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立仪,张小娟 编
图书标签:
  • 上海话
  • 方言
  • 沪语
  • 语言学习
  • 文化
  • 民俗
  • 上海
  • 口语
  • 实用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28449
版次:3
商品编码:108406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临时急需一句话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4
字数:14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2011新版)》是一本应急性质的书,为在上海旅游的外国人和外省市人而编写,供他们在生活、商务、社交场合中用上海话与他人沟通。哪怕他们对上海话一无所知,也可以依据本书的普通话注音或汉语拼音注音,在紧急场合讲出需表达的上海话,以解燃眉之急。

内容简介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2011新版)(附盘)》,本书是一本应急性质的书,为在上海旅游的外国人和外省市人而编写,供他们在生活、商务、社交场合中用上海话与他人沟通。哪怕他们对上海话一无所知,也可以依据本书的普通话注音或汉语拼音注音,在紧急场合讲出需表达的上海话,以解燃眉之急。

目录

前言
标注说明
第一部分:常用单词及日常用语
1.常用单词
(1)称谓
(2)数字
(3)时间
(4)年、月、日
(5)季节
(6)食品
(7)用餐
(8)交通工具
2.日常用语
(1)问候
(2)介绍
(3)询问
(4)感谢
(5)道歉
(6)慰问
(7)邀请
(8)请求
3.上海流行语

第二部分:应急口语
1.在旅途中
(1)在飞机场
(2)在飞机上
(3)在火车站
(4)在火车上
(5)乘轮船
(6)行李寄存、提取
2.出入境时
(1)护照检查
(2)海关检查
3.在街道上
(1)问路
(2)乘公共汽车
(3)乘出租车
(4)交通标志
4.用餐
(1)订位
(2)点菜
(3)在餐桌上
(4)付账
(5)在快餐店
5.住宿
(1)询问价格、订房
(2)看房
(3)要求服务
(4)结帐退房
6.电话用语
(1)找人
(2)咨询
(3)预约
7.观光购物
(1)在商店
(2)询问价格、购物
(3)观光购票
(4)询问景点位置
8.在邮局
(1)寄信或明信片
(2)寄邮包
(3)拍电报
(4)汇款
9.在银行
(1)存/取款
(2)开户
(3)挂失
(4)信用卡
(5)支票
(6)转帐
(7)兑换货币
10.在医院
(1)预约
(2)挂号
(3)就诊
(4)付费
(5)取药
11.遇到麻烦时
(1)迷路
(2)遭窃
(3)呼救
(4)在警察局
(5)语言不通

