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樹木鑒賞

園林樹木鑒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曄春 等 著
圖書標籤:
  • 園林植物
  • 樹木
  • 鑒賞
  • 園藝
  • 景觀設計
  • 植物學
  • 園林綠化
  • 觀賞植物
  • 植物圖鑒
  • 園林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31614
版次:1
商品編碼:10944073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2-03-01
頁數:37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園林樹木鑒賞》將園林樹木按照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進行分類,詳盡地介紹瞭多種園林樹木的學名、科屬、彆名、花果期、生境及産地、鑒賞要點及應用,以及它們的識彆要點,如形態、株高、葉、花、果的具體特徵。每個品種都配有植物全圖和局部特寫圖片,力求全方位展現植物的本真形態和細節特徵。
《園林樹木鑒賞》可供園林樹木生産經營者、業餘愛好者以及相關教學科研工作者閱讀參考。

目錄

裸子植物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01 南洋杉

柏科 Cupressaceae
02 翠柏
03 日本扁柏
04 福建柏
05 側柏
06 圓柏

蘇鐵科 Cycadaceae
07 蘇鐵
08 華南蘇鐵

銀杏科 Ginkgoaceae
09 銀杏

鬆科 Pinaceae
10 雪鬆
11 黃枝油杉
12 青海雲杉
13 紅皮雲杉
14 白杄
15 青杄
16 白皮鬆
17 馬尾鬆
18 樟子鬆
19 長白鬆
20 油鬆
21 黑鬆
22 金錢鬆

羅漢鬆科 Podocarpaceae
23 陸均鬆
24 長葉竹柏
25 羅漢鬆

紅豆杉科 Taxaceae
26 紅豆杉
27 榧樹

杉科 Taxodiaceae
28 柳杉
29 水鬆
30 落羽杉

被子植物
爵床科 Acanthaceae
01 假杜鵑
02 可愛花
03 紫雲杜鵑
04 黃脈爵床
05 直立山牽牛

槭樹科 Aceraceae
06 雞爪槭

漆樹科 Anacardiaceae
07 南酸棗
08 人麵子
09 杧果
10 火炬樹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11 紅毛榴蓮
12 番荔枝
13 小依蘭
14 山椒子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15 雞骨常山
16 海杧果
17 雲南蕊木
18 夾竹桃
19 古城玫瑰樹
20 紅雞蛋花
21 黃花夾竹桃
22 盆架樹

鼕青科 Aquifoliaceae
23 枸骨
24 鐵鼕青

五加科 Araliaceae
25 幌傘楓
26 刺楸
27 澳洲鴨腳木
28 鵝掌藤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29 日本小檗
30 十大功勞
31 南天竹

紫葳科 Bignoniaceae
32 梓樹
33 叉葉木
34 貓尾木
35 藍花楹
36 吊瓜樹
37 火燒花
38 菜豆樹
39 火焰樹
40 黃花風鈴木
41 黃鍾花

紅木科 Bixaceae
42 紅木

木棉科 Bombacaceae
43 猴麵包樹
44 木棉
45 美麗異木棉
46 水瓜栗
47 瓜栗

紫草科 Boraginaceae
48 福建茶
49 粗糠樹
50 厚殼樹

橄欖科 Burseraceae
51 三角欖
52 烏欖

黃楊科
53 黃楊

蠟梅科 Calycanthaceae
54 蠟梅

山柑科 Capparaceae
55 野香櫞花
56 魚木

忍鼕科 Caprifoliaceae
57 金銀忍鼕
58 接骨木
59 香莢蒾
60 珊瑚樹
61 皺葉莢蒾

木麻黃科 Casuarinaceae
62 木麻黃

彎子木科
Cochlospermaceae
63 彎子木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64 訶子
65 小葉欖仁

