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

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嘉映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61573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371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6
字数:25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从普及的视角在哲学、美学、宗教和心理学领域中寻找问题,列出相关领域普遍、重要问题。所有问题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释,对各相关学科的普及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由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担任主编,由国内廿余位学者撰写,堪称高水平的专家为人文科学的普及所做的重要的贡献。全书以三百个问题为线索,分别梳理了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构架,对各专业内的学者也多有学术上的裨益。《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问答录》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一本优秀的人文科学普及读物。

目录

史前人为什么都迷信巫术?
为什么会出现诗哲之争?
“爱”与“恨”是自然的本原吗?
“哲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第一个哲学家是怎样发财的?
哲学有什么用?
苏格拉底为什么声称自己无知?
只有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吗?
为什么“自然喜欢隐藏自己”?
为什么赫拉克利特说“正义就是战争”?
真正的存在是静止不动的吗?
为什么飞矢其实静止不动?
构成世界的是哪四种元素?
数是万物的本质吗?
尼采为什么那么推崇酒神精神?
为什么会出现“图腾”?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是什么?
为什么“利比多”不仅仅是性欲?
为什么“科学主义”不等于“科学精神”?
柏格森为什么要提倡直觉主义?
为什么实用主义是“美国精神”?
法国国王是秃子吗?
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自称是给哲学治病的医生?
为什么没有“私人语言”?
胡塞尔为什么要批判存在主义?
人生的道路分成哪三个阶段?
非理性主义为什么会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主流思潮?
为什么“自由先于本质?
为什么把萨特叫做咖啡馆哲学家?
萨特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
萨特为什么不和他的“终身伴侣”结婚?
孩子什么时候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
法兰克福学派为什么从德国迁至美国?
我们为什么无法证实,只能“证伪”?
为什么前人说“知识就是力量”,福柯却说“知识就是权力”?
后现代主义为什么会大行其道?
为什么会出现“西方马克思主义”?
爱欲为什么会成为造反的动力?
参与纳粹运动的群众是因为性压抑吗?
萨特为什么要向马克思主义靠拢?
为什么有人会研究梦想?
现代人为什么要“逃避自由”?
高雅文化也应当被批判吗?
为什么进化论曾在中国风靡一时?
为什么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宣扬革命?
辜鸿铭为什么坚持留辫子?
为什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帮朋友买的,送货挺快的

评分

努力学习zhong。。。

评分

17世纪所赢得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胜利呢?这在英国可以最清楚地看到,人们并没有误解这场胜利结局的意义。这场胜利在道德上是功利主义的胜利,在宗教方面是信仰自由的胜利,在政治领域则是宪政政府的胜利。在经济领域,国家变成了商业的附庸,国家的习惯也被商业所要求的新环境所改变。甚至国家间的战争也是为了市场,为了权力,也就是为了间接地增加国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殖民地是国家对外征服的战利品,殖民地的获得意味着国家有机会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从事商业贸易。市民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到政治当中。在这一时代的后期,他们已经在“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建立了一套制度,并且认为这是建立一个新国家的基础。政治党派已经产生,内阁制度已具雏形,国王则处于法律的控制之下,而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财产的影响范围明确地从农村转到城市。成功的商人不再哀求君主的支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可以对宫廷内的王权运作产生影响。17世纪的英国象征着资产阶级美德的胜利。[1]资产阶级勾画出了一个帝国的轮廓,其商业规模已经超出同一时代的竞争者。它让国王和贵族认识到,他们的特权是与资产阶级的利益一致的。一旦资产阶级完成了其所要求的国内的行政统一,它就必然会决定这种统一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一时代,英国中产阶级发挥集体智慧,按照自身的目标重建了国家的框架,即使是同牛顿和霍布斯这种天才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它引导了同代人的精神,不仅为下一代,而且为未来的两个世纪设定了方向,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它所引发的革命。在建立最高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它改变了人们思想的内容和方式。

评分

帮朋友买的,送货挺快的

评分

值得深读

评分

陈嘉映的书我都喜欢,这本也不例外。可惜哪本《说理》没货了!

评分

是正版多读书好

评分

17世纪称为天才的时代可谓实至名归。即使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世纪中所有发现的深远意义也尚未穷尽。不过,我们最好不要太过强调17世纪与前一世纪的泾渭分明。从一个世纪向另一世纪的演进是渐变而非突变,一个世纪的规则可以说仅仅是前一时代播下的种子所开的花朵而已。牛顿、笛卡儿、霍布斯、洛克、帕斯卡、西德纳姆(Sydenham)和拜尔(Bayle)等人只是天才般地发展了先驱们的主要洞见。17世纪与16世纪的差别与其说是态度上的泾渭分明,不如说是在奋力向前的程度和规模上的超越。在16世纪时,虽然胜利在望,但人们尚需努力去获取战果。在17世纪,新思想的胜利是如此全面,以至于人们在思想领域中几乎无法发现敌人所在。

评分

一般,知识不系统,且非常常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