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兵,中共黨員,高級教練,中國武術段位7段,兩翼拳第6代傳人。曆任山西省大同市武術培訓中心總教練;大同市體育運動學校武術套路、散打總教練;大同市武兵武術學校校長兼總教練;北京體育大學成教部散打主教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武術教授等職。現為北京武兵武術學堂主講
傳統武術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紮根於民間,具有濃鬱、古樸的武術神韻,是武術寶庫中的精華。
隨著“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及“CCTV-7武林大會”的舉辦,傳統武術得到瞭重視與發展。當下,中國武術要深化“大武術觀”的認識,樹立大武術觀念、營造大環境、形成大團結、推動大發展。
在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武術之際,為迎閤大武術的發展,滿足國內外眾多酷愛傳統武術練習者的需求,現將筆者鑽研、習練多年的中國傳統武術撰寫成“中國傳統武術名拳係列”。該套書所介紹的名拳,都是經國傢武術院審核,
第一章 彈腿拳概述1
第一節 彈腿拳的起源與發展1
第二節 彈腿拳的特點與要領6
第三節 彈腿拳歌訣與名稱7
第四節 近代彈腿名傢介紹11
第五節 彈腿拳的功效和練習方法17
第二章 彈腿拳精華功法19
第一節 彈腿拳增力功19
第二節 彈腿拳磕臂功22
第三節 彈腿拳盤腳功29
第四節 彈腿拳踢靶功33
第五節 彈腿拳懸樁功39
第六節 彈腿拳放鬆功43
第三章 彈腿拳套路展示48
第一節 彈腿拳基本動作48
第二節 彈腿拳動作名稱55
第三節 彈腿拳動作說明57
第四章 彈腿拳技擊解招97
第一節 彈腿拳實用戰例解析97
第二節 彈腿技法的奇招妙用130
第五章 彈腿拳學練指點142
第一節 夏季訓練指點142
第二節 清理人體內環境144
第三節 如何科學安排膳食145
第四節 如何科學補水147
附錄 中國武術段位製149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樸素,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過時瞭,拿到手裏感覺像是從舊書店淘來的老版本。我原本以為作為一本“暢銷書籍”,至少在排版和視覺呈現上能與時俱進一些,畢竟現在市麵上很多武術書籍都做得圖文並茂,色彩豐富,能讓人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新鮮感。然而,《彈腿拳》的內頁大量采用瞭黑白綫條勾勒,很多動作細節圖拍得非常緊湊,有些關鍵的關節角度,即便是放大瞭看,也依然讓人捉摸不透其中的微妙變化。尤其是關於一些“閃躲”和“迎擊”的連貫動作展示,書籍似乎隻是給齣瞭一個靜態的定格,讀者需要自行腦補中間數十幀的運動過程,這對依賴視覺學習的武術新手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對著其中一個“穿掌變肘”的動作反復比對,感覺書上畫的和我自己比劃齣來的,像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門派。總而言之,它在“展示”方麵做得遠遠不夠,更像是一份學術性的文獻資料,而不是一本能讓你上手就練起來的教程。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套路展示”部分是它最讓人感到睏惑的地方之一。它似乎假設讀者已經對“彈腿拳”的某個基礎版本非常熟悉,然後纔開始展示更深層次的套路變化。書中對復雜套路的描述,往往是一段連續的、沒有明確分段的文字描述,夾雜著一些晦澀難懂的術語,比如“翻身抱月”、“進步砸拳”等,卻沒有清晰地標明每一步動作之間的轉換邏輯和重心轉移的方嚮。我試著跟著書中的文字比劃,結果發現自己完全陷入瞭混亂。比如,從一個“側身踹腿”到接下來的“轉身捋手”,中間的過渡是否需要一個蓄力的過程?重心應該如何從支撐腿轉移到前腿?書裏完全沒有提供任何關於節奏和重心的提示。這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口述相傳”的文字記錄版,而不是一個經過精心編輯、適閤自學的圖文教材。對於想要通過閱讀來學習完整套路的愛好者,這本書的挑戰性實在太高瞭,它更適閤作為已入門者查漏補缺的參考資料,而不是入門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拳理通覽”和“學練指點”這兩塊內容,顯得有些過於偏重傳統禮儀和武德的強調,雖然這些是武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於現代讀者來說,篇幅的側重似乎有些失衡。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去描述習武之人應有的謙遜、忍耐,以及對師門的敬重等“軟性要求”,這些固然重要,但占用瞭解釋核心技術動作的寶貴篇幅。我理解武德為先,但對於一個主要想通過閱讀來提升技術水平的讀者來說,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科學地安排每天的訓練量、如何有效地避免在練習過程中受傷、如何根據自身體能特點調整功法練習的強度。那些關於“心性修煉”的描述,雖然富有詩意,但對於我這樣追求效率的練習者而言,價值有限。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古代學徒的教材,而對於追求快速成長和係統訓練的現代武術愛好者來說,在“科學訓練指導”方麵,這本書略顯保守和不足。
評分我對這本書中關於“技擊解招”部分的期待是最高的,畢竟“技擊”纔是武術的靈魂所在。然而,閱讀體驗下來,感覺這部分內容更像是對某些古代拳譜的轉述和注釋,而非現代視角下的實戰分析。書裏提到的很多“解招”思路,比如要順應對方力勢,以柔剋剛等等,這些理念固然正確,但都停留在非常宏觀的層麵。它沒有深入探討,在實戰中,當對方的拳頭以某特定速度和角度襲來時,我們的手部應該如何調整角度,肘尖應該鎖定哪個空間點,肌肉群應該如何瞬間發力纔能做到“藉力打力”。這些需要大量實戰經驗沉澱下來的具體技巧,在這本書裏幾乎是缺失的。我更需要的是那種“如果對手這樣做,你就立刻用這個角度卸力,然後反擊”的明確指令集,而不是一種哲學層麵的指導。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武術的理解更深瞭一層,但我的實戰能力似乎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提升,依舊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評分這本《彈腿拳》的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心裏真是有點小小的失落。我本來是衝著那種傳說中一招製敵、硬橋硬馬的傳統武術去的,期待能看到一些久經考驗、實戰性極強的套路解析。結果翻開目錄,發現它似乎更側重於理論的闡述和一些基礎功法的打磨。書裏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內功心法”和“呼吸吐納”這些看似玄妙的篇章,對於那些熱切盼望立刻就能學會幾招漂亮拳法的愛好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有些枯燥。比如,關於“勁力的運行軌跡”那幾章,文字描述得極其抽象,配圖也偏嚮於人體解剖結構圖,而不是清晰的動作分解圖,這讓我這個初學者在嘗試模仿時,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該如何配閤纔能達到書中所說的“節節貫通”的狀態。坦白講,如果不是我對中華武術抱有近乎偏執的熱情,恐怕早就把它束之高閣瞭。它更像是一本武術哲學入門讀物,而非一本立即可用的“武功秘籍”。我希望能找到更多關於如何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擊打效果的清晰指導,而不是沉浸在對“道”的探討中,畢竟,我們練習武術,多少還是希望能有點看得見的進步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