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静观日本
原价:39.80元
作者:徐静波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7544275
字数:330000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亚洲通讯社社长、网络大V徐静波20年亲身体味
看清日本的“十万个为什么”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鸠山由纪夫倾情作序
内容提要
这是日本两位前首相一起作序的书,因为渗透了两位首相对中国的情感和友谊,更因为作者旅日20年对“日本真相”的认知和发现。作者以一种新闻人特有的视角与感觉,用极其细腻而平实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讲述了从首相到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梦想以及他们的烦恼。书中所涉猎的不仅有关日本的政治与经济,更多的笔墨是介绍了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日本社会与日本人的真情实感。你会从这本书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也会找到中华文化曾经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要了解真实的日本,从《静观日本》开始。
目录
第一章 让我们好好做邻居——静观中日关系
1.我不是徐福的后代
2.到奈良去寻找古长安的影子
3.遣唐使渡海来中国到底有多艰难
4.冲绳岛上的中国人
5.甲午战争,清廷为何会失败
6.日本老兵证言:确实拿中国活人练刺刀
7.寻找日本“731部队”战犯的下落
8.日本老兵忏悔:当年我们在南京杀人放火
9.我问老兵金子的7个问题
10.日本人为什么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
11.我与高仓健做邻居
12.日本女人嫁给中国男人时的感觉
13.自掏腰包为中国人打官司的日本律师
14.日本驻华大使的任前课
15.大分县知事的“中国梦”
16.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GDP赶超日本”
17.对日投资,日本为何会担忧
18.捕捞红珊瑚,事情其实是这样
19.中日关系该如何避免“两败俱伤”
20.“股”为何在日本遭遇退市
21.为什么中国人一听“日本制造”就上当
22.一台日本电脑的维修故事
23.在冲绳美国村里闯荡的苏州美女
24.中国人到日本炒房的麻烦和陷阱
25.中国人能否换个角度看日本
第二章 坚硬的樱花——静观日本文化
1.“守家业”在日本人心中分量有多重
2.对话日本首富——优衣库老板柳井正:钱多了该怎么花
3.日本公主上学享受什么待遇
4.日本人为何拾金不昧
5.日本白领为何在墓地里吃饭看书
6.环保大国日本为什么不取消塑料袋
7.日本女孩为何要跪着服务
8.拯救万人生命的播音天使为何得不到表彰
9.日本为何允许女孩16岁结婚
10.日本女星为何不拜金
11.日本女人选择老公的三大条件
12.日本女人为何很少举报情人
13.在日本撒谎将会付出什么代价
14.日本著名科学家为何上吊自杀
15.日本奥运会奖牌得主都奖些什么
16.日本女足为何能够成为世界冠军
17.日本人看待美国人的心态
18.日本为什么没有乞丐
19.日本人生病为何不往大医院跑
20.日本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当“啃老族”
第三章 神坛下的“不死鸟”——静观日本经济
1.日本人为何只相信“国货”
2.日本家族企业久盛不衰的五条法则
3.“丰田王子”如何拯救丰田汽车王国
4.“松下电器”的名称为何从地球上消失
5.日本制造业为何会走下坡
6.郭台铭为何难成夏普的大股东
7.日本经营之神如何拯救日本航空
8.日本八佰伴集团为何破产
9.东京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10.一个中国人在日本的买房记
11.在日本当老板为什么比在中国当老板轻松
12.日本化工项目落户之前要做哪些工作
13.日本牛的一家豆腐店
14.一位日本小老板的悲喜曲
15.日本企业家为何不愿抛头露面
16.从家庭收支簿看日本人如何生活
17.互联网经济,日本年轻人没兴趣
18.麦当劳总裁为何被骗7000万日元
第四章 拿来与继承——静观日本政治
1.村山口述:“村山谈话”发表的前因后果
2.对话鸠山由纪夫:当首相的酸甜苦辣
3.安倍的讲演费是天价
4.安倍让自卫队出兵海外到底为了什么
5.日本为何怕加人亚投行
6.没有人比日本更关注中国
7.行政改革,日本为何也这么难
8.日本反贪,谁开第一枪
9.日本政坛有一位华裔议员——莲舫
10.日本的市长每天都忙些什么
11.日本29岁年轻市长为何被捕
12.日本“官二代”为何没有财产
13.东京的“城管”都管什么
14.大地震中日本学校为何不倒
15.福岛核泄漏应该由谁来买单
16.核泄漏后东京人怎样生活
17.东京遇台风为何不会水漫金山
18.日本风景旅游区为何不卖门票
19.日本民众有苦向谁说
20.日本企业请客送礼为何这般小气
21.野田身后的“和风美人”
22.日本消防队是如何救火的
23.首相儿子与陪酒小姐谈恋爱
作者介绍
徐静波,祖籍浙江。曾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中国大陆著作代理人。1992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海大学大学院博士前期课程。2000年,出任亚洲通讯社社长。此后创办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从1997年开始,连续19年采访了“中国两会”和中共党代会,曾采访过中日两国多位领导人。是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的时政评论员,一位中日问题专家。从2012年起,连续3年获新浪网、凤凰网十大博客博主荣誉。著有日文著作《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的中国》等,译有《一胜九败》《不死鸟》等。自2012年在凤凰网开博至今,点击率已突破一亿!
