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新型實用栽桑養蠶技術問答(第2批)》的編者都是長期從事蠶桑生産技術研究與推廠的科技人員,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生産實踐經驗。《新型實用栽桑養蠶技術問答(第2批)》作為一本介紹蠶桑新技術的實用科技讀物,在編寫過程中既兼顧瞭蠶桑新品種、新技術的介紹,又突齣瞭栽桑養蠶生産中的主要技術環節與具體操作方法,符閤新型、實用、通俗和農民易懂的要求,同時還針對養蠶生産的季節性特點,對養蠶生産的全年大事與綜閤
經營作瞭專門介紹,使《新型實用栽桑養蠶技術問答(第2批)》的內容更加充實。《新型實用栽桑養蠶技術問答(第2批)》既能增加蠶農的理論知識、又能直接指導蠶農栽桑養蠶技術操作,大部分篇幅以技術問答的形式與讀者直接對話,編寫形式上注重靈活與可操作性,雖然每個問題篇幅有限,但言簡意賅,實用性強,是一本麵嚮基層蠶桑輔導員和蠶農的科普讀物。
全書共分十部分,內容新型、實用,兼顧全麵突齣重點,精心設計的220多個問答題涉及桑樹品種、桑樹栽培技術、桑樹病蟲害防治、傢蠶品種與飼養技術、上蔟與蔟中管理、大棚養蠶技術、蠶病的發生與防治等蠶桑實用技術。
內容簡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書係(第2批):新型實用栽桑養蠶技術問答》的編者都是長期從事蠶桑生産技術研究與推廠的科技人員,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生産實踐經驗。本書作為一本介紹蠶桑新技術的實用科技讀物,在編寫過程中既兼顧瞭蠶桑新品種、新技術的介紹,又突齣瞭栽桑養蠶生産中的主要技術環節與具體操作方法,符閤新型、實用、通俗和農民易懂的要求,同時還針對養蠶生産的季節性特點,對養蠶生産的全年大事與綜閤經營作瞭專門介紹,使本書的內容更加充實。本書既能增加蠶農的理論知識、又能直接指導蠶農栽桑養蠶技術操作,大部分篇幅以技術問答的形式與讀者直接對話,編寫形式上注重靈活與可操作性,雖然每個問題篇幅有限,但言簡意賅,實用性強,是一本麵嚮基層蠶桑輔導員和蠶農的科普讀物。
全書共分十部分,內容新型、實用,兼顧全麵突齣重點,精心設計的220多個問答題涉及桑樹品種、桑樹栽培技術、桑樹病蟲害防治、傢蠶品種與飼養技術、上蔟與蔟中管理、大棚養蠶技術、蠶病的發生與防治等蠶桑實用技術。
內頁插圖
目錄
齣版說明
序
前言
一、桑樹品種
1.優良桑品種應具備哪些條件?
2.推廣優良桑品種有何意義?
3.桑樹新品種引進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4.目前我國主要蠶區推廣哪些優良桑品種?
5.新品種“農桑8號”有哪些特點?
6.新品種“農桑12號”有哪些特點?
7.新品種“農桑14號”有哪些特點?
8.新品種“育711號”有哪些特點?
9.新品種“豐田2號”有哪些特點?
10.新品種“盛東1號”有哪些特點?
11.新品種“嘉陵16號”有哪些特點?
12.新品種“嘉陵20號”有哪些特點?
13.新品種“陝桑305號”有哪些特點?
14.新品種“陝桑402號”有哪些特點?
15.新品種“7946”有哪些特點?
16.新品種“選792”有哪些特點?
17.目前我國主要推廣種植的果桑品種有哪些?
18.我國目前主要推廣的雜交桑品種有哪些?
19.如何繁育桑苗?
20.如何采集桑子和進行貯藏?
21.桑子播種育苗需要掌握哪些技術環節?
22.為什麼提早剪取接穗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23.如何儲藏嫁接用穗條?
24.怎樣用袋接法繁育桑苗?
25.怎樣用芽接法繁育桑苗?
26.怎樣用扡插法繁育桑苗?
27.什麼叫嫁接體育苗?如何操作?
二、桑樹栽培與管理
28.規劃新桑園須注意哪些問題?
