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

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編
圖書標籤:
  • 植物學
  • 杜鵑花科
  • 中國植物誌
  • 植物分類學
  • 植物圖鑒
  • 植物研究
  • 植物學研究
  • 科屬
  • 植物區係
  • 中國植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023872
版次:1
商品編碼:10474075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1991-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4
字數:30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是一部全麵總結中國維管束植物係統分類的巨著,內容豐富,係統全麵。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植物誌,也是關於中國維管束植物的最為完整的誌書。

內頁插圖

目錄

2. 繽木亞科-ANDROMEDEDOIDEAE(Drude)E.Busch
5. 岩須屬-Cassiope D.Don
1. 鼠尾岩須
2. 墊狀岩須
3. 朝天岩須
4. 長毛岩須
5. 岩須
6. 短梗岩須
7. 銀毛岩須
8. 掃帚岩須
9. 睫毛岩須
10. 篦葉岩須
11. 短小岩須
6. 吊鍾花屬-Enkiantbus Lour
組1. 吊鍾花組-Sect.Enkianthus
1. 颱灣吊鍾花
2. 吊鍾花
3. 晚花吊鍾花
4. 齒緣吊鍾花
5. 四川吊鍾花
組2. 總狀花序組-Sect.Racemus T.Z. Hsu
6. 毛葉吊鍾花
7. 越南吊鍾花
8. 燈籠樹
組3. 單花組-Sect.Monanthus T. Z. Hsu
9. 單花吊鍾花
7. 木藜蘆屬-LeucothoeD.Don
1. 尖基木藜蘆
2. 圓基木藜蘆
3. 短柄木藜蘆
8. 馬醉木屬-Pieris D. Don
1. 馬醉木
2. 美麗馬醉木
3. 長萼馬醉木
9. 珍珠花屬-Lyonia Nutt.
1. 珍珠花
2. 圓葉珍珠花
3. 秀麗珍珠花
4. 紅脈珍珠花
5. 大萼珍珠花
6. 毛葉珍珠花
10.金葉子屬-Craibiodendron W.W.Smith
1. 硬花金葉子
2. 金葉子
3. 柳葉金葉子
4. 雲南金葉子
11. 地桂屬-Chamaedaphne Moench
1. 地桂
……

3. 白珠樹亞科-GAULTHERIOIDEAE(Drude)E.Busch
4. 草莓樹亞科-ARBUTOIDEAE(Drude)E.Busch
5. 越桔亞科-VACCINIOIDEAE DRUDE

精彩書摘

橢圓形、匙形或綫狀披針形,膜質;花梗長1. 5-2厘米,綠色,無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2-4毫米,先端被縴毛;花冠寬鍾狀,長約1.2厘米,粉紅色或紅色,口部5裂,裂片鈍,微反捲;雄蕊10枚,短於花冠,花絲扁平,白色,被柔毛,花藥黃色;子房卵圓形,有5條脊痕,無毛,花柱長約5毫米,無毛。蒴果橢圓形,淡黃色,長8-12毫米,具5棱;果梗直立,粗壯,綠色,長3-5毫米,無毛。 花期3-5月,果期5-7月。
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海拔600-2 400米的山坡灌叢中。越南亦有分布。為一美麗的觀賞花卉,在廣州花市享有盛譽。3.晚花吊鍾花(植物分類學報)Enkianthus serotinus Chun et Fang in Act. Phytotax. Sin.6:159,pl.39.1.1957;T.Z.Hsu in Act.Bot.Yunn.4:357.1982.
直立灌木;枝細瘦,圓柱形,光滑,乾後呈灰褐色,幼枝被銹色疏柔毛,漸老則脫落而近於無毛,開花的幼枝無葉;芽鱗麥稈質,常紫色,頂端圓形,或稀具尾狀尖頭,除邊緣具睫毛外,其餘無毛,葉幼時被略俯伏的銹色柔毛,在背麵下部三分之一的中脈兩側被白色叢捲毛,老葉薄革質,形狀大小變異大,最大的長7-8厘米,寬3-3.5厘米,通常成橢圓形,有時成菱狀橢圓形,少數成狹窄的卵狀橢圓形,上部或多或少驟然狹窄成長尾狀,頂端具細尖頭,基部漸窄成楔形,全緣,邊緣反捲,錶麵暗灰色,無光澤,葉脈不明顯,背麵淡灰綠色,無毛或被微柔毛,近中脈處殘留叢捲毛,中脈略凸起,側脈約6對,極細,弧狀彎麯,網脈稀疏,略顯;葉柄長8-10毫米。花序有2-3花;苞片早落;花梗長10-15毫米,被疏柔毛,花下垂;花萼5裂,幾裂至基部,裂片披針形,不等長,長2.5-3毫米,基部寬1.5-2毫米;花冠管狀鍾形,白色,長8-9毫米,直徑約7毫米,基部有囊,口部5裂,裂片寬卵形,邊緣具睫毛,開放時反捲;雄蕊長4毫米,花絲中部以下扁平,擴大部分被白色長柔毛,花藥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基部鈍,先端具芒,芒長度較藥室為短;子房長橢圓狀卵圓形,長4-4.5毫米,無毛,花柱長3.5-4毫米,無毛。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産廣西(龍勝)、四川(酉陽、江津、雷波)、雲南(屏邊)。生於海拔800-1 500米的林中。模式標本采於廣西龍勝。
本種近吊鍾花E quinqueflorus Lour.但葉脈不顯著,葉片頂端尾狀;葉柄短;花少數,花冠較小,白色,基部有囊,花絲中部以下扁平,被長柔毛,花藥的芒較藥室短,易於區彆。
……

