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徽章图鉴

中国百年徽章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中洋 著
图书标签:
  • 徽章
  • 中国百年
  • 历史
  • 收藏
  • 图鉴
  • 文化
  • 民国
  • 近代史
  • 党史
  • 纪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ISBN:9787506562416
版次:1
商品编码:109565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收录精美徽章2000枚,纵横清末至当下100余年时间,涵盖了自中国产生徽章以来的各类重要作品。不仅图片精美,更有20余万流畅文字。大量说明语,表述明晰,尤其在涉及历史与政治时,客观、中肯读之可感扎实厚实、言之凿凿。
徽章是集艺术欣赏、历史文化信息余一体的工艺品设计与制作非常考究,或精细繁复,或简洁明了,因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历史感跃然而出。
全书按照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作为节点,遵循时间顺序逐年排列。每一部分的契领文字对时代特征、社会状况和徽章文化进行深入阐述,而每一枚徽章除名称、年代、材质、工艺等信息外,另有历史背景、指代事件的叙述和说明。
《中国百年徽章图鉴》力图以某个徽章的出现来证鉴某段历史的发生,“窥一斑而见全豹”,依记忆的规律还原事件的生态,让阅读者不断以自己的知识对照历史,得以从徽章这个层面上,看到具体生动的百年中国风貌。社会变迁、人世浮荡、时间流逝,在2000个闪烁的光斑中一一呈现。