山茱萸科 Cornaceae
66 燈颱樹
67 山茱萸

五椏果科 Dilleniaceae
68 大花五椏果
69 五椏果

龍腦香科
Dipterocarpaceae
70 竭布羅香
71 青梅

柿科 Ebenaceae
72 瓶蘭花
73 柿

鬍頹子科 Elaeagnaceae
74 沙棗
75 鬍頹子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76 尖葉杜英
77 水石榕
78 锡蘭橄欖
79 猴歡喜

杜鵑花科 Ericaceae
80 吊鍾花
81 馬纓杜鵑
82 露珠杜鵑
83 羊躑躅
84 錦綉杜鵑
85 杜鵑

杜仲科 Eucommiaceae
86 杜仲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87 石栗
88 木奶果
89 鞦楓
90 蝴蝶果
91 變葉木
92 紫錦木
93 橡膠樹
94 血桐
95 木薯
96 烏桕
97 油桐
98 木油桐

藤黃科 Guttiferae
99 黃牛木
100 鐵力木

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101 蚊母樹
102 楓香
103 紅花繼木
104 殼菜果
105 紅花荷
106 半楓荷

七葉樹科
Hippocastanaceae
107 七葉樹

鬍桃科 Juglandaceae
108 核桃
109 楓楊

樟科 Lauraceae
110 陰香
111 樟樹
112 潺槁木薑子
113 梨潤楠
114 柳葉潤楠

玉蕊科 Lecythidaceae
115 梭果玉蕊
116 縴細玉蕊

豆科 Leguminosae
117 大葉相思
118 颱灣相思
119 馬占相思
120 珍珠相思
121 海紅豆
122 南洋楹
123 閤歡
124 紫穗槐
125 紅花羊蹄甲
126 金鳳花
127 蘇木
128 硃纓花
129 錦雞兒
130 翅莢決明
131 臘腸樹
132 粉花決明
133 美麗決明
134 黃槐
135 紫荊
136 降香黃檀
137 鳳凰木
138 龍牙花
139 雞冠刺桐
140 刺桐
141 格木
142 儀花
143 海南紅豆
144 扁軸木
145 毛洋槐
146 刺槐
147 雨樹
148 無憂花
149 大花田菁
150 東京油楠
151 槐
152 酸莢

百閤科 Liliaceae
153 硃蕉
154 山海帶

馬錢科 Loganiaceae
155 灰莉
156 馬錢

韆屈菜科 Lythraceae
157 南洋紫薇
158 紫薇
159 大花紫薇
160 蝦仔花

木蘭科 Magnoliaceae
161 披針葉茴香
162 夜閤
163 玉蘭
164 荷花玉蘭
165 凹葉厚樸
166 二喬木蘭
167 海南木蓮
168 紅色木蓮
169 白蘭
170 樂昌含笑
171 含笑
172 觀光木

金虎尾科 Malpighiaceae
173 西印度櫻桃
174 金英

錦葵科 Malvaceae
175 紅葉槿
176 高紅槿
177 樟葉槿
178 木芙蓉
179 硃槿
180 木槿
181 黃槿
182 垂花懸鈴花

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183 寶蓮花
184 野牡丹
185 銀毛野牡丹
186 巴西野牡丹

楝科 Meliaceae
187 米蘭
188 大葉山楝
189 毛麻楝
190 非洲桃花心木
191 苦楝

桑科 Moraceae
192 波羅蜜
193 桂木
194 構樹
195 高山榕
196 大果榕
197 垂榕
198 雅榕
199 美麗枕果榕
200 橡皮樹
201 大琴榕
202 榕樹
203 聚果榕
204 菩提樹
205 筆管榕
206 黃葛榕

楊梅科 Myricaceae
207 楊梅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208 密鱗紫金牛
209 矮紫金牛

桃金娘科 Myrtaceae
210 串錢柳
211 水翁
212 檸檬桉
213 紅果仔
214 黃金香柳
215 白韆層
216 番石榴
217 桃金娘
218 水竹蒲桃
219 蒲桃
220 洋蒲桃

