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

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小明 著
图书标签:
  • 美国
  • 东亚
  • 国际关系
  • 21世纪
  • 教材
  • 外交
  • 政治
  • 历史
  • 区域研究
  • 中美关系
  • 东亚国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80990
版次:1
商品编码:103774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页数:23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从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变迁的角度,阐述与分析自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到今天的美国与东亚关系之历史演变过程。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总是同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密不可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开启,就是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相互碰撞历史的组成部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也是东亚被逐渐纳入现代国际体系以及美国塑造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过程。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也对美国的行为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

张小明,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国际政治专业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1994)、《冷战及其遗产》(1998)、《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2003)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2010);已出版的译著有《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2002年第三版,2005年第五版,2009年第七版)和《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2003)。

目录

导言
分析框架
历史进程
分析概念
分析层次
第一章美国参与对东亚国际体系的冲击
第一节现代国际体系的产生与扩展
第二节东亚朝贡体系遭遇外来挑战
第三节美国兴起和面向太平洋
第四节荚国商业冒险家开启美国与东亚关系
第五节传教士与美国在东亚的“使命
第六节19世纪美国在东亚的炮舰外交
第七节19世纪美国的东亚移民
第八节美国在东亚领土扩张的前奏:在太平洋的领土扩张
第九节19世纪美国在东亚的形象
小结:两种国际体系的撞击

第二章美国与列强主导的东亚国际体系
第一节美西战争和美国在东南亚的领土扩张
第二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中国民族主义兴起
第三节美日矛盾的形成与发展
小结:美国成为东亚地区国际体系中的主角之

第三章美国对东亚国际体系的重塑
第一节美日战争的起源
第二节中美联合对抗日本
第三节美日在太平洋上的战争
第四节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和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五节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重新塑造
小结:美国与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重塑

第四章美国与东亚国际体系的两极格局
第一节冷战的起源及其扩展到东亚
第二节美国和中国:从盟友到敌人
第三节美国和日本:从敌人到盟友
第四节朝鲜战争与美国和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美国与台湾海峡危机
第六节美国和越南战争
第七节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影响
小结:两极格局中的美国与东亚关系

第五章冷战后东亚国际体系的变迁与美国
第一节冷战的结束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第二节美国与“崛起”的中国
第三节美日同盟的强化
第四节美国与朝核危机
第五节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
小结:东亚国际体系的变迁与美国和东亚关系的调整

第六章美国与东亚区域合作
第一节有关区域多边合作的理论
第二节东亚地区多边主义或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东亚地区多边主义等同于“东盟方式”?
第四节美国对东亚区域多边合作的基本态度
第五节美国与东亚地区多边主义实践
小结:美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
结论
后记

