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南唐詞》
內容簡介
南唐詞在詞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它的創作期在唐代詞人之後,稍晚於以西蜀詞人為主體的「花間詞派」,對前代詞人創作既有繼承的一麵,更有拓新的一麵。宋詞的繁榮雖在數十年之後,南唐詞卻是導夫先路,開一代風氣。本書主要收錄南唐詞人馮延巳、李璟、李煜詞作一百五十餘首,除瞭對作品的情感內涵及所運用的藝術錶現手段做齣研析,側重揭示其獨特性外,尤注意其在創新方麵的貢獻,如題材的開闊、意境的昇華、哲思的鎔鑄等等,盡可能展示具體作品與詞的發展的某種內在聯繫,進而揭示齣這些詞人的整體創作在詞的發展史上的意義,既有助於讀者對具體作品的理解,又有助於對詞發展線索的把握。
作者簡介
劉慶雲,女,湖南長沙人,湘潭大學教授。一九六五年武漢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畢業,師從學者、詩人劉永濟、瀋祖棻教授攻讀唐宋詩詞專業,長期從事古典文學教學及科研工作。著《詞話十論》、《詞通》、《雙柳居詩詞》(創作閤集)等,主編《柳永新論》、《稼軒新論》、《放翁新論》,參與編注《增訂注釋全唐詩》、《全宋詞評注》等。曾任中文係主任、《中國韻文學刊》主編,現任中國韻文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韻文學刊》名譽主編。
目錄
馮延巳
鵲踏枝(梅花繁枝韆萬片)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鵲踏枝(鞦入蠻蕉風半裂)
鵲踏枝(花外寒雞天欲曙)
鵲踏枝(叵耐為人情太薄)
鵲踏枝(蕭索清鞦珠淚墜)
鵲踏枝(煩惱韶光能幾許)
鵲踏枝(霜落小園瑤草短)
鵲踏枝(芳草滿園花滿目)
鵲踏枝(幾度鳳樓同飲宴)
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鵲踏枝(庭院深深深幾許)
鵲踏枝(粉映牆頭寒欲盡)
鵲踏枝(六麯闌乾偎碧樹)
采桑子(中庭雨過春將盡)
采桑子(馬嘶人語春風岸)
采桑子(西風半夜簾櫳冷)
采桑子(酒闌睡覺天香暖)
采桑子(小堂深靜無人到)
采桑子(畫堂燈暖簾櫳捲)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
采桑子(昭陽記得神仙侶)
采桑子(風微簾幕清明近)
采桑子(畫堂昨夜愁無睡)
采桑子(寒蟬欲報三鞦候)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采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
采桑子(櫻桃謝瞭梨花發)
酒泉子(庭下花飛)
酒泉子(雲散更深)
酒泉子(庭樹霜凋)
酒泉子(芳草長川)
酒泉子(春色融融)
酒泉子(深院空幃)
臨江仙(秣陵江上多離別)
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
臨江仙(南園池館花如雪)
清平樂(深鼕寒月)
清平樂(雨晴煙晚)
清平樂(西園春早)
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
醉花間(月落霜繁深院閉)
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
醉花間(林雀歸棲撩亂語)
應天長(石城山下桃花綻)
應天長(硃顏日日驚憔悴)
應天長(石城花落江樓雨)
應天長(當時心事偷相許)
應天長(蘭房一宿還歸去)
謁金門(聖明世)
謁金門(楊柳陌)
謁金門(風乍起)
虞美人(畫堂新霽情蕭索)
虞美人(碧波簾幕垂硃戶)
虞美人(玉鉤鸞柱調鸚鵡)
虞美人(春山拂拂橫鞦水)
舞春風(嚴妝纔罷怨春風)
歸自謠(何處笛)
歸自謠(春豔豔)
歸自謠(寒山碧)
南鄉子(細雨濕流光)
南鄉子(細雨泣鞦風)
長命女(春日宴)
喜遷鶯(宿鶯啼)
喜遷鶯(霧濛濛)
芳草渡(梧桐落)
更漏子(金剪刀)
更漏子(鞦水平)
更漏子(風帶寒)
更漏子(雁孤飛)
更漏子(夜初長)
拋球樂(酒罷歌餘興未闌)
拋球樂(逐勝歸來雨未晴)
拋球樂(梅落新春入後庭)
拋球樂(年少王孫有俊纔)
拋球樂(霜積鞦山萬樹紅)
拋球樂(莫怨登高白玉杯)
拋球樂(盡日登高興未殘)
拋球樂(坐對高樓韆萬山)
鶴沖天(曉月墜)
醉桃源(南園春半踏青時)
醉桃源(角聲吹斷隴梅枝)
醉桃源(東風吹水日銜山)
菩薩蠻(金波遠逐行雲去)
菩薩蠻(畫堂昨夜西風過)
菩薩蠻(〈梅花〉吹入誰傢笛)
菩薩蠻(迴廊遠砌生鞦草)
菩薩蠻(嬌鬟堆枕釵橫鳳)
菩薩蠻(西風嫋嫋淩歌扇)
菩薩蠻(沉沉硃戶橫金鎖)
菩薩蠻(欹鬟墮髻搖雙槳)
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
浣溪沙(醉憶春衫獨倚樓)
浣溪沙(轉燭飄蓬一夢歸)
相見歡(曉窗夢到昭華)
三臺令(春色)
三臺令(明月)
三臺令(南浦)
點絳唇(蔭綠圍紅)
上行杯(落梅著雨消殘粉)
賀聖朝(金絲帳暖牙牀穩)
如夢令(塵拂玉臺鸞鏡)
憶秦娥(風淅淅)
憶江南(去歲迎春樓上月)
憶江南(相逢花未發)
思越人(酒醒情懷惡)
長相思(紅滿枝)
莫思歸(花滿名園酒滿觴)
金錯刀(日融融)
金錯刀(雙玉鬥)
玉樓春(雪雲乍變春雲簇)
壽山麯(銅壺滴漏初盡)
李璟
應天長(一鉤初月臨妝鏡)
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
浣溪沙(手捲真珠上玉鉤)
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
李煜
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
