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係統、網絡高效配置與管理
原價:39.00元
作者:王慧玲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113090678
字數:530000
頁碼:3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本書試圖用整本書的內容來全麵介紹網絡DOS命令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但是網絡DOS命令所覆蓋的麵比較廣,同時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命令所達到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經過筆者多次思考與應用總結,最終擬定本書將從12個方麵來展開敘述網絡DOS命令,分彆是網絡狀態信息獲取、FTP遠程文件管理、遠程連接及登錄、網絡配置與管理、文件共享管理、遠程登錄服務器配置、Inter信息服務器配置、動態地址分配服務器配置、Windows防火牆配置、遠程訪問服務器配置與管理、WINS服務器配置與管理和網絡故障診斷與處理。
內容提要
本書全麵、詳實地嚮讀者展示瞭如何使用DOS命令對Windows係統各方麵進行配置、維護及管理等工作,並輔以大量的實例、圖片,詳細講述瞭命令的具體用法。通過學習本書,讀者能夠在命令提示符狀態下解決絕大部分通過鼠標和鍵盤在桌麵環境下完成的工作。
 本書內容共12章,分彆是網絡狀態信息獲取、FTP遠程文件管理、遠程連接及登錄、網絡配置與管理、文件共享管理、遠程登錄服務器配置、Inter信息服務器配置、動態地址分配服務器配置、Windows防火牆配置、遠程訪問服務器配置與管理、WINS服務器配置與管理和網絡故障診斷與處理。
 本書適閤作為所有希望通過命令來提高執行效率的網絡管理人員、在校學生以及渴望學習如何利用DOS的優勢來完成工作的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網絡管理員等從事網絡方麵工作的人員的參考手冊。
目錄
第1章 網絡狀態信息獲取實例
 1.1 顯示本機所有網卡及配置信息
 1.2 查看NetBIOS名稱錶
 1.3 查看遠程計算機上的NetBIOS名稱錶
 1.4 顯示活動的TCP連接
 1.5 查看當前活動TCP連接的詳細信息
 1.6 顯示所有的TCP及UDP端口信息
 1.7 查看本機網卡地址及協議名稱
 1.8 查看本地計算機上所有接口的ARP緩存錶
 1.9 查看數據包發送與接收量
 1.10 查看網絡流量信息
 1.11 以數字形式顯示活動TCP連接的進程號
 1.12 查看局域網內的計算機上網卡地址信息
 1.13 查看工作站所在的網段、工作站結點地址和使用的幀類型
 1.14 顯示完整的IP路由錶信息
 1.15 查看指定計算機的共享資源
 1.16 查看計算機使用的工作域或工作組
 1.17 查看局域網中有哪些客戶端計算機正在運行
 1.18 查看本地計算機共享資源
 1.19 查看本地計算機上所有用戶賬戶列錶
 1.20 查看本地服務器上的會話信息
 1.21 查看指定客戶端計算機上的會話信息
 1.22 查看本地計算機當前使用的名稱
 1.23 查看本地計算機上正在運行的可以使用統計的服務
 1.24 查看本地服務器服務的統計信息
 1.25 查看本地工作站服務的統計信息
 1.26 查看本地計算機上可配置服務列錶
 1.27 查看本地服務器上可配置服務列錶
 1.28 查看本地工作站上的配置服務列錶
 1.29 查看服務器中的組列錶
 1.30 查看計算機本地組列錶
 1.31 查看服務器上打開文件的列錶
第2章 FTP遠程文件管理實例
 2.1 直接登錄到遠程FTP服務器
 2.2 匿名登錄到遠程FTP服務器
 2.3 屏蔽FTP服務器顯示歡迎信息
 2.4 連接後禁止自動登錄
 2.5 指定文件傳輸緩存大小
 2.6 設置數據連接可以使用任何網絡接口
 2.7 禁止使用文件通配符
 2.8 屏蔽文件傳輸時的交互提示信息
 2.9 查看命令執行的詳細信息
 2.10 自動執行指定的命令
 2.11 退齣FTP服務器
 2.12 退齣當前程序
 2.13 與命令行進行來迴切換
 2.14 設置文件傳輸模式
 2.15 設置傳輸結束提示音
 2.16 刪除遠程文件
 2.17 更改服務器的當前目錄
 2.18 查看遠程目錄列錶
 2.19 將遠程目錄列錶保存到文件
 2.20 下載服務器上的文件
 2.21 設置FTP本地工作目錄
 2.22 關閉文件傳輸詢問方式
 2.23 重命名遠程文件
 2.24 創建遠程文件夾
 2.25 刪除FTP遠程文件夾
 2.26 指定用戶名及密碼
 2.27 禁止顯示服務器響應信息
 2.28 顯示函數調用序列
第3章 遠程連接與登錄實例
 3.1 直接操作遠程計算機桌麵
 3.2 遠程登錄服務器控製颱
 3.3 定製遠程桌麵連接文件
 3.4 通過桌麵連接文件自動登錄遠程計算機
 3.5 編輯、修改桌麵連接文件
 3.6 詳細記錄遠程用戶操作過程
 3.7 以當前用戶身份登錄遠程服務器
 3.8 按特定的終端類型登錄服務器
 ……
第4章 網絡配製與管理實例
第5章 文件共享管理實例
第6章 遠程登錄服務器配置實例
第7章 Inter信息服務器配置實例
第8章 動態地址分配服務器配置實例
第9章 Windows防火牆配置實例
第10章 遠程訪問服務器配置與管理實例
第11章 WINS服務器配置與管理實例
第12章 網絡故障診斷與處理實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人類學的四大傳統》這本書,讓我對“人類”這個概念本身産生瞭更深刻的思考。我之前可能更習慣於將人類理解為一個單一的、同質的整體,但這本書通過展示人類學的不同分支,讓我看到瞭人類內部的巨大多樣性和復雜性。生物人類學部分,讓我認識到人類在生物層麵的演化曆程和適應性,以及基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文化人類學更是讓我看到瞭人類在社會、文化、信仰等層麵的無限可能,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智慧。我尤其被書中對“相對主義”和“普適性”的討論所吸引,這讓我開始反思,在理解不同文化時,我們應該如何平衡尊重差異和尋找共同點。語言人類學則讓我看到瞭語言作為人類獨特能力的奇妙之處,它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思維和認知的塑造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人類學研究的是“人”的整體,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它提供瞭一種跨越學科界限的、 holistic 的視角來理解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評分《人類學的四大傳統》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徹底的思維重塑。我一直以來對學科的劃分都比較模糊,總覺得曆史、社會學、人類學什麼的,界限不是很清晰。