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需要,漢字的書體經過多次演變,從詭譎奇崛的甲骨文逐漸發展到蒼茫渾厚的金文、再到規整勻淨的大小篆、嚴整肅穆的隸書、端莊成熟的楷書和連綿飛動的草書、不拘不放易寫好認的行書等多種書體。每種書體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
這本《碑帖導臨:智永真書韆字文》收錄瞭智永的作品——《真書韆字文》,可供臨學者和書法教學工作者作教學輔導和參考,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及初學者研習都不失為一本好書。
智永,陳、隋間僧人,名法極,俗姓王,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為王羲之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後。善書法,尤工草書。常居山陰永欣寺,閉門習書三十年,人稱“永禪師”。智永學書,初從蕭子雲(487—549),後以先祖二王為宗,妙傳傢法,精力過人,隋唐間工書者鮮不臨學。智果、辨纔、虞世南皆智永書法高足。
智永書法流傳甚廣。相傳,居永欣寺期間,智永寫真、草《韆字文》八百本,分贈給浙東各名刹大寺。唐代時,已隨歸化僧、遣唐使流傳到東鄰日本,並對日本書道産生瞭不小的影響。宋禦府曾收藏智永草書13件,真草10件。其中,《真草韆字文》一直流傳至今,是智永代錶作。傳世的智永《真草韆字文》共有兩本:一為唐代傳入日本的墨跡本,一為保存於陝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薛嗣昌石刻本。本書刊用的是從現藏於日本墨跡影印本中剪輯的真書部分。
《韆字文》真書法度謹嚴,綫條飽滿,技法精熟,前人評其書謂:“智永得右軍之肉”。宋米芾《海嶽名言》評曰:“智永臨集韆文,秀潤圓勁,八麵具備”。又如蘇軾所評:“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書代錶瞭隋代南書的溫雅之風,繼承並總結瞭“二王”正體的結體、草法,從體法上確立瞭它的範本作用。
編者按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需要,漢字的書體經過多次演變,從詭譎奇崛的甲骨文逐漸發展到蒼茫渾厚的金文、再到規整勻淨的篆書、嚴整肅穆的隸書、端莊成熟的楷書和連綿飛動的草書、不拘不放的行書等多種書體。每種書體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行草書具有更為廣泛的實用價值,能快寫,又易識彆,同時優秀的行草書作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和孫過庭的《書譜》就分彆是用行書和草書書寫的,它們不但形體優美、而且意境高遠。書傢以嫻熟的用筆技巧、精妙的筆法、塑造齣完美多變的字體造型,營造齣幽雅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行草書在我國的書法藝苑中和書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曆史上各個時期齣現瞭許多的行草書名傢,留下瞭大量的優秀作品。
藝術技巧是書法創作的必要條件,它不僅是書傢自身本質力量的一種外化和對象化,而且能充分體現創作者纔能智慧的高低和創作能力的大小,影響著作品整體美的構成。書法學習的主要任務,一是學習範本的用筆技巧,二是學習範本的結字布白方法。我們學習筆法不僅僅是起、行、收筆處的運筆程式,筆法的目的是塑造綫條質量,體現筆法自身的錶現力,連接點畫綫條,使其間關係閤理,以調整筆鋒的狀態。筆法的選擇與綫條質感直接相關,通過對筆觸的分析,綫條質感的判斷,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觀因素的考查等為背景,通過點綫輪廓將筆法還原到筆觸麵的筆鋒著紙狀態及決定筆鋒的運筆動作層麵,這樣纔能實現筆法的全過程。結構作為綫條的框架,決定綫條質量的有效程度,結構的審美是書傢風格、品味、格調的反映。結構因時相傳,更因時、因地、因書體風格而不同,但還是有其內在規律可循的。
本叢書選取古代具有代錶性的篆、隸、楷、行、草書法帖,采用高科技最新數碼還原專利技術,進行放大處理,放大而不失真。並有簡體釋文,供臨學者和書法教學工作者作教學輔導和參考,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及初學者研習都不失為一本好書。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而言,由於原帖字普遍較小,對各種筆法和結構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後,對帖中字每一個筆畫的用筆細微之處如提按頓挫、方圓藏露、轉摺映帶等的豐富變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過對筆畫綫條外輪廓的分析,還原其用筆過程。同時,對結構的比例、輕重,大小、疏密等也更為直觀,更易分析和講解。對學習者來說,一帖在手,不僅增加對帖的感性認識,而且對進一步理解技法有較大的幫助,讓初學者少走彎路。
每種書體都有各自結字規律,每種帖都有自已的結字特色。我們對篆、隸、楷、行草書的結構規律進行全麵梳理。總結齣每種書體十二種結字原則,同一種書體中不同書傢和碑帖又有自已的個性。十二種法則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則(對比原則)和少量個性特徵。每個結構原則又選用字帖中的十二個字來『圖說』這個結字原則。這些原則均齣自曆代書論經典著作,歸類總結後集聚起來,根據每種帖的特徵進行舉例講解,深入淺齣,幫助齣帖。
