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社會學

現象學社會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哈維·弗格林 著,劉聰慧 等 譯
圖書標籤:
  • 現象學
  • 社會學
  • 社會理論
  • 質性研究
  • 理解性
  • 鬍塞爾
  • 舒茨
  • 伯格曼
  • 日常生活
  • 社會建構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177419
版次:1
商品編碼:1026903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4
字數:27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現象學社會學》分八章:驚異、洞見、變形、對話、經驗、歧義、社會、淡漠,探討瞭現象學作為現代經驗的哲學,提齣瞭一個關於現代性的現象學社會學,認為當代社會呈現齣一種不同形式的現代性,要求研究這返迴現象學,關注社會學思想中一個被忽略的麵嚮,從而就現代經驗提齣真切的洞見。

作者簡介

哈維·弗格森(Harvie Ferguson),英國萊切斯特大學講師(1971-1973)、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係講師(1973-1992)、高級講師(1992-1997)、準教授(1997-2001)、教授(2001- )、係主任(2004 2006)。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性的知識及文化譜係學、現代性的心理學、現代戰爭及戰爭體驗、社會學理論、日本社會。著有《快樂的科學》(The Science of Pleasure,1990)、《西方社會中的宗教轉型》(Religious Transformation in Western Society,1992,獲1993年Shortlisted for Amalfi Prize)、《夢的誘惑》(The Lure of Dreams,1996)、《現代性與主觀性》(Modernity and Subjectivity,2000)、《自我認同與日常生活》(Self-Identity and Everyday Life,2009)等。聯係方式:H.Ferguson@socsci.gla.ac.uk。

目錄

緒論——現象學與社會學
第一部分 闡釋
第一章 驚異——非凡的誕生與重生
第二章 洞見——鬍塞爾的經驗闡釋
第三章 變形——現象學發展中的方法與主題
第四章 對話——社會理論中的現象學
第二部分 意涵
第五章 經驗——自然態度的曆史社會學
第六章 歧義——現代三位一體的謎題
第七章 社會——社會學的還原
第八章 淡漠——朝嚮當代非經驗
結語——現象學社會學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本書作者既介紹瞭現象學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又為讀者開展瞭現象學社會學的未來圖景。

評分

一係列的書購置看看……現象學的社會學很有研究價值

評分

一係列的書購置看看……現象學的社會學很有研究價值

評分

不錯的東西啊,很喜歡的啊。

評分

ok。。。。。。。。。。。。。。。。。。

評分

很好,但是奇怪,為什麼京東買的書,沒有外包裝呢

評分

一係列的書購置看看……現象學的社會學很有研究價值

評分

現象學phenomenology, 20世紀在西方流行的一種哲學思潮。狹義的現象學指20世紀西方哲學中德國猶太人哲學傢E.鬍塞爾(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創立的哲學流派或重要學派。其學說主要由鬍塞爾本人及其早期追隨者的哲學理論所構成。廣義的現象學首先指這種哲學思潮﹐其內容除鬍塞爾哲學外﹐還包括直接和間接受其影響而産生的種種哲學理論以及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中所運用的現象學原則和方法的體係。《現象學社會學》內容主要包括:緒論、現象學與社會學、第一部分闡釋、第一章驚異、非凡的誕生與重生、第二章洞見、鬍塞爾的經驗闡釋、第三章變形、現象學發展中的方法與主題、第四章對話、社會理論中的現象學、第二部分意涵、第五章經驗、自然態度的曆史社會學、第六章歧義、現代三位一體的謎題、第七章社會、社會學的還原、第八章淡漠、朝嚮當代非經驗、結語、現象學社會學。現象學”的詞源可上溯至18世紀法國哲學傢蘭伯爾以及德國古典哲學傢G.W.F.黑格爾的現象學著作﹐但其含義均與鬍塞爾的用法不同。鬍塞爾賦予“現象”的特殊含義﹐是指意識界種種經驗類的“本質”﹐而且這種本質現象是前邏輯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現象學還原法的結果。狹義的現象學指20世紀西方哲學中德國哲學傢E.鬍塞爾創立的哲學流派或重要學派。其學說主要由鬍塞爾本人及其早期追隨者的哲學理論所構成。廣義的現象學首先指這種哲學思潮﹐其內容除鬍塞爾哲學外﹐還包括直接和間接受其影響而産生的種種哲學理論以及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中所運用的現象學原則和方法的體係。現象學不是一套內容固定的學說,而是一 種通過“直接的認識”描述現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說的現象既不是客觀事物的錶象,亦非客觀存在的經驗事實或馬赫主義的“感覺材料”,而是一種不同於任何心理經驗的“純粹意識內的存有”。

評分

這套書都很經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