文摘
序言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静观日本》这本书,让我对日本的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简单地赞扬或批评,而是用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深入剖析了日本教育的特点。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对“规则意识”的强调印象深刻。这让我对日本社会的高效率和高度的组织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从书中了解到,日本的教育体系是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教育政策,但通过对学校生活、学生日常行为的描绘,我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这本书让我对日本的社会结构和国民素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开始思考中国的教育应该如何发展。
评分在我看来,一个国家最真实的写照,往往隐藏在它的“小人物”身上,《静观日本》这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为我展现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日本。作者并没有聚焦于那些名垂青史的伟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普普通通的日本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那些在传统行业默默坚守的手艺人,以及那些在平凡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普通职员的描写。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敬业精神、那种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深感触动。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宏伟建筑和辉煌历史,更在于它的人民。他们才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对日本的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平凡中的伟大”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对日本动漫和流行文化略有了解的读者,《静观日本》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作者并没有沉溺于对流行文化元素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究了这些文化现象背后所根植的日本社会土壤。他对日本国民性格的分析,例如那种内敛、含蓄、注重集体和谐的特质,让我对许多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一直觉得,很多动漫角色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种日本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书中对日本祭典的描述也十分生动,那种万人空巷,共同参与的热烈氛围,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日本人对传统节庆的深厚情感。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日本文化”,并非是单一的符号堆砌,而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体系,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评分第一次翻开《静观日本》这本书,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我一直以来魂牵梦萦的国度。作者的文字,不是那种直白的游记,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将那些隐藏在日本深处的韵味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从北海道的雪国风情,到京都的古韵禅意,再到冲绳的热带岛屿,每一个地方的描写都细致入微,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樱花香,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日本传统文化的解读,那些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比如“侘寂”之美,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概念,而是化为了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一段段宁静的时光,一种对不完美之美的豁达。我反复品读了关于茶道的那几章,那种仪式感,那种专注于当下的态度,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我一直觉得,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感受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而《静观日本》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日本。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心灵的触动。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哲学和宗教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静观日本》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探索欲望。作者并没有用晦涩的语言去解读那些深奥的哲学理论,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对日本日常生活、艺术和建筑的观察之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无常”和“缘”的讨论,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却贯穿了日本人的生活哲学。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面对生老病死时,那种豁达的态度,那种顺应自然的智慧。作者对佛教和神道教在日本社会中的影响的分析,也让我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让我明白,宗教和哲学并非只是庙宇里的说教,而是渗透在每一个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让我开始用一种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日本,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科技发展感到好奇,《静观日本》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展现了科技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高科技产品的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科技是如何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科技发展背后所体现的日本人的价值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人性化设计”的讨论印象深刻,那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对细节的关注,正是日本科技产品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我也从书中了解到,日本的科技发展并非是盲目的追求进步,而是与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因素相结合。这本书让我对日本的科技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科技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日本的艺术和设计情有独钟,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静观日本》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并没有落入俗套地介绍那些著名的景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更深层次的、更能体现日本民族精神的方面。作者对于日本庭院的描绘,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仿佛能看到那精心修剪的松柏,那形态各异的石头,以及那曲径通幽的小路,每一步都仿佛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却又带着一种自然的和谐。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日本文化中“匠人精神”的体现。而作者对日本建筑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从古老的木造寺庙,到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它们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也展现着时代的变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间”的讨论印象深刻,那种留白的美学,那种虚实结合的意境,在现代社会中是多么难得。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深入日本的文化肌理,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加丰富的日本。
评分作为一个对日本美食文化情有独钟的读者,《静观日本》这本书,给我的味蕾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宴。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美食菜谱,而是将每一道菜肴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仿佛能闻到寿司米饭的清香,感受到拉面的醇厚汤汁,品尝到怀石料理的精致与禅意。作者对食材的选择,对烹饪的技艺,以及对用餐的仪式感的描述,都让我对日本的美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让我明白,日本的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一种对匠心的追求,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书中关于“旬”的概念,更是让我对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季节的变换如何影响着我们的饮食。这本书让我对日本的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欣赏,也让我更加期待有机会去亲身体验。
评分我对日本的历史发展一直充满好奇,《静观日本》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枯燥地讲述年代事件,而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的地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的描绘,来展现日本历史的脉络。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江户时代和明治维新时期的论述印象深刻,那种从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的巨大转变,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戏剧性与张力。他让我看到了,历史并非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我也从书中了解到,许多日本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都深深地根植于历史的土壤之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日本历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日本民族精神的书,它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去日本体验“慢生活”的愿望,《静观日本》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实现这个愿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蓝图。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些宁静的小镇,那些藏匿在山野间的温泉旅馆,以及那些悠闲自在的生活节奏,无不让我心驰神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日本乡村生活的章节,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作者对当地居民的采访,让我听到了最真实的声音,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静观”,并非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体验,一种对生活本质的回归。它让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也让我更加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亲身去体验书中描绘的那种静谧与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