翻開這本字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沉靜而又不失靈動的氣息,仿佛能透過紙麵感受到智永老先生在揮毫時的那份從容與定力。對於我這樣一個癡迷於傳統書法,尤其是對永字八法有著深入探究的愛好者來說,市麵上大多數的字帖往往側重於筆法的錶麵呈現,而較少有能將“法”與“意”完美結閤的導臨之作。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瞭字形,更像是邀請讀者進入瞭一個精妙的學書心法殿堂。從選紙的質感,到墨色的暈染效果,都體現齣編者對傳統帖學精髓的尊重與理解。每一次臨摹,都像是一次與古人精神的對話,那種運筆時的提按頓挫、結構上的疏密聚散,都被講解得清晰到位,使得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要領,而老手也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真正做到瞭“導”字,讓人在模仿中逐漸領悟到真書的韻緻與神采,而不是機械地復製。特彆是對於那些希望從楷書嚮行書過渡,或者想深入體會“永”字在書法結構中的核心地位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參照係和實踐平颱。
評分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給我的體驗,那就是“立體感”。很多字帖在呈現上都是二維平麵的,你隻能看到字寫在紙上的樣子。但這本書的設計,尤其是它的導讀部分,仿佛為我們打開瞭一個三維的學習空間。它不僅講解瞭“怎麼寫”,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寫”。比如,對於一些關鍵的轉摺點,它會用放大圖或者結構示意圖來解析力量的蓄積與釋放,這種對書寫過程的深度剖析,極大地拓寬瞭我的理解邊界。我發現自己以前隻是注意到瞭字的外形,而忽略瞭支撐字形的內在結構和力學原理。這本書則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你背後默默觀察,然後在關鍵時刻點撥你,讓你茅塞頓開。它對節奏的把握尤其到位,不會讓你在某個難點上停留過久而産生挫敗感,而是巧妙地通過前後字的呼應來引導你自然地過渡和進步。這使得整個學習路徑既有挑戰性,又充滿瞭持續探索的樂趣。
評分坦白講,我對市麵上那些動輒宣稱“速成”或“秘籍”的書籍一直持保留態度,書法之道,貴在持之以恒與心境的沉澱。然而,在嘗試瞭這本字帖的諸多導臨練習之後,我發現它真正做到瞭“慢工齣細活”的哲學。它沒有急於求成地堆砌復雜的技巧,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基礎的骨架構建上。那些對筆畫起筆收尾的微妙處理,對單個字的重心平衡的精細考量,都被拆解成瞭極易理解的步驟。我個人尤其欣賞其中對於“間架結構”的論述,它不是枯燥的幾何分析,而是結閤瞭古代書傢對於“氣韻生動”的理解。在實際操作中,我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綫條不再鬆垮,字形也更加挺拔有力。這本帖的編排邏輯非常嚴謹,它引導你先建立起對整體章法的空間感,然後再聚焦到微觀的筆畫形態上,形成瞭一種自上而下、由錶及裏的學習閉環。對於長期受睏於“寫得像但沒有神采”這一瓶頸的書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繞開彎路、直擊核心的路徑,是那種真正能沉下心來“做學問”的佳作,讓人心悅誠服。
評分閱讀和實踐這本字帖的過程,給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次精緻的文物修復體驗,而非簡單的臨摹練習。它對於古代碑帖的文本校勘和版本選取,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市麵上很多字帖的底本質量參差不齊,導緻學習者一開始就接觸到瞭“失真”的範本。而這本書所選用的底本,其清晰度和細節還原度極高,使得那些原本難以辨識的細微筆鋒轉摺都得以清晰呈現。更難得的是,在導臨部分,編者並沒有用生硬的綫條去勾勒所謂的“標準”,而是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闡釋瞭在不同書寫狀態下,筆墨自然流淌産生的微妙變化。這種對“神似而非形似”的追求,在當前的快節奏齣版環境中是相當可貴的。它教會我如何去觀察、去體會,而不是盲目地復製。每當我對照著書中的講解去嘗試一個字時,我都能感受到一種對古人書寫意圖的尊重和貼近,這讓我的臨帖不再是匠氣十足的模仿,而更接近於一種心領神會的交流。
評分我對這本導臨本的整體印象,可以用“匠心獨運,溫潤如玉”來形容。它的文字描述,摒棄瞭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堆砌,轉而采用瞭一種非常溫和、富有文學性的語言來闡述書法的奧秘。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飽經滄桑的前輩娓娓道來他畢生的心得,沒有架子,隻有真誠的分享。特彆是它在講解結構布局時,融入瞭許多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哲思,例如陰陽平衡、虛實相生等概念,使得習書不僅僅是技能的訓練,更是一種心性的陶冶。這種將技術訓練與人文素養提升結閤起來的編撰思路,讓我對學習書法的意義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書法之美,源於對生活、對自然、對萬物和諧的體悟。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授書寫的工具書,不如說是一部引領讀者進入傳統文化深層意境的指南,讓人在墨香中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獲益匪淺。
評分太棒瞭,質量很好
評分不錯,放大瞭,還有細節。西泠印社,名牌,值得信賴。
評分這個字帖印刷的很好,學習書法需要增加知識,必竟是名人寫的書法。
評分物流很快,給兒子練習用
評分從智永開始我的書法習字之路!
評分滿意,快遞也不錯
評分不錯,西泠的東西還是值得信賴的!
評分忠於原碑,好,雖然不清楚,但真實
評分還不錯,質量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