這本書恰恰就把這個“模糊”變得無比清晰,而且清晰得如此具有啓發性。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把人類學這四個傳統(作者在此可能指的是文化人類學、考古人類學、生物人類學和語言人類學,當然也可能包含其他劃分方式)各自的特點、曆史淵源、核心問題以及研究方法,一一展現在讀者麵前。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在介紹生物人類學時,不僅僅是講我們人類如何從猿類進化而來,更是探討瞭人類的生物多樣性、遺傳學以及與環境的互動關係,這讓我開始思考,原來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一部豐富而復雜的曆史書。而語言人類學部分,更是讓我驚嘆於語言的魔力,它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傳承、思維模式和社會結構的重要載體。書中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瞭不同語言在塑造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上的差異,這讓我對“視角”這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人類學作為一個整閤性的學科,是如何通過不同的視角來理解“人”這個復雜而迷人的概念的。
評分這本《人類學的四大傳統》真是顛覆瞭我過去對人類學的刻闆印象。一直以為人類學就是研究落後地區的原始部落,研究他們的風俗習慣,或者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儀式。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人類學 far beyond that。它展現瞭人類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廣度和深度,不僅僅是“田野調查”的代名詞,更是一種理解人類自身、理解社會演進的獨特視角。書中對不同分支的詳細梳理,讓我看到瞭人類學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人類現象。比如,當我讀到關於文化人類學的部分,那些對不同社會組織形式、信仰體係、語言和社會行為的深入分析,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全球性的文化博物館,每一種文化都閃爍著獨特的光芒,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而考古人類學更是打開瞭通往遙遠過去的大門,通過遺跡和文物,我們得以窺探那些早已消逝的文明,感受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足跡。我尤其被書中對理論方法的探討所吸引,那些關於演化、結構、解釋等不同理論框架的介紹,讓我看到瞭人類學研究的嚴謹性和思辨性,它不僅僅是觀察和描述,更是在不斷地提齣問題、構建理論、挑戰認知。這本書讓我對人類學這門學科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遙遠而神秘的學科,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提供瞭一種理解我們自身和他人的深刻方式。
評分不得不說,《人類學的四大傳統》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人類的全新窗口。我一直對那些“看不見”的、抽象的社會現象很好奇,但又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本書恰恰就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它將人類學拆解成幾個核心的傳統,每個傳統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但又彼此關聯,共同構成瞭對人類的全麵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曆史進程的梳理,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是通過這些事實來展現人類學思想的演變和發展。例如,書中在介紹早期人類學傢的研究時,就體現瞭一種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對未知世界的敬畏。而當讀到現代人類學的理論時,又能感受到學科的不斷成熟和理論的深度。這本書讓我明白瞭,人類學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實證研究和理論思考之上的。它教我如何去觀察、去分析、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社會細節,並從中發現宏大的規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一種更加包容、更加開放、更加深刻地看待人類世界的方式。
評分閱讀《人類學的四大傳統》的過程,就像是在探索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每一次翻頁都充滿瞭驚喜。我之前對人類學的瞭解,基本上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可能就是從一些紀錄片或者新聞報道中零星接觸到。這本書就像一本地圖,把我之前散落的知識點串聯瞭起來,並且為我指明瞭更廣闊的探索方嚮。書中對每個傳統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而且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包含瞭一種方法論的啓迪。例如,在介紹文化人類學時,書中強調瞭“參與式觀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這種方法下深入理解一個陌生的文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理解需要時間和深入的互動。而對於考古人類學,書中不僅僅是講述挖掘齣的文物,更重要的是解釋這些文物背後所蘊含的社會信息、技術水平和信仰體係,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厚度和人性的復雜。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流暢,即使是復雜的理論和概念,也能被清晰地闡釋齣來,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人類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認識世界、如何認識我們自己的人文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