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白菜 甘蓝类分册

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白菜 甘蓝类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久兴 等 编
图书标签:
  • 蔬菜病虫害
  • 白菜
  • 甘蓝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技术
  • 原色图谱
  • 蔬菜种植
  • 病虫害诊断
  • 农作物保护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2347666
版次:1
商品编码:1051378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白菜 甘蓝类分册》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教师及一线生产人员编著,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蔬菜的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数码图片清晰自然,色彩还原真实。在防治方法中着重阐述最新科研成果、菜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剂,以确保防效。《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白菜 甘蓝类分册》可供菜农、农技推广人员、农药经营者、农业院校师生参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侵体性病害
1 大白菜白斑病
2 大白菜病毒病
3 大白菜灰霉病
4 大白菜根肿病
5 大白菜褐斑病
6 大白菜褐腐病
7 大白菜白斑病
8 大白菜环斑病
9 大白菜黄萎病
10 大白菜叶腐病
11 大白菜霜霉病
12 大白菜萎黄病
13 大白菜黑腐病
14 大白菜炭疽病
15 大白菜菌核病
16 大白菜根缢缩病
17 大白菜细菌性黑斑病
18 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
19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20 大白菜细菌性叶斑病
21 大白菜霜霉病
22 大白菜黑斑病
23 大白菜炭疽病
24 大白菜黑斑病
25 油菜白锈病
26 油菜白斑病
27 油菜白粉病
28 油菜黑斑病
29 油菜病毒病
30 油菜霜霉病
31 芥菜病毒病
32 芥菜白锈病
33 芥菜白斑病
34 芥菜霜霉病
35 芥菜炭疽病
36 甘蓝根腐病
37 甘蓝黑斑病
38 甘蓝灰霉病
39 甘蓝黑腐病
40 甘蓝霜霉病
……
第二部分 生理性病害
第三部分 虫害

前言/序言


《植物王国瑰宝:观赏植物图鉴与养护指南》 内容简介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渴望寻觅一处宁静的角落,让绿色点缀我们的生活,让芬芳涤荡我们的心灵。无论是窗台上的那一抹嫣红,还是庭院里那一片翠绿,观赏植物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世界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色彩。本书《植物王国瑰宝:观赏植物图鉴与养护指南》正是为所有热爱生命、钟情植物的朋友们精心打造的一部集鉴赏、知识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权威指南。 本书内容涵盖了广泛的观赏植物种类,从娇艳欲滴的花卉到郁郁葱葱的绿植,从室内摆放到户外造景,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我们精选了数百种在园艺界备受青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且易于栽培的观赏植物,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每一株植物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通过精美的摄影作品,它们最动人、最具代表性的姿态得以完美呈现。读者在翻阅本书时,不仅能欣赏到植物的自然之美,更能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它们。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其详实而科学的图文并茂的内容。每一株植物的介绍都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从植物的学名、别名、科属,到原产地、主要分布区域,再到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式等,都进行了条分缕析的阐述。我们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搭配最清晰准确的插图,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该植物的关键信息。例如,在介绍玫瑰时,我们不仅会展现其千姿百态的花朵,还会详细讲解不同品种的叶片形状、茎秆特点,以及花期、香味等细微之处,让读者对其形成一个立体而深刻的认知。 除了基础的植物认知,本书的核心内容更是聚焦于观赏植物的实际养护。我们深知,再美的植物,若缺乏科学的养护,也难以展现其应有的风采。因此,本书投入了大量的篇幅,系统地讲解了观赏植物的日常管理要点。这包括: 光照需求: 针对不同植物对光照的不同需求,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建议,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家环境的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并合理摆放,使其得到充足的阳光或适度的遮荫。例如,我们会区分喜阳植物、半阴植物和耐阴植物,并给出具体的摆放位置建议,如朝南阳台、东向窗户、北向室内等。 水分管理: 水分是植物生命之源,但过犹不及。本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不同植物的浇水频率、水量和时机。我们将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生长环境(如盆土的透气性、空气湿度)以及植物本身的需水特性,提供差异化的浇水方案。此外,书中还会讲解如何判断土壤的干湿程度,避免烂根或干旱的发生。 土壤与施肥: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质,而养分则是其健康生长的动力。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观赏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疏松度、透气性和肥力的偏好,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植物的特点,选择或配制适宜的盆栽土壤。在施肥方面,本书会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萌发期、生长期、花期、休眠期),推荐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肥料,并讲解施肥的频率和方法,帮助读者科学地为植物补充营养,促进其茁壮成长。 温度与湿度: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本书会针对不同植物的耐寒、耐热能力,以及对空气湿度的需求,提供详细的温度调控和湿度管理建议。对于北方地区冬季如何防寒,南方地区夏季如何避暑,以及如何通过喷雾、加湿器等方式提高空气湿度,都将一一阐述。 修剪与整形: 修剪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升观赏价值。本书将详细介绍观赏植物的修剪原则、时机以及常用修剪技巧,包括摘心、打顶、疏枝、短截等,指导读者如何通过修剪,塑造出理想的株型,控制植株大小,促进分枝,激发开花,甚至诱导植物产生独特的形态。 病虫害防治: 这是许多植物爱好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本书将以高度的实用性,详细列举观赏植物常见的病害和虫害,如叶斑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并针对每一种病虫害,提供详细的识别方法,包括症状描述、发生原因等。更重要的是,本书将重点介绍绿色、环保、高效的防治措施,提倡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如人工捕杀、诱捕器使用、引入天敌等,并提供一些安全有效的自制植物药剂配方。对于化学防治,也将在必要时提供科学、规范的使用指导,强调安全用药和避免环境污染。 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易懂,即便没有园艺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每一章的编写都遵循“由浅入深,由 general 到 specific”的原则。我们首先会从宏观的角度,介绍观赏植物的普遍养护法则,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植物的特殊需求。例如,在讨论水分管理时,会先讲解“见干见湿”等基本概念,再针对多肉植物的耐旱性、蕨类植物的喜湿性等进行细致的讲解。 除了基础的养护知识,本书还特别设置了“园艺技巧与灵感”板块。在这里,读者可以找到关于“如何让开花植物花期更长”、“如何繁殖心爱的植物”、“如何为植物打造一个迷你花园”、“如何根据家居风格选择搭配植物”等一系列进阶话题的探讨。我们还会分享一些成功的园艺案例,激发读者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将植物融入生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绿色空间。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其“疑难杂症”解答部分。我们深知,在实际养护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为此,我们汇总了读者在园艺实践中最常遇到的困惑,并给出了专业的解答。例如,“我的君子兰为什么不开花?”、“我的吊兰叶尖发黄怎么办?”、“如何判断植物是否需要换盆?”这些问题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植物王国瑰宝:观赏植物图鉴与养护指南》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贴心的园艺向导,一位默默陪伴的植物医生。它将带领您走进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让您在亲手培育花草的过程中,体验生命成长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您是园艺新手,还是资深玩家,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案头佳作,助您成为一名更懂植物、更爱植物的绿色生活实践者。翻开本书,开启您的植物探索之旅,让绿色点亮生活,让生命绽放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方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显然不是简单地堆砌图片和名词解释,而是在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逻辑严密的诊断与决策系统。我试着去查阅了几个我曾经处理过的疑难杂症的案例,发现它不仅提供了标准化的症状描述,更重要的是,它似乎融入了一种“排除法”的思维导引。比如,在描述某一类真菌感染时,它会同时对比几种形态相似但致病源不同的情况,并指出如何通过观察叶片背面的孢子形态或者病斑边缘的特征来进行最终的定性。这种细致入微的鉴别指南,对于实战经验不足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窗。它不是在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是在教你“如何判断它是什么”,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增强了工具书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评分