前言/序言







《走向新平衡:21世纪亚洲地缘政治变局与大国角力》 一、 历史的脉络与现实的挑战:理解21世纪亚洲地缘政治的起点 21世纪的亚洲,早已不是冷战时期那个相对边缘的大陆。经济的腾飞、人口的增长、新兴力量的崛起,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却又暗流涌动的复杂地缘政治格局。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当前亚洲地缘政治变局的钥匙,分析其历史根源,剖析当前的关键挑战,并前瞻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理解21世纪的亚洲,首先必须回溯其历史脉络。从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殖民,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崛起,亚洲各国在各自的道路上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塑造了各国的国家认同和地缘战略,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如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分歧以及安全困境。例如,二战后朝鲜半岛的分裂,至今仍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重大隐患;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更是牵扯到多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成为地区摩擦的焦点。 然而,历史的阴影并非亚洲地缘政治的全部。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是亚洲自身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印度、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等新兴力量的不断壮大。这种崛起带来了经济全球化的新重心,也引发了权力结构的调整。美国作为自二战以来亚洲秩序的构建者和主导者,其战略重心是否东移,以及如何应对亚洲新力量的挑战,成为影响地区格局的关键变量。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中亚和远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日本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角色演变,以及韩国、朝鲜的特殊关系,都在共同编织着21世纪亚洲地缘政治的复杂图景。 本书将聚焦于理解这些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起点。我们将深入探讨: 亚洲地缘政治的结构性变化: 亚洲不再是单极或双极的世界,而是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区域。理解这种结构性变化,需要我们分析不同国家在地区事务中的权力、利益与影响力。 主要行为体的战略意图与互动: 各大国,如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以及区域性组织如东盟,各自有着怎样的战略目标?它们之间又是如何互动、合作与竞争的? 塑造地区格局的关键性议题: 除了传统的安全问题,经济一体化、技术竞争、气候变化、意识形态差异等非传统安全议题,也对亚洲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大国博弈的焦灼地带:印太战略、中国崛起与美国应对 21世纪亚洲地缘政治的核心焦点,无疑是美国与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加剧的战略博弈。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对中国崛起及其对既有地区秩序可能产生的挑战的战略回应。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一博弈的深层逻辑与多重维度。 印太战略的内涵与演变: “印太战略”这一概念,并非一成不变,其内涵随着美国政府的更迭和地区局势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它涵盖了安全联盟的强化(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经济合作的拓展、价值观的推广以及对地区航行自由的维护。本书将追溯其战略逻辑,分析其目标、手段以及在地区不同区域的实施情况。 中国崛起的影响力辐射: 中国的经济体量、军事现代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亚洲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版图。中国不仅仅是地区经济的引擎,也在积极地塑造地区安全理念和国际秩序。本书将考察中国崛起对地区国家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在其日益增长的实力中寻求自身定位。 战略竞争的焦点领域: 海洋安全: 南海、东海的军事化、航行自由的争论,以及海军力量的部署,是双方竞争的直接体现。 经济与技术: 贸易战、科技限制、供应链重塑,以及对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争夺,是另一条重要的战线。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民主与威权模式的较量,以及对地区民主制度演变的潜在影响,也构成博弈的一部分。 联盟与伙伴关系: 各国在美中之间如何选择,或是寻求在两大国之间保持平衡,构成了复杂的地区外交网络。 本书将避免简单地将美中关系描述为零和博弈,而是尝试理解双方战略意图的复杂性,以及区域内其他国家如何在这一博弈中谋求自身利益,并影响博弈的走向。我们将分析美国如何平衡其在全球和区域的利益,中国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及区域内其他国家如何在这种大国竞争中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三、 区域动荡的导火索与火种:地区热点问题解析 除了大国博弈,21世纪亚洲的地缘政治也深受一系列复杂且根深蒂固的地区热点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既是大国博弈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地区冲突的导火索。本书将对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朝鲜半岛的核困局与和平挑战: 朝鲜拥核的决心、国际社会的制裁与外交努力,以及东北亚各国的战略考量,构成了朝鲜半岛问题错综复杂的局面。本书将分析其历史根源,探讨核武器扩散的风险,并评估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与障碍。 南海的地缘战略与主权争夺: 南海不仅是重要的航运通道,也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个国家在此拥有主权声索,以及区域外大国在此的军事存在,使得南海成为地区紧张的焦点。本书将梳理各方立场,分析海上安全态势,以及可能的危机管控机制。 东盟的战略自主与区域整合: 作为亚洲重要的区域组织,东盟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东盟在处理大国竞争、内部成员国差异以及地区热点问题时,面临着如何保持战略自主、实现有效协调的挑战。本书将探讨东盟的战略定位及其未来发展。 潜在的冲突区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 除了上述突出问题,中亚地区的稳定、南亚次大陆的安全态势、以及东亚地区可能存在的误判与升级风险,也都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同时,气候变化对低洼岛屿国家造成的生存威胁,跨国恐怖主义,以及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也日益成为影响地区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书将力求以客观、全面的视角,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成因、发展态势以及对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潜在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路径与风险防范措施。 四、 塑造未来:亚洲地缘政治的趋势预测与战略选择 在深刻理解了21世纪亚洲地缘政治的历史脉络、大国博弈的焦灼以及地区热点问题的复杂性之后,本书将进一步尝试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思考各方在此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多极化与伙伴关系的新格局: 21世纪的亚洲不太可能回到单一霸权或两大阵营的时代。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多元化的权力中心和更加灵活、碎片化的伙伴关系网络。国家将更倾向于根据自身利益,在不同领域与不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经济韧性与战略自主的权衡: 亚洲各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以及国家战略自主性的提升。这种权衡将深刻影响其外交与安全政策。 技术竞争的升级与规则重塑: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5G、生物科技等,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可能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新战场。谁掌握了技术主导权,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凸显: 气候变化、流行病、能源安全等问题,将超越国家边界,成为地区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区域合作应对这些挑战的紧迫性将日益增加。 面对这些趋势,各行为体将面临怎样的战略选择? 美国: 如何在高强度竞争中保持其在亚洲的影响力,并调整其联盟体系以适应新的现实? 中国: 如何在其崛起过程中,平衡维护自身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并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区域秩序? 区域内国家: 如何在各大国之间保持平衡,避免被卷入冲突,并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区域组织: 如何在日趋复杂的地区环境中,增强其凝聚力和影响力,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本书希望通过上述的深入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1世纪亚洲地缘政治复杂性的框架,认识到当前挑战的严峻性,同时也看到合作与共赢的可能性。我们坚信,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对亚洲未来方向的审慎判断,将有助于我们共同塑造一个更稳定、更繁荣的地区。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国际政治动态保持高度关注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试图寻找一本能够将美国与东亚之间那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关系梳理得井井有条的读物。这本书的标题《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直击我的需求,而“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的定位则让我对其理论深度和学术严谨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这一区域的历史渊源,了解美国如何逐步介入东亚事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东亚各国又是如何发展演变,并与之建立起错综复杂的联系。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冷战后至今,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该地区战略的调整,以及这背后所驱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此外,我也期待作者能够对东亚各国,如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各自在美国战略中的定位和相互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揭示它们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平衡。

