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徒手格斗
:72.00元
作者:张海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37753135
字数:348000
页码:3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丛书是全球首套全面系统介绍“军用马伽术”的中文版体育科普图书。
这是一套关于以色列国防军的格斗技术丛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色列国防军格斗技术体系,配以3D图示规范,为喜欢格斗运动,用于自卫、防身、防暴的人群提供了简单实用、易于学习的格斗技术动作。
内容提要
KRAV MAGA (马伽术)是一套以色列官方精心开发编创的,基于人体本能反应来实施自卫防身的格斗术,同时也是以色列国防军新兵入伍必修的训练科目。其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令德军闻风丧胆的犹太民族抵抗组织哈嘎纳游击队,经历过五场中东战争炮火与鲜血的洗礼,以其“安全实效、简单易学、技术全面、不择手段”的鲜明特征,被各国军事格斗界公认为当今世界实用格斗体系之一,深受广大格斗爱好者喜爱与推崇。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以色列国防军格斗术的系统格斗技术,包括徒手格斗、擒拿脱解、刀棍攻防、地面打斗、防暴应用等。全书彩色印刷,配以3D图示规范,为喜欢格斗运动,用于自卫、防身、防暴的人群提供了简单实用、易于学习的技术动作。
目录
章 格斗基础知识 /001
节 格斗姿态 / 003
第二节 格斗范围 / 008
第三节 重心移动 / 010
第四节 脚步移动 / 012
第五节 常用的肢体武器 /016
第六节 攻击目标 /023
第二章 拳法攻击技术 /033
节 直拳攻击 / 035
第二节 勾拳攻击 / 047
第三节 捶击 / 066
第三章 腿法攻击技术 /077
节 前踢腿 / 080
第二节 刺踢腿 / 087
第三节 侧踹腿 / 094
第四节 鞭扫腿 / 101
第五节 后蹬腿 / 111
第六节 回旋踢 / 118
第七节 摆踢 / 124
第八节 下劈腿 / 132
第九节 正顶膝 / 137
第十节 侧撞膝 / 144
第四章 肘击技术 / 151
节 横击肘 / 154
第二节 前扫肘 / 158
第三节 后扫肘 / 162
第四节 前挑肘 / 165
第五节 后挑肘 / 169
第六节 下砸肘 / 172
第五章 其他攻击手段 /175
第六章 防御技术 / 187
节 关于防御的基本知识/ 189
第二节 内围防御与360度外围防御 / 193
第三节 防御直拳攻击 /198
第四节 防御勾拳攻击 /231
第五节 防御前踢腿攻击 /244
第六节 防御鞭扫腿攻击 /256
第七节 防御其他踢击 /267
第七章 控制与降服 /277
节 针对头颈的控制与降服/ 279
第二节 针对上肢的控制与降服/ 295
第三节 针对下肢的控制与降服/ 310
第八章 投摔攻防 / 315
节 投摔技术 / 317
第二节 防摔技术 / 337
后 记 / 353
作者介绍
张海,武术格斗运动撰稿人, 国外格斗术的科普作家,黑龙江省武学研究会副会长。
编撰出版有《实战桑搏》《街战桑搏》《桑搏地面缠斗?技术核心》《桑搏地面缠斗?臂锁绝技》《桑搏地面缠斗?腿锁绝技》《少林擒拿十大技法》《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格斗术》《风靡世界的综合格斗运动》等武学专著多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软性技能”的强调,这在传统强调硬功夫的读物中是极为罕见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在冲突爆发前,通过声音的运用、肢体语言的微调来瓦解对方的攻击意图。他提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停顿,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嗓音,其威慑力可能远超一次有力的出拳。书中有几页专门讨论了“气场”的构建,用词非常形象,比如将一个人的存在感描述为“空气的密度”,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精妙。这部分内容读起来,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阅读一本关于心理战术的高阶指南,而不是一本身体对抗的书籍。它教会我,真正的强大,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掌控局面,让对方在心理上先于身体上就产生了退缩的念头。这种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深入阐述,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格斗”这一概念的理解边界。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显得非常大胆和非线性。它不像传统教程那样按部就班地从基础站姿教起,而是采取了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结构,章节之间跳跃性很大,有时会突然插入一段对某个历史人物的侧面描写,有时又会突然转入对身体韧性的科学分析。这种跳跃性一开始让我有些不适应,感觉抓不住重点。但坚持读下去后,我发现这种“打乱顺序”的编排恰恰是作者的精妙之处。他似乎在模拟真实世界的突发性——生活中的危机往往不会给你时间去按部就班地准备。这种非线性的叙述方式,迫使读者必须主动地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和重构,从而训练出一种更灵活的、非标准化的思维模式。它挑战了我们对“学习”这件事的固有认知。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激发灵感的清单,而不是一份操作手册,读完后你会感觉脑子里装满了待解决的谜题,而不是清晰的步骤。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冲击力,那种粗粝的质感和大胆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于理论分析或者历史回顾的著作,毕竟很多同类题材的书籍都倾向于这种学院派的叙事方式。然而,翻开内页后,我发现作者的笔触异常的生动和个人化。他似乎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篇幅去追溯那些古老的流派源头,而是更专注于描述“当下”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书中穿插着大量的场景重现,仿佛能让人闻到汗水和尘土的气味。例如,其中关于在狭窄巷道中如何利用空间进行防御的那一节,简直像看一场精彩的武术电影片段,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重心的转移,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找个空地尝试一下。这种叙事策略,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技巧描述变得像听一位老前辈在茶余饭后分享他的独门心得。整本书的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时而沉稳内敛,时而又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感。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插图风格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期待的是那种清晰、精确的解剖学式线条图,用来说明骨骼和肌肉的发力点。然而,书中的配图采用了大量模糊、充满动感的素描,甚至有些抽象派的意味。这些图画似乎捕捉的不是某个固定瞬间的动作,而是动作的“轨迹”和“能量流向”。例如,描绘一个侧身闪避的图,线条是破碎的,像被风吹散的墨迹,却奇妙地传达出那种瞬间爆发的爆发力。这种主观性极强的视觉呈现,反而比客观的图解更能激发我的想象力。它没有固化我的动作模式,而是鼓励我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动态平衡。这种艺术化的处理,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在欣赏一件动态的雕塑作品,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套固定的招式。它更像是一本启发艺术灵感的书籍,而不是一本技术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着实令人赞叹,它没有采用那种常见的、充满术语的教学口吻,反而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哲学思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意图”和“无我”状态的探讨。他将格斗的本质,从单纯的肢体对抗,提升到了心智层面的较量。很多篇幅都在讨论如何在极端的压力下保持思维的清晰,如何做到“心如止水”,但这并非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真实或半虚构的遭遇战案例来佐证。比如,他描述了一次在拥挤的集市中,仅仅通过观察路人微小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就提前预判了潜在冲突的发生,并巧妙地避开的经历。这种对人类行为细微之处的洞察力,远超出了传统技击书籍的范畴。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看待日常社交互动的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仿佛世界上的每一个擦肩而过,都蕴含着无数信息量。作者的文风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句子结构复杂而富有层次感,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捕捉到其中深层的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