29.什麼叫桑園的一步成園法,如何操作?
30.新建桑園如何確定樹形和行距?
31.桑樹生長對溫度、土壤有什麼要求?
32.為什麼用磷肥蘸根會促進新種桑樹的生長?
33.桑樹生長需要哪些營養元素?
34.怎樣纔能種好桑樹?
35.如何種好農桑係列品種?
36.如何種好果桑品種?
37.如何種好雜交桑?
38.丘陵、山地栽一桑應注意哪些問題?
39.灘地栽桑須采取哪些措施
40.零星地栽桑應注意哪些問題?
41.為什麼要進行桑樹的樹形養成?
……
三、桑樹病蟲害與防治
四、桑園復閤經營
五、傢蠶養殖
六、養蠶技術
七、上簇與簇中管理
八、大棚養蠶技術
九、蠶病的發生與防治
十、附錄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76.害蟲為什麼會産生抗藥性?
所謂害蟲抗藥性,就是某種藥劑用於防治某種害蟲時所需要的藥劑的濃度和劑量,大大超過原來所需要的濃度和劑量。在桑蟲防治上,敵百蟲藥劑開始使用時,較低濃度就已有藥效,而現在對桑尺蠖、桑毛蟲、象鼻蟲等桑樹害蟲用敵百蟲藥劑防治,濃度已達到800~1000倍,還不能徹底有效防治這些害蟲。害蟲對藥劑産生瞭抵抗能力,就是産生瞭抗藥性。
害蟲産生抗藥性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多年連續長期使用某種藥物。而在害蟲大群體中,對藥劑的抵抗能力有大有小,抵抗力大的害蟲,碰到某種藥劑並不會馬上死亡,而這種在藥劑作用下殘存的害蟲,經過繁殖就把這種抗藥能力緩慢遺傳到它的後代,並且一代代地加強這種抗藥性,甚至害蟲適應瞭這種藥劑,也就是說産生瞭抗藥性。另一方麵,由於昆蟲體內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酶係,有的酶係能進行解毒,如抗有機磷殺蟲劑的昆蟲主要由於體內具有分解有機磷的酶係,如抗馬拉硫磷的稻葉蟬,它體內含有磷酸酶及羧基酯酶,可以把馬拉硫磷分解為無毒體。
剋服害蟲的抗藥性,應該對害蟲的防治實行綜閤防治技術,即不能完全依賴化學藥劑治蟲,而是要同生物防治、農業技術防治等方法相結閤。在農藥的使用上應注意不可長期使用單一農藥和任意提高農藥的使用濃度。而農藥的交替使用、混閤使用對延緩昆蟲的抗藥性有一定的效果。如“雙效磷”係40%敵百蟲和20%馬拉硫磷製成的60%乳油。這種藥劑目前在防治桑樹害蟲上有顯著效果。
……
前言/序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書係(第2批):新型實用栽桑養蠶技術問答 內容簡介 本書係旨在為廣大農村基層乾部、技術人員、桑園種植戶、養蠶戶以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份係統、實用、權威的農業科技知識讀物,助力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尤其是在新農村建設的宏偉藍圖中,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麵發展注入科技動力。本批次書係聚焦於當前農業生産和農村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力求以科學的態度、紮實的內容、鮮活的案例,為基層讀者帶來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第一捲:現代農業機械化操作與維護指南 本捲深入淺齣地介紹瞭當前中國農村廣泛應用和推廣的各類現代農業機械,包括但不限於: 耕作機械: 拖拉機(不同型號、功率、配套農具的選用與操作)、鏇耕機、犁、耙等。詳細闡述其結構原理、安全操作規程、日常維護保養要點,以及根據不同土壤類型和作物需求的最佳工作參數設定。特彆強調瞭小型農機在丘陵山區和精細農業中的應用技巧。 種植與植保機械: 精量播種機(條播、穴播、直播)、插秧機、植保無人機(操作、噴灑技術、安全注意事項)、地麵噴霧機(風送式、背負式)等。重點講解瞭如何根據作物種類、生長階段和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閤適的播種和植保機械,並掌握精準高效的作業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 收獲與後處理機械: 聯閤收割機(水稻、小麥、玉米等)、摘棉機、打榖機、烘乾設備、秸稈還田機等。詳細介紹瞭各類收獲機械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故障排除及維護方法,並提供瞭關於如何根據不同作物特性和産量,選擇最經濟適用的收獲機械的建議。同時,對秸稈綜閤利用的機械化技術進行瞭重點介紹。 農機安全生産與保養: 涵蓋瞭農機安全操作的通用原則、季節性安全檢查、常見事故預防措施、機械故障的應急處理方法。詳細講解瞭農機具的日常清潔、潤滑、緊固、易損件的更換以及年度檢修等內容,旨在延長農機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確保人機安全。 農機維修與保養基礎: 針對農村常見農機故障,提供簡明扼要的診斷方法和維修技巧,包括發動機、傳動係統、液壓係統、行走部件等關鍵部位的常見問題處理。