藍果樹科 Nyssaceae
221 喜樹
222 珙桐
223 藍果樹

金蓮木科 Ochnaceae
224 金蓮木

木犀科 Oleaceae
225 連翹
226 白蠟
227 女貞
228 山指甲
229 油橄欖
230 桂花
231 華北紫丁香

酢漿草科 Oxalidaceae
232 陽桃
棕櫚科 Palmae
233 假檳榔
234 檳榔
235 三藥檳榔
236 桄榔
237 魚骨葵
238 短穗魚尾葵
239 董棕
240 散尾葵
241 椰子
242 貝葉棕
243 酒瓶椰子
244 蒲葵
245 三角椰子
246 長葉刺葵
247 象鼻棕
248 大王椰子
249 棕櫚
250 華盛頓葵

露兜樹科 Pandanaceae
251 露兜樹

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
252 圓錐海桐
253 颱灣海桐
254 海桐

懸鈴木科 Platanaceae
255 三球懸鈴木

蓼科 Polygonaceae
256 海葡萄

山龍眼科 Proteaceae
257 銀樺
258 澳洲堅果

石榴科 Punicaceae
259 石榴

鼠李科 Rhamnaceae
260 拐棗
261 棗

紅樹科 Rhizophoraceae
262 竹節樹

薔薇科 Rosaceae
263 梅
264 杏
265 桃
266 榆葉梅
267 東京櫻花
268 木瓜
269 皺皮木瓜
270 山楂
271 枇杷
272 紅柄白鵑梅
273 重瓣棣棠
274 雜交海棠
275 山荊子
276 垂絲海棠
277 湖北海棠
278 西府海棠
279 蘋果
280 稠李
281 紅葉石楠
282 石楠
283 紫葉李
284 李
285 火棘
286 現代月季
287 玫瑰
288 單瓣黃刺玫
289 華北珍珠梅
290 花楸

茜草科 Rubiaceae
291 梔子
292 紅紙扇
293 團花

楊柳科 Salicaceae
294 加楊
295 垂柳

無患子科 Sapindaceae
296 欒樹
297 無患子
298 文冠果

山欖科 Sapotaceae
299 蛋黃果
300 人心果
301 牛乳樹
302 神秘果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303 溲疏
304 八仙花
305 圓錐綉球
306 美麗茶藨子

茄科 Solanaceae
307 鴛鴦茉莉
308 黃瓶子花
309 大花曼陀羅
310 大花茄

海桑科 Sonneratiaceae
311 八寶樹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312 野鴨椿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313 梧桐
314 蘋婆

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315 秤錘樹

檉柳科 Tamaricaceae
316 檉柳

山茶科 Theaceae
317 越南抱莖茶
318 杜鵑紅山茶
319 紅皮糙果茶
320 山茶
321 金花茶
322 雲南山茶
323 茶梅
324 廣寜紅花油茶
325 木荷
326 厚皮香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327 土沉香
328 結香

椴樹科 Tiliaceae
329 文定果
330 濛椴

榆科 Ulmaceae
331 樸樹

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332 臭牡丹
333 腺茉莉
334 赬桐
335 臭茉莉
336 煙火樹
337 海州常山
338 藍蝴蝶
339 垂茉莉
340 假連翹
341 鼕紅
342 柚木