第三部分:附录
所在地情况简介

前言/序言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图书简介 探寻魔都灵魂深处的声音密码 在这座光影交织、摩登与古韵并存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总有无数故事在低语,有无数情感在涌动。而藏匿在这片繁华背后的,是一套独一无二的语言体系——上海话。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无数代上海人情感的寄托,是他们骨血里流淌的记忆。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这本书,将带您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去倾听、去解读、去感受那抹最地道的“沪语风情”。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语言学教材,也非一套程式化的教学手册,而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一次与上海灵魂的深度对话。 为何选择上海话?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渴望连接,渴望真实。而方言,正是承载着最纯粹、最真实情感的载体。上海话,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吴语方言之一,其独特的韵律、丰富的词汇、以及其中蕴含的时代变迁和社会风貌,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品味。 它曾经是弄堂里的家长里短,是码头上的讨价还价,是剧院里的吴侬软语,是改革开放前沿的时代强音。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上海话面临着传承的挑战,但也正因如此,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语言财富,变得尤为重要。这本书,正是为了唤醒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为每一个热爱上海、关心上海的人,提供一个重新认识、亲近上海话的契机。 本书将为您呈现什么?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并非试图穷尽上海话的方方面面,那将是一个浩瀚的工程。相反,它将以一种“急需”而又“灵活”的方式,为您打开一扇窗,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上海话的魅力,并在各种“临时”的场景下,能够自信地运用。 1. 触及生活百态的实用语汇: 我们深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贴切的上海话表达,涵盖了从问候、感谢、道歉,到购物、用餐、出行,再到人际交往、情感表达等方方面面。您将学会如何用上海话地道地打招呼,如何点一份特色本帮菜,如何和上海的阿姨爷叔们轻松交流,甚至如何用几句俏皮话拉近距离。 问候与寒暄: “侬好!”、“蚀(shí)了吗?”、“做啥体?”——最简单的问候,却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 购物与生活: “迭(dié)个多少钱?”、“老贵了!”、“有没有便宜点个?”——在南京路、淮海路,您也能成为精明的沪上购物达人。 餐饮与美食: “来碗阳春面”、“要一客小笼包”、“迭(dié)碗汤蛮鲜个”——品味上海,从舌尖上的上海话开始。 出行与交通: “到人民广场(guǎng)还有几站?”、“迭(dié)路车到外滩伐?”——轻松Navigate魔都。 情感与人际: “侬真灵!”、“勿要烦了!”、“搿(gè)是我的朋友”——用上海话表达您的喜怒哀乐。 2. 揭示文化肌理的精妙表达: 上海话的魅力,远不止于字面意思。许多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时代烙印。本书将带领您领略这些精妙之处: “嗲”的N种解读: 那个看似简单的“嗲”,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漂亮、很能干,也可以表达一种无奈或赞叹。我们将解析“嗲”在不同语境下的 nuanced 含义。 “阿拉”的温暖: “阿拉”不仅仅是“我们”,更是上海人之间一种亲密无间的称呼,一种归属感的象征。 “洋泾浜”的演变: 追溯“洋泾浜”上海话的形成,理解其历史背景和在现代上海话中的地位。 成语与谚语的本土化: 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和谚语,在上海话中被赋予了生动的本土化色彩,本书将呈现这些有趣的变体。 3. 应对“临时急需”的场景设计: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临时急需”。因此,我们特别设计了多种场景化的学习模块,让您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快速找到所需的“一句话”。 “紧急救命”短语: 比如,在迷路时,如何快速询问方向;在遇到小麻烦时,如何用上海话求助。 “社交破冰”利器: 学习几句上海话的问候语、赞美语,能迅速拉近与上海本地人的距离,打破陌生感。 “品味生活”指南: 在茶馆里,在弄堂里,在小吃店里,学会用上海话与当地人交流,获得更地道的体验。 “幽默风趣”表达: 掌握一些上海话的俚语和俏皮话,让您的交流更加生动有趣,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4. 激发学习兴趣的多元化呈现: 我们相信,学习不应是枯燥的。本书将通过多种形式,激发您的学习兴趣: 韵味十足的发音指南: 详细解读上海话特有的发音规则和声调变化,并提供标准的音标和发音提示。 生动形象的例句: 每一个词汇、每一个短语,都配有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例句,让您在情境中理解和记忆。 文化小故事: 穿插上海话相关的历史故事、民俗传说,让您在了解语言的同时,也深入感受上海的文化底蕴。 “一句话攻略”: 针对特定场景,为您提炼出最精炼、最实用的“一句话”,让您“一点就通”。 这本书适合谁? 所有对上海这座城市充满好奇的读者: 无论您是初来乍到,还是在此生活多年,本书都将是您深入了解上海的绝佳伴侣。 渴望与上海本地人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朋友: 学会几句上海话,将是您打开上海人内心世界的钥匙。 热爱方言,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 上海话独特的魅力,定会吸引您深入探索。 需要为商务、社交或旅行做准备的您: 掌握几句当地语言,能让您的行程更加顺畅、体验更加丰富。 所有希望在“临时急需”时,能够脱口而出,自信表达的您。 《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连接,一种对这座城市最深沉的致敬。它相信,语言的力量,能够跨越隔阂,连接人心。它期待,通过您手中这本小小的册子,魔都的声音,能够更加清晰地回响在您的耳畔,生动地展现在您的唇边。 现在,就翻开它,让我们一起,用上海话,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倾听它的心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非常“务实”且“有温度”。它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专注于那些你在短时间内最需要、最能体现你“诚意”和“融入感”的表达。那些在商务场合不常用,但在街头巷尾、菜市场里才能听到的“烟火气”十足的词汇,它反而收录得特别精妙。我之前尝试过一些App,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股“人味儿”,学习过程更像是机械训练。这本《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读起来让人感到放松,仿佛不是在“学习”,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毫不做作,读起来有一种享受阅读的乐趣。它成功地将语言学习的枯燥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结合在了一起。对于任何想在短期内提升与上海本地人交流舒适度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语言工具,更是一种跨越文化隔阂的有效桥梁。

