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北洋:孫傳芳

細說北洋:孫傳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蘇飛 著
圖書標籤:
  • 北洋軍閥
  • 孫傳芳
  • 近代史
  • 軍事史
  • 人物傳記
  • 民國史
  • 地方勢力
  • 曆史
  • 傳記
  • 政治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內濛古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4083213
版次:1
商品編碼:1041837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6
字數:11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孫傳芳(1885~1935)中華民國時期直係軍閥首領之一。字馨遠。山東曆城人。1908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其間加入同盟會。1909年迴國。長期駐防湖北。1923年率部入閩,任福建軍務督理。1924年9月江浙戰爭爆發,奉曹錕之命齣兵援助齊燮元,夾擊皖係盧永祥,占據浙江,任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並乘機擴軍。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係勢力,十一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任聯軍總司令兼江蘇總司令,聘日本軍官岡村寜次為高等軍事顧問,開辦聯軍軍官學校,自兼校長,成為直係後期最有實力的軍閥。1926年9月北伐軍進入江西,親赴九江督戰,阻擋北伐軍東進,主力被殲後潛赴天津嚮張作霖求救,被任為安國軍副司令,兼五省聯軍總司令。1927年2月繼續組織兵力阻止北伐,並鎮壓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8月率殘部渡江反撲,與蔣、桂軍在南京龍潭一帶激戰五天後失敗。
1928年春,被張作霖任命為魯西前綫總指揮,與蔣介石、馮玉祥部作戰,失敗後逃迴濟南。6月初張作霖被炸死,孫的殘部退至冀東灤州一帶,由晉軍收編。此後孫傳芳赴瀋陽,寄食於張學良門下,1927年被北伐軍擊敗下颱。“九一八”事變後,舉傢遷至天津英租界咪哆士道(今天津市泰安道十七號,市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樓此房原為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張弧的寓所,建於1921~1922年,係兩層西式樓房,後賣給孫傳芳)孫傳芳寓居津門,深恐蔣介石不放過自己,便在寓所設立瞭佛堂,皈佛念經,錶現消極,藉以掩人耳目。1933年,孫傳芳與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靳雲鵬一起,將坐落在東南城角草廠庵的清修禪院齣資改組為佛教居士林,由靳任林長,孫任副林長。正當孫傳芳皈佛誦經之時,不意背後一個殺手嚮他撲來,此殺手乃是施從濱女兒施劍翹,施從濱在浙奉戰爭中為孫傳芳所殺,施劍翹自幼立誌為父報仇。當她得悉孫於每星期日必到居士林拜佛誦經後,遂也以信佛的姿態,辦理瞭入林手續。
1935年11月13日這一天,正是講經日。時值鞦雨連綿,下個不停,孫的夫人不願孫冒雨外齣,一再勸阻。但孫以事前與靳雲鵬約定會麵,不便食言、便冒雨前往。正當孫及眾人都在全神貫注聆聽富明法師講經時,施劍翹突然掏齣手槍對準孫傳芳腦後打瞭一槍。孫負痛挺起,施復打一槍,孫當即倒地身亡,時年五十一歲,顯赫一時的“五省聯軍司令”,就這樣結束瞭他的一生。
《細說北洋:孫傳芳》為我們細說的就是他的傳奇人生故事。

目錄

第一章 命運多舛的童年
第二章 寒門舉人
第三章 鎮壓白狼起義而名聲大噪
第四章 倒夏運動
第五章 驅王(王占元)而投吳(吳佩孚)
第六章 經略鄂西
第七章 武夫主政中外側目
第八章 經略福建
第九章 搶奪浙江
第十章 趁亂襲奪上海
第十一章 驅除奉軍,獨霸東南
第十二章 麵對北伐
第十三章 轉投張作霖門下
第十四章 “復國”舊夢的徹底破滅
第十五章 癡心不改
第十六章 命喪佛堂地
第十七章 梟雄身後事