前言/序言

本書介紹的園林樹木共計300多種。書中將園林樹木按照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進行分類,詳盡地介紹瞭各種樹木的學名、科屬、彆名、花果期、生境及産地、鑒賞要點及應用,此外還分彆介紹瞭每種樹木的識彆要點,如形態、株高以及葉、花、果的具體特徵。共有1000餘張高清晰彩色圖片,每個品種都配有植物全圖和局部特寫圖片,力求全方位展現植物的本真形態和細節特徵。全書圖文對照,描述詳盡,讓讀者在欣賞園林樹木的同時,又能全麵瞭解它們的基礎知識,更能輕而易舉地學會鑒彆這些植物,因此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觀賞性和實用性。
本書精美清晰的圖片,貼心的知識細解,豐富詳盡的種類,超大的信息容量,帶領讀者零距離觀賞和親密接觸幾百種園林樹木,使讀者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還能獲得知識和啓迪。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7
筆墨丹青繪山水,一草一木皆有情 這並非一本講述樹木分類、生長習性或園林栽培技巧的百科全書。也非一本探究樹木在建築、藝術或文化象徵中的實用指南。它更像是一扇窗,推開之後,你將走進一個由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隱士賢達精心勾勒的山水畫捲,感受他們筆下的“園林之美”,以及隱藏在那片綠意盎然中的深邃情感與人生哲思。 本書將帶領您跨越時空的阻隔,漫步於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的古典園林之中。想象一下,在蘇州園林精巧的布局裏,微風拂過搖曳的垂柳,水麵上泛起層層漣漪,那是文震亨筆下的“麯徑通幽”;在揚州瘦西湖的煙波浩渺中,亭颱樓閣掩映在綠樹叢中,仿佛能聽到乾隆皇帝留下的詩句,訴說著他對江南風光的無限眷戀。我們不在這裏詳述哪棵古樹的年齡,也不探討如何修剪枝葉,而是專注於那些描繪園林景緻的文學作品,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搜尋那些描繪樹木在園林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們是遮蔭避暑的天然屏障,是點綴景色的靈動元素,更是寄托情感、象徵品格的意象載體。 書中的內容,將以散文的筆觸,串聯起曆史長河中那些與園林樹木緊密相連的詩情畫意。我們將一同品讀杜甫“捨南有茅捨,我憶江村落。宅邊有柴門,負者散布我。主人忘歸去,柴門空且寂。寂寥無人往,寂寥無人往。”的詩句,想象那茅捨旁,幾株尋常的樹木,卻承載著詩人對故鄉的思念與隱居的嚮往。抑或是白居易“一叢深色花,十戶並皆栽。疑是洛陽道,牡丹花正開。”的描繪,讓我們看見,即便是一株看似普通的植物,也能在詩人眼中綻放齣如同洛陽牡丹般的絢爛,摺射齣他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感知。 我們將穿越到宋代的詞境,感受蘇軾筆下的“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在這幅淡雅的水墨畫捲中,西湖邊的楊柳依依,湖光山色,無論晴雨,都自有風情。我們並非研究湖畔的植被種類,而是體會蘇軾如何將自然的景物與審美情趣融為一體,寥寥數語,勾勒齣西湖的四季之美,也透露齣他曠達的人生胸懷。再如李清照的“纔過斜陽, समूहों簇香,藕花深處紅妝。羅衣輕,歌扇涼,斜陽外,麯欄杆,獨憑欄。……”,在這婉約的詞句中,荷花不僅僅是水中的植物,更是詞人內心憂愁與孤寂的映照,點點紅妝,在夕陽餘暉中,更顯淒美。 本書將深入探究中國古典園林中,那些被文人賦予瞭特殊意義的樹木。例如,竹子,在中國文化中早已超越瞭植物本身的意義,它象徵著謙遜、正直、堅韌不拔的品格。我們將從古人的詩詞、文章中,尋覓那些描繪竹林清幽、竹影婆娑的片段,感受它們如何在文人的筆下,成為君子風骨的象徵。王維的“綠竹有何罪,遭此一小人。……”,不僅僅是對被砍伐竹子的同情,更是對小人行為的憤慨,其中蘊含的品格之辯,發人深省。 梅花,作為“歲寒三友”之一,其淩寒獨自開的傲骨,深受文人喜愛。我們將品讀陸遊“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的詠梅絕句,感受那股不屈不撓、高潔孤傲的生命力量。那不僅僅是對梅花的贊美,更是對生命在睏境中依然保持純粹與尊嚴的謳歌。 鬆柏,則常常被用來象徵堅貞不屈、曆經風霜的品格。我們將追溯那些關於鬆柏的傳說與故事,在古人的詩句中,尋找它們不畏嚴寒、四季常青的意象,理解為何它們會被視為長壽與忠誠的象徵。 桃花,則承載著中國人對春天、對美好愛情的浪漫想象。從“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傢。”的《詩經》開篇,到“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傷,桃花的盛開與凋零,牽動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眷戀與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本書更將關注,古人在園林設計中,如何巧妙地利用樹木來營造意境,錶達情感。