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作品全集》是法兰西通灵诗人兰波的作品全集,其中包括他的全部诗歌、散文诗和部分书信、日记,是目前为止,国内翻译出版的最完整的一部兰波作品全集。
诗人兰波(Arthur Rimbaud 1854-1891),一位通灵者,被称为“屡风之人”,“横空出世的一颗流星,转瞬寂灭”。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全部在青少年时期完成,此后便放弃了文学,投身于苦涩的流浪漂泊,死亡降临时,他年仅37岁。
但是,凭着通灵慧眼,他“看见了幻觉本身”,发明了“新的花、新的星、新的肉和新的语言”,成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者;凭着通灵之心,他洞穿了世纪的苍茫与黑暗。
他在诗歌中,揭示了残酷的真相,发现并创造了惊艳神奇的美;在生命里,以孤独的流浪与血肉之躯,撞开了世纪的黑暗大门;在人生的苦海中,犁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当后世的人们重新回望,才惊愕地发现,当年那个伤心的孩子,在欧洲这片阴冷的水潭里,放出了怎样“一只脆弱又如五月蝴蝶的轻舟……”
本书正如这一叶轻舟、醉舟,满载着世纪之交,法兰西光怪陆离的诗歌幻梦,重新出发,向我们缓缓驶来。
(法)阿尔蒂尔·兰波:法国天才诗人。1854年生于夏尔维勒,1891年卒于马赛。只活了37岁。重要作品《地狱一季》。
译者:王以培,1963年出生于南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
曾在中国西部及欧美地区漂泊游学十年。自2001年起,在三峡淹没区旅行、写作。
主要作品:诗集《这一夜发生了什么》、《寺庙里的语言》; 旅行记《转场》、《灰狗》、《游吟》;长篇小说《大钟亭》;三峡系列作品:《三峡记忆》、《白帝城》、《水位139米》、《新田白水溪》; 学术作品《基督与解脱》;译著《兰波作品全集》。
我常常觉得,兰波的诗歌,是一种“看见”。他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见”世界,更是用心灵去“感知”世界,然后用他那独一无二的语言,将这份“看见”强加给我们。这种强加,并非粗暴,而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引领。他笔下的世界,是充满对比的,是光怪陆离的,是充满诱惑的,也是充满危险的。读他的诗,就像是在看一场绚丽的烟火,短暂而耀眼,虽然瞬间即逝,但留下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息。那些关于“我”的宣言,关于“我”的幻觉,关于“我”的燃烧,都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真诚。他用最直接、最原始的语言,诉说着对生命最深沉的呐喊,对自由最执着的追求。我不认为他的诗歌是为了“美”而存在,而是为了“真”而存在。他敢于将生命中最不堪、最原始的部分暴露出来,也敢于赞美生命中最耀眼、最炽热的光芒。这部全集,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对话,一次与一个伟大灵魂的交流。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洗礼,一种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的契机。
评分兰波,一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野性与不羁,仿佛是来自遥远星系的迷途诗人,他的文字如同燃烧的炭火,炙热而短暂,却足以烙印在灵魂深处。《兰波作品全集》的出现,对于我这个热爱文字、渴望探寻灵魂深处隐秘角落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久旱逢甘霖的洗礼。翻开书页,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朝圣,去领略那个在十九世纪末搅动欧洲诗坛风云的人物,是如何用他惊世骇俗的诗歌,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我们对现实、对艺术、对人性的认知。他的诗句,不像寻常的散文那样娓娓道来,更多的是一种爆炸式的倾泻,一种不加修饰的赤裸,一种燃烧到极致的幻象。读他的作品,仿佛置身于一个由色彩、声音、气息交织而成的迷宫,你可能被突如其来的画面惊艳,也可能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攫住,甚至被一种原始的冲动所裹挟。那些关于“我”的宣言,关于“我”的幻觉,关于“我”的燃烧,都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真诚。我尤其喜欢他在《醉舟》中描绘的景象,那种随波逐流、放逐自我的自由,以及对感官世界的极致体验,都让我沉醉其中,仿佛自己也化作那艘漂泊在未知海域的船,感受着风的咆哮,浪的起伏,以及对未知彼岸的无限向往。这部全集,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兰波灵魂的裸呈,是对生命张力的极致探索,是一份献给敢于燃烧自己、挑战一切的灵魂的礼物。