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

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伟 著
图书标签:
  • 水处理
  • 高铁酸盐
  • 新型药剂
  • 环境工程
  • 化学
  • 净水
  • 除污
  • 氧化剂
  • 环保
  • 工业水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096053
版次:1
商品编码:1032486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环境工程专项技术研究与应用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0
字数:1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药剂。本书共分8章,系统介绍了高铁酸盐的物化特性、制备方法;详细报道了高铁酸盐对受污染地表水中微量有机物、藻类、重金属离子、铁、锰的处理效果和强化混凝的作用;对高铁酸盐处理几种废水的效果也进行了综述。最后,本书还论述了高铁酸盐工程应用前景,提出了工程应用的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市政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参考和学习。书中提供的高铁酸盐制备方法和净水效能试验数据,对设计院、水处理厂和环保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高铁酸盐的制备
1.1 分子结构
1.2 测定方法
1.2.1 砷酸盐法
1.2.2 铬酸盐法
1.2.3 循环伏安法
1.2.4 分光光度法
1.3 溶解度
1.4 稳定性

1.5 高铁酸钾的制备
1.5.1 熔融法
1.5.2 电解法
1.5.3 次氯酸盐氧化法
1.6 小结

第2章 高铁酸盐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
2.1 饮用水强化除污染技术
2.2 高铁酸盐去除地表水中微量有机物
2.3 高铁酸盐氧化酚类有机物
2.3.1 高铁酸盐氧化地表水中的酚
2.3.2 高铁酸盐氧化纯水中的苯酚
2.3.3 高铁酸盐氧化其他酚类化合物
2.3.4 高铁酸盐氧化酚类化合物历程

2.4 高铁酸盐氧化其他有机物历程
2.4.1 醇
2.4.2 苯胺
2.4.3 氨三乙酸(NTA)
2.4.4 硫代乙酰胺
2.4.5 羟胺
2.4.6 3-巯基-1-丙磺酸(MPS)、2-巯基烟酸(MN)
2.4.7 S-甲基-L-半胱氨酸、L-胱氨酸、L-半胱氨酸
2.4.8 硫脲
2.4.9 肼
2.4.10 Fe(V)的氧化性
2.5 小结

第3章 高铁酸盐氧化无机物
3.1 硫化氢
3.2 硫的含氧化合物
3.3 硫化矿渣
3.4 亚硒酸盐
3.5 砷(Ⅲ)
3.6 氰化物
3.7 硫氰酸盐
3.8 小结

第4章 高铁酸盐处理含藻水
4.1 含藻水特性及除藻方法
4.1.1 含藻水特性
4.1.2 水体藻类的控制
4.1.3 含藻水的处理方法
4.2 高铁酸盐预氧化除藻效果

4.3 高铁酸盐预氧化除藻机理
4.3.1 高铁酸盐对藻细胞表面结构的破坏
4.3.2 含藻水溶解性有机物变化
4.3.3 腐殖酸的影响
4.4 pH对混凝除藻效率的影响
4.5 高铁酸盐预氧化与预氯化除藻效果对比
4.6 小结

第5章 高铁酸盐去除金属污染物
5.1 高铁酸盐去除重金属
5.1.1 天然水中的重金属
5.1.2 铅、镉、铜、锌的去除
5.1.3 pH对去除率的影响
5.1.4 吸附作用机理

5.2 高铁酸盐去除地表水中的锰
5.2.1 水环境中的锰
5.2.2 水中的锰的氧化去除
5.2.3 高铁酸盐氧化除锰
5.3 高铁酸盐预氧化工艺剩余铁问题
5.4 小结

第6章 高铁酸盐预氧化强化混凝
6.1 高铁酸盐强化混凝
6.1.1 强化混凝技术背景
6.1.2 预氧化强化混凝
6.1.3 水库水处理效果
6.1.4 夏季江水处理效果
6.1.5 冬季江水处理效果

6.2 高铁酸盐预处理对余铝的影响
6.2.1 饮用水残留铝研究现状
6.2.2 水中天然有机物对剩余铝的影响
6.2.3 高铁酸盐处理对出水余铝影响
6.3 小结

第7章 高铁酸盐处理废水
7.1 混合废水
7.2 放射性废水
7.3 含铬废水
7.4 丙烯腈废水
7.5 印染废水
7.6 炸药废水
7.7 冷却系统生物膜
7.8 灭活病毒
7.9 小结

第8章 高铁酸盐工程应用前景与建议
8.1 高铁酸盐应用总结
8.1.1 高铁酸盐的使用方法
8.1.2 高铁酸盐除污染效果和影响因素
8.1.3 高铁酸盐处理的技术优势

