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继电保护
  • 电网
  • 电力系统
  • 整定计算
  • 地区电网
  • 保护配置
  • 电力工程
  • 技术手册
  • 计算方法
  • 电力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09289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360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继电保护基础理论,又结合继电保护整定相关规程、规定和反措,讲解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知识。全书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对应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实例以及整定细则。全书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基础理论、继电保护整定基础知识、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及其重合闸、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母线及断路器保护、35kV及以下保护、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故障录波装置。
《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可作为地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的学习、培训教材用书。书中内容如有与现行规程规定、企业标准冲突部分,以现行规程规定、企业标准为准。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基础理论
1.1 电力系统短路的暂态过程
1.2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
1.3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计算
1.4 系统振荡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第2章 继电保护整定基础知识
2.1 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
2.2 整定计算的有关要求
2.3 整定系数
2.4 零序互感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2.5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

第3章 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及其重合闸
3.1 距离保护基本原理及其整定计算
3.2 零序电流保护基本原理及其整定计算
3.3 纵联保护基本原理及其整定计算
3.4 纵联保护通道及其应用
3.5 自动重合闸基本原理及其整定
3.6 选相元件
3.7 其他定值整定

第4章 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
4.1 差动保护整定
4.2 220kV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
4.3 110kV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

第5章 母线及断路器保护
第6章 35KV及以下保护
第7章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第8章 故障寻波装置
第9章 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实例
第10章 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实例及整定细则
第11章 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实例及整定细则
第12章 母线及断路器保护整定实例及整定细则
第13章 35KV及以下保护整定实例及整定细则
第14章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整定实例及整定细则
第15章 故障录波装置接入原则及整定细则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内容不涉及《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内容,同时避免任何可能暗示其与原书主题相关的元素。 --- 图书名称:大型水利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图书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特大型水坝、引水隧洞和高标准防洪堤坝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设计理论、结构分析方法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全书内容紧密围绕水利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旨在为水利工程专业人员提供一套深入且实用的技术参考与指导。 第一部分:水利工程基础理论与规划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水利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涵盖了水文分析、水力学计算以及工程地质勘察在项目决策中的核心作用。重点探讨了大型水利枢纽的选址原则、环境影响评估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特别详细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通过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坝基稳定性进行精确评估,并介绍了基于风险分析的工程规划方法。内容深入浅出,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大跨度拱坝与重力坝结构设计 本部分聚焦于现代水坝结构设计的核心挑战。针对特高拱坝,详细介绍了三维有限元法在应力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温度应力、水压力和地震荷载下的非线性分析技术。书中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设计规范,还引入了基于性能化设计理念的先进结构优化方法,如拓扑优化在坝体泄洪面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重力坝和碾压式混凝土坝(Roller-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重点阐述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温度控制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协调策略。书中包含了大量工程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升速率,有效避免传统混凝土坝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坝体与基岩的接触面处理技术,确保结构与地基的整体性和长期稳定性。 第三部分:地下水控制与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是水利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内容涵盖了TBM(隧道掘进机)和钻爆法在不同岩层中的适用性分析,以及盾构法在软弱围岩和高水压环境下的应用。 在地下水控制方面,本书详细剖析了深基坑和长距离隧道的防排水策略。这包括帷幕灌浆、注浆封堵技术以及对复杂断层破碎带的加固处理。书中提供了多种计算模型,用于预测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指导优化抽水方案,以达到既能有效降水又能保护环境的目标。 第四部分:先进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创新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本部分系统介绍了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的先进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 重点介绍了快速筑坝技术,包括薄层分段浇筑、低温预冷骨料的应用以及高效的养护体系。针对RCCD,详细描述了碾压施工的工艺流程、层间接缝处理和现场质量检测标准。 基础处理与灌浆: 深入讲解了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在坝基灌浆方面,书中提供了从设计到实施的全流程指导,包括多级串孔灌浆、补强灌浆的参数优化和效果评价方法。 监测与信息化管理: 强调了现代水利工程中的实时监测技术。内容涵盖了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如应变计、渗压计的布设与数据采集),以及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和进度控制,实现了从设计到运营的数字化闭环管理。 第五部分:水库大坝安全评估与运行维护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工程的长期服役安全。详细介绍了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定期巡检和风险评估方法。内容包括: 1. 泄洪设施的安全校核: 针对非常规洪水(如校核洪水位)的冲击,分析溢洪道、输水隧洞的泄洪能力,并提出加固与改造的工程措施。 2. 渗透与渗流控制: 阐述了如何利用渗流监测数据诊断坝体或坝基的渗漏风险,并指导帷幕灌浆孔的二次补强灌浆作业。 3. 退役与改造: 探讨了老旧水利设施的延寿设计理念和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包括混凝土表面修复、防腐蚀处理以及必要的结构加固方案。 本书图文并茂,包含了大量工程实例数据、计算图表和技术流程图,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设计工程师以及现场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专业参考书。它不仅是知识的汇集,更是将前沿理论转化为安全、高效、经济的工程实践的桥梁。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系统性上做到了令人称赞的广度,从最基础的过电流保护讲起,逐步过渡到差动保护、距离保护,乃至更复杂的纵差动和横向保护。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让知识点的累积变得顺理成章。我特别欣赏它在不同保护功能之间建立的联系,而不是孤立地介绍每一个单元。例如,它清晰地阐明了为什么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高于后备保护的动作电流,以及这种配合是如何在不同电压等级和馈线长度中进行权衡的。然而,在深入研究到电网的实际故障类型时,我发现书中对特殊工况的讨论略显保守。比如,对于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中的保护配置,或者在含有大量柔性直流(LCC/MMC)接入的复杂大电网中,传统保护的局限性与新型保护的应对策略,这部分内容似乎不够丰满。现代电网的特性正在快速变化,一本权威的参考书,理应包含对未来故障模式的预判和相应的整定哲学,否则,它很快就会变成一部历史性的文献,而非指引未来的指南。