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接触兰波,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那个被誉为“少年天才”又“堕落天使”的诗人,其经历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但真正让我沉迷进去的,是他的文字所蕴含的那种原始的力量,那种不被世俗规则所束缚的狂放。他的诗,不是为了取悦谁,也不是为了宣扬什么道德教条,而是一种纯粹的自我表达,一种对生命、对世界最直接、最 raw 的反应。读《地狱一季》,感觉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拽着,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灵魂震荡。那些跳跃的意象,那些激烈的词语,那种仿佛从地狱深处挖掘出来的痛苦与狂喜,都让人无法喘息。我常常在读到某些句子时停下来,反复咀嚼,试图理解那背后隐藏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洞察。他笔下的世界,是扭曲的、绚烂的、痛苦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如此真实,如此触动人心。他敢于揭露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也敢于赞美生命中最原始的冲动。他不像一些诗人那样,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内心的空虚,而是直接将自己的灵魂撕开,让我们看到最真实、最赤裸的自己。这部作品集,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哲学书,一本关于存在的书,它迫使我去思考,去质疑,去重新审视我所熟悉的一切。
评分兰波的文字,总带着一股不祥的、令人不安的美感。这并非批评,而是一种深深的着迷。他的诗,不像是一首首完整的歌曲,更像是一段段被截取的、充满张力的片段,每一个片段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能够瞬间将你卷入其中。我时常在读他的诗时,感到一种晕眩,仿佛置身于一个由碎片化的意象组成的梦境。那些关于“看见”的描写,关于对感官世界的极端探索,都让我惊叹于他捕捉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他似乎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感受到我们感受不到的情感。他的语言,有时尖锐如刀,有时缠绵如丝,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他诗歌的每一个字面意思,但我能感受到他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虚无的恐惧。这部作品集,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本诗集,不如说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生命中最复杂、最矛盾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深邃、最隐秘的一面。每次读完,都会有一种被掏空又被注入新能量的感觉。
评分我曾无数次地想象,如果兰波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会写出怎样的诗篇?那些关于科技、关于信息爆炸、关于人与人之间疏离的诗句,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兰波作品全集》让我有机会窥探那个遥远的时代,窥探那个特立独行的灵魂。他的诗句,充满了一种青春的躁动,一种对成人世界的反叛,一种对一切既定规则的挑战。他似乎总是在燃烧,在燃烧对生活的热情,在燃烧对艺术的追求,也在燃烧他自己。那些描绘都市景象的诗歌,虽然背景与我们如今的世界截然不同,但其中流露出的对现代生活的迷茫、对物质世界的疏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渴望,却是如此的熟悉,仿佛是穿越时空的回响。我尤其被他诗歌中对色彩和声音的运用所吸引。他能够用最简单的词语,勾勒出最鲜活的画面,用最朴素的声音,奏响最动人的乐章。他的语言,就像是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又像是一段段激情澎湃的音乐,能够瞬间抓住读者的感官,引发强烈的共鸣。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是一次新的冒险,一次深入兰波内心世界的探索,一次对自身灵魂的拷问。
评分此後緋衣復誰解,當年紅豆已全荒。
评分确实忍不住了!要求换货!
评分女儿想看的,书印刷的不错,京东的速度,赞
评分不错,包装好,有一层薄膜包着不脏不皱,平装本,物美价廉。
评分囤书,慢慢看看!
评分想从他的作品,更深刻的了解兰波这个人!!
评分4、动作设计上,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罗马人打起来力量感十足,相较于成龙的喜剧式打法明显更好看么?或许为了故意突出两种风格,但是总显得不搭调。而各种战斗中的打法啥的,我们就别去追究硬伤了吧……
评分兰波的书,之前买过一本彩画集,说实话,看不懂
评分内容和想象中的一样,是大师之作,物流也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