8.2 主要问题和展望
8.2.1 高铁酸盐应用的经济技术瓶颈
8.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现代化工与环境治理的前沿探索 图书名称: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水处理技术领域中,一类极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创新型化学物质——高铁酸盐。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药剂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需求。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阐述高铁酸盐的化学特性、作用机理、应用实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水处理工程师、环境科学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产业从业者提供一份详实、前瞻性的技术参考。 第一部分: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新型氧化剂的兴起 水处理,作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远不止于简单的物理过滤。它需要应对日益复杂的污染物清单,包括传统有机物、新兴污染物(如内分泌干扰物、药物残留)、重金属离子以及微生物病原体。传统的混凝、沉淀、生物处理等方法在去除特定难降解污染物时表现出局限性。 在这一背景下,高级氧化技术(AOPs)因其能够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物种(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等),从而有效矿化或降解有机污染物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许多经典AOPs(如臭氧氧化、芬顿反应)存在能耗高、处理成本高或pH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本书第一部分首先对现有主流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其在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微量污染物时的不足。随后,引出了高铁酸盐(特别是FeO4^2-)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药剂的巨大潜力。高铁酸盐因其极强的氧化还原电位(在酸性条件下可达+2.2V,高于氯气和臭氧),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氧化剂。 第二部分:高铁酸盐的化学基础与合成工艺 要成功应用高铁酸盐,必须深入理解其独特的化学性质。高铁酸盐的中心是高价态的Fe(VI)离子,这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价态,赋予了它强大的氧化能力。 本章详细剖析了高铁酸盐的结构化学,包括其在不同pH值下的存在形态(如FeO4^2-、HFeO4-等),以及其氧化-还原平衡。重点解析了Fe(VI)如何通过一步或多步电子转移过程,将目标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并最终还原为稳定的Fe(III)物种。 此外,本书提供了目前主流的高铁酸盐合成工艺。这包括传统的湿法制备(如苛性碱熔融法、电化学合成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合成技术。对于每种合成方法,都进行了详尽的工艺参数优化讨论,包括反应温度、碱度控制、反应时间对产率和纯度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工业化生产中如何提高高铁酸盐的稳定性和储存寿命,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控制建议。 第三部分:高铁酸盐在水处理中的多重作用机理 高铁酸盐之所以被视为“多功能药剂”,是因为它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同时扮演多种角色,这大大提高了其应用性价比。 1. 强效氧化作用: 详细描述了高铁酸盐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对象涵盖了染料、酚类化合物、农药残留以及部分微塑料。通过实验数据,量化了Fe(VI)相对于其他氧化剂的反应速率常数和选择性。 2. 优异的混凝沉淀效果: 还原产物Fe(III)(通常以Fe(OH)3的形式存在)是高效的无机混凝剂。本书对比了高铁酸盐氧化后的剩余铁离子与传统硫酸铝、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的性能,特别关注其在低浊度水和低温水体中的稳定絮凝效果。 3. 重金属去除: 高价态的Fe(VI)能够氧化某些低价态的重金属离子(如Cr(III)到Cr(VI),虽然该反应相对复杂),或者通过共沉淀作用,将重金属离子包裹并去除。 4. 消毒性能: 探讨了高铁酸盐在氧化有机物的同时,对细菌、病毒的灭活效率。与其他消毒剂相比,其副产物生成风险的评估也得到了充分讨论。 第四部分:工程应用实例与过程控制 理论研究必须转化为可靠的工程实践。本书汇集了多个高铁酸盐在实际水处理厂(包括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市政污水回用)中的工程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涵盖了: 饮用水深度处理: 在去除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和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前体物)方面的应用效果。 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制药、印染行业高浓度、高色度的废水,高铁酸盐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的突破点。 在过程控制方面,本书强调了pH值的精确控制是发挥高铁酸盐效能的关键。不同pH值下,氧化能力和混凝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详细介绍了在线监测技术和实时投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以确保在最小化铁残留的前提下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第五部分:环境影响、经济性评估与未来展望 任何新型化学药剂的应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和经济评估。 本书专门辟出章节分析了高铁酸盐使用后的环境安全性。核心关注点在于反应产物铁的归趋问题。由于最终产物是无毒的Fe(III)(通常沉淀为铁泥),本书提供了铁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初步探讨。 在经济性分析中,对比了高铁酸盐与臭氧、过氧化氢/Fe2+等传统高级氧化技术的单位污染物去除成本。虽然高铁酸盐的单位药剂成本可能略高,但其“一药多效”的特性,以及减少后续处理步骤的潜力,可能在总体运行成本上实现优化。 展望部分聚焦于高铁酸盐的未来研究方向: 1. 新型铁基复合材料的开发: 结合纳米技术和固体催化剂,开发负载型或缓释型高铁酸盐体系,以克服其在水中的快速衰减问题。 2. 原位制备技术: 发展更低能耗、更易于现场操作的原位电化学或化学合成技术,以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 3. 协同效应研究: 探索高铁酸盐与其他绿色氧化剂(如过硫酸盐、电化学氧化)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协同去除。 本书内容丰富,技术深入,不仅提供了高铁酸盐这一前沿药剂的完整技术路线图,更对未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预测与布局。它是水处理领域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水处理的书籍,它们往往会从宏观角度出发,介绍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处理方法,并会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因此,当我看到《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它会是这个系列中的一本,可能是在某个化学处理分支上做更深入的探讨,比如介绍几种主要的化学药剂,包括它们的化学性质、作用机理、以及在不同水处理环节的应用。我比较期待的是,这本书能清晰地梳理出当前市场上几种主流的化学水处理药剂,并对它们进行一个全面的对比分析,比如在去除COD、BOD、氨氮、磷等污染物方面的效率,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副产物和环境影响。如果能进一步介绍高铁酸盐作为一种“新型”药剂,它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是否优于传统药剂,或者它有什么独特的优势,例如在某些特殊污染物去除上的突破,那就更好了。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药剂选择、投加量控制、以及与其它处理工艺的协同作用等方面的实用建议,这样对于实际操作者来说,会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奇,主要是因为它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而且“新型”这个词也暗示了其技术的前沿性。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对干净水源的需求是永恒的,而传统的化学水处理方法,虽然有效,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二次污染或者处理效率上的瓶颈。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打开一扇新视窗,去了解一种能够突破现有局限的水处理技术。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在书中是如何阐述高铁酸盐的“新型”之处的,它是基于怎样的化学原理,又有哪些独特的性质让它能够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水处理药剂?是不是在去除某些特定污染物方面,比传统药剂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对于那些顽固的有机污染物,或者重金属离子,它是否能有更高效的去除效果?而且,我很好奇这本书的结构,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还是更偏向于实际应用的开发?如果它能涵盖一些关于生产工艺、成本控制、以及大规模应用时的技术挑战等方面的内容,那就太好了。毕竟,一项再好的技术,如果无法实现经济有效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评分