评分

从内容上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美国在东亚地区战略的演变轨迹。从冷战时期的遏制政策,到后冷战时期的“再平衡”战略,再到当前所谓的“印太战略”,美国在该地区的政策究竟经历了哪些关键性的转折?是什么样的国内外因素驱动了这些调整?我尤其希望作者能够详细阐述“印太战略”的具体内容、目标以及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探讨其对东亚各国以及整个地区安全架构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关于美国与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贸易摩擦、技术竞争、供应链重塑等议题,也都是我非常关注的。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这些经济互动的深层动力,以及它们如何与政治安全议题相互交织,是我评判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期待在于其能够提供一个超越狭隘民族视角,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分析框架。美国与东亚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双边互动,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议题。这本书的“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定位,让我相信它不会止步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会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和驱动力。我希望它能探讨诸如全球化、意识形态对抗、新兴大国的崛起、跨国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流行病)等宏观因素如何塑造并影响着美东亚之间的互动模式。同时,我也渴望看到作者能够对不同理论学派(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在解释美东亚关系时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多角度的理解路径。理解这种复杂交织的关系,对于把握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如何能够帮助我理解“21世纪”这一特殊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这意味着它需要回应当前全球秩序的变迁,比如多极化趋势、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以及非国家行为体作用的日益凸显。美国与东亚关系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发展无疑是观察21世纪国际关系演变的绝佳窗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解释,为何美国在东亚的策略会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焦点,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新的分析工具或理论视角来理解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动态?比如,如何理解东亚各国在与美国互动时所展现出的不同策略和影响力?这本书能否帮助我认识到,在21世纪,东亚不仅仅是美国战略考量的对象,更是塑造全球秩序的关键参与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吸引人,封面上美国和东亚的地图元素巧妙融合,既点明了主题,又展现出一种跨越地域的宏观视野。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对“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这个定位感到非常好奇,因为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述历史或时事的著作,而是会从理论的高度去剖析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我期待它能清晰地阐释国际关系学中的核心概念,比如权力转移、国际合作与冲突、非国家行为体等,并且能够将这些理论框架巧妙地应用于分析美国与东亚互动中的具体案例。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大国间的博弈、区域力量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衍生的经济、安全、文化等层面的相互影响,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帮助我拨开迷雾,更清晰地认识美国在东亚扮演的角色,以及东亚国家如何应对美国的影响。

评分

重内容,重质量!!!

评分

评分

重内容,重质量!!!

评分

《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从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变迁的角度,阐述与分析自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到今天的美国与东亚关系之历史演变过程。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总是同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密不可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开启,就是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相互碰撞历史的组成部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也是东亚被逐渐纳入现代国际体系以及美国塑造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过程。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也对美国的行为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产生影响。

评分

热门推荐 《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从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变迁的角度,阐述与分析自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到今天的美国与东亚关系之历史演变过程。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总是同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密不可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开启,就是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相互碰撞历史的组成部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也是东亚被逐渐纳入现代国际体系以及美国塑造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过程。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也对美国的行为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产生影响。

评分

热门推荐 《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从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变迁的角度,阐述与分析自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到今天的美国与东亚关系之历史演变过程。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总是同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密不可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开启,就是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相互碰撞历史的组成部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也是东亚被逐渐纳入现代国际体系以及美国塑造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过程。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也对美国的行为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产生影响。

评分

张小明,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国际政治专业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1994)、《冷战及其遗产》(1998)、《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2003)和《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2010);已出版的译著有《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2002年第三版,2005年第五版,2009年第七版)和《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2003)。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作者简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