虞美人(風迴小院庭蕪綠)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烏夜啼(林花謝瞭春紅)
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
一斛珠(晚妝初過)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望江南(多少恨)
望江南(多少淚)
望江梅(閒夢遠,南國正芳春)
望江梅(閒夢遠,南國正清鞦)
清平樂(別來春半)
采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喜遷鶯(曉月墮)
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
長相思(雲一緺)
長相思(一重山)
搗練子令(深院靜)
搗練子令(雲鬢亂)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菩薩蠻(蓬萊院閉天臺女)
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
浪淘沙(往事隻堪哀)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玉樓春(晚粧初瞭明肌雪)
謝新恩(金窗力睏起還慵)
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
謝新恩(庭空客散人歸後)
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睏)
謝新恩(冉冉鞦光留不住)
破陣子(四十年來傢國)
漁父(浪花有意韆重雪)
漁父(一櫂春風一葉舟)
青玉案(梵宮百尺同雲護)
潘佑
(失調名)(樓上春寒山四麵)
盧絳
菩薩蠻(玉京人去鞦蕭索)
序
南唐詞在中國詞的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謂是開一代風氣。宋朝為詞體發展的黃金時代,但如果沒有南唐詞的創作實踐,作為由《花間集》代錶的晚唐、西蜀詞到宋詞的過渡,宋詞的發展、繁榮將不會如此迅疾,也許其進程將推遲數十年以至半個世紀。在我們進入對南唐詞作的具體解讀時,不妨先作一番鳥瞰式的掃瞄,以觀其大略。
唐朝滅亡後,中國進入瞭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麵。先後占據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由於戰禍頻仍,造成長期社會動盪,民生凋敝,經濟破壞慘重。而占據長江流域及南方的各個小國,雖也時有小規模的戰爭發生,但社會相對穩定,經濟也相對繁榮,統治階層享樂風氣日盛,加之文人在某些地域相對集中,因而先後齣現瞭西蜀詞人群和南唐詞人群。
西蜀詞人群(以成都為中心),其創作以廣政三年(西元九四○年)結集齣版的《花間集》為主要標誌。該詞集選錄十八傢詞人(其中有兩人為晚唐詞人,兩人非蜀地作者),收詞五百首,因作者審美趨尚相同或相近,作品主要寫男女豔情,風格追求柔媚、婉麗,故被後人稱為「花間詞派」。南唐詞人群以金陵(今南京)為中心,其主要作傢為馮延巳、李璟、李煜。《花間集》編定時馮延巳三十八歲,李璟二十五歲,李煜纔四歲,可見其詞的創作時間略晚於西蜀,大略為十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他們的創作無疑會受到西蜀詞人群的某些影響,但由於所處時勢不同,詞人經歷、遭遇有異,加之纔情性分自有特點,因此,南唐詞又自具麵貌,並對這一文體在題材及藝術錶現手段方麵有所開拓與發展,對後來宋詞的繁榮,產生瞭積極的影響。
南唐詞人人數雖少,但能各有創獲與貢獻,下麵依時代先後,分別對其所處時代環境、個人經歷及其創作特色,勾勒其大概,以期使讀者有一初步印象。
書評
這本書內容完善,會先對南唐詞人的生平與風格做詳盡介紹,再導引讀者欣賞詞作。每首詞除瞭注釋和語譯,賞析的部分也是說明豐富,幾乎每句都有寫作技巧分析及對作者情思的闡釋,並會旁徵博引各傢的點評,讀瞭之後對詞作內涵有更全麵、更深刻的瞭解,獲益頗多!──賀琳
作者:劉慶雲
齣版社:三民書局
ISBN:9789571453644
分類:文學 > 中國古典文學 > 詞
叢書名: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齣版日期:2010年8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339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這本《新譯南唐詞》的齣現,對我這個古文愛好者來說,簡直是久旱逢甘霖。一直以來,對南唐詞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對李煜詞的朦朧感知,以及一些零散的詩句裏。知道有劉慶雲先生翻譯的版本,而且還是颱版三民書局齣品,心裏就充滿瞭期待。拿到書後,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典雅的設計所吸引,那種紙張的觸感和墨香,就已經是一種文化的享受。翻開書頁,劉慶雲先生的譯文,沒有我想象中的生硬和晦澀,反而帶著一種溫潤如玉的氣質,將那些詞句的意境巧妙地呈現齣來。他不僅是對字詞的翻譯,更是對詞人當時心境的揣摩和解讀。讀著譯文,仿佛能看到南唐那些詞人在風花雪月、傢國興衰中的種種悲喜。特彆是一些描繪江南風情的詞,譯文處理得格外細膩,那種煙雨朦朧、槳聲燈影的畫麵感撲麵而來,讓人身臨其境。而且,翻譯後麵還附帶瞭詳細的注釋和賞析,這對於我這種半路齣傢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很多之前不理解的典故、典籍,在劉先生的講解下豁然開朗,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和樂趣。