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临床技术标准图解
【加】SUSAN M. TAYLOR 编著
袁占奎 何丹 夏兆飞 等译
中国农业出版社
定价:158.00
出版日期:2012-09
字数:320千字
ISBN:9787109150607
本书70多项临床操作技巧,一步一步图解关键技术,为小动物医生量身打造!!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
小动物临床技术标准图解 / (加) 泰勒
(Taylor,S.M.) 编著 ; 袁占奎等译. — 北京 : 中国农
业出版社, 2012.9
(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
ISBN 978-7-109-15060-7
Ⅰ. ①小… Ⅱ. ①泰… ②袁… Ⅲ. ①兽医学:临床
医学-图解 Ⅳ. ①S854-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96771号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前言:
引进翻译一套经典兽医著作是很多兽医工作者的一个长期愿望。我们倡导、发起这项工作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促进兽医基础教育;二是推动兽医科学研究;三是加快兽医人才培养。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我想这套译丛的很多组织者和参与者与我一样,来源于“见贤思齐”。正因为了解我们在一些兽医学科、工作领域尚存在不足,所以希望多做些基础工作,促进国内兽医工作与国际兽医发展保持同步。
回顾近年来我国的兽医工作,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对照国际相关规则标准,与很多国家相比,我国兽医事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需要我们博采众长、学习借鉴,积极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兽医发展文明成果,加强基础教育、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卫生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农业部兽医局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委托中国农业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本着“、经典、系统、适用”的原则,从世界范围遴选出兽医领域优秀教科书、工具书和参考书50余部,集合形成《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以期为我国兽医学科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深知,优秀的兽医科技、学术专著需要智慧积淀和时间积累,需要实践检验和读者认可,也需要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了在浩如烟海、林林总总的著作中选择出真正的经典,我们在设计《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过程中,广泛征求、听取行业专家和读者意见,从促进兽医学科发展、提高兽医服务水平的需要出发,对书目进行了严格挑选。总的来看,所选书目除了涵盖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等领域以外,还包括动物福利等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基本囊括了国外兽医著作的精华。
目前,《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已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成为我国文化出版领域的重点工程。为高质量完成翻译和出版工作,我们专门组织成立了高规格的译审委员会,协调组织翻译出版工作。每部专著的翻译工作都由兽医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担纲,翻译稿件需经翻译质量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才能定稿付梓。尽管如此,由于很多书籍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难免存在理解不透彻、翻译不准确的问题。对此,译者和审校人员真诚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兽医科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为兽医领域和相关行业广大学生及从业人员的有益工具,为推动兽医教育发展、技术进步和兽医人才培养发挥积极、长远的作用。
本书目录:
《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总序
第1章 静脉血采集(Venous Blood Collection)
第2章 动脉血采集(Arterial Blood Collection)
第3章 注射技术(Injection Techniques)
第4章 皮肤检查技术(Dermatologic Techniques)
第5章 耳部检查(Ear Examination)
第6章 眼科技术(Ocular Techniques)
第7章 呼吸系统技术(Respiratory System Techniques)
第8章 心包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
第9章 消化系统技术(Gastrointestinal System Techniques)
第10章 泌尿系统技术(Urinary System Techniques)
第11章 阴道细胞学(Vaginal Cytology)
第12章 骨髓采集技术(Bone Marrow Collection)
第13章 关节穿刺术(Arthrocentesis)
第14章 脑脊液采集技术(Cerebrospinal Fluid Collection)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不同技术细节的颗粒度把握得非常到位。我常常觉得很多指南写得太粗略,比如描述“如何缝合伤口”时,可能只提到了“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但对于线材的选择、针距的控制、张力的调整等关键参数几乎一笔带过。而这本书不同,它会明确指出在处理皮肤层、肌肉层和皮下组织时,推荐使用的缝线材质、直径,以及每针之间的理想间距,甚至连打结的方式都有图示说明。这对于那些需要从基础开始打磨自己操作技巧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试着用它指导下的方法修正了自己过去一些不规范的缝合习惯,效果立竿见影,伤口愈合得更平整,恢复速度也更快了。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编者对于“技术”二字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手册,更在于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知识框架。它不是孤立地讲解某一个手术,而是将所有的技术点嵌入到一个宏大的临床逻辑链条中去。比如,当你学习完一个外科技术后,它会紧接着引导你思考麻醉药物如何影响该手术的术后恢复,以及营养支持应该如何配合调整。这种全方位的视角,强迫读者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思维定势。阅读它,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高精度地图,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前所处的坐标点、要到达的目的地,以及沿途可能出现的各种路况和绕行方案。这种全局观的建立,对于提升一个临床兽医的综合判断能力,远比单纯学会几个操作更具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真是没得说,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用心。纸张的质感很棒,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翻阅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累。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图解部分的清晰度和精细程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特别关注那些手术步骤的插图,很多教科书上的图画得非常概念化,但这本书里的图就像是实景拍摄的教学视频被凝固了下来,每一个器械的摆放角度、切口的位置、组织的分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还配有简短而精准的文字说明,简直是为临床操作量身定做的辅助工具。我甚至发现,有些图的细节丰富到连主刀医生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细微力度变化都能从线条的粗细中体会出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手感”的大门。那些关于麻醉管理和术后护理的流程图,逻辑性极强,像一张张清晰的思维导图,让人一眼就能把握住整个诊疗路径的脉络,避免了在实际操作中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混乱。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在旁边指导,那种踏实感是其他很多教材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找了很多关于特定动物疾病处理的资料,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信息过于分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不同来源整合。这本书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它似乎将兽医临床中最常见、最核心的那些技术操作,像搭积木一样,整齐划一地梳理了出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执行的流程。比如,在处理犬的骨折复位时,它不仅列出了钢板的选择标准,更重要的是,它详细描述了术前影像学判断、手术体位的固定、以及不同类型骨折的固定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对我帮助巨大。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并发症处理时所采取的“预案”式写法,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如果发生X该怎么办”,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为什么会发生X,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前期步骤来规避它。这种前瞻性的指导,让我在面对复杂病例时,心态上更加从容,少了一份盲目,多了一份基于规范的自信。
评分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兽医,我深知经验固然重要,但规范才是立足之本。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临床现实的深刻理解。它没有陷入那种学院派的繁复描述,而是直击问题的核心,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最佳实践”。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疼痛管理”和“人道终末期处理”这几个章节。在这些伦理和情感色彩浓厚的领域,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成熟和平衡,它既给出了明确的药物剂量和应用时机,同时也融入了对动物福利的关怀。文字的遣词造句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没有夸张的修辞,只有对专业知识的精确陈述。这种克制而有力的表达方式,反而更能让人信服,它让你感觉,你正在学习的不是某种“偏好”,而是已经被同行广泛验证和接受的“共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