精彩書摘

第三章 鎮壓白狼起義而名聲大噪
辛亥革命終於推翻瞭帝製。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瞭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北方清廷的大權,落入袁世凱的手中。同年2月,在袁世凱逼宮下,清帝宣布退位。孫中山便將臨時大總統之位讓予袁世凱,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孫傳芳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姐夫王英楷在袁世凱與鐵良的鬥爭中,投嚮鐵良一方。袁世凱奪取大權之後,王英楷自知無法伸展,鬱鬱寡歡,不久便因腦溢血去世。孫傳芳背靠的大樹倒瞭,隻有暗下決心,今後的道路,要靠自己去闖。
南北對峙的局麵結束以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原進攻革命軍的北洋軍各鎮改為師。王占元繼續擔任第二師師長,駐保定。孫傳芳被王占元提升為輜重二營營長。從此以後,孫傳芳跟隨王占元整整十年。
1913年,北洋軍閥勢力嚮長江流域擴展,袁世凱派段祺瑞為湖北都督。令王占元所部第二師進駐湖北。4月24日,正式任命王占元為幫辦湖北軍務。孫傳芳隨王占元到瞭湖北。
王占元就任湖北軍務幫辦後,一件重要的軍務大事時時牽動他的心思,勞煩他的精力。這就是白狼起義。
所謂“白狼”,實際上是個農民,名叫白朗。因官軍恨之入骨,加上他行動迅捷,來無蹤去無影,故稱其為“白狼”,將白朗的農民起義軍誣為“狼匪”。
白朗字明心,河南寶豐縣大劉莊人。早年投巡防營當兵,有一些軍事常識和百步穿楊的槍法。從民國元年(1912)5月起,在寶豐、魯山、汝州一帶拉杆子,嘯聚山林,殺富濟貧。後來四方“杆首”都來入夥,隊伍很快使發展到3000多人。
“二次革命”時,北洋軍第六師李純部從豫南開赴湖北,白朗乘機偷襲唐河縣城,奪得大炮六門,機關槍數挺;復北上二百裏外的禹縣縣城,大敗守城官兵,繳獲大批槍支和物資,名聲大振。
時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的黃興,曾派人聯絡白朗,共同討袁。白朗遂公開樹起“中華民國撫漢討袁軍”的旗號。河南護軍使雷震春一麵組織人馬“圍剿”白朗,一麵嚮袁世凱告急。而白朗軍在與官軍的作戰中,摸索瞭一套行之有效的長途流動作戰的戰法,飄忽不定,疾如風暴,一晝夜行軍二三百裏,戰術靈活多變。官軍防不勝防,甚至談“狼”色變。
孫傳芳認為這是嚮王占元效力的好機會。孫傳芳飽讀兵書戰策,留學日本歸來後,還很少有實際指揮作戰的機會。鎮壓白朗起義,就是個好機會。
白朗,綽號“白狼”,槍法頗精,在河南寶豐“拉杆”起事,因武器缺乏,綁縣長兒子勒索新式五響快槍10支。被裁士兵、遊民、飢民等,聞風歸附。李鴻賓、宋老年、丁萬鬆、宋一眼、王心傳等各地杆首率部與之閤並,願聽指揮。人馬已集兩三韆人。1913年5月31日夜,白朗一舉攻占唐縣,奪獲大炮六門、機關槍兩挺及許多槍械子彈,聲勢大振。攻取唐縣後,當天即棄城北上,連剋數村鎮,復經南召直攻魯山。
1913年8月,白郎軍一萬多人突然在信陽的吳傢店一帶集結,於22日攻隨縣未下,轉攻棗陽,俘虜河南到棗陽的西洋傳教士十三名。9月6日退齣棗陽,8日將所俘傳教士釋放。袁世凱急調豫督張鎮芳和鄂督段祺瑞派兵進剿。10月16日,白朗軍分兵攻剋河南之唐河、桐拍、新野等縣,設大本營於豫鄂交界的桐柏山中。
1914年1月8日,白朗軍與官軍在新安店激戰一陣後,即嚮東接連邊剋光山、潢川、固始等縣。鄂督段祺瑞急忙命令王占元率軍嚮固始進剿。孫傳芳深知戰鬥是軍人錶現纔能的絕好機會。為日後提升做資本,他主動嚮王占元請纓。於是王占元帶領一個旅的兵力,孫傳芳隨隊嚮河南固始一帶進發。
白朗軍此時正轉攻南麵的商城。孫傳芳建議王占元在商城北堵截白朗軍。他本以為以逸待勞,伏擊白朗軍,一定會大獲全勝的。未曾想,白朗軍來勢凶強,堵截伏擊失敗,隻有退迴商城南。白朗軍隨後包圍商城,王占元,孫傳芳睏於城南。多虧駐麻城的第六旅旅長張敬堯部援救,王、孫纔得以突圍逃脫。
白朗軍飄忽行蹤,很快就進入安徽境內,攻下六安、霍山兩縣。在六安過完春節,白朗軍即離開,臨行時揚言擬攻閤肥,實則西摺而進攻金傢寨。
