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51)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5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2008年修订
  • 工业标准
  • 技术标准
  • 规范标准
  • 质量标准
  • 标准参考书
  • 工程技术
  • 科技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54982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9336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3
字数:1138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制定”卷收入上年度我国发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分成若干分册,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制定”字样及分册号,分册号一直连续。各分册中的标准是按照标准编号顺序连续排列的,如有标准顺序号缺号的,除特殊情况注明外,暂为空号。
“修订”卷收入上年度我国发布的、被修订的国家标准,视篇幅分设若干分册,但与“制定”卷分册号无关联,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修订-1,-2,-3,……”字样。“修订”卷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标准编号顺序排列(但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非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入在“制定”卷中,而是收入在“修订”卷中。
读者配套购买《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制定”卷和“修订”卷则可收齐上一年度我国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3.由于读者需求的变化,自1996年起,《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仅出版精装本。
4.2008年制修订国家标准共5946项。本分册为“2008年修订-51”,收入新制修订的国家标准39项。

目录

GB/T 9776--2008建筑石膏
GB/T 9789--2008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GB/T 9808--2008钻探用无缝钢管
GB 9816--2008热熔断体的要求和应用导则
GB/T 9820.2 2008计时学术语第2部分:技术和商业用定义
GB/T 9822--2008粮油检验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GB/T 9823--2008粮油检验植物油料饼粕总含氮量的测定
GB/T 9824 2008油料饼粕中总灰分的测定
GB/T 9825--2008油料饼粕盐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 9826--2008粮油检验小麦粉破损淀粉测定 a-淀粉酶法
GB/T 9829--2008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GB/T 9851.1--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9851.2--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2部分:印前术语
GB/T 9851.3--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3部分:凸版印刷术语
GB/T 9851.4--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4部分:平版印刷术语
GB/T 9851.5--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5部分:凹版印刷术语
GB/T 9851.6--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6部分:孑L版印刷术语
GB/T 9851.7--2008印刷技术术语第7部分:印后加工术语
GB/T 9853--2008化学试剂无水硫酸钠
GB/T 9854-一2008化学试剂二水合草酸(草酸)
GB/T 9855--2008化学试剂一水合柠檬酸(柠檬酸)
GB/T 9861--2008成像材料 照相胶片和相纸 照相乳剂湿抗划伤的测量方法
GB/T 9864--2008胶片、相纸、乳剂、定影液、污水、淤泥或残留物的银量测定方法
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GB/T 9870.2--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动态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低频扭摆法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 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
G9/T 9881--2008橡胶术语
GB/T 9887--2008胶乳制品术语
GB/T 9900--200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导风筒
GB/T 9910--2008船用外部单扇门门框通孔
GB/T 9917.2--2008照相镜头第2部分:定焦距镜头
GB/T 9937.1--2008 口腔词汇第1部分:基本和临床术语
68/T 9937.2--2008 口腔词汇第2部分:口腔材料
G]3/T 9937.3--2008 口腔词汇第3部分:口腔器械
GB/T 9937.5--2008 口腔词汇第5部分:与测试有关的术语
G9/T 9943--2008高速工具钢
GB/T 9950--2008信息技术数据通信37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接触件编号分配
GB/T 9951--2008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34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的配合性尺寸和接触件编号分配