读完《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这本书,我心里还是有不少疑问,也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尽管书名很直接地指向了“高铁酸盐”这个具体的水处理剂,我原以为它会像一本产品手册一样,详细列举各种型号、规格、以及对应的应用场景,并辅以大量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但翻阅之后,我发现它似乎更像是一份研究报告,或者是一系列理论探讨的集合。我希望书中能更具体地解释,高铁酸盐在实际水中,它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氧化剂?还是絮凝剂?亦或是某种协同作用?它对水体pH值、温度等条件有什么样的依赖性?在不同类型的水源,比如河流、湖泊、工业废水、甚至市政污水中,它的表现会有多大的差异?有没有经过实际工程案例的验证,比如某个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这种药剂后,出水水质有了怎样的提升,处理成本又有什么变化?我个人非常关心这些实际落地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项技术能否真正解决实际的水污染问题,能否在成本和效益上与现有技术竞争。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更多这类的案例数据和应用指导,我相信会更有参考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还是挺喜欢的,那个水滴和金属光泽的结合,给人一种很专业、很前沿的感觉。我一直对水处理这个领域挺感兴趣的,总觉得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科技进步是关键。看到书名,我本以为会是一本介绍市面上已经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和化学品的,但拿到手里仔细翻看,才发现它似乎更偏向于对某种特定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可能是一种比较新的、尚未大规模普及的技术。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浅出地介绍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比如,它到底是如何通过某种化学反应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是否会有具体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来支撑其有效性?还有,我比较关心的是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前景,比如它在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甚至是家庭水处理方面,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成本效益如何?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它又有哪些突出的优势,例如效率、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信息,那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价值就更大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也能触及到一些实际的应用层面,哪怕只是初步的设想也好。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新型水处理药剂高铁酸盐》让我觉得它应该是一本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著作,或者至少是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案。我原本设想,这本书会像一本“宝典”一样,详细介绍高铁酸盐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纯度要求,以及它在不同pH、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高铁酸盐作为一种水处理药剂,其具体的“工作机制”是什么?是通过强氧化性来分解有机物?还是通过络合作用来沉淀重金属?或者它还具备某种特殊的吸附能力?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权威的实验数据,比如在去除特定污染物时,高铁酸盐的去除率能达到多少?与传统的臭氧、氯、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相比,它在效率、选择性、副产物生成等方面有哪些优势?此外,我也很关注这本书的实用性,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高铁酸盐在实际工业废水、市政污水或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以及相应的工艺流程设计、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和成本效益分析?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将新技术落地应用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内容有些简单,不实用

评分

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药剂。本书共分8章

评分

四本书只发三本,最贵的没给发,少发货物居然还不承认!服务太差劲啦,发得都是盗版书!千万别太京买东西!

评分

四本书只发三本,最贵的没给发,少发货物居然还不承认!服务太差劲啦,发得都是盗版书!千万别太京买东西!

评分

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药剂。本书共分8章

评分

买来看看再说,感觉说的挺对的。。。印刷不错。

评分

高铁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药剂。本书共分8章

评分

内容有些简单,不实用

评分

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