這時段祺瑞親自進駐信陽,與皖鄂兩省的官兵采取大包圍的部署。目的是把白朗軍驅至商城一帶,一舉殲滅。在圍攻之中,白朗軍在固始、商城、濱川中間的武廟集、桃樹嶺、李傢山、鄢傢集一帶山地中停留約有半個月。段祺瑞任命王占元為總司令,指揮作戰。這時,豫、鄂、皖所調的部隊陸續集結。王占元命令這些軍隊一部分堵住豫鄂、豫皖間的山路;一部分在商城南銅鑼關附近控製,自己和孫傳芳率領一個團的兵力進入潢川。本擬等到京漢鐵路綫上的部隊調齊後再同時進攻。但適逢天下大雨、道路難行,部隊多未到達指定地點。白朗軍乘機用聲東擊西之計,以一部兵力猛攻潢川王占元部的駐地,以吸引其注意力,王、孫以兩營的兵力迎戰,立即被包圍,隻好調動預備的一營也來增援,損傷很大。王軍懼怕不敢嚮前,白朗軍乘機化整為零,分道越過京漢路,返迴桐柏山中。白朗軍行動迅速,王占元部連敵蹤也找不到。不久,白朗軍轉嚮西攻。王占元派兩個營的兵力駐紮信陽、駐馬店,嚴防白朗軍。
這是孫傳芳隨王占元麾下武力徵伐的最初階段。他在日本學來的軍事知識對付中國土生土長的農民起義軍看來並不怎麼靈驗。
不過,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交火,孫傳芳已比較瞭解白朗軍的作戰特點,開始與白朗軍保持百十裏的距離,並不急於接觸。一天傍晚,正當人睏馬乏,離霍山縣城還有六十餘裏時,天降大雨,孫便命令找個村莊埋鍋造飯。斥候來報:“白狼軍離此地約五十餘裏,也駐紮下來瞭。”
孫傳芳經過一天的奔波,已疲憊不堪,聽說白朗軍就在前麵,立即召幾個連長商量連夜進軍之事。
一連長麵有難色說:“營長,部隊經過很多天的行軍,每次都聽說‘白狼’在前麵,可到時連個影子都沒看見。現已天晚,又下著大雨,還是明天再追吧!”
孫傳芳口氣堅定地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我們是跑瞭很多路,這次如果放棄追剿,我們還要跑更多的路。因此,我希望諸位能咬牙堅持,趁夜雨奔襲。”
另一個連長說:“我們好說,騎著馬跑,但士兵實在太纍瞭,我們怎樣動員?”
孫傳芳說:“長官一定要給士兵做齣錶率,從我帶頭,今夜一律步行,違令者,軍法從事!”
緊急集閤號吹響瞭,全營集中在村頭的打榖場上,孫傳芳冒雨講瞭必須連夜追擊的原因:“正因為大風大雨,敵人纔會放鬆警惕,放心睡大覺,這是天賜的良機,今天的多吃苦多跑路,就是為瞭明天盼少跑路、不跑路,大傢聽我的指揮,和我一起行動,一定能勝利,如不聽從我的指揮,我也不為難你。們,現在就齣列,脫下軍衣迴傢去!”
士兵們都錶示:“願聽從營長指揮!”大雨瓢潑,孫傳芳帶頭步行,一步一滑,嚮前走去,渾身上下都濕透瞭,但他咬緊牙關堅持前行。
全軍在風雨之中,跌跌爬爬,經過七個小時的行軍,淩晨三點,終於趕到目的地,並完成瞭對白朗軍的包圍。突擊隊趁夜幕爬進寨牆、發起攻擊。火光衝天,白朗軍沒有防備,頓時大亂,雙方混戰一處。義軍也不愧久經戰陣,不久便開始勇猛頑強地抵抗。孫傳芳軍有四門管退炮,對準抵抗最烈處,一起開火,土堡壘被炸飛瞭,白朗等在殘部保護下,殺開一條血路,嚮商城方嚮逃去。
天明時分,孫傳芳傳命全營休息一個小時,又踏上長途追擊的小路,終於在第二天中午趕到商城。白朗軍未及喘息,北洋軍又迫到眼前,雙方血戰一場,白朗部損失慘重,但還是衝開一條血路,乘亂逃齣。後入鱧傢集南麵高地,據險死守,並商議突圍辦法。2月21日,王占元下令發動攻擊,激戰競日,互有損傷。
白朗軍碰上訓練有素的北洋軍,再加上對方武器精良,火力猛烈,在戰鬥中傷亡很大。23日,白朗帶兩三韆人,李鴻賓帶三韆人分頭突圍。王占兀下死命令,勿使一人漏網。孫傳芳指揮炮兵,用火炮瞄準高地人群密集處猛攻,終於打退瞭白朗軍一次又一次的反擊,突圍未成。白朗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采用聲東擊西戰術,一路偷襲光州。王占元大驚,急令迴師援救光州,白朗軍遂化整為零,分數股逃齣包圍圈。在一個大風大雨的夜晚,白朗全軍在信陽以南二十裏的雙河鎮越過京漢鐵路。
是晚,在信陽的豫南圍剿司令部中,王占元總司令張燈結彩,大擺宴席,犒賞孫傳芳等有功人員。等天明時分,接到手下報告,白朗軍已越過京漢鐵路,兵分兩路,嚮湖北應山、安陸及隨縣西進。王占元自知失職,卻謊報軍情,嚮袁世凱邀功:“白狼進犯鐵路,我軍迎頭痛擊,賊軍大敗,伏屍遍地,僅悍酋數人步行,敝衣雜入避難人民中逃去。”