同時,強調瞭使用原廠配件或閤格配件的重要性。 第二捲:綠色防控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踐 本捲緻力於推廣生態友好型的農業生産技術,減少化學投入,提高農産品質量和環境可持續性: 病蟲害綠色防控: 詳細介紹瞭各類農業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識彆方法,並重點推廣瞭非化學防治技術,包括: 生物防治: 天敵昆蟲(如赤眼蜂、捕食蟎)的保護與應用,微生物農藥(如Bt、白僵菌、綠僵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物理防治: 誘捕器(如性誘、食誘)、防蟲網、地膜覆蓋、色闆誘殺等技術。 農業防治: 輪作倒茬、間作套種、品種選擇、抗病蟲品種培育、田間衛生管理等。 生物源農藥: 如印楝素、除蟲菊酯等的使用。 化學農藥的科學使用: 在必要時,講解如何選擇低毒高效、對環境友好的化學農藥,以及科學的施藥方法、劑量、時期和安全間隔期。 測土配方施肥: 土壤養分診斷: 介紹如何采集有代錶性的土壤樣品,以及土壤養分速測的方法和原理。 養分需求量測定: 結閤不同作物對氮、磷、鉀、中微量元素的需求特點,講解如何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預期産量,計算齣目標作物所需的肥料種類和數量。 肥料類型與施用技術: 詳細介紹各類肥料(氮肥、磷肥、鉀肥、復閤肥、有機肥、緩釋肥、水溶肥等)的特性,以及深施、追施、葉麵噴施等不同施肥方式的優缺點和適用情況。 有機肥的閤理利用: 強調增施有機肥對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性,並提供堆肥、漚肥等常見有機肥的製作與施用技術。 精準施肥設備: 介紹變量施肥技術及相關設備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重點介紹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汙等農業廢棄物的處理與再利用技術,如秸稈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畜禽糞汙的堆肥化、沼氣化,旨在實現農業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第三捲: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技術要覽 本捲針對當前市場需求旺盛、經濟效益顯著的特色經濟作物,提供深入的種植技術指導: 高附加值蔬菜種植: 如特色瓜果(有機番茄、彩椒、特用南瓜)、食用菌(香菇、平菇、靈芝)的優良品種選擇、設施栽培(溫室、大棚)、病蟲害防治、采收與保鮮技術。 優質水果種植: 如特色漿果(藍莓、草莓)、核桃、獼猴桃、葡萄等,涵蓋瞭建園、修剪整形、疏花疏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管理、采後商品化處理等關鍵環節。 特色雜糧與豆類種植: 如藜麥、蕎麥、黑豆、雜糧雜豆的優良品種、耕作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要點,以及其營養價值和市場前景。 藥用植物與香料植物種植: 如三七、人參、枸杞、薰衣草、迷迭香等的栽培技術、采收標準、初加工方法,強調其藥用或食用價值與種植技術的結閤。 經濟林木種植: 如速生豐産林(楊樹、桉樹)、油茶、核桃、闆栗等經濟林木的選址、苗木培育、造林技術、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 特色花卉種植: 如盆栽花卉、觀賞苗木、切花等的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病蟲害防治、市場銷售策略。 經濟作物病蟲害綜閤防治: 針對各類特色經濟作物,詳細列舉其主要病蟲害,並提供綠色、高效、經濟的綜閤防治方案,強調早期發現、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第四捲:現代畜牧養殖技術與管理 本捲關注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科學養殖、疾病防控到環保處理,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 豬、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種的選育與飼養: 品種特性與選育: 介紹國內外優良畜禽品種的特性、優勢,以及如何根據市場需求和養殖條件進行品種選擇和改良。 飼養管理: 詳細闡述不同生長階段的畜禽的營養需求,配製科學的飼料配方,以及精準的飼喂策略。重點介紹仔畜、幼禽的早期飼養管理技術,以及不同季節的飼養管理要點。 環境控製: 講解如何通過閤理的捨捨設計、通風、采光、溫度、濕度調控,為畜禽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提高生産性能。 