目录

一 1911年10月10日前
二 1911年10月10日至1919年5月4日
三 1919年5月4日至1927年8月1日
四 1927年8月1日至1937年7月7日
五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3日
六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10月1日
七 1949年10月1日至1978年12月18日
八 1978年12月18日至2011年
中华风华:百年纹章的时代叙事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长河中,徽章,作为一种浓缩的视觉语言,以其独特的图案、色彩与象征,默默记录并彰显着时代的精神、组织的诉求、个人的荣耀以及社会的变迁。这些方寸之间的艺术品,并非简单的装饰,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符号的载体,是情感与思想的凝聚。一本详尽梳理、深入解读这些百年纹章的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视觉的鉴赏,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与人文精神。 一、 徽章的起源与演变:从实用到象征的跨越 徽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时期,最初多用于战争中的身份识别,例如骑士的盾徽、旗帜上的图腾等,具有鲜明的实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徽章的功能逐渐拓展,从军事领域延伸至贵族、教会、商行,乃至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进入近代,尤其是在中国近百年间,随着国家体制的变革、现代工业的兴起、教育的普及以及各种社会运动的出现,徽章的设计与制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 在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些学校、军事机构、政府部门开始仿效西方设计理念,制作具有时代特色的徽章。这些徽章往往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与西方设计元素,例如龙、凤、祥云等图案与盾形、五角星等几何形体的结合。它们不仅是机构的标志,更承载着教育兴国、强军保国的理想。 进入民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也体现在徽章的设计上。不同政党、军队、政府机构的徽章,其设计风格、色彩运用、图案象征都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政治力量的对比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例如,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徽章,简洁而有力,成为其政治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地军队、军事院校的徽章,则往往以武器、星徽、盾牌等元素为主,展现其军事属性和荣誉感。 二、 时代脉搏的跳动:革命、建设与变革中的徽章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都留下了徽章的印记。 革命年代的象征: 在革命洪流中,徽章成为了革命者的身份标识、理想的图腾。早期共产党的活动,虽然在徽章设计上可能不如后期成熟,但一些秘密组织的标识,往往蕴含着革命者的坚韧与牺牲精神。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建国后的不同时期,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麦穗、齿轮等元素的徽章,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光荣象征。这些徽章不仅代表着国家机构(如党徽、国徽),更贯穿于军队、工厂、学校、青年团等各个领域,凝聚着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 建设时期的精神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常常通过授予特定的荣誉徽章来表彰。这些徽章的设计,往往注重体现劳动、科技、生产、和平等主题,例如“五一”劳动奖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运动中的奖章,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同时,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校徽,也逐渐形成并发展,标志着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这一时期,徽章的设计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荣誉徽章,各类大型活动、国际会议、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国家级奖项等,都设计了精美的徽章,这些徽章不仅是纪念,更是国家形象的展示,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同时,企业徽章的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它们代表着企业的品牌形象、文化理念以及市场竞争力。 三、 徽章的类型与分类:多维度解读历史信息 一本详尽的徽章图鉴,必然需要对徽章进行多维度的梳理与分类,以便读者能够系统地理解其历史价值。 按性质划分: 国家与政治类徽章: 国徽、党徽、政权机构徽章、勋章、奖章等,直接体现国家政体、政治理念和国家荣誉。 军事类徽章: 军徽、军种徽章、军功章、部队番号徽章、军事院校徽章等,反映军事力量、战斗荣誉和军事制度。 教育类徽章: 学校校徽、学术机构徽章、教育奖章等,代表学术传承、教育成就和知识殿堂。 经济与工业类徽章: 工商会徽章、行业协会徽章、企业徽章、生产奖章、劳动模范奖章等,反映经济发展、产业特色和工人阶级风采。 社会团体与组织类徽章: 共青团徽章、妇联徽章、红十字会徽章、青年组织徽章等,代表社会组织的功能、价值和成员身份。 纪念性徽章: 为纪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历史遗迹等而制作的徽章,是历史记忆的载体。 个人荣誉徽章: 例如运动员的奖章、艺术家的勋章等。 按时间跨度划分: 晚清时期(约1840-1911): 早期引进西式徽章的尝试,以及一些官办机构、军事力量的标志。 民国时期(1912-1949): 政治势力林立,军事、教育、民间团体徽章呈现多元化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70年代): 革命主题突出,建设时期各项运动的徽章。 改革开放至今(1970年代末至今): 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各类活动、企业、国际交流徽章的兴起。 四、 纹章背后的故事:图案、色彩与象征的深度解读 每枚徽章都是一个故事,其设计并非随意为之,而是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图案的象征: 传统吉祥图案: 龙、凤、祥云、牡丹、松鹤等,寓意吉祥、繁荣、长寿、坚韧。 现代象征元素: 五角星(革命、国家)、镰刀斧头(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麦穗齿轮(工农联盟)、盾牌(安全、保护)、书籍(知识、教育)、火炬(光明、进步)、地球(国际化)、飞鸟(和平)、齿轮(工业)、船舵(航海、领导)。 特定机构的标志: 例如,学校的校训、代表性建筑,军队的武器装备,企业的核心产品等。 色彩的运用: 红色: 革命、热情、活力、喜庆。 黄色/金色: 尊贵、荣耀、辉煌、富饶。 蓝色: 科技、冷静、稳重、广阔。 绿色: 和平、生命、环保、希望。 白色: 纯洁、和平、简洁。 黑色: 庄重、力量、神秘。 多色组合: 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例如五星红旗的红与黄,象征着革命和光明。 材质与工艺: 早期徽章多采用金属材质(铜、银、金),通过珐琅、雕刻、冲压等工艺制作。不同材质和工艺的选用,不仅影响徽章的质感和美观度,也可能反映其制作的年代和价值。例如,使用贵金属或精细珐琅工艺制作的徽章,往往是高级别的荣誉象征。 五、 珍贵的历史遗存:收藏、研究与文化传承 一本内容翔实的中国百年徽章图鉴,将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社会史、文化史、设计史的学者提供宝贵的资料,也为广大徽章爱好者和收藏家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对这些徽章的梳理和解读,我们可以: 窥见社会变迁的缩影: 徽章的变迁,如同历史的年轮,记录着国家制度的演替、意识形态的转变、社会思潮的起伏。 理解时代精神的脉搏: 每一枚徽章都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追求与情感的表达。 感受设计的演进历程: 从初期的仿制到后期的创新,徽章的设计风格和审美趋向,折射出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轨迹。 传承民族的记忆与荣耀: 徽章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和收藏,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革命精神。 