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

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品新 等 著
图书标签:
  • 法律
  • 诉讼
  • 证据
  • 法律顾问
  • 打官司
  • 维权
  • 法律常识
  • 实用指南
  • 法律普及
  • 自助维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3807
版次:1
商品编码:1042831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遇到纠纷不用怕
   法律顾问请回家

内容简介

   法律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了,当您遇到纠纷的时候,是否迫切希望了解一些与纠纷相关的法律知识来维护您自己的合法权益?本套丛书就是为了满足您的迫切需要而做的!
   本套书每本都包括“问答”、“案例”、“法律法规”等部分。“问答”部分告诉您基本和全面的相关法律知识,解答您心中的疑问;“案例”部分选取实践中多发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您可以寻找和您遇到的纠纷相似的案例重点阅读。
   本套丛书的作者或者是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并对法律实务谙熟的法律专家,或者是律师界资深的律师,保证您获得的是一流的、实用的维权知识和方法!

作者简介

刘品新,男,壮族,1973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先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1995年)、诉讼法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诉讼法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后即留校任教至今,2007—2008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鉴定人、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取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

目录

基本法律知识问答篇
1.打官司的时候所说的“以事实为依据”指的是什么?和证据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证据?
3.我想知道证据包括哪几种形式?
4.那法律对于各种具体形式的证据有什么特别规定吗?(一)
5.那法律对于各种具体形式的证据有什么特别规定吗?(二)
6.我担心证据在以后可能会取不到或者被对方破坏掉,怎么办?
7.如果我要向法院交证据的话,要在哪个时间段里把证据交给法院呢?这个时间段是怎么确定的?有多长?
8.如果这个时间段已经过了,我还想再交证据给法院,可不可以?有什么例外情况吗?
9.什么是举证期限过去以后仍然可以提交给法院的“新的证据”?
10.什么情况下我可以向法院申请把这个时间段延长?
11.在遇到具体案子的时候,我想知道基本上应该由谁来提供证据?
12.我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帮我找证据呢?我要怎么申请呢?我什么时候能申请?
13.法院对我请求它调取证据的申请不予准许该怎么办?法律对法院调取证据的行为有规定吗?
14.如果我想鉴定的话,应该在什么时候申请鉴定?申请鉴定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15.如果我对鉴定结果不服,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16.如果我自己找人鉴定,再把鉴定结果交给法院,这个鉴定结果有用吗?
17.什么样的人能作为我案子的证人?
18.证人出庭作证是要事先向法院申请的,那我怎么申请、什么时候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呢?
19.有人看到我们纠纷发生的过程了,但是他不出庭或者不能出庭作证,该怎么办?
20.如果案子涉及了比较专业的问题,法官、律师和当事人对此都不精通,要怎么办?
21.我是不是必须提供证据的原件或原物呢?如果我没有证据的原件、原物怎么办?
22.当我把证据交给法院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3.如果我案子的证据是在国外形成的,是不能直接交给法院的,那我交给法院之前要先做些什么呢?
24.如果我想了解对方都提交了哪些证据给法院,那我能不能向法院申请,在开庭之前和对方当事人交换证据?证据交换活动是怎么进行的呢?
25.如果要交换证据的话,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交换?交换证据的好处是什么呢?
26.打官司的时候哪些事情需要我用证据证明?(一)
27.打官司的时候哪些事情需要我用证据证明?(二)
28.如果刑事被告人给我造成了损失,我要起诉他要求他赔偿我损失,我需要证明哪些事情?
29.如果我想提起刑事自诉,我需要证明哪些事情?(一)
30.如果我想提起刑事自诉,我需要证明哪些事情?(二)
31.如果我想提起行政诉讼,需要证明哪些事情?被告取证的时候我的权利是什么?(一)
32.如果我想提起行政诉讼,需要证明哪些事情?被告取证的时候我的权利是什么?(二)
33.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我证明就能被法官认可的?
34.如果对方承认了我对案子事实的说法,或者我承认了对方对案子事实的说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5.如果对我有利的证据在对方手中,但是对方当事人就是不交出来,该怎么办?
36.我保存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能不能作为证据?这些证据要怎么用呢?(一)
37.我保存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能不能作为证据?这些证据要怎么用呢?(二)
38.我没有经过对方同意,偷拍偷录取得的照片、录音等资料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39.如果我案子里有很多证据,那什么样的证据更有说服力呢?
40.我和对方都给法院交了一些证据,那什么样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呢?
41.如果仅有一个证据,那我能打赢官司吗?
42.证明责任非常重要,我想知道什么是证明责任?
43.我想知道案件当事人伪造证据等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44.如果我要打劳动争议官司,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45.如果我要打工伤事故官司,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46.如果我要打离婚官司,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47.如果我要打继承官司,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48.如果我买到的商品质量不合格或对我造成了伤害,我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49.如果我要打交通事故官司,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50.如果我要打医疗纠纷官司,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51.如果我遇到合同纠纷,打官司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52.如果我被别人侵权了,打官司的时候要证明哪些事项呢?
53.如果我作为业主和物业公司发生纠纷,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54.如果我遇到邻里纠纷,要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55.如果我在别人的营业场所受到侵害,打官司的时候要证明些什么呢?
56.如果我要打网络法律纠纷官司,应注意哪些证据的收集?