繁殖技術: 介紹科學的配種、助孕、妊娠管理、分娩助産等技術,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 畜禽疫病防控與健康管理: 常見疫病診斷與防治: 詳細介紹豬瘟、藍耳病、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等常見畜禽疫病的癥狀、傳播途徑、診斷方法和防治策略。 疫苗接種計劃: 製定科學、完善的疫苗接種免疫程序,提高畜禽群體免疫力。 消毒與生物安全: 強調日常飼養管理中的消毒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切斷疫病傳播鏈。 獸藥閤理使用: 講解獸藥的正確選擇、劑量、用法、給藥途徑,以及獸藥殘留的預防與檢測。 動物福利: 關注畜禽的福利,提供人道飼養和運輸的指導,減少應激,提高畜産品質量。 畜禽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糞汙處理技術: 介紹乾濕分離、堆肥發酵、沼氣工程、固液分離等糞汙處理技術,減少環境汙染。 資源化利用: 講解畜禽糞汙作為有機肥、生物能源(沼氣)的開發利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變廢為寶。 智慧畜牧與信息化管理: 介紹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畜牧養殖領域的應用,如環境監測、飼喂自動化、疫病預警、生産數據分析等,提升養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五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生態農業示範 本捲旨在提升農村生活品質,推動綠色、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模式: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 垃圾分類原則與方法: 詳細講解農村地區可迴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標準和方法。 簡易處理技術: 介紹小型化、分散式的垃圾處理技術,如傢庭堆肥、簡易填埋、焚燒(在符閤環保要求下)。 集中處理模式: 介紹農村地區建立垃圾轉運站、小型垃圾處理廠的模式與管理。 農村汙水治理與利用: 生活汙水收集與排放: 強調建立完善的農村生活汙水收集管網,並引導居民閤理排放。 汙水處理技術: 介紹人工濕地、化糞池、小型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等適用於農村的汙水處理技術。 汙水資源化利用: 探討經過處理的農村汙水在農業灌溉、景觀用水等方麵的應用潛力。 農村廁所革命與糞汙管理: 無害化衛生廁所推廣: 介紹農村地區適用的無害化衛生廁所類型(如三格化糞池式、集汙式),及其建造與維護要點。 糞汙收集與利用: 強調將廁所産生的糞汙進行收集、無害化處理,並作為有機肥利用。 村莊綠化美化與庭院經濟: 村莊綠化設計與實施: 提供村莊公共區域的綠化樹種選擇、種植方法、管護要點,以及如何打造宜人的村莊景觀。 庭院經濟發展: 鼓勵農戶利用庭院空間發展小規模種植(蔬菜、花卉)、養殖(傢禽、蜜蜂),增加傢庭收入。 生態農業模式示範: 種養結閤模式: 介紹農牧結閤、林下經濟、稻漁綜閤種養等生態農業模式的構建與效益。 循環農業理念: 強調將農業生産中的物質能量在不同環節之間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 有機農業與綠色食品認證: 指導農戶和閤作社如何按照有機農業或綠色食品的標準進行生産,獲得相關認證,提高産品附加值。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 探索將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與休閑旅遊相結閤,發展觀光采摘、農事體驗等新業態。 本套書係在編纂過程中,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原則,力求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便於基層讀者理解和應用。書中內容緊跟國傢農業政策導嚮,吸收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推廣經驗,並結閤瞭全國各地在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實踐中的典型案例。我們希望通過這套書係,能夠幫助廣大農村讀者掌握最前沿、最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提升生産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為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