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小学生同义近义反义辨析用法例句典故接龙成语词典-新课标教材版-彩色本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4-06-01 |
| 作者:庞晨光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49.80 | 页数:675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7600817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同义近义反义辨析用法例句典故接龙成语词典》是一部以小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型语文工具书,是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系列工具书中的一部。内容紧扣《新课程标准》,兼顾全国多套小学语文教材,以学习性为主要特点,兼具功能性和趣味性,提供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成语及相关知识。共收录条目近7000条,近义词4500余条,反义词近3000条,提示近1000项,成语接龙450余条,典故100余个,辨析近300条。
●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原则。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主,兼顾其他多套小学语文教材。
●具有注音、释义、例句、同义成语、近义成语、反义成语、辨析、用法、
典故和成语接龙等10种功能。
●收录现代汉语习见常用成语近7000条,释义准确精练,例句简洁贴切。
●同义成语、近义成语4500余条,反义成语近3000条,辨析近300组,扩大词汇量。
●用法提示近1000项,指出使用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典故100余个,介绍来源,丰富内涵。
●成语接龙450余条,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插图400多幅,形象生动,辅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含义。
凡例2
词目首字音序索引4—18
词目笔画索引19—84
正文1—778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儿童读物的典范,色彩搭配明快而不刺眼,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刚识字的孩子也能轻松阅读。封面上的插画线条活泼,充满了童趣,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是不是也同样精彩。我注意到书页的纸张选材非常用心,厚实且触感温润,这对经常翻阅书籍的小学生来说,既耐用又能保护视力。特别是内页的排版布局,每一条词条都留有足够的空白,使得复杂的辨析内容看起来一点也不拥挤,非常清晰易懂。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即便是我们家那个“破坏王”每天抱着啃,书脊也依然坚固如初,这在同类教辅书中是很少见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充满艺术感的学习伴侣,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光是摆在书架上,就显得赏心悦目,可见出版方在细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绝对是那种值得收藏和反复使用的精品。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孩子阅读习惯的家长,我深知工具书的价值在于其“可接近性”和“启发性”。这本书恰恰在这两点上做到了极致。它不仅仅是一本供孩子查阅的工具,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充满智慧的语言导师。它不会用过于深奥的理论去压垮年幼的心灵,而是通过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场景和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精确性。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一些口语化表达的规范处理,既承认了口语的生动性,又指出了书面表达的严谨性,帮助孩子建立起清晰的语体意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通过那些不经意间引用的古典文学片段,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小窗,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工具书”的范畴,它是一本激发语言潜能、培育文化情怀的优秀读物。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感到非常惊喜,它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小学生用词辨析”书籍的预期。作者在处理那些极易混淆的近义词时,没有采用生硬的定义对比,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生活化的场景和贴切的比喻,让抽象的词义变得触手可及。例如,对于“高兴”和“愉快”的细微差别,书中不仅给出了清晰的语境区分,还引用了古代诗词中的典故作为佐证,这无形中拓宽了孩子的文化视野。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反义词的选取也颇具匠心,常常是选择那些在日常表达中容易被误用的“反面教材”进行剖析,这种“避错式”教学法非常高效。我特别欣赏它对成语的拆解方式,将复杂的结构拆分成易于理解的语义单元,再结合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进行串联,使得那些原本死板的成语一下子活了起来,孩子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感,反而觉得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不仅仅是告诉孩子“这个词怎么用”,更重要的是阐明了“为什么这样用”。在讲解词语用法时,作者提供的例句质量非常高,既符合当代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又保持了书面语的规范性,避免了为了追求趣味性而牺牲准确性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我们大人在日常交流中也会不经意用错的表达,通过这本书得到了及时的纠正。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对于培养孩子的语感和精确表达能力是极其宝贵的。而且,书中的“辨析链条”设计得非常流畅,从同义词到近义词再到反义词,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让孩子在比较中深化理解,而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这种系统化的梳理,对于打牢小学生的语言基础,简直是事半功倍的良药。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呈现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闯关式”学习体验,绝非传统词典那种冰冷的罗列。每学习完一组核心词汇后,紧接着的“典故接龙”环节,就像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小游戏,要求学生根据上文的情境或词义,接上一个相关的成语或俗语,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联想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种设计巧妙地将枯燥的记忆转化为了互动的探索,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知识。我观察了一下,我的孩子在做这些“接龙”部分时,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在脑海中检索、匹配。这种将“辨析”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处理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学了就忘”的弊病,让词汇知识真正内化为孩子的语言储备,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值得高度赞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