一棵孤立的古樹,可能承載著曆史的滄桑;一片竹林,則可以營造齣寜靜緻遠的氛圍;而一池湖水旁的垂柳,則增添瞭幾分柔美與嫵媚。我們將透過文人的描述,去“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去“聞”到花草的芬芳,去“看”到樹影在月光下搖曳的曼妙舞姿。 我們還將觸及一些關於園林樹木的傳說與軼事。或許是某位隱士在山林中與古樹的對話,或許是某位帝王在宮苑中為一株奇花異草寫下的詩篇。這些故事,雖然不屬於植物學的範疇,卻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古人是如何將自然之美與人文情懷、生活哲學融為一體的。 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專業的園林知識,而在於喚醒讀者內心深處的審美情趣與人文關懷。它希望通過對古典文學中描繪的園林樹木的賞析,引導讀者重新審視我們身邊的自然,發現隱藏在每一片綠葉、每一朵花蕊中的詩意與哲理。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靜下心來,去感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靈感與慰藉。 這並非一本教人如何“種植”或“管理”樹木的書,而是一本引導人如何“欣賞”樹木,以及透過樹木去“感受”生活、體悟人生的書。它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一次與古人關於自然、關於美的精神交流。翻開它,就如同推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心靈世界的窗戶,在那裏,每一棵樹木,都講述著一個故事,都蘊含著一份情懷,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讓我們一同沉醉在這片筆墨丹青繪就的山水之中,感受“一草一木皆有情”的永恒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園林樹木鑒賞》讀起來簡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植物探索之旅。作者的文筆極為細膩,光是描述那些樟樹、鬆柏的年輪和樹皮紋理,就能讓人聯想到它們經曆的風霜雨雪。我記得有段章節專門講瞭江南園林中的“藉景”藝術,作者不僅僅停留在植物學知識的羅列上,而是將樹木的形態、色彩與周圍的建築、水體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勾勒齣一幅幅流動的畫麵。閱讀時,我仿佛置身於蘇州園林的麯徑通幽之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不同樹種帶來的情緒起伏——或是青竹的傲然,或是垂柳的柔情。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於光影在樹冠下的變化描述入木三分,清晰地展示瞭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下,樹木如何成為園林空間的“點睛之筆”。這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圖鑒,它更像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和審美情趣的指南,引導我們如何用“心”去看待每一棵樹,而不是僅僅用“眼”去識彆。它教會瞭我如何欣賞一棵樹的“生命哲學”,而非僅僅是它的生物屬性。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超我最初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聚焦於傳統中式園林,但翻開後發現,它對全球範圍內的優秀園林案例都有涉獵,比如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式私傢園林中的薔薇品種選擇,以及日式枯山水庭院中對苔蘚和矮鬆的精妙處理。作者的知識體係非常紮實,他毫不費力地在植物的拉丁學名、地域文化背景和園林設計原則之間搭建起橋梁。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植物的敘事性”的論述——即特定的樹木組閤如何在特定的空間裏講述一個故事,比如用夾竹桃錶達堅韌,用玉蘭錶達高潔。這種解讀方式極大地豐富瞭我對園林設計的理解。而且,書中配的攝影圖片質量極高,色彩還原真實,構圖專業,為理解文字描述提供瞭極佳的視覺輔助。對於任何想要提升自己園林審美水平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必備書。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審美品位的重塑過程。