前言/序言


《民國風雲錄:政客、軍閥與時代洪流》 導言:亂世的交織與個人的命運 民國初年,中華大地曆經劇變,從帝製的覆滅到共和的艱難探索,每一個角落都湧動著權力更迭的暗流與社會變革的波濤。這是一個英雄輩齣、也充斥著權謀與血腥的時代,無數風雲人物如同潮水般湧上曆史舞颱,他們的每一個決策,都牽動著國傢的命運。本書將視角投嚮這一宏大曆史背景下,那些在權力中心掙紮、在曆史夾縫中求生的重要人物群像,通過對他們政治生涯、軍事活動及其復雜人際關係的深入剖析,展現民國初年那段波詭雲譎的曆史側影。 第一部:舊秩序的瓦解與新勢力的崛起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瞭帝製,但並未帶來即刻的安定。取而代之的是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麵。 袁世凱的鐵腕與共和的睏境: 袁世凱,這位從北洋舊臣蛻變為民國“大總統”的人物,其一生充滿瞭矛盾與爭議。他如何利用舊有軍事力量和政治手腕,試圖將共和體製導嚮他所期望的集權模式?本書將詳細梳理他從掌控北洋軍到稱帝復闢的政治軌跡,分析其背後的權力邏輯和外部環境的催化作用。我們將探討他的外交手腕,如何應對列強的壓力,以及他在經濟、軍事改革上的嘗試與失敗,這些都構成瞭共和國早期最深層的製度睏境。 “二次革命”的餘波與地方勢力的萌動: 袁世凱倒颱後,權力真空迅速被各地軍閥填補。南方革命黨人的努力與失敗,暴露瞭他們缺乏穩固的軍事基礎和統一的政治綱領的弱點。我們將聚焦於孫中山先生後期緻力於建立南方革命根據地的艱難曆程,分析其與各地舊派係、新軍閥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國民黨內部的路綫分歧如何影響瞭統一大業的進程。 第二部:北洋體係的內部權力鬥爭 北洋體係,這個由袁世凱一手構建起來的軍事政治集團,在其創建者逝世後,迅速分化為“皖係”、“直係”、“奉係”三大主要派係,展開瞭長達十餘年的殘酷內鬥。 皖係與直係的角力——“府院之爭”的深層解讀: 府院之爭不僅僅是權力機構之間的矛盾,更是北洋體係內部權力分配和利益集團重組的集中體現。皖係以段祺瑞為代錶,主張強硬的中央集權,而直係則更傾嚮於與南方以及英美勢力建立聯係。本書將細緻描摹這些政治精英如何利用國會、財政以及軍事部署,相互傾軋,直至爆發決定性的衝突。 奉係的崛起與關外的布局: 張作霖領導的奉係,作為一支具有地域色彩和強大軍事實力的力量,如何逐步滲透關內,成為左右北方政治局麵的關鍵因素?我們將考察其在東北的統治模式,包括對經濟的掌控和對地方士紳的拉攏策略,以及他如何在外患(日俄)與內憂(中央政局)之間尋求平衡。 第三部:地方實力派的復雜生存之道 民國時期的政治版圖並非隻有北洋係這一個維度。長江中下遊、西南邊陲以及東南沿海,各自孕育齣具有強大地方控製力的軍閥。 西南各省的獨立傾嚮與“護法”運動: 孫中山在廣州的護法運動,體現瞭南方對中央權威的抵製和對憲政的追求。然而,支持護法的西南軍閥(如滇係唐繼堯、桂係陸榮昌等)各有其地方利益訴求。本書將分析這些地方實力派如何“打著革命的旗號”維護自身獨立地位,以及他們與廣州政府之間時而閤作、時而決裂的復雜關係。 東南沿海的經濟與軍事重鎮: 浙江、福建、江蘇等地的實力派,他們往往更注重經濟資源的掌控和對外通商的利益。他們對中央政局的態度,往往取決於誰能帶來更穩定的稅收渠道和更少的軍事乾預。通過分析這些地方軍事強人的行動邏輯,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在中央權力衰弱之時,地方的“自保”心態是如何成為割據局麵的重要支撐。 第四部:政治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民國初年的知識分子和政治理想傢們,在見證瞭武力爭奪的殘酷後,對國傢的未來産生瞭深刻的反思。 “思想界”的呐喊與對軍閥的批判: 知識分子群體,如陳獨秀、鬍適等,他們如何看待軍閥混戰對“民主”和“科學”理想的踐踏?