一本《中国百年徽章图鉴》,将不仅仅是一本图册,它更是一部流动的历史画卷,一曲无声的时代赞歌,一篇关于中国近百年风云变幻的视觉叙事。它以其独特的视角,邀请我们一同穿越时光,去感受那些曾经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荣耀与梦想,去解读那些镌刻在方寸之间、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无声语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那个时代集体记忆的深刻触动。《中国百年徽章图鉴》里的每一枚徽章,都仿佛是一个微缩的历史场景,让我沉浸其中。我被那些代表着工人运动、农民起义的徽章所震撼,它们充满了朴素的力量和反抗精神。而那些代表着救亡图存、国家兴衰的徽章,则让我感受到了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收录了官方颁发的徽章,还涵盖了许多民间自发制作、具有时代特色的徽章,这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真实。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一些青年团体和学生组织的徽章的介绍,那些充满朝气和理想主义的设计,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在历史洪流中的呐喊与担当。这本书的编排也很用心,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分类,使得内容的逻辑性很强,便于读者理解和查阅。阅读这本书,就像在和无数个过去的灵魂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牺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方式,将历史的碎片重新拼凑起来,让我们能够更立体、更真切地触摸那段时光。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中国百年徽章图鉴》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而它也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徽章的“图鉴”,更像是一扇通往中国近代史的大门。书中收录的徽章种类繁多,涵盖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内,各种社会团体、军事组织、政治运动、甚至是一些民间组织的徽章。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工业体系建立初期的一些企业徽章,那些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的图案,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而关于一些学府和教育机构的徽章,则展现了知识传承与民族复兴的愿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容易被遗忘的细节,通过徽章这一载体,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从中了解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组织和事件,比如一些地方性自治机构的徽章,它们反映了不同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作者的考证也非常严谨,很多徽章的来龙去脉、象征意义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让读者在欣赏精美图案的同时,也能收获丰富的历史知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视觉百科全书。《中国百年徽章图鉴》让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历史。书中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徽章,不仅是工业和艺术的结晶,更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我特别着迷于那些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徽章设计,比如将龙、凤、祥云等传统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书中也有不少受到西方影响的设计,这些不同风格的碰撞,恰恰反映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那些代表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徽章,从工人、农民到知识分子,再到军人、官员,每一枚徽章都讲述着不同群体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和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的集合,更有着详实的文字说明,解读了徽章的创作背景、象征意义以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比如,关于一些抗战时期军功章的介绍,让我看到了无数将士的英勇事迹和家国情怀。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观察历史的独特窗口,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小小物件充满好奇,而《中国百年徽章图鉴》恰恰满足了我这份渴求。刚翻开这本书,就被那些精美的徽章图片深深吸引了。它们有的色彩斑斓,工艺精湛,有的朴素沉静,却透露出不凡的年代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民国时期社会团体徽章的部分,那些徽章的设计,有的带着浓厚的西方艺术风格,有的则融入了中国传统纹饰,可见当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还有那些革命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徽章,它们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枚都讲述着一段激昂的故事。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看到了无数默默奉献的中国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奋斗,都凝聚在这些小小的徽章里。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更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对徽章背后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书中对一些军功章的介绍,详细说明了其授予的背景和意义,让我对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肃然起敬。这本书的装帧也很考究,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作为一本图鉴来说,它的呈现方式非常专业和令人愉悦。

评分

拿到《中国百年徽章图鉴》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分量”——不只是纸张的厚重,更是内容所承载的历史重量。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通过徽章这一细节,折射出中国百年间的政治变迁、社会发展和文化演进。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国民政府时期各种党政军机构的徽章特别感兴趣,那些设计严谨、纹饰精美的徽章,反映了当时国家机器的运作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同时,书中对一些地下组织和革命团体徽章的收录,也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奋斗与牺牲。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徽章时,能够将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事件与之相结合,使得每一枚徽章都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例如,书中对一些纪念性徽章的解读,让我了解到那个时期的重要历史节点和民族记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它用一种微观的方式,帮助我们宏观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徽章的好奇心,更激起了我对那段历史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经典就是经典经典就是经典

评分

书很好,很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

图书质量不错

评分

图书质量不错

评分

经典就是经典经典就是经典

评分

书很好,很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

图书质量不错

评分

评分

书很好,很喜欢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