案例问答篇
1.打官司要证明些什么?要证明到什么程度?
难以证实的“三七分”约定
2.生活常理能用来证明事实吗?
也可通过生活常理认定是他撞的人
3.只要能证明事实,就能当证据用吗?
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取得的证据不能用
4.说话必须算话吗?105
放弃救济权利的协议不算数
5.公证书被公证处修改过了,还能当证据用吗?
被补正的公证书还能证明事实
6.鉴定结论是什么?准吗?
鉴定分辨出欠条上的真假签名
7.鉴定结论是证据吗?有什么用?怎么用?
点击量的鉴定直接关系定罪量刑
8.亲子鉴定准吗?能当证据用吗?
亲子鉴定帮助确定权利义务
补充问题:亲子鉴定,想做就能做吗?
对方不同意就不能做的亲子鉴定
9.监控录像能当证据用吗?作用大吗?
大厦内的监控录像使事实一目了然
10.偷拍偷录得来的证据都不能用吗?
偷录来的不降价录音仍然是证据
……
系列案件之欠条中的证据陷阱
系列案件之劳动纠纷中的证据问题
系列案件之婚姻家庭纠纷的证据问题
系列案件之消费者维护权中的证据问题
系列案件之医疗纠纷中的证据问题
法律法规篇
附录篇

精彩书摘

《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民诉证据规定》第20条至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书证,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副本或者复制件。是副本或者复制件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物证应当是原物。被调查人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品或者照片。提供复制品或者照片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提供复制件的,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其来源和制作经过。第49条规定,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
《民诉意见》第78条规定,证据材料为复制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通过上述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原则上,对于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法律都是要求当事人提供原件、原物的。但同时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即在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提供证据的复制件也是可以的。如《民诉证据规定》第10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民诉证据规定》第49条也规定了可以不提供证据原件、原物的两种例外情况:(1)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2)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同时,《民事诉讼法》第68条也规定,如果当事人提交原件、原物确有困难,可以提交复制件。