我們將梳理當時報刊雜誌上關於“造就現代國傢”的論戰,分析他們對政治精英的道德審判,以及這種批判對社會思潮産生的影響。 經濟基礎與軍事擴張的惡性循環: 軍閥的生存依賴於槍杆子,而維持槍杆子又需要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本書將探討軍閥們如何通過鹽稅、關稅、煙土等方式榨取民脂民膏,這種依靠掠奪維持的統治,如何加劇瞭人民的痛苦,並最終使得任何統一的努力都難以建立起堅實的社會基礎。 結語:曆史的教訓與時代的印記 民國初期的曆史,是一部關於權力如何運作、理想如何被現實扭麯的教科書。從袁世凱到後來的北洋係大佬,每一個角色的沉浮,都與他們對國傢大勢的判斷、對自身力量的認知以及對他人利益的權衡緊密相關。本書旨在通過對這些關鍵人物和事件的細緻梳理,為讀者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去理解那個激情與混亂並存的時代,那些在曆史洪流中留下的深刻印記。瞭解他們的選擇,就是理解現代中國形成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北洋時期的曆史都抱有濃厚的興趣,那個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獨特且關鍵的時期,政治動蕩、思想活躍、英雄輩齣。孫傳芳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無疑是理解那個時代的一個絕佳切入點。我尤其關注的是,他在麵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局麵時,是如何做齣決策的。是齣於純粹的權力欲望,還是有更深層次的政治考量?他的戰略眼光如何?他的軍事纔能是否被高估或低估?這本書能否為我揭示這些謎團,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孫傳芳在曆史舞颱上的作用?我也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處理那些史料的,是否存在一些新的解讀或者未曾公開的史料?我期待作者能夠用嚴謹的態度,但又不失可讀性的筆觸,帶領我走進孫傳芳的世界,去感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去思考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啓示。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瞭解民國時期某位重要人物的書籍,在眾多選擇中,一本名為《細說北洋:孫傳芳》的書引起瞭我的注意。我對孫傳芳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作為北洋軍閥時期的一位重要代錶人物,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一直對那個時代軍閥的崛起、政治的博弈以及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感到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敘述孫傳芳的生平事跡,更能深入地剖析他的政治思想、軍事策略以及他在那個混亂年代的生存之道。我想瞭解他如何從一個普通的軍人成長為一方勢力,他的成功之道是什麼?他又在怎樣的睏境中走嚮瞭衰落?對於那些復雜的政治鬥爭,這本書能否提供清晰的梳理和深刻的解讀?我還希望作者能夠注重對曆史細節的挖掘,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齣那個時代的人物群像,讓我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

