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三版)
原价:31.00元
作者:张琳娜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2634759
字数:412000
页码:252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全面介绍了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相关知识,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精度设计与工程计量”、“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还可作为新一代GPS标准宣贯的辅助教材或参考书。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绪言、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形状和位置精度及互换性、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础、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典型零(部)件精度及互换性、尺寸链与几何精度设计、质量控制基础、新一代GPS标准体系及相关的最新标准等。本书系统论述了互换性与标准化、产品几何精度设计、计量认证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应用方法;系统分析并阐述了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体系的构成、特点、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力求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精度设计与工程计量”、“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还可作为新一代GPS标准宣贯的辅助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绪言第一章 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 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规律 第四节 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第二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及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形状误差及公差 第三节 位置误差及公差 第四节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第五节 形状和位置精度的设计 第六节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附录GB/T1182—2008与GB/T1182—1996的差异分析第三章 表面粗糙度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与微观表面质量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术语、参数及参数值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应用 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第四章 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础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尺寸的传递 第三节 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 第四节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五节 测量技术中的基本原则简介第五章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用通用计量器具检验 第三节 光滑极限量规第六章 典型零(部)件精度及互换性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精度及互换性 第二节 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 圆柱齿轮精度及互换性 附录GB/T10095.1~2—2008与GB/T10095—1998的差异分析.第七章 尺寸链与几何精度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尺寸链的计算 第三节 解尺寸链的其他方法第八章 质量控制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过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第九章 新一代GPs标准体系 第一节 ISO/TC213GPS标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构成及规律分析 第三节 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复习思考题及习题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手里这本《拳法精要集锦》真是太有意思了,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严肃的武术理论书籍,这本书更像是武术大家在闲暇时随手记录下的心得体会,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战的智慧。它着重探讨了如何将拳法融入日常的行走坐卧之中,提出了“无招胜有招,无意寓有意”的境界。书中对“寸劲”的解析尤为独到,没有冗长复杂的公式推导,而是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阐述力道的瞬间爆发与回收,看得人茅塞顿开。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通过观察对手的眼神和呼吸来预判其下一步动作,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我意识到武术的修炼远不止是肌肉和骨骼的训练,更是一种心性的锤炼。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特色,常常在关键口诀旁边配上手绘的简笔画,虽然粗糙,却精准地传达了动作要领,让人感到亲切无比。
评分最近淘到一本陈年旧籍,名字叫《武林秘笈大观》,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书的封面已经泛黄,油墨也有些模糊,但那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纸张里沉淀下来的岁月味道。这本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基础的吐纳导引到高深的内功心法,都有涉猎。尤其是它对“气”的阐述,简直是颠覆了我过去对武术的理解。作者似乎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修炼者如何感知、引导体内的真气,那种细腻的文字描摹,让人读起来忍不住想要立刻放下书本,找个清静的地方尝试一番。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武术家的轶事,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比小说还要精彩,让人在学习技法之余,也能感受到前辈们在武道上的执着与追求。这本书绝不仅仅是招式的堆砌,它更像是一部武术哲学的教科书,引人深思,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最近翻阅的这本《格斗技艺通论》实在是一本集合了不同流派智慧的宝典。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开阔,它没有固守某一门派的门户之见,而是广泛吸收了不同风格武术的优点,并试图建立一个通用的格斗理论体系。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去比较和分析不同流派在面对特定攻击时的应对策略,比如在面对摔跤手时,拳击手如何利用距离控制,以及截拳道理念如何在缠斗中发挥作用。这种跨门派的交流和整合,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武术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非固守形式。更令人称奇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武术心理学的探讨,分析了在生死关头,人类的本能反应与后天训练的冲突与协调,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实战的紧张感。
评分这本《传统武术的现代解读》以一种非常现代的思维方式来重新审视传统武术。作者似乎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武术家,他试图用科学的语言和逻辑去解释那些过去常常被笼罩在神秘面纱下的武术原理。比如,对于“发劲”这一概念,他引入了生物力学和杠杆原理进行分析,使得那些看似玄奥的招式变得有据可循,更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和接受。书中还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如何在外功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以及如何将传统训练与现代健身理念相结合,以达到更安全、高效的进步。这本书的论证过程严密,逻辑清晰,观点新颖,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传统武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桥梁,对于那些希望用理性视角探索武术奥秘的人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不得不提我新买的这本《内家绝学探源》,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的侧重点明显偏向于内功的修炼和心法的打磨,对于外家招式的描写相对较少。作者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来引导读者进入修炼状态,尤其是在描述如何做到“心静如水”时,语言的韵律感极强,仿佛有种魔力,能让喧嚣的心灵瞬间沉淀下来。书中对“抱气如胎”这一境界的描述,细致到了皮肤下的每一寸感应,读完后我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身体内部的气流变化,这种直观的感受在其他任何武术书籍中都未曾体验过。它似乎更注重于“养”而非“搏”,强调的是长远的内力积累,而非一时的招式胜负。对于那些追求武学至高境界、对自身潜能感到好奇的习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评分物流很满意
评分一般。。。。。。。。。。。。。
评分书还可欢迎大家购啊、
评分酒精神病院里边看望去做客人
评分原书和简体整理版都有,不错的版本
评分有参考价值
评分书质量还好,内容才是精华。
评分内容可读性一般 配送很快
评分早早地就收到了,忘记确定了,很满意,书没受损,快递速度也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