前言/序言


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 导言:诉讼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法律关系无处不在,从日常的消费纠纷到复杂的商业合同,再到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的阴影或许不时会笼罩在人们心头。然而,许多人对诉讼的认识仅停留在“对簿公堂”的表象,却忽略了支撑整个司法程序的关键要素——证据。 《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并非一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也不是一套高深的诉讼策略教科书。它是一本立足于实践、直面普通人在诉讼困境中的“实战指南”。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没有证据,再有理也可能败诉;拥有充分且合法的证据,即便处于弱势地位,也可能扭转乾坤。 本书旨在打破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将复杂的证据规则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读者在面对法律挑战时,能够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我们将深入剖析证据在民事、行政乃至部分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指导读者如何在诉讼的各个阶段,系统地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证据,最终实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标。 第一章:证据的本质与诉讼中的核心地位 本章首先界定“证据”的法律含义,明确其在我国证据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我们将阐述“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如何决定了诉讼的走向。 证据的种类与形态: 详细介绍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七大类法定证据。特别强调电子证据(如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录音录像)的收集和固定方法,这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证明责任的分配: 什么是“证明责任”?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证明责任如何分配?例如,在合同违约案件中,原告需要证明合同关系和违约事实;但在某些特殊的侵权案件(如产品责任、环境污染),举证责任可能发生倒置,由被告承担证明自己无过错的责任。 证据的证明力: 证据的“大小”不等。本章将教读者区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理解“唯一性证据”与“补充性证据”的差异,并探讨如何通过多重证据的互相印证来提高自己主张的说服力。 第二章:诉讼前的准备——证据的“生命线” 大部分诉讼的胜负,往往在开庭前就已经决定了。本章是本书的重点和特色所在,它聚焦于诉讼启动前,普通人如何像专业人士一样,系统地构建自己的证据体系。 证据的“三步走”战略: 1. 识别(Identification): 明确你需要证明哪些事实,然后找出可能存在哪些证据来支持这些事实。 2. 收集(Collection): 亲自动手或委托专业人士获取证据。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合法地获取对方的证据、如何与潜在证人建立联系。 3. 固定(Perfection): 证据的价值在于其稳定性和可采性。本章会教授如何利用公证、见证、录音录像的法定要求等方式,防止证据灭失或被污染。 电子证据的特殊困境与对策: 面对海量的电子数据,如何确保其不被轻易篡改?我们将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和法律建议,例如:如何利用时间戳、区块链存证等新兴手段来固定电子信息的真实性。 证人证言的获取与保护: 证人往往是诉讼中的“活证据”。如何邀请证人、如何准备询问提纲,以及在证人不愿意出庭时,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如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来获取其证言。 第三章:证据的运用与法庭的博弈 当诉讼正式启动后,证据的运用进入了实战阶段。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在立案、保全、庭审等关键环节中,充分发挥证据的作用。 诉前证据保全: 面对可能转移、隐藏、损毁的物证或重要书证,如何及时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确保证据在诉讼期间不致丧失。 证据的提交与质证: 提交证据的程序要求,以及更关键的——法庭上的“质证”环节。质证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证据,更是一场围绕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的辩论。本书将拆解质证的技巧,教导读者如何有效反驳对方证据的弱点,并巩固己方证据的证明力。 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技巧: 有些关键证据,当事人自身无法获取(如银行流水、企业内部文件)。本章将指导读者撰写高质量的调查申请书,明确需要调查的事项和法律依据,提高法院支持的概率。 鉴定意见的审查与抗辩: 在技术性较强的案件中,鉴定意见至关重要。读者需要了解鉴定程序的合法性、鉴定机构的选择以及如何针对不利的鉴定意见提出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请求。 第四章:常见纠纷中的证据侧重点解析 为了更贴近读者的实际需求,本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且对证据要求最高的几类纠纷进行专项剖析。 劳动争议: 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链条(入职登记表、考勤记录、工资条等)的构建与反驳。 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纠纷: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证据,如验收单、付款凭证、质量问题的照片和维修记录。 侵权责任案件(如交通事故、医疗纠纷): 强调现场勘查笔录、病历资料、损失评估报告等关键证据的规范化获取与固定。 婚姻家庭纠纷: 涉及感情破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争夺的证据(如出轨证据的合法性、转移财产的痕迹等)。 结语:证据思维,守护权益 《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读者的“证据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意识到“将来可能发生法律纠纷”的风险,并有意识地留下痕迹、保存凭证。 法律是维护正义的工具,而证据就是这个工具的“燃料”。掌握了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运用之道,即是掌握了诉讼的主动权。本书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己权益的“首席法律顾问”,在面对法律挑战时,不再迷茫无助,而是胸有成竹,让事实与证据为自己说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对学习一些生活常识类的书籍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涉及到与自身权益相关的内容。市面上关于法律的书很多,但大多数都显得专业性太强,像一本字典一样,翻阅起来非常吃力。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真正地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把那些看似复杂的法律概念,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解释清楚,并且能够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本书的名字《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期待。我猜想,它应该会深入浅出地讲解“证据”在法律诉讼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理解和获取那些能够被法律认可的“证据”。比如,在一些财产分割、债务追讨或者合同履行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证据是我们必须留意的?又或者,在一些人身损害的案件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固定和保存证据?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证据分类、固定方法、甚至是如何规避可能对自己不利的证据的指导,那对于我们这些法律小白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希望它能在一些常见的纠纷场景下,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如何做,避免因为不懂法而错失维权的最佳时机。