前言/序言


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 圖書簡介 《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 本書是國傢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植物誌》的組成部分之一,專注於係統、詳盡地記述中國境內杜鵑花科(Ericaceae)的植物分類學、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態習性及應用價值。作為一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科學專著,它匯集瞭國內植物分類學界數十年來的研究成果與野外考察資料,旨在為國內外植物學傢、生態學傢、園藝工作者以及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最權威、最全麵的杜鵑花科植物的參考資料。 一、 杜鵑花科的宏大體係 杜鵑花科是全球範圍內一個極為重要且物種多樣性豐富的植物科,隸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石南目。該科在全球約有120餘屬,超過3500種,廣泛分布於全球溫帶至亞熱帶地區,尤其在亞洲東部和北美洲具有高度的特有性和多樣性。本書聚焦於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所有杜鵑花科的屬和種,確保收錄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本書內容嚴格遵循現代植物分類學的最新進展,在劃分科、亞科、族、屬時,充分參考瞭分子係統學研究的最新證據,結閤傳統的形態學和解剖學特徵,構建瞭嚴謹且符閤生物進化曆史的分類係統。 二、 內容結構與編排特色 全書的編排遵循《中國植物誌》一貫的科學嚴謹性與實用性相結閤的原則,結構清晰,信息密度高: 1. 係統的分類單元描述: 本書詳細描述瞭杜鵑花科在中國的所有歸屬單元。每個分類單元的描述都遵循標準格式: 科的描述: 概述杜鵑花科的宏觀特徵、花部結構特點、果實類型以及主要的生態適應性。特彆指齣瞭杜鵑花科區彆於其他科的主要形態特徵,例如花冠通常的筒狀或鍾狀、雄蕊數量與花冠裂片數的關係、胚珠的形態等。 屬的描述: 對每個在中國分布的屬進行詳盡的界定,包括該屬的模式種、主要分布區、以及屬內關鍵的鑒定特徵。對於一些在分類學上存在爭議的屬,會引用最新的研究觀點進行討論和說明。 種的描述: 這是全書的核心部分。對每一個被確認的種,提供瞭詳盡的、基於活體標本和新鮮采樣的描述。描述內容涵蓋: 植物形態特徵(植株習性): 包括喬木、灌木、藤本或半灌木的生長形態,以及植株的高度和壽命。 營養器官: 對葉的形態(互生、輪生或假輪生,革質、紙質,有無鱗片或腺毛)、葉序、葉脈的書寫方式、枝條的特徵(老枝皮層剝落情況等)。 生殖器官: 對花序的類型(總狀、傘房狀、頂生或腋生)、花梗、花萼、花冠(形狀、顔色、裂片大小)、雄蕊(著生位置、花藥的形態,尤其是花粉散齣孔的特徵——頂孔或裂縫)、雌蕊(子房上位或下位、花柱長度、柱頭形態)進行精細描繪。 果實與種子: 對蒴果或漿果的特徵、成熟時間以及種子的大小和形態進行準確記錄。 2. 詳盡的地理分布數據: 本書匯集瞭跨越中國數十年來的植物普查數據,精確記錄瞭每一個物種在中國境內的省級、縣級乃至具體采集地點的分布記錄。這些分布信息不僅包括傳統的文獻記載,更結閤瞭現代GIS技術校對後的野外實地記錄,標注瞭最早的采集人、采集時間和標本館保存號(如“模式標本”的保存信息),確保瞭數據的可追溯性。 3. 專業的物種檢索錶: 為瞭方便使用者快速準確地鑒定植物,書中提供瞭詳細的“屬間”和“種內”的平行檢索錶。這些檢索錶采用“二歧式”或“多歧式”結構,依據最穩定、最易觀察的形態特徵(如葉形、花序、果實類型)進行層級劃分,確保在無花或無果期也能進行有效的鑒定。 4. 科學的命名與異名處理: 本書嚴格遵循《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N)的最新要求,確保所有中文名和拉丁學名的規範性。對於在中國曆史上曾使用過但現已被降級或歸並的異名(Synonyms),本書會進行清晰的標注,並注明其正確的有效名(Valid Name),以避免混淆。 五、 特色專題:中國的特有屬與重要種 杜鵑花科在中國,尤其是西南山地,擁有全球最高的特有屬和特有種比例。本書特彆關注瞭以下幾個具有重要科學和園藝價值的類群: 中國特有屬的係統闡述: 對於僅在中國發現的獨立屬,本書提供瞭更深入的形態學和生態學分析。 高山杜鵑亞組的精細劃分: 針對形態極其相似的高山類群,利用微觀結構(如葉片錶皮細胞、腺毛特徵)進行輔助鑒定,解決瞭長期以來分類學上的難題。 藥用和園藝種的植物學基礎: 雖然本書側重分類學,但對於重要的經濟物種(如某些藥用杜鵑或著名的觀賞杜鵑品種的野生祖先種),在描述中會附帶提及傳統應用信息,並基於植物學結構闡明其物質基礎。 六、 科學價值與讀者對象 本書不僅是植物分類學研究的權威工具書,也是一份詳實的中國植物多樣性調查檔案。它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進行區域植被生態學研究、以及為國傢植物資源普查提供科學依據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主要讀者對象包括: 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植物地理學領域的科研人員與研究生。 林業、農業、園林綠化、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 對中國本土杜鵑花資源有濃厚興趣的植物愛好者和專業采集人員。 本書的齣版,標誌著中國杜鵑花科植物研究進入瞭一個新的、更精細化的階段,為全球杜鵑花科的研究奠定瞭堅實的中文參考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園藝充滿熱情的愛好者,尤其鍾愛那些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卉。杜鵑花,無疑是其中的翹楚。雖然市麵上關於杜鵑花的書籍眾多,但《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作為國傢級的植物誌,其權威性和係統性是無可比擬的。我設想,這本書一定能為我提供最準確的杜鵑花品種信息,幫助我區分那些看似相似的種類,瞭解它們各自的園藝特性和栽培需求。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這些植物的野生種及其在園藝育種中的應用價值的介紹,甚至能啓發我發現新的栽培品種。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植物誌,是連接科學研究與大眾認知的橋梁。雖然我尚未親眼見到《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的真容,但基於對《中國植物誌》係列一貫的認知,我相信它一定是一部集學術性、科學性和普及性於一體的傑作。我期待它能以嚴謹的科學態度,詳細地介紹中國杜鵑花科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地理分布、生態習性以及演化曆史。同時,我更希望它能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嚮廣大讀者展現這些植物的美麗與智慧,激發人們對中國植物多樣性的關注和保護意識。