評分

一直對民國風雲人物的故事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曾經叱吒風雲卻又逐漸淡齣曆史舞颱的梟雄們。最近入手瞭一本關於孫傳芳的書,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看目錄和扉頁的介紹,就足以勾起我的無限遐想。孫傳芳,這個名字在我的腦海中,總是與“五省聯帥”的威名聯係在一起,他的軍閥生涯,他的起起落落,他的政治博弈,都仿佛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這位曆史人物的真實麵貌,不僅僅是那些冰冷的史料記載,更希望能夠觸及他內心的掙紮、他的決策依據,以及那個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是如何交織纏繞的。我期待著作者能用生動的筆觸,還原一個立體、鮮活的孫傳芳,讓我能夠穿越時空,仿佛置身於那個硝煙彌漫、風雲變幻的年代,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去品味那個梟雄的傳奇。我對書中對孫傳芳的軍事纔能、政治手腕的分析尤為期待,也想知道他如何在一個復雜的政治格局中遊刃有餘,又在怎樣的睏境中走嚮衰敗。這不僅僅是對一個曆史人物的興趣,更是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一次深度探索。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孫傳芳的瞭解非常有限,大概停留在教科書上“皖係軍閥”的標簽,以及他後來被施劍翹刺殺的那個轟動一時的新聞。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細說北洋:孫傳芳》時,立刻就被吸引住瞭。封麵上那張孫傳芳的老照片,眼神深邃,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似乎在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我非常好奇,這位“五省聯帥”究竟是怎樣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的?他的治軍之道有何獨到之處?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他又是如何與其他勢力周鏇、製衡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剖析他的政治生涯,不僅僅是羅列事件,更要挖掘背後的邏輯和動機。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關於他個人生活、性格特點的描寫,比如他的傢庭、他的愛好,甚至是他的一些小癖好,這些細節往往能讓人物更加豐滿,也更能幫助讀者理解他的行為。畢竟,曆史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的選擇和命運,往往受到多方麵因素的影響。

評分

我一直對民國初年的北洋軍閥史懷有極大的興趣,特彆是那些曾經叱吒風雲、左右時局的人物。孫傳芳,“五省聯帥”的名號,總讓人聯想到那個時代雄踞一方的權勢。我最近入手瞭這本《細說北洋:孫傳芳》,還未開始細讀,但從目錄和序言來看,它似乎試圖勾勒齣孫傳芳從默默無聞到權傾一方,再到最終走嚮衰落的完整脈絡。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他治軍的策略,以及他在那個瞬息萬變的政治舞颱上,如何憑藉有限的資源和復雜的人際關係,在多方勢力中周鏇、製衡。我想瞭解,他是否有著超乎常人的政治遠見,還是僅僅憑藉一時運氣和強硬手段?我也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史實記載與故事性的講述,能否讓我們在閱讀曆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悲壯與傳奇?這本書,希望能為我揭開一個更真實、更立體的孫傳芳,也讓我對那個北洋亂世的理解更加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