评分

我对法律一直有一种敬畏感,但同时又觉得它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总觉得打官司是专业人士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很难插手。然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纠纷,如果不懂点法律知识,很容易吃亏。这本书的名字《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使用那种过于学术化的名称,而是直接点出了“证据”这个核心,而且“身边的法律顾问”这个定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会非常接地气,能够真正地解决我们普通人遇到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它有多么重要,并且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做好准备。比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哪些条款需要注意,如何保存合同原件,又或者,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应该如何记录现场情况,收集对方信息,等等。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证据收集的“技巧”和“窍门”,让我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必须留存的,哪些东西是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以及如何去固定和保护好这些证据,不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我的,那个“打官司要讲证据”的副标题,一看就点出了核心,感觉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法条汇编,而是更接地气,更贴近我们普通人会遇到的问题。我一直觉得,虽然法律离我们不远,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它的认知都停留在模糊的印象里,遇到事了要么就忍了,要么就听别人瞎说,弄不好就适得其反。这本书如果真的能把“证据”这个概念讲明白,而且是怎么在实际生活中搜集、运用证据,那就太有价值了。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我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又该怎么去收集,比如合同纠纷、邻里矛盾、消费维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如果它还能告诉我,在一些小额纠纷或者轻微的侵权行为中,怎样通过自己收集的证据来争取权益,而不是一开始就想到找律师,那这本书就真的太实用了。我希望它能像一个随身的“法律顾问”,在我遇到麻烦的时候,能提供一些初步的方向和方法,让我心里有个底。

评分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法律的书籍,但大多数都侧重于法条的解读,显得过于理论化,对于我们这些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读起来非常吃力,也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书,能够以一种更生活化、更易懂的方式,来讲解法律知识,并且能够真正地帮助到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的副标题“打官司要讲证据”,听起来就非常实用,直击了法律诉讼中最核心的关键点。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浅出地讲解“证据”在法律诉讼中的重要性,并且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收集、固定和运用证据的实用技巧。我非常期待它能够覆盖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行为、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问题等等,并针对这些场景,详细讲解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哪些关键证据,以及如何有效地获取这些证据。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证据的分类、形式、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收集方法,甚至是一些关于如何让证据更具说服力的建议,那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法律工具书”。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总觉得很多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特别是涉及到法律问题,我总是听说“证据为王”,但具体怎么个“王”法,又该如何去“收集”这个“王”,我一直是一头雾水。这本书《身边的法律顾问:打官司要讲证据》的名字,就准确地戳中了我的好奇心。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一些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法律场景下,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是有力的证据,什么样的证据又可能被视为无效。比如,如果是口头协议,我们该如何去证明?如果是电子合同,又需要注意些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例如,如何正确地拍照、录音、录像,如何妥善保管聊天记录、邮件、发票等,并且教会我们如何辨别哪些证据对官司有帮助,哪些证据可能适得其反。我更希望它能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证据,是如何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又或者,一些因为缺乏证据而导致败诉的教训,从而让我们引以为戒。这本书如果能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证据收集高手”,那真是太棒了。

评分

第二,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狐狸&"。要学会与不同品性的人交往,用不同的交际之道,做一个到处受人欢迎的&"狐狸&",就需要积极地了解一些交往的心理学知识,巧妙地利用各类效应,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帮助自己克服在人际交往中各类效应的消极作用。

评分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评分

不错

评分

第四,在职场中如何让自己做一只善跑的羚羊。职场如战场,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初涉职场的那一刻起,人生的角色便发生了转变,在新的生活舞台中,为了使自己能成为生活的主导,了解职场中的各种问题,洞悉问题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评分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一切致力于建功立业者,一切致力于扩展人脉者,一切致力于追求幸福者,一切谋求职场成功者,习与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够占尽先机,无往而不胜,成为生活的强者。

评分

第四,在职场中如何让自己做一只善跑的羚羊。职场如战场,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初涉职场的那一刻起,人生的角色便发生了转变,在新的生活舞台中,为了使自己能成为生活的主导,了解职场中的各种问题,洞悉问题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

第四,在职场中如何让自己做一只善跑的羚羊。职场如战场,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初涉职场的那一刻起,人生的角色便发生了转变,在新的生活舞台中,为了使自己能成为生活的主导,了解职场中的各种问题,洞悉问题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