評分

作為一名曾經在野外采集過植物標本的研究者,我深知一本嚴謹的植物誌對於野外工作的重要性。即使我現在已經不再頻繁地進行實地考察,但對《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的渴望依舊強烈。我設想,這本書一定包含瞭許多詳細的形態特徵描述,包括花、果、葉、莖、根等各個部分的細緻描繪,這些都是鑒定植物的關鍵信息。我尤其關心書中是否收錄瞭大量的模式標本信息,以及不同地理種群的變異情況。這些信息對於理解物種的形成和地理分布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我還會關注書中的文獻引用是否詳盡,這能幫助我追蹤更深入的研究資料。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植物誌,不僅在於它記錄瞭多少物種,更在於它如何展現這些生命的魅力。雖然我還沒翻開這本《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的內頁,但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它的輪廓。我想象中的它,應該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帶領我走進杜鵑花科的奇妙世界。每一株杜鵑,從它們高山之巔的孤傲,到林間幽榖的爛漫,都擁有各自獨特的故事。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杜鵑花科的分類係統,幫助我理解不同屬、不同種之間的親緣關係和演化脈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傳遞齣一種對生命的熱愛,不僅僅是枯燥的學術記載,而是能夠讓我感受到每一種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它們如何適應環境,如何繁衍後代,又如何與其他生物構成復雜的生態網絡。

評分

作為一名對植物世界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這樣一本集大成的著作,能夠係統地介紹我們本土的植物多樣性。當得知《中國植物誌(第57捲)(第3分冊):杜鵑花科》齣版時,我的內心充滿瞭期待。雖然我尚未有機會深入閱讀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但僅僅是“中國植物誌”這個金字招牌,就足以讓我對其充滿信心。我知道,《中國植物誌》的編纂是曆代植物學傢的心血結晶,代錶瞭中國植物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它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部承載著民族植物學智慧的寶庫。我設想,在這本杜鵑花科的分冊中,一定會有大量精美的插圖,準確的形態描述,以及詳實的分布信息,這對於我這樣希望深入瞭解某一類植物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最有價值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呈現杜鵑花科在中國的悠久曆史和文化意義,或許還會包含一些鮮為人知的民間藥用價值或觀賞傳統。即使不考慮其科學嚴謹性,光是閱讀那些關於植物起源、演化和生態的章節,也能讓我的知識視野得到極大的拓展,培養對自然更深層次的敬畏之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