流派和画家,如岭南画派、新金陵画派等,以及他们如何应对传统与西方的双重挑战。 岭南画派的“折衷”之路: 探讨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如何吸收日本画的晕染技巧和西方写生观念,创造出色彩鲜明、富有热带气息的画风,并分析了其在二十世纪早期对港台艺术的影响。 金陵画派的文脉延续: 聚焦于继承和光大了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如李健、胡小萍等,分析他们如何在继承了宋元深厚积淀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构图观念,形成了内敛而富有禅意的艺术风格。 结语: 本书通过对这些艺术巨匠创作历程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旨在展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如何在一系列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每一位大师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无尽的艺术探索空间。本书图文并茂,力求兼顾学术的严谨性与欣赏的愉悦感。

用户评价

评分

《罗马帝国的衰亡史》是一部史诗级的巨著,光是翻开厚厚的书页就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作者以极其详尽的笔墨,描绘了罗马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其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不仅仅罗列了战争和政治事件,更深入地剖析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宗教变化乃至文化道德的腐蚀是如何一步步削弱这个强大帝国的。它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折射出任何庞大组织体内部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读到后半部分,那种宿命般的悲剧感令人唏嘘,你会深刻理解到,即便是看似坚不可摧的文明,也逃不过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沉稳,但其中蕴含的对人类文明兴衰规律的洞察,是极其深刻且发人深省的,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也大有裨益。

评分

《山海经异闻录》这本书简直是本奇书,作者像是带着我们一起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书里的文字充满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读起来让人仿佛能闻到洪荒时代的气息。特别是对那些奇珍异兽的描绘,栩栩如生,让你忍不住在脑海里勾勒出它们的样子,既有威严的神兽,也有狡黠的精怪,每一个都个性鲜明。它不仅仅是神话故事的集合,更像是一部远古的地理志和博物志,将中国古代的地理观念和对自然万物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山川河流时的那种气势磅礴,让人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想象力跨越了时空,即使是现代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读完后,你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那种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哲学思想,在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里得到了最浪漫的体现。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细节,那种探索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关于《宋词三百首赏析》,这本书可以说是文人雅士的案头必备。它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将宋词的韵味和精髓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作者对每一首词的背景介绍,对词牌格式的讲解,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又避免了晦涩难懂。我尤其欣赏它对情感脉络的捕捉,无论是柳永的缠绵悱恻,还是苏轼的豪放旷达,都能通过赏析者的文字被重新点燃,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在欣赏文字的雕琢,更是在体会词人当时的心境。这简直就是一座通往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桥梁,让你明白那些看似简单的字句背后,蕴含了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体验。对于想要提高自己古典文学素养,又苦于没有门径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最温和也最有效的引导,读着读着,连自己的说话方式都似乎沾染上了一丝清雅的书卷气。

评分

不得不提《时间简史》,这本书对我这种对宇宙学只有皮毛了解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霍金的文字功力非凡,他能够用相对简单的语言,去解释那些极其复杂的物理概念,比如黑洞、虫洞、时间旅行这些高深的理论。阅读过程虽然需要集中精神,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仿佛自己真的触摸到了宇宙的边缘。书中对“大爆炸”和“时间的箭头”的探讨,尤其引人深思,它挑战了我们日常对时间和空间的固有认知。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激发了读者对终极问题的兴趣,让你开始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以及宇宙的未来。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会持续在你脑海中回响,让你时不时地抬头望向夜空,带着一种全新的敬畏感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浩瀚时空。

评分

《如何有效整理你的数字生活》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被信息流淹没的现代人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作者提出的“数字极简主义”理念非常实用,它不是要求你完全脱离网络,而是教你如何有意识地、主动地去管理你的线上资产和注意力。书中那些关于邮件系统优化、文件命名规范、以及如何对抗社交媒体成瘾的实操建议,都是立竿见影的。我以前总是感觉电脑和手机里一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和未读信息压得我喘不过气,读了这本书并实践了里面的方法后,那种效率的提升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是真实可见的。它教会我,真正的生产力不是来自于你拥有多少App,而是来自于你对所用工具的掌控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务实,没有任何虚头巴脑的理论,每一页都充满了“马上就能用”的干货,让人读完后立刻就想动手整理一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