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博學的朋友,耐心地引領我走進南唐詞的幽深世界。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常常感到,很多經典的古籍,因為年代久遠,語言隔閡,成為瞭我們與曆史之間的一道鴻溝。然而,《新譯南唐詞》的齣現,無疑為我搭建瞭一座通往南唐盛世的橋梁。劉慶雲先生的譯文,做到瞭“信達雅”的完美結閤。他既忠實於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又用現代漢語將其生動地錶達齣來,同時在語言的運用上,又保持著一種古典的韻味,不會顯得過於白話而失瞭格調。我尤其欣賞他對一些意象的處理,例如“落花”、“殘月”、“楊柳”等,這些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在劉先生的筆下,被賦予瞭更為豐富和鮮活的生命力,能夠讓讀者立刻捕捉到詞人想要傳達的情緒。此外,書中詳實的注解,對於我理解那些晦澀的詞語、典故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詞語,背後卻承載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劉先生的注解,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探尋詞作背後的深意,讓我從量的閱讀,走嚮質的理解。
評分我一直覺得,好的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傳遞和情感的共鳴。《新譯南唐詞》給我帶來的,正是這樣一種體驗。劉慶雲先生的譯文,沒有那種刻意的雕琢,也沒有生硬的堆砌,而是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如同清泉一般,滋潤著我的心田。他筆下的南唐詞,既保留瞭原有的古典美,又增添瞭現代讀者的理解視角。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詞人筆下的愁緒,那是一種深沉的、難以言說的憂傷,仿佛能穿透韆年的時光,直接抵達我的內心。同時,我也能體悟到詞人對美好事物的眷戀,那種對江南煙雨、對故國山河的深情,讓人動容。書中的排版也十分精美,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透露齣齣版者的用心。對於我這樣追求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新譯南唐詞》無疑是一份寶貴的饋贈。它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南唐詞的魅力,也讓我對中國古典文學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和喜愛。
評分我一直認為,文學的魅力在於其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觸及人類共通的情感。而《新譯南唐詞》,正是這樣一部能夠讓我産生強烈共鳴的作品。劉慶雲先生的翻譯,非常有溫度,他沒有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學術姿態,而是以一種平和、親切的語言,將南唐詞的精髓傳遞給我。當我讀到那些描繪相思之苦、離彆之愁的詞句時,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詞人內心深處的哀傷;當我讀到那些描繪自然景色的詞句時,我仿佛能一同感受那份悠遠和寜靜。書中的很多詞,雖然錶達的是古代文人的情懷,但其中蘊含的對生命、對情感的體悟,卻依然能在現代人的心中激起漣漪。特彆是那些關於時間流逝、世事無常的感嘆,在如今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讀來更有一種彆樣的感慨。我曾嘗試著去讀一些原汁原味的古文,但往往會因為不理解其中的一些錶達方式而感到沮喪。而劉慶雲先生的譯文,恰好彌補瞭這一點,它讓我能夠更輕鬆、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經典之作,從而真正體會到它們的美學價值和人文精神。
評分這套《新譯南唐詞》,讓我重新認識瞭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詞人。過去,提到南唐,腦海裏第一個浮現的必然是李煜,他的詞作帶著亡國之君的悲愴,無可爭議地成為南唐詞的巔峰。然而,劉慶雲先生的這部譯作,像一盞聚光燈,照亮瞭其他同樣纔華橫溢卻相對黯淡的詞人。我這纔發現,像馮延巳、李璟,甚至是一些名字相對陌生的詞人,他們的作品同樣有著獨特的韻味和價值。馮延巳的詞,細膩、婉約,充滿瞭文人的雅緻和對生活的感悟,不像李煜那樣充滿戲劇性的悲情,卻有著一種更為深沉的、屬於士大夫階層的憂思。而李璟的詞,雖然不及李煜的傳世之作多,但其遣詞造句的功力也可見一斑。通過劉慶雲先生的譯文,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更為立體、更為豐富的南唐詞壇。他不僅僅是在翻譯,更是在為這些被時間塵封的聲音,賦予新的生命和更廣泛的傳播。書中的注釋和賞析,也幫助我理解瞭詞作的創作背景,以及詞人當時所處的時代氛圍。這種對曆史和文化的尊重,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讓我深深地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