评分

这本《临时急需一句话:上海话》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意思,那种带着一点点老上海的韵味,但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住了,摸上去很有质感,感觉这本书不是那种快消品,而是可以放在书架上细细品味的。书里的字体选择也挺讲究,清晰易读,对于我们这些想快速掌握一些地道表达的人来说,非常友好。我之前在网上零散地找过一些上海话的学习资料,但总觉得不成体系,要么太学院派,要么就是太随意,缺乏一个好的组织结构。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感觉它更像一位耐心的本地朋友在手把手地教你,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材。比如,它会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容易用错、或者外国人(包括我这样的非土著)最难理解的那些微妙的语境,用非常生动的小故事或者场景模拟出来,这一点真的非常实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某些词汇时的那种细致入微,有时候一个词在普通话里只有一个意思,但在上海话里,根据声调和上下文,意思能天差地别,这本书把这些“潜台词”都挖掘出来了。总之,从包装到内容的组织逻辑来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它不仅仅是教你说话,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气息。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这种“急性子”量身定制的。我经常出差到上海,每次都因为语言障碍错失很多深入交流的机会。市面上很多教材都是按照词性或者时态来划分章节的,学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学完后发现,真正用得上嘴的没几个。这本书反其道而行之,它似乎是按照“遇到问题—立刻解决”的思路来组织的。比如,当你急着问路、点菜、或者处理突发状况时,你翻开书,它能迅速给你定位到那个情境下最地道的表达。这种“即时检索”的功能性,是其他语言学习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它不会一上来就抛给你一长串拗口的音标,而是先给你一句最核心的白话,然后慢慢解析其中的发音和用法,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初学者的畏难情绪。我试着跟一些上海本地同事交流时,用书里学到的几句话,他们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那种被认可的感觉,比学到任何一个复杂的语法点都来得实在。这书就像一个便携式的“应急工具箱”,关键时刻真的能帮大忙。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速成”类的语言学习书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语言这种东西,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学不好的。但这本书,在我尝试使用后,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让你死记硬背语法点的枯燥读物,而是直击要害,专注于那些“急需”的场景。想象一下,你在上海的弄堂口,遇到一位阿婆热情地跟你打招呼,或者在小店里想点一份地道的“大饼油条”却不知道怎么用最自然的方式开口,这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一本厚厚的语法书,而就是书里随手拈来的一两句“通关密语”。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这些高频、高难度的社交场景都精准地捕捉到了。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故作高深,读起来就像听上海朋友在跟你“摆龙门阵”。我尤其喜欢它收录的一些俚语和感叹词,它们是上海话的灵魂所在,掌握了它们,你的上海话听起来才算有“味道”。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能听懂“谢谢”和“你好”的游客了,而是开始能听懂那种带着浓厚人情味的交流了。这套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出了它的定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真的非常体贴。很多上海话的学习者,包括我自己,最大的难关不是词汇量,而是那个让人头疼的“声调”和“连读”问题。很多字单独看都认识,一连起来读就完全变了味,听起来像是在“打架”。这本书在描述发音时,没有完全依赖于枯燥的国际音标,而是创造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系统来辅助记忆。比如,它会用“像唱歌一样从低到高滑上去”来描述某个声调,这种描述方式,比冷冰冰的符号要容易被大脑接受和复现。更赞的是,书里穿插了一些关于上海方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小知识点。这些小的“彩蛋”让我明白,为什么这个词在上海话里会有这样的表达,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语言符号,而是有了文化的根基。阅读这些小故事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上海人娓娓道来,那种亲切感是其他任何学习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它让我意识到,学上海话,其实是在了解一座城市的脉搏和呼吸。

评分

东西很好 很适合刚到上海朋友

评分

给你满里

评分

一般般。感觉还可以吧。还行

评分

p 《临t时急v需一句话:上海话(2F01J1新K版)》是一本应急S性质的书W,Z为在上海旅游的外h国人和外省市n人而编

评分

111111111111111

评分

评分

好方便~~适合我这种到上海打工的

评分

评分

目标向隔壁邻居一样,用上海话骂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