評分

老實說,我是一個對植物學背景不深的愛好者,所以最擔心閱讀門檻過高。但這本書成功地做到瞭科普與藝術的完美平衡。它在介紹樹木的生長習性時,語言是極其通俗易懂的,沒有過多晦澀的專業術語,即便有,也會立刻用非常生動的比喻來解釋清楚。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關於樹木在古代文學和哲學中的意象解讀。比如,蘇軾對竹的贊美,如何影響瞭後世文人對“空、虛”美學的追求,而這種追求又如何反映在園林中對樹木疏密的處理上。這種跨學科的融閤,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頓悟”的樂趣。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棵樹叫什麼,有什麼用”,而是告訴你“這棵樹在中國文化裏意味著什麼,以及它如何被偉大的園林大師使用過”。這種深層次的文化解讀,讓每一次翻閱都像是進行一次高品質的文化沙龍交流,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高級的文化品味。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對傳統“工具書”概念的一次顛覆。它沒有采用那種生硬的“科屬目”分類法,而是從一個更具詩意和功能性的角度切入。比如,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如何利用樹木的“聽覺效果”來調節園林氛圍——如何選擇能有效阻擋城市噪音的常綠喬木,或如何利用細葉植物製造齣沙沙的流水聲。這種感官維度的拓展,讓我意識到園林設計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立體。作者的筆觸冷靜而客觀,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自然的熱愛是藏不住的。在描述一些珍稀或瀕危樹種時,作者的語氣變得凝重,並呼籲讀者在欣賞美的同時,肩負起保護生態的責任。這種責任感的融入,讓這本書的立意拔高瞭一層,從單純的鑒賞上升到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它不隻是教你看樹,更是教你如何尊重生命。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采用瞭“主題式”而非“植物名錄式”的編排。例如,其中一個章節探討的是“邊界的藝術”——如何利用不同密度的樹籬和樹陣來劃分空間,營造私密感或引導視綫。作者用瞭很多篇幅來分析不同樹種在“遮擋”和“透視”方麵的錶現力。我對比瞭過去讀過的幾本園林書籍,很少有能像本書一樣,將樹木的物理特性與空間心理學緊密結閤起來的。讀到關於“四季更迭中的色彩語言”那一章時,我簡直愛不釋手。作者詳細分析瞭日本楓樹(Acer palmatum)在不同光照下葉綠素和花青素的變化規律,並將其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五色概念相對應,形成瞭一套獨到的色彩鑒賞體係。這套體係極具操作性和啓發性,讓我今後在自己的庭院規劃中,能更有目的地去選擇具有特定色彩序列的植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成熟的、可操作的審美框架。

評分

開展新希望,否則時勢比人強,越走越是盡頭,到時候要轉換就很睏難瞭。

評分

不錯的書籍,有空瞭慢慢看

評分

買書的參考圖片,在拍兩張書裏麵的內容

評分

種類還算多吧。不過有些還是查不到

評分

華輝微笑道:“為甚麽哭瞭?師父教你的這一招‘星月爭輝’,可好不好?”李文秀嗚咽道:“我……我又殺瞭人。”華輝道:“殺幾個小毛賊算得瞭甚麽?我武功迴復之後,就將一身功夫都傳瞭於你,待此間大事一瞭,咱們迴歸中原,師徒倆縱橫天下,有誰能當?來來來,到我屋裏去歇歇,喝兩杯爇茶。”說著引導李文秀走去左首叢林之後,行得裏許,經過一排白樺樹,到瞭一間茅屋之前。

評分

還好還好哈好好好。。

評分

物流實在太慢瞭!!!!!!物流實在太慢瞭!!!!!!物流實在太慢瞭!!!!!!

評分

配圖清楚,解說詳略得當

評分

?剋利夫頓所提到的:“如果某人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一種天賦;迷人,是一種天賦;有恒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