前言/序言


现代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前沿概览 引言: 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作为驱动社会进步的两大核心支柱,其发展速度与深度令人瞩目。本汇编精选了一系列涵盖现代工程设计、先进材料制备、可靠性评估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它旨在为工程师、科研人员、技术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知识平台,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挑战,并推动技术创新。 第一部分:先进结构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本部分聚焦于新一代高性能结构材料的研发进展及其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潜力。 1. 航空航天级轻质高强合金: 重点介绍了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以及镁锂合金在结构减重和耐热性方面的突破。特别收录了关于下一代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机身蒙皮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和先进热处理工艺的详细数据。讨论了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对复杂几何形状高性能零部件生产的革命性影响,包括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和电子束熔化(EBM)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2. 智能复合材料与功能梯度材料(FGM): 深入探讨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基体材料的界面设计优化,旨在提高抗冲击性和耐湿热老化性能。本章还涵盖了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压电材料在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中的集成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多尺度建模技术来精确预测复合材料在复杂载荷下的失效模式。关于功能梯度材料,重点阐述了其在热障涂层(TBCs)中的应用,通过精确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梯度,实现热应力梯度的有效分散。 3. 纳米材料在结构工程中的潜力: 本节介绍了石墨烯、碳纳米管(CNT)及其衍生物被用作增强相,以提升传统金属和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详细分析了纳米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尺寸效应,例如Hall-Petch关系在超细晶粒尺度下的偏离现象。同时,对纳米材料在自修复涂层和高效催化剂载体方面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第二部分:现代工程设计与分析方法 本部分致力于介绍当前主流的计算工程学工具、设计优化策略以及可靠性工程的最新发展。 1. 有限元法(FEM)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深化应用: 收录了关于高保真度数值模拟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如大变形、接触问题)的求解器效率提升,以及显式/隐式时间积分方案的选择标准。在CFD方面,重点讲解了雷诺平均 Navier-Stokes (RANS) 模型的高级湍流模型(如$k-omega$ SST的改进),以及对跨音速和高超音速流动中复杂激波/边界层交互作用的解析方法。 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探讨了如何将物理资产的实时数据与高精度仿真模型相结合,构建实时的数字孪生系统。本章详细阐述了数据融合技术(如卡尔曼滤波)在校准仿真模型、预测设备健康状态中的作用。此外,还包括了基于模型的设计(MBD)在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流程规范。 3. 结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 介绍了基于概率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如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FORM) 和 Second-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SORM) 在大型基础设施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实例。本节还涵盖了随机有限元方法(S-FEM)在考虑材料不确定性时对结构响应变异性的量化分析。对于疲劳和断裂力学,重点收录了基于增量损伤模型的寿命预测标准及关键参数的实验确定方法。 第三部分:可持续性工程与环境友好技术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和资源效率的背景下,本部分集中展示了工程领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 1. 绿色制造技术与循环经济: 详述了低能耗、低污染的材料加工工艺,如冷金属挤压成形、超塑性成形技术。对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供了如何使用特定软件工具(如GaBi或Ecoinvent数据库)进行环境影响量化评估的指导。重点介绍了可回收和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包装和汽车工业中的标准和挑战。 2. 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 涵盖了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设计(如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及其界面稳定性问题。对氢能技术,包括高效电解槽催化剂(如铱基和铂基催化剂的替代品)和储氢材料(如金属氢化物和MOFs)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技术剖析。 3. 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性实践: 涉及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配合比优化,特别是利用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碳足迹的技术规范。同时,探讨了基础设施的耐久性设计,包括抗腐蚀、抗碳化和抗氯离子渗透的标准要求。 结论: 本汇编所涵盖的内容代表了当前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和行业实践的最高标准。通过对这些先进知识和规范的掌握与应用,专业人士将能更有效地进行创新设计、优化制造流程,并确保工程系统的长期安全与可持续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非专业领域的阅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枯燥的洗礼”。我承认,我花了大量时间试图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术语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值界限。它不是那种能让你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读物。相反,它要求你时刻保持清醒和专注,因为它每一个词汇的背后,都代表着巨大的经济成本或安全责任。我尝试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章节入手,想了解一下当时国家对某种复合材料的耐候性要求达到了什么水平,结果发现,这需要我同时参考三四个附录,并交叉比对“气候区划标准”和“老化测试周期标准”。这种跨章节的跳转和深度的挖掘,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严谨的、多维度的数据交叉验证。它更像是一部需要解密的密码本,而不是一本平易近人的说明书。

评分

当我尝试将这本书融入我日常的工作流程时,我体会到了一种独特的“寻宝”乐趣。它的索引系统虽然基于那个年代的分类逻辑,初看之下有些繁复,但一旦掌握了其内在的逻辑脉络,查找效率反而出奇的高。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团队在进行一个老旧设备的技术改造,需要核对原先的电气连接规范,市面上流通的电子版资料东拼西凑,总感觉不稳妥。最终,我搬出了这本实体书,在“低压配电系统安全规范”那一块,找到了那个尘封已久但至今仍是设计基石的特定阻值范围。那种确认无误后的踏实感,是任何云端文档都无法替代的。它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有在你真正需要它、深入到特定的角落去触碰它时,它才会展现出它那无可撼动的支撑力。它的价值,不在于它包含多少故事,而在于它能帮你避免多少“不是故事”的灾难性错误。

评分

这本书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堆技术规定,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缩影。2008年,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工业化和全球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所有标准都带有强烈的“赶超”与“规范化”的双重使命感。翻阅其中关于质量控制和环境排放的部分,我能感受到制定者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在努力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使得这本书拥有了超越普通技术手册的意义。它使人反思,今天的许多便利和先进,是如何一步步在这样的规范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它不像现代出版物那样追求时尚的版面设计,它的朴素和实用主义,恰恰彰显了那个时期决策层的务实态度——内容永远大于形式。

评分

要真正利用好这套汇编,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需要一套与之匹配的检索哲学。它不像在线数据库那样可以进行模糊搜索,它的逻辑是线性的、层级分明的。我发现,如果我带着一个模糊的问题去翻找,大概率会迷失在众多的章节编号和术语缩写中。然而,一旦我能精确地锁定到它所属的那个“大类”——比如是关于“计量检定”还是“安全防护”——那么后续的定位就会变得水到渠成。它强迫你使用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信息。这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种思维模式的矫正和强化,迫使我从零散的信息碎片中抽离出来,重建一个清晰、有层级依赖的知识地图。这本书的“难用”,恰恰是它最强大的“教育”之处。

评分

这本厚重的典籍,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权威性,它不像那些轻飘飘的畅销书,每一页都仿佛凝聚了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智慧。我当初购入它,纯粹是出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本能,希望能找到一个全面、系统的标准参考。然而,实际翻阅下来,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记录了中国工业、技术发展在特定历史时期(2008年)所达成的共识和技术路线图。比如,在某个特定的材料强度测试章节,我对比了早几年的版本和这个2008年的修订版,能清晰地看到标准是如何根据新的实验数据和国际接轨的趋势进行微调和升级的。这种细微的变动,对于需要进行跨年度项目比对或追溯设计依据的工程师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它不是用来消遣阅读的,而是用来“对证”和“定标”的工具,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质量和规范的最高承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