从内容更新和专业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纂团队显然是站在行业前沿的。我特别留意了关于一些新兴抗性病虫害的章节,发现其中引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推荐的农药类型都非常具有时效性。要知道,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老旧的图谱很快就会因为防治策略的更新而落伍。但这本书似乎避免了这个问题,它在介绍化学防治方案时,不仅列举了传统药剂,还加入了对生物防治和精准农业应用的展望。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病虫害的生态学背景也有所涉猎,比如它们在不同气候带的迁移规律,这对于需要跨区域操作的种植户或技术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宏观信息。这种对知识时效性和广度的兼顾,体现了编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评分

我首先关注的是它在排版布局上的独到之处,这一点绝对是市面上同类书籍中少见的。它似乎没有采用那种传统农业书籍的呆板网格化布局,而是给每一种病虫害的介绍留出了充足的“呼吸空间”。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出现那种文字挤压图片、图片模糊不清的尴尬情况。尤其是那些关键的病害特征图,它们被放大并用高质量的印刷技术呈现出来,即便是肉眼很难分辨的早期病变细节,在这本书里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它在信息层级的划分上也做得非常人性化,主次分明,用不同粗细的字体和醒目的标题框将“病症描述”、“发生条件”、“防治措施”等模块清晰地分隔开来,找起来特别省力。这种精心设计的阅读流线,极大地降低了查找信息的学习成本,真正做到了“所见即所得”,让专业知识的获取过程变得高效而愉悦。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使用体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信赖感”。在面对作物健康问题时,最怕的就是信息来源不权威,拿不准主意。而这本图谱,无论从其严谨的学术支撑,还是从其精细入微的图文对照来看,都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气息。我甚至开始把它作为日常工作的案头参考,偶尔翻阅一些不常见的病理图谱,就如同请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艺师。它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所有的描述都力求精准而直白,真正做到了技术服务于一线生产。这种踏实可靠的感觉,是很多华而不实的“速成”手册无法比拟的,它真正体现了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应有的品质:实用、权威、经得起反复检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下了血本的。而且那个配色,深邃的墨绿色配上鲜活的植物插图,既专业又不失美感。我原本以为这种图谱类书籍大多是中规中矩的,但拿到手才发现,它在细节处理上非常考究。比如书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微微闪烁,显得很高级。内页的纸张也选得好,那种哑光铜版纸,不仅能最大程度还原图片的色彩和细节,而且翻阅起来非常顺滑,不会有廉价书籍那种刺鼻的油墨味。我特意看了看扉页和版权页,排版清晰,信息标注得一丝不苟,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环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对于我这种不仅关注内容深度,同时也非常看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反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艺术品,光是摆着就让人心情舒畅,提升了整个书房的格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