评分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继电保护计算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精细化计算方法的著作,它为理解和实施保护整定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学框架。作者对公式推导的严谨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然而,作为一名实际操作人员,我更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非标准”的、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比如,在电网规划阶段,如何根据未来可能的电网拓扑变化来预设一套具备最大适应性的整定方案;或者,在面对多重故障(如复合短路)时,继电器如何通过逻辑组合,准确判定故障性质并发出正确的隔离指令。这类超越常规题库训练的复杂决策过程,才是区分优秀保护工程师与普通操作人员的关键。如果书中能增加关于故障录波数据的分析模块,教会读者如何从实际的故障波形中“反推”出最初的整定参数是否合理,那么这本书的实战价值将得到质的飞跃,成为电网安全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

评分

初捧此书,内心是满怀期待的,毕竟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精妙的继电保护技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而专业,封面上那些跳动的波形图和复杂的数学符号,立刻勾勒出一种严谨治学的氛围。我期望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保护原理,特别是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型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如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故障情境下,实现“快、准、灵”的保护动作。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描述,这常常是实际工程中误差和误动作的源头。如果这本书能提供大量真实案例的仿真分析,展示从理论推导到现场整定的完整流程,那无疑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工具书,而不仅仅是教科书。我希望它能清晰界定不同继电器(如微机保护、相间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通过合理的时限配合,确保故障被隔离而不波及其他正常运行区域。对于我们一线工程师而言,能够快速定位和理解现有装置的配置逻辑,比死记硬背公式更为重要,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性,是检验其价值的试金石。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无疑是顶尖水准的。那些复杂的电气系统图,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即便是初次接触继电保护的读者,也能大致跟上逻辑流。然而,我注意到,在某些涉及到新型保护算法的章节,比如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识别或自适应保护策略,其文字描述略显晦涩,似乎更偏向于学术研究的深度,而非工程应用上的普及性。这让我产生一个疑问: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究竟是电力设计院的资深工程师,还是准备考取职业证书的年轻技术人员?如果是后者,那么如何将那些前沿的、计算量巨大的理论,转化为便于现场快速心算的经验法则或软件操作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看到更多的软件界面截图,或者与主流继电保护测试设备(如Trio/Omicron)操作流程的结合说明。毕竟,再精妙的理论,如果无法高效地在数秒钟的现场校验中得以验证和应用,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这本书的深度毋庸置疑,但其“易用性”的平衡点,似乎还需要读者自行去摸索。

评分

翻阅这本大部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在阐述计算方法时的那种近乎偏执的细致。它似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整定值的变量,从负荷电流的基准值选取,到最大短路电流的计算路径,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非线性因素时所采取的态度——不是简单地用经验公式带过,而是尝试引入更贴近实际电网特性的修正系数。例如,在分析远端接地故障时,如何准确估算接地阻抗对阻抗式保护的实际影响,书中给出的多组对比数据和图表,让抽象的数值运算变得直观可感。同时,对于现代继电保护技术中热点问题,比如如何在高渗透率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如何适应短路电流的周期性衰减特性,书中是否有所涉及?一个优秀的继电保护手册,必须能跟上电网结构的变化。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比如过去五年内,因整定不当导致的非计划停运事件的教训总结,那么它的理论价值将立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我关注的重点是,它是否能帮助读者超越标准的出厂整定手册,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整定。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不错,质量挺好,活动也挺好

评分

快递速度很快,物品质量很好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书本纸张很好,快递超快,非常满意。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继电保护人员必备,好书

评分

很好的书。。。很容易看懂

评分

送货速度很快,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