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
ISBN:9789629967901
規格:平裝 / 428頁/ 17 x 23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齣版地:香港
作者:黎誌添
齣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齣版日期:2016/12/30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在由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於2011年主辦的「宋代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基礎上集結而成的。這次研討會是道教研究歷史上以宋代道教為專題的研討會,本書也是首本以宋代道教作為研究中心的學術論文集。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法國、美國的學者們以宋代道教為中心,從儀式文本、圖像學、物質文化、墓葬、符籙的考古發現、內丹、宮觀管理、民間信仰等不同角度為切入點,深入探討瞭宋代道教的方方麵麵。這些橫跨物質文化、藝術、考古、文本研究、田野調查、歷史研究等領域的豐富圖景,共同構成一部開放多元、富有活力的宋代道教史。
作者簡介
黎誌添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係教授、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主任、《道教研究學報》主編及《中國文化研究學報》副主編。研究領域包括西方宗教學理論、六朝道教史、天師道經典、道教科儀歷史、清代《道藏輯要》、廣東地方道教史。著有《宗教研究與詮釋學》(2003)《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2007)等。
我一直認為,對於一個古老的宗教,想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不能隻停留在文字的解讀上,更需要結閤它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物質痕跡和實踐活動。這本書的標題《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恰恰抓住瞭我對於深入理解道教的期待。我一直對宋代的社會文化和宗教生態非常感興趣,總覺得那個時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摺點,許多文化現象都在那個時期得到瞭極大的發展和演變。而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在宋代經曆瞭怎樣的變化,又形成瞭哪些獨特的風格,這是我非常好奇的。這本書從“圖像”、“考古”、“儀式”這三個角度入手,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具象和生動的研究視角。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通過對宋代道教藝術作品(如壁畫、石刻等)、齣土文物以及相關的儀軌文獻的分析,為我揭示宋代道教在社會生活、思想觀念以及藝術形式上的具體麵貌。這種從“物”到“理”的探究方式,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也更容易讓人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和文化的厚度。
評分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散發齣的那種“學術範兒”深深吸引瞭。這本書的裝幀非常考究,紙張的觸感和印刷的質感都屬上乘,即使隻是隨意翻閱,也能感受到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我一直以來對宋朝的曆史和文化都抱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個時代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高峰。而宋代的道教,又是那個時代文化背景下孕育齣的獨特産物,其影響之深遠,往往容易被我們所忽視。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圖像、考古與儀式”這幾個關鍵詞,讓我看到瞭它在研究方法上的獨特性。通常我們談論道教,可能更多地會聚焦於哲學思想或者神話傳說,但這本書顯然是從一個更加多元和立體的角度切入,通過視覺呈現(圖像)、物質遺存(考古)和實踐活動(儀式)來解讀道教,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研究路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宋代那個充滿活力的宗教世界,瞭解當時道教是如何融入社會生活,又如何通過各種形式(比如壁畫、雕塑、文獻記錄的儀式活動等)來傳播和發展。這種具體化的探索,遠比抽象的理論說教更能激發讀者的興趣,也更容易讓人産生共鳴。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並非道教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每次拿起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都像是在開啓一段穿越時空的探索之旅。而《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這個書名,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的邀請函,指引我走嚮那個既熟悉又充滿未知的宋代。我一直對宋朝的社會風貌和思想文化抱有極大的好奇,而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在那個時代的演變和特色,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這本書的特彆之處在於它選擇瞭“圖像”、“考古”和“儀式”這三個獨特的切入點。我常常覺得,僅僅通過文本來理解一個宗教,總會感覺隔靴搔癢,而從視覺藝術(圖像)、物質遺存(考古)以及實際的實踐活動(儀式)來入手,則能更生動、更立體地還原曆史的麵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塵封的道教壁畫和造像,瞭解它們背後所承載的信仰和藝術風格;我期待通過考古發現,能觸摸到宋代道教留下的物質證據,還原當時的真實生活場景;而對儀式的解讀,則能讓我窺見宋代人們與神靈溝通的方式,感受到那個時代宗教生活的鮮活脈動。這種從“物”到“理”,從“錶”到“裏”的探索方式,無疑會帶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豐富的感受。
評分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它的名字立刻吸引瞭我。我對中國古代的宗教史,特彆是道教,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宋代”這個時期,在我看來,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尤其是在宗教領域,肯定發生瞭很多有趣的變化。這本書的副標題“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以往我接觸到的關於道教的書籍,可能更多的是側重於理論體係的梳理,或者是神仙譜係的介紹,但這本書從“圖像”、“考古”、“儀式”這幾個更具象、更“落地”的角度來探討宋代道教,這讓我覺得它會提供一種全新的、更直觀的理解方式。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瞭解到,宋代道教在視覺呈現上有什麼特點?例如,當時的道教壁畫、塑像等藝術形式,是如何體現其信仰和教義的?而考古發現又能為我們揭示哪些關於宋代道教的物質文化?更重要的是,當時的道教儀式是如何進行的?它們有哪些獨特的習俗和流程?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從多維度、多角度去認識宋代道教的窗口,這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柔和的色調和精美的宋代風格插畫,瞬間就勾起瞭我對那段遙遠時光的好奇心。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流傳下來的哲學思想和宗教信仰。道教,這個在中國文化中占據著獨特地位的宗教,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復雜的哲學體係,總讓我覺得既熟悉又陌生。雖然我並非專業研究者,但每一次接觸到與道教相關的書籍,都會被其中蘊含的東方智慧所吸引。這本書的標題《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 “圖像”、“考古”、“儀式”這些詞匯,預示著這本書並非停留在空洞的理論層麵,而是會從更具體、更實在的角度去探索道教的方方麵麵。我特彆期待能從中瞭解到宋代道教與早期道教或後世道教有哪些不同,它的發展脈絡是怎樣的。一個“演變”的詞,就暗示著曆史的變遷和思想的革新,這本身就足夠引人入勝。而“特色”則意味著這本書會深入挖掘宋代道教獨有的魅力,讓我能更清晰地認識這個時期的道教文化。港版、中文大學齣版社,這些信息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內容質量有瞭更高的期待,相信它能提供一個高質量的閱讀體